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气象学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影响农业生产的外界环境条件主要有土壤、气候和地形地势等。

2、光是从光照长度、光照长度和光谱组成的不同三个方面来影响植物的。

3、长日性作物的北方品种向南引种时,一般会导致生育期延长。

4、作物的三基点温度,具体讲就是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

5、蒸腾是植物失水的主要方式。

6、总土水势包括基膜势、渗透势、压力势、重力势和温度势五个

分水势。

7、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水分总是从水势高的地方流向水势低的地方。

8、在晴郎无风的天气下,近地层CO2浓度随高度的变化夜间呈呼吸型,即随高度

递减。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导致农田群体CO2通量随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

1、生理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

答:把决定着最重要的植物生理过程(包括光合作用、色素的合成、光周期现象和其它植物生理现象)的光谱区称之为辐射的生理有效区,或称为生理辐射。

使得光合作用进行的光谱区辐射,称之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

2、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答:作物开始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下限温度,实际上是作物生长发育的起始温度,又称为生物学零度。

把高于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称为活动温度。作物在某时段内活动温度的总和称为活动积温。活动温度与下限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作物在某时段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3、毛管断裂含水量

答:是指土壤中的毛管悬着水由于作物的吸收利用和土表的蒸发作用,其数量不断减少,当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其连续状态断裂,从而停止了毛管悬着水的运动,这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毛管断裂含水量。

4、作物水分临界期和关键期

答:农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期对水分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即由于水分缺乏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称为某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在水分临界期或对水分也相当敏感的另一个时期,正好遇上当地降水条件经常不足,这一时期即当地水分条件影响产量的关键时期,称为作物的水分关键期。

5、二氧化碳饱和点与补偿点

答:在辐射能充分满足的条件下,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增大时的二氧化碳浓度称为二氧化碳饱和点。作物光合作用所消耗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达到平衡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称为二氧化碳的补偿点。

三、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

1、简述积温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积温学说一般可归纳为三个基本论点:

(1)、在其他条件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温度对作物的发育起着主导作用;且假定发育速度―温度的关系为线性关系。

(2)、作物开始发育要求一定的下限温度;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在高温季节完成的发育期,还存在有上限温度问题。实际上,从生物生育存在三基点温度角度出发,也应当有上限温度。

(3)、作物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需要一定的积温。

2、什么是植物的光周期现象?根据光照长度影响植物开花的情况可将植物分为哪几类?分类的具体依据是什么?

答:白天光照和夜晚黑暗的交替及其持续时间对植物开花有很大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光周期现象实质上是指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昼夜长短的不同反应。

根据光照长度影响植物开花的情况可将植物分为长日性植物、短日性植物、中日性植物和中间型植物。分类的具体依据是:只有在光照长度超过一定临界值时才开花的植物称为长日性植物;只有在光照长度短于一定临界值时才开花的植物称为短日性植物;当昼夜长短的比例接近于相等时才开花的植物称为中日性植物;开花受光长影响较小的植物称为中间型植物,又称光期钝感植物。

3、什么是作物需水量?作物需水量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

答:作物需水量是指生产1克干物质所需的水量。用植物在整个生长期或某一个发育时期内所吸收的水分总量与该时期生产的总干物质之比来表示。

作物需水量包括三个部分:即光合作用所需水量和植物体内所含水分,比例很小;蒸腾耗水,占作物需水量的绝大部分;棵间蒸发和田间渗漏。前两部分为作物生理过程所必需,又称为生理需水;后一部分为作物适宜生长环境条件形成所必需,又称为生态需水。

四、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试讨论作物引种中光照长短对作物生育期的影响。

答:在作物引种中,光照长短对作物生育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短日性作物的北方品种向南引种时,由于光照变短,温度升高,导致生育期缩短,可能出现早穗现象,穗小粒少。南方品种向北引入时,由于光照变长,温度降低,导致延迟成熟,甚至不能抽穗开花。

(2)、长日性作物的北方品种向南引种时,一般延迟成熟。但南方温度较高,生育期是否延长,还要综合考虑其光温特性。南方品种向北引入时,一般提早成熟,但北方温度较低,发育速度减慢,生育期是否缩短也应综合考虑。

(3)、纬度和海拔相近的地区相互间引种,光温条件大致相似,较易成功。(4)、同一地区的平原与高原间相互引种,光照条件无变化,其延长或缩短生育期的日数,决定于高度差引起的温度变化。

(5)、同一地区早中稻作晚稻种植时,提早成熟,而晚稻早播时,延迟成熟。因此,在双季稻区,早稻可用作晚稻栽培,而晚稻不能用作早稻栽培。

2、试论述造成积温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并写出温度与作物发育速度的非线性模式及有效积温变量的表达式。

答:综合各方面的研究,可以认为积温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不稳定性是绝对的。造成积温不稳定的原因可归纳为下列三个方面:

(1)、积温学说的假定

a、其他条件均得到满足的假定在自然条件下难以满足;

b、发育速度―温度的线性关系是在其他条件适宜,且在适宜的温度范围之内才能成立,否则为非线性关系。

(2)、作物本性的影响

a、作物对光温影响的反应,即感光性和感温性问题。感光性强的作物,光照对其发育速度的影响很大,与温度的影响相当,特别是其中感光性强的品种,甚至超过了温度的影响,因此在用积温来表示这些作物的发育速度时,就很不稳定;

b、作物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个体间有差异,尤其是对环境反应的差异,作物的个体差异必然会带来积温的系统误差,使得积温为一非确定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