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刘扬琼
前几天接受学校安排,要我讲讲关于课堂教学,鸭子既然被赶上架了,就确定了这个题目———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这个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提前充分准备,做到胸有成竹
这个问题,我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说。
(一)教师的课前准备
1.读懂课标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人的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而新的课程标准正是在这种条件下诞生的。研读新课程标准,了解设置个学科课程的理念,把握何为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撰遵循了什么规律,等等。只有认识这些要求我们才会做到不迷失方向,才能让学生自主发展成为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要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人。只有认清当前的时代特点,认清时代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认清大纲的具体要求,我们才能正确地发挥自己的职能,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有实效。比如:上学期张伦信老师对数学课程可谓读懂读透了,在基本功大赛中获得区级一等奖,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时她所教的初一3班的数学平均分也是年级最高的。
2.读懂教材
我们认真研读教材,把握知识深度广度。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老师善于运用”。“研读教材”是教师融合教学基本思路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先决条件。研读教材就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对教材中的显性和隐性因素进行详细的重组和处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所要传达的信息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出现,以使自己设计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
研读教材的主要步骤是:
(1)要无遗漏地读出每页教材中呈现的所有信息,即教师要回答书上有什么?——教什么?
(2)揣摩编写者安排这些信息的意图,即教师要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教?
(3)要弄清楚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发展特点,思考教学设计,即教师要回答怎样做?——怎样教?
张捍东老师在这个方面就做得很好,他很多年没教过初一了,对初中教材不够熟悉,每个单元教学前他都要仔细读教材,他总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在教材上做了很多补充与批注。
3.增强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发展水平
只了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学生有什么样的爱好,那么我们又应该有什么样的导入,如何联系实际;学生知识水平如何,那么我们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起点;学生能力水平如何,那么我们又应该设置什么样的问题;等等。这些细节,都直接决定着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郑英明老师在这个方面就做得很好,他一接手初一2、4班时就在自己的手机上输入了两个班学生的电话号码,成立学生QQ群,我的学生的一些问题就是他在与学生交流时发现并反馈给我的。
(二)学生的课前准备
我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课前准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的。
1.让学生心理上做好准备
我儿子四年前给我讲过他的一次学习经历,他说在学牛顿第二定律的时候,他的物理老师曹丰锦一上课就给他们讲昨天梦见牛顿了,牛顿给他说“丰锦啊,我把第二定律搞得有点玄,你要好好讲好好教,一定要把学生教懂啊。”我儿子说这节课,同学们先是好奇,后来学得特别认真,其实曹老师就是要让学生心理上思想上做好准备,一个教学难点需要突破的心理暗示告诉学生了。我们也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做好心理准备。
2.让学生准备学习用具
3.让学生做好知识筹备
以上两点老师都很注意了,我就不在多说。
二、自觉做好过程管理,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
1.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创设问题情境
知识是科学,科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规律;那么这种规律的呈现方式也必定是有一定的规律、条理的。一个教学设计,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它是否体现了这种规律,是否尊重这些规律。所以一个教学
设计成功的标志之一就应该是它环环相扣,密切衔接。授与学生有规律、条理化的、有完整结构的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的框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处理知识的这种思想将会对学生产生迁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将以这种严谨的态度,严密的思维来处理其他的知识——学生将会获得知识以外的更重要的品质。我个人认为教学设计可以以问题为中心,重点突出,难点层层展开,层层深入。首先问题应该悬念性,以悬念的形式向学生呈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将这一个大的、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的子问题,使难度降低,以利学生将问题和现有知识进行联系;再次之,所设置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梯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沿着逐个问题层层深入,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然而,一个合格的教学设计绝不仅仅限于知识,而要设立三维目标。尤其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设置。为此,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将隐含的可以作为情感教育的点显性化,适时教育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研究能力、攻关能力;提倡相互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在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中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从面提升学习能力,得到相关知识。
2.课堂教学方法灵活让学生喜欢上课听课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
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所以,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的话,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对你反感,即使你把课设计得再漂亮,他们也会不屑一顾的。但是,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呢?
(1)学会幽默
教学幽默能增强师生之间的认同感,缩短心理差距,填平地位差异沟通思想感情,使师生之间形成人格平等、心灵相通、共同求索的和谐气氛。
(2)学会交流
老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良师益友。但当你和学生打成一片时,你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毕竟是他们的老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中有无对老师的过分接近。如果有,应马上进行处理,不能使学生觉得你这个老师不凶,是他们的朋友,而忘了是他们的老师。
(3)学会鼓励
人性的弱点中曾说:没有人不喜欢听恭维的话的,学生也是如此。在课上,尽量精讲多练,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到课堂活动的机会。
我在听课时发现何后彬、邓勇军等老师在这些方面做的比较好,是我学习的榜样。
3.严格纪律,保证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