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相关基础知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小球 “三高”: 高压 高灌注 高滤过(蛋白,磷) 导致肾小球硬化
“三高”学 说
高灌注 高压力
高滤过
二.临床表现
1.蛋白尿:必有表现。尿蛋白定量常 1~3g/d。 2.血尿:多为镜下血尿。

3.轻、中度水肿: 晨起多为眼睑、颜面水 肿,下午双下肢水肿明显。
4.高血压:多为轻、中度高血压。
5.肾功能呈进行性损害。
(二)慢性肾盂肾炎治疗
1.寻找病因、去除易感因素
2.抗生素治疗:
(1)急性发作者:按急性肾盂肾炎治疗
抗生素需联合应用,一般需治疗2~4周 (2)反复发作者:长期抑菌疗法 老年病人的无症状型菌尿,一般没有必要 抗感染治疗
课堂小结
肾盂肾炎是由细菌引起的肾脏感染。分为 急性、慢性。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 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上行感染。
(二)诊断 临床表现 + 尿细菌学检查
急性肾盂肾炎
病程超过半年以上 + 临床表现 + 尿细菌学检查 + 肾结构改变、功能损害
慢性肾 盂肾炎
四、治疗要点 ★
(一)急性肾盂肾炎治疗
1.应用抗菌生素: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 药物;病情较重者应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 抗生素的疗程常为10~14天。 2.碱化尿液:服用碳酸氢钠 3.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多饮水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医大二院肾内科
解剖、生理、病理要点
泌尿器官主要包括: 肾脏、输尿管、膀胱 和尿道及有关血管、 神经组成。
肾脏内部结构 示意图
肾单位示意图
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生成原尿
2.肾小管功能
重吸收功能 分泌和排泄功能 浓缩和稀释功能
3.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肾脏还能分泌血管活性激素包括肾素、前列
2、诊断:
蛋白尿持续1年以上
+ 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
+ 排除其他肾炎
四、治疗要点
1.饮食调整 见护理措施。 2.降压治疗 控制高血压是延缓进展至慢性肾衰竭的重 要措施。低盐饮食、降压、利尿。 3.血小板解聚药 4.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
课堂小结
慢性肾炎病程往往1年以上,蛋白尿
是必有症状。
(二)诊断
链球菌感染后l~3周出现临床表现 有血尿,血清C3降低
发病8周内逐渐减轻至完全恢复
四、治疗要点
(一)治疗
休息 + 对症处理
(二)护理 1.饮食护理:酌情限盐,控制水、钾摄入 2.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 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体重、肾功 能、尿液颜色、尿量及水肿情况。 4.健康教育:指导监测病情及如何防治。
慢性肾炎是免疫介导性炎症所致,与细菌
感染没有直接关系。
控制高血压是延缓进展至慢性肾衰竭的重
要Fra Baidu bibliotek施。
护理主要是对症护理,指导病人避免引起
肾损害的各种因素。
第二节 肾盂肾炎
概 述
尿路感染: 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 慢性炎症。根据发生部位分为: 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 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
三、检查及诊断
(一)检查
1.尿液检查:几乎所有病人均有镜下 血 尿,红细胞管型具有诊断意义。 2.血清补体测定:在发病初期均下降。
3.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测定: ASO常在链球菌感染后3~5周滴度达高峰, 其滴度高低与链球菌感染严重性相关。 4.血沉:常增快。 5.肾功能检查:可有轻度血尿素氮和血肌 酐升高。
6.并发感染:容易并发尿路感染、上呼吸道
感染。
三、检查及诊断
1、检查:
(1)尿液检查:可见管型尿、蛋白尿。
(2)血液检查:晚期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 白明显降低。血浆白蛋白降低。 (3)肾功能检查:晚期内生肌酐清除率下 降,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 (4)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类 型和预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机体发生免疫反应
急性肾小球肾炎
二.临床表现
1.尿液改变:尿量减少,血尿常为 是大量蛋白尿。

发症状,绝大多数病人有蛋白尿,往往不 2.水肿:常为首发症状,多表现为晨起眼
睑水肿,面部肿胀。
3.高血压:70%~9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 的高血压,多为轻、中度高血压。 4.肾功能异常:常为一过性轻度氮质血症。 5.并发症:少见。
(四)发病机制
细菌通过感染途径进入肾脏
引起的肾盂肾盏和肾实质的感染
二.临床表现
1.急性肾盂肾炎 (1)全身表现:起病急骤、畏寒、高热、 体温可达40℃。 (2)泌尿系统表现:尿频、尿急、尿痛及 下腹部不适,腰痛,肾区叩击痛。
2.慢性肾盂肾炎 大多数因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彻底发展而来,
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病程长,迁延不愈, 反复发作
腺素等;非血管活性激素包括1-a羟化酶、促 红细胞生成素。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 急性肾小球肾炎 ▲ 慢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概 述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是一组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 高血压为特征的肾脏疾病,可伴有一过性肾 小球滤过率降低。
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所致,
好发于儿童。
三、检查及诊断
(一)检查
1.尿常规:白细胞增多,尿中白细胞管型有助
于诊断
2.血常规:急性肾盂肾炎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
粒细胞计数可增高
3. 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5/ml为真性菌
尿,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4.肾功能检查:晚期可有持续性肾功能损害
5.影像学检查:肾盂造影、肾图、B超检查对
诊断慢性肾盂肾炎具有重要价值
肾盂肾炎: 是尿路感染中常见的临床类型,主要是由 细菌引起的肾盂肾盏和肾实质的感染性炎症。 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大肠杆菌最为多见 (二)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2.血行感染
3.淋巴管感染 4.直接感染
(三)肾盂肾炎常见易感因素 1.尿路梗阻 2.女性 3.机体抵抗力低下 4.医源性感染 5.尿道口周围或盆腔有炎症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是最常见的一组原发于肾小球疾病。临床 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其 病程长(往往1年以上)。
起病初期常无明显症状,以后缓慢持续 性进展,最终发展成慢性肾衰竭。
入球小动脉
致密斑
出球小动脉
颗粒细胞
肾小囊 毛细血管
肾小管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不清 发病机制:多与急性肾炎无关。起始因素 为免疫介导性炎症,后期有非免疫非炎症 性因素参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