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高效解读策略共6页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高效解读策略

阅读是接受文字信息的复杂思维活动,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大脑进行联想想象。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的复杂思维活动过程。这种思维活动也可理解为考生与作品对话的过程。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始终紧扣对学生整体感知、筛选概括、整合信息、感悟评价等思维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且所占分值较高。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准确、高效地解读这类试题呢?

1 切透“标准”和要求,做到胸中有“标”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命题是有依据的,这依据主要为《语文课程标准》。近几年的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考查,尽管都遵循了“稳中有变,变中求进”的命题原则,但“万变不离其宗”,在试题设计的理念与考点的设置上,都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考查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各省市又拟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例如,南京市2008年语文中考指导对文学作品阅读侧重考查学生以下几方面的基本阅读能力:整体感知、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捕捉信息、概括要点、品味语言、感受形象、体验情感、质疑评价等。这些能力点的要求与《语文课程标准》是完全吻合的,强调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强调了整体感知,语言的揣摩品睬,情感的体验评价。

我们只有切透“标准”和要求,才能使中考复习减少盲目性,增加科学性和针对性,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 熟悉考试题型,做到胸中有“数”

综观2008年中考文学作品阅读题型,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主要有以下

几类。

(1)整体感知型。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学作品的能力,它是阅读作品解答其它考题的基础,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阅读的第一题。主要题型有概括事件内容、概括情感变化的过程、概述事件发展过程、概括文章的思路、概述几件事情等。

(2)品味赏析型。中考文学作品的选文大多文笔优美,语言富于文采且风格别致,含义深刻,值得细细咀嚼。主要考点有词语品味,句子品析,文段品读等。围绕这些考点设置的题型有:词语比较。考题表现为加点的词,能否用其他词代替?请说出理由。语境释义。这种题型一般是说说下面加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2008年考此类题型的省市较以往有所增加。示例引路。请考生参照示例,赏析文中语言优美而又意味深长的句子,这类考题示范性可操作性极强。自由品读。例:读有所味,读有所感,读有所言,是我们的阅读追求。文章的思想内容、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往往成为我们“感言”的落点。对此,我们既可以作整体的赏析,也可以作局部的品味。

(3)评价感悟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突出强调审美体验,让考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作品,答题的过程也是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熏陶的过程。考题大致有以下几类:对人物进行评价、联系生活思考感悟、谈谈获得的启示。还有展开想象(这类题型一般根据文章内容推断想象。比较多的是对事件发生的情景,人物活动的心理及人物特定环境下的语言动作表情进行合理的想象)、撰写读书笔记。如福州市的一道题: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

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请写一则1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链接名著是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新题。例:“感动无处不在,你在阅读语文课本‘名著推荐与阅读’(或“名著引读”)的有关作品(如《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梏列佛游记》等)时,哪部作品的哪个人物或事件令你感动?为什么让你感动?你从中感受到怎样的幸福,这是柳州市、北海市试卷中《人能感动,就能幸福》一文的一道阅读题。命题者将名著阅读融入文学作品的评价感悟中,可谓“一箭双雕”。

3 掌握应试技巧,做到胸中有“术”

(1)整体阅读。搜索提取。这几年的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注重充分阅读文本,依据文本,深入文本,进行缜密思考,考查其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把握。200g年中考题中,有不少省市涉及到此项内容,但考生得分率不甚理想。究其主要原因是考生缺乏整体把握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答题时难免认识模糊、理解肤浅、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有的考生做阅读题,不是先通篇阅读,全局在胸,而是急功近利,先看题目,根据题目在文章中找答案,做一题,找一题,做到最后也没有整体感知。还有的考生盲目地追求阅读的高速度,对考文一目十行,泛泛而读,其结果整体感知也只能团囵吞枣,答题的正确率大大下降。还有不少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是筛选、提取(照抄原文)一大堆,像散装的零件一样放在那里,不去整合、提炼、概括,抄写的文字很多,就是答不到点子上,得不到理想的分数。

再如,2008年淄博市中考第17题: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概括事件发展的过程。失书-____-____-得书。解答这道题,首先看清这是一道字数限制题,应先储存字数信息,整体阅读全文,根据题意,搜

索提取信息。阅读全文,顺着作者爱书的线索,把握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在《飞鸟集》被付之一炬(失书)后,“我”到旧书店去找书,在书店意外发现《飞鸟集》,一位小姑娘和我争书,结果她把书让给了我,使我得到了书。答案可为:找书、争书。

找准了品“点”,还要赏析到位。这样才能含英咀华品出味道。要赏析到位,就应该有语境意识,从文本出发。紧扣文本,联系人物(事物)的特点或作者的情感。如乐山市2008年的一道中考题:赏析“不管风从哪边吹来,无依无靠的小岛总是怀着快乐的轻信态度迎接它。”一句中加点的词语。答案:轻信原意指轻易相信。这里指小岛快乐地迎接暴风雨的到来,轻松地以为这只是暴风雨对自己的又一次洗礼,不会给自己造成什么破坏。这个词语将小岛拟人化,写出了小岛的美丽与坚强。这一答案既解释了“轻信”的本意,又结合语境,将“轻信”一词放到小岛迎接暴风雨到来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品析,同时结合了小岛的性格特征。

(3)评出个性,悟之有理。评价感悟是个性化阅读的充分体现。它依赖于考生的生活积累,依赖于阅读文本时的感情投入,如果考生在阅读时能走进作品中,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中,评价感悟就不会空洞说教,使人觉得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要评出个性,评价感悟时,既要紧扣原意,又要由此及彼,不就事论事。要评出个性,评价说明理由时要学会选择,选自己有把握回答的,同时要选取其中一种作出评价感悟,这样才能稳操胜券。要评出个性,评价时可以多角度,有创意的发表感想,这种多角度、有创意必须是悟之有理。评价感悟可从正反面谈,也可采用发散性思维谈,尽量避开人云亦云的内容。要评出个性,还得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