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检测与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算成损坏面积时乘以0.4m的影响宽度。 砂石路面车辙是由于路面或路基强度不足,道路结构过分潮湿,行车荷 载反复作用造成的。
坑槽
路面上深度大于 30mm、直径大于 0.1m 的坑洞,按坑槽外接矩形面积
计量。道路结构强度不足,含水量过大和行车的作用,是产生坑槽的主 要原因。
露骨
表面粘结料和细集料散失,主骨料外露,按面积计算。
骨。
通过对上述路面损坏数据进行检测,根据路面的折合损坏面积和调查面
积,可以计算路面破损率(DR)和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高速公 路和一级公路,路面车辙是作为独立的检测和评价指标,用路面车辙深 度指数(RDI)表示,与此同时,在计算PCI指标时,路面车辙损坏不再 重复考虑。
路面损坏检测方法
机器检测
从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及重现性要求看,路面损坏状况
检测自动化一直是一个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Haas,199)。在路面损 坏自动化检测领域,目前以基于摄影/摄像和模式识别技术的图像检测方 法应用最为广泛,其基本概念和工作流程可以分解为2个子系统:i)图 像获取子系统(数据采集) ;ii)图像显示及解释子系统(数据处理) 图像采集系统由安装在测试车上的光电扫描装备和摄影/摄像装备组成, 通过光电扫描装备和摄影/摄像装备的共同工作,将路面损坏图像记录并 存储在磁带或胶片上。数字化过程是将模拟图像数据转换成为计算机能 够识别的数字化图像数据,随着摄影/摄像装备数字化程度的提高,路面 损坏图像的数字化过程可由装备直接完成,并直接传输到计算机内存。 保存的图像数据通过人工判读或机器视觉识别方式来确定路面损坏的类 型和数量,并将处理结果存入路面数据库,供评价和决策使用。
边角剥落
边角剥落指沿接缝方向的板边出现裂缝、破碎或脱落现象,裂缝面一般

不是垂直贯穿板厚,而是与板面成一定角度。损坏按发生剥落的接缝长 度计量,换算成损坏面积时乘以1m的影响宽度。按剥落的深度分为轻、 中和重三个等级。 轻:浅层剥落。 中:中深层剥落,接缝附近水泥混凝土多处开裂。 重:深层剥落,接缝附近水泥混凝土多处开裂,深度超过接缝槽底部。 边角剥落是由于接缝内进入坚硬材料而妨碍了板的膨胀变形,接缝处混 凝土强度不足,传荷设施(传力杆)设计或设置不当(未正确定位、锈 蚀等) ,接缝施工质量差,重载反复作用等造成的。
接缝料损坏
由于接缝的填缝料老化、剥落等原因,填料不密水或接缝内已无填料,
Fra Baidu bibliotek
接缝被砂、石、土等填塞。按出现接缝料损坏的接缝长度计量,换算成 损坏面积时乘以1m的影响宽度。按接缝料剥落的程度分为轻、重两个等 级。 轻:填料老化,不密水,但尚未剥落脱空,未被砂、石、泥土等填塞; 重:三分之一以上接缝出现空缝或被砂、石、土填塞。 接缝料被挤出、老化、腐蚀及杂草生长是产生填缝料损坏的主要原因。 填缝料损坏可能使水或坚硬材料进入而导致唧泥、碎裂和拱起等损坏出 现。
基压实不足或路堤边坡失稳等引起的。
波浪搓板
峰谷高差大于30mm的搓板状纵向连续起伏,按面积计量。
通常沿轮迹带较为显著,在加速和减速路段(如转弯处、上坡、下坡和
交叉口处)较易出现。面层混合料组成不当或施工不当等,都会引起波 浪搓板的产生。
车辙
轮迹处深度大于30mm的纵向带状凹槽,按沿行车方向的长度计算,换
坑洞
板面出现有效直径大于 30mm、深度大于 10mm 的局部坑洞,损坏按单
个坑洞外接矩形面积或坑洞群所涉及的面积计量。损坏不分轻重。 施工质量差或浇筑的混凝土砂石材料含泥量过大,夹带朽木、纸张、泥 块等杂物,以及行驶的某些车辆、机械的金属硬轮对路面产生撞击都可 造成坑洞的产生。
拱起
拱起损坏指横缝两侧的板体发生明显抬高,高度大于10mm,损坏按拱
修补
裂缝、板角断裂、边角剥落、坑洞和层状剥落的修补面积或修补影响面
积(裂缝修补按长度计算,影响宽度为 0.2m) ,损坏不分轻重。修补 后又出现损坏,按原损坏类型分类统计。
砂石路面损坏类型及识别
砂石路面又称无铺装路面。 世行HDM系列研究报告将无铺装路面的损
坏分为车辙、搓板、横坡不适、冲沟、坑洞和浮土等类型。由于砂石路 面表面不是一种整体结构,因此没有沥青和水泥路面中最常见的裂缝损 坏。 我国 将砂石路面的损坏分为 6类:路拱不适、坑槽、车辙、沉陷、露骨、 波浪与搓板。
路拱不适
路面横坡过大或过小,小于2%或大于4%,或路面中线偏移,或应设超
高而无超高或反超高。按沿行车方向的长度计量,换算为损坏面积时乘 以3.0m的影响宽度。 路拱不适主要是由于施工时路面高程控制不严造成的,或设计的原因。
沉陷
路面表面的局部凹陷,按面积计量。
沉陷通常是由于路基承载力不足,路基土或基层材料的不均匀沉降,路
路面损坏状况检测
路面损坏状况一般采用损坏类型、严重程度和损坏范围来表征。沥青路
面的损坏类型包括龟裂、块裂、纵裂、横裂、坑槽、松散、沉陷、车辙、 波浪拥包、泛油和修补;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类型包括破碎板、裂缝、板角断裂、错台、唧泥、 边角剥落、接缝料损坏、坑洞、拱起、露骨和修补; 砂石路面的损坏类型包括路拱不适、沉陷、波浪搓板、车辙、坑槽和露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交通部,2007)规定:
路面损坏状况检测,宜采用自动化的快速检测方法,当条件不具备时也 可以采用人工检测方法。
人工调查
所谓人工检测,是指在封闭或不封闭交通的情况下,按照规定的损坏分
类和识别方法,采用目测和简单工具丈量的方式,人工记录各种路面损 坏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数量(长度或面积) 。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借 助便携式路况数据采集仪(RCR)进行现场记录、汇总、计算与评定。 由于路面损坏人工检测的人为性较大,所以质量控制是实施这种检测方 法的关键因素。为了避免人工检测标准的不统一,在进行检测之前,必 须对所有检测人员进行方法和标准的培训,通过“培训—实习—培训” 的方式使检测人员掌握路面损坏分类标准和测量方法,通过现场实习加 深认识,使检测人员取得统一的标准。 在调查路面损坏状况的诸多方法 中,人工检测方法应用最为广泛,它对于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和低交通 量及低等级公路具有相当的优势,但是在大交通量的高速公路和干线公 路上使用,将会导致实际操作上(封路、安全、速度、精度)的诸多困 难,不适应大规模公路检测的要求。
起所涉及的板块面积计算。损坏不分轻重。 在春季或炎热夏季,横缝处板块出现突发性的向上隆起,有时往往伴随 出现板块横向断裂。缝隙内落入坚硬材料,板块受阻而产生很大压应力, 促使板块失稳而出现拱起现象。
露骨
露骨指板块表面出现细集料散失、粗集料暴露或表层松疏剥落等现象,
损坏按面积计量,损坏不分轻重。 露骨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表面灰浆不足,洒水提浆造成混凝土路面表层强 度不足引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