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有机化学》参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 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 新形式——富勒烯球(也称布基球)C60
16
21世纪有机化学面临的一些挑战 ➢ 利用计算机设计重要的目标分子以及合成它们的有
效途径。 ➢ 发明更轻、更耐用、价格更低廉和可循环利用的材
料。 ➢ 认识酶具有高效活性的原因,设计可与最好的酶相
➢ 制造模仿生物细胞功能的、有组织的化学系统。 ➢ 开发并生产治疗各种重大疾病的特效药物,了
解个体基因差异对特定药物 的不同反应,能 够更好地将药物送到身体指定部位。 ➢ 发明不会长期存留、专一性更强的农用化学品, 开发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18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根据分子中是否含碳、氢以外的元素分为: 烃;烃的衍生物 根据分子中碳骨架形状分为: 链状有机物;环状有机物 根据分子中特殊原子或原子团(官能园)分为 : 卤代烃,醇,酚,醛,酸,酯等。
芳香烃:分子中含苯环结构的烃
20
(2)烃的衍生物:
从结构上看,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 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 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比较活泼、容易发生反应并反 映着某类有机化合物共同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21
官能团 名称 符号
碳碳 C=C 双键
C≡C
碳碳 叁键
-X
诺贝尔化学奖
2005年,耶维茨-沙文(法国人)和罗伯特-H-格鲁布斯及 里查德-R-施洛克(美国人)均享,他们因为在有 机合成交换方法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获奖。
2001年,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 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氧化反 应”领域取得成就。
4.如果有相同的取代基,可以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 但表示相同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要用“,”隔开;如果 几个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31
–
–
–
1 2 C3H3 4 5 6
CH3–C–CH2–CH–CH2–CH3 CH3 CH2–CH3
2、2–二甲基–4–乙基 己烷
32
媲美的人工仿生催化剂, 并利用它们合成及生产重 要的材料。 ➢ 合成一些像肌肉等生理体系一样具有刺激响应性的 材料。 ➢ 合成可以自组装成有序体系并具备重要功能的新物 质。发展清洁燃料以及将煤转化为清洁燃料的技术17。
21世纪有机化学面临的一些挑战
➢ 透彻认识生命的化学本质,包括大脑和记忆的 化学本质。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第1节 认识有机化学
1
一、有机化学的发展
2
有机化学的发展
酒石
酒石酸
1770年—— 分离提纯有机物
尿液
尿素
鸦片
1806年——“有机”和“生命力” 1828年—— 人工合成有机物
1来82自8年 动18植45物年
吗啡 尿来素自 醋矿酸物
1848年—— 明确是C化合物 1874年—— 碳氢化合物及其
11
四、毒理作用 实验证明,岩沙海葵毒素选择性的与神经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使膜 上钠离子通道m-闸门打开且不能关闭。从而加速钠离子的通透性,引起持 续的去极化作用,导致一系列的中毒改变,特别是心脏和神经系统是其作 用的主要部位。岩沙海葵毒素是目前已知最强的冠状动脉收缩剂,它比血 管紧张素Ⅱ的作用至少强100倍。冠状动脉血管强烈收缩,伴随出现心脏 变力与变时反应。心律失常,T波增大,心室收缩力进行性减低,血压下 降,心肌供氧不足,可迅速引起心脏功能衰竭,随之发生呼吸衰竭而导致 死亡。据报道,该毒素还可引起血管坏死,内脏广泛性出血及肾功能衰竭 等改变,这可能与其细胞毒作用有关。近来研究证明,岩沙海葵毒素还具 有很高的抗癌活性和很强的溶血作用。它是目前已知最有效和特异性的细 胞膜活化剂,可作为膜研究中一种新的工具药,岩沙海葵毒素作用机理尚 不完全清楚,目前对其毒理和药理学作用正在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可望 获得高效生化活性的剧毒毒物,及新型心血管药和抗癌化疗药物。 12
类别
醛 酮 酸
23
官能团符号
名 称
代表有机物
物质 名称
类别
O
乙酸
—C—O—R
酯 基
CH3—C—O—C2H5
乙酯
酯
24
下列物质中属于醇的是( )
√ CH3CH2CH2OH
√ CH2OH
CH3
√ CH3 C OH
OH CH3
25
(3)同系物: 分子结构相似,组成上只彼此相差一个 CH2或其整数倍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 列。同系列中的各化合物互称同系物。
10
二、中毒途径与毒性 岩沙海葵毒素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烈的海洋生物毒素之一,它的毒性不 仅比神经性毒剂沙林高出几个数量级,而且比剧毒性的河豚毒素或石房 蛤毒素也大数十倍。岩沙海葵毒素主要通过染毒食物及水经消化道中毒。 美洲土著居民曾作为箭毒使用。
三、中毒表现 早期中毒症状有运动失调,四肢无力,嗜睡,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继则 消化道广泛出血、血压下降,体温降低。中毒严重者症状继续发展,由于 血循环量减少,出现休克(或虚脱),终因心脏和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狗中毒后早期症状为呕吐、吐血及严重腹泻等,病理及组织学检查,可见 到各脏器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晚期死亡可能因全身血流量减少,循 环障碍,重要组织器官缺氧,引起生化代谢严重障碍,导致肾功能衰竭所 致。皮肤接触该毒素时,局部出现烧灼感和肿胀感,相继出现红肿与坏死 等改变。当毒素液滴眼内染毒时,立即引起角膜、结膜炎症,愈合后常遗 留疤痕,虹膜粘连,且往往继发青光眼。
1854年
油脂
有机物 × 无机物
衍生物
维勒(德国):NH4OCN(氰酸铵)
△
O NH2–C–NH2(尿素)
3
对有机化学和农业化学有重要贡献。 建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分析方法, 这个方法现在仍在使用。 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非常重视 实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化学家。如 :霍夫曼、凯库勒、范特霍夫、阿累尼 乌斯、拜尔等都是从李比希的学生。到 196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的60人中有44人 是出自李比希的门下。
注意事项:
1.命名步骤: (1)找主链,称某烷------最长的主链; (2)编序号,定支链-----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 (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2.名称组成: 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3.数字意义: 阿拉伯数字---------取代基位置 汉字数字---------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卤素 原子
-OH -OH
醇羟 基
酚羟 基
代表有机物 CH2=CH2 CH≡CH CH3-Cl CH3CH2OH -OH
物质 名称
类别
乙烯 烯
乙炔 炔
一氯 甲烷
卤代烃
乙醇
醇
苯酚
酚
22
官能团符 号
名称
代表有机物
物质名 称
O
C H 醛基 CH3-CHO 乙醛
O
O
C
羰基 CH3—C—CH3 丙酮
O —C—OH 羧基 CH3—C—OH 乙酸
13
你知道吗,到目前为止有机化学都做了什么?
14
1901~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共90项,其中有机化 学方面的化学奖55项,占化学奖61%。
1980年(DNA) ~ 1997年(ATP)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化 学诺贝尔奖八项;
当代有机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与生命科学的结合。
当前研究的其它热点领域: 1. 具有潜在光、电、磁等功能的有机分子的合成和组装 2. 分子材料中的电子、能量转移和一些快速反应过程的研究; 3. 研究分子结构、排列方式与材料性能的关系,发展新的分子 组装的方法,探讨产生特殊光电磁现象的机制; 探索新型分子材料在光电子学和微电子学中的应用 4.能够有目的地改变功能分子的结构,进行功能组合和集成; 5.研究信息分子和受体识别的机制; 6.发现自然界中分子进化和生物合成的基本规律; 7.作用于新的生物靶点的新一代治疗药物的前期基础研究; 15
19
(1)烃: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烷烃:分子中碳碳全部以单键相连的烃, 通式:CnH2n+2(n≥1)
链烃 (脂肪烃)
烯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的烃, 通式:CnH2n(n≥2)
炔烃:分子中含碳碳叁键的烃,
烃
通式:CnH2n-2(n≥2)
环烃
脂环烃 环烷烃,通式:CnH2n(n≥2) 环烯烃等,通式:CnH2n-2(n≥3)
5
斯德哥尔摩学院院士,十九世纪 上半叶化学界的最高权威。他对化 学的突出贡献主要在两个方面: (1)测定原子量和制定元素符号; (2)提出电化二元论。 1803年发现了铈、1817年发现了硒 、1828年发现了钍。 1806年开始使用“有机化学”这个 名称,1827年指出“同分异构”现 象的存在,1835年提出“催化”这 一名词。
五、救治 1.局部处理:被岩沙海葵螫伤后,应立即用各种方法除去皮肤表面的触 手、刺丝胞和刺丝。活性氯为5.25%的漂白粉溶于1mol/L盐酸溶液、 0.5~1mol/L氢氧化钠溶液是岩沙海葵皮肤染毒的有效消毒剂。 2.全身治疗:该毒素有效抗毒剂为罂粟碱(Papaverine)和硝酸异山梨 醇(消心痛)。鉴于毒素毒性强烈,作用极快,应作心室内直接注射, 方能获得最佳效果。尽量减少患者活动,以免加速毒素吸收,严重者可 给予心血管药物,维持血压,必要进行人工呼吸、给氧。国外已制备岩 沙海葵毒素抗体以中和毒素。 3.对症措施:疼痛时可反复应用吗啡、度冷丁等止痛剂;反复呕吐注射 胃复安等药物,抗心律失常可用维拉帕米等。加强抗感染、止血、输液、 输血、营养及护理等对症支持疗法。
26
氯
原
醛基
子
碳碳双键
27
下列哪组是同系物?( B)
A、CH3CH2CH2CH3
B、CH3CH3
,
C、CH3-CH=CH3
, CH3CH(CH3)CH3
CH3CH(CH3)CH3
,
CH2
CH2
CH2
28
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习惯命名法 (烷烃的命名)
十个碳以下:
甲、乙、丙、丁、戊、己、庚(geng)、辛、壬、癸(gui)
2.把主链里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作为起 1 2 3 4
点,用1、2、3等数字给主链的各碳原 CH3–CH–CH2–CH3
–
子依次编号定 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CH3
3.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的名称写在
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 2– 甲基丁烷
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直链上的位置,并在
号数后连一短线,中间用“–”隔开。
O
OH
OH
HO OH
O HO
OH
OH OH
8
9
岩沙海葵毒素(palytoxin,PTX)亦称沙海葵毒素或群体海葵毒素。它 是从海葵类的Palythoa属腔肠动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毒素,该毒素是目前 已知非蛋白毒素中毒性最强烈的毒素,也是海生毒素中最毒的化合物。因 此,引起化学战专家们的特别关注。
一、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岩沙海葵毒素是由129个碳原子组成的聚醚化合物,分子量为2677,含有 40个羟基和8个甲基。这为进一步研究该毒素及其活性碎片、化学合成其 类似物奠定了基础。该毒素是一种无定形、吸湿性强、非结晶性的白色粉 未。无确定熔点,加热到300℃以上则碳化。不溶于氯仿、乙醚和丙酮, 微溶于甲醇和乙醇,易溶于吡啶、二甲亚砜和水,经酸碱处理后毒性消失。 1985年日本学者除得到岩沙海葵外,还分离出多种具有高活性的类似物: 高岩沙海葵毒素、双高岩沙海葵毒素、新岩沙海葵毒素及脱氧岩沙海葵毒 素等。
6
7
H2N
O
O
C129H223N3O54, 分子量2680, 64个手性中心
O
OH
OH
OH HO
O
OH
Me
HO
OH
OH
O
HO
N
H
海葵毒素
O Me OH N H OH
Me O
来自百度文库
HO OH
OH
OH OH
O HO
OH OH
Me
O Me
OH
OH
Me
O OH
OH HO
OH OH OH
HO OH
OH
OH OH OH
4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开创者。 1824年人工合成了尿素,1828年发表 论文《论尿素的人工合成》。 此外他在化学上的成就有:
1824年合成了草酸;1827年分离 出了纯铝;发展了硅烷、硅氯仿;分 析了大量的矿石,制备了多种稀有金 属化合物;研究了醌、氢醌、醌氢醌 等。他完成的实验研究工作数量多得 惊人。
[例如]
CH4 甲烷
C2H6 乙烷
C5H12 戊烷
C9H20 壬烷
C12H26 十二烷
C20H42 二十烷
29
习惯命名法:
➢如: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H3—CH2—CH2—CH2—CH3 正戊烷
CH3—CH—CH2—CH3
CH3 异戊烷
CH3 CH3—C—CH3
CH3 新戊烷
30
系统命名法:
1.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做主链,并 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
16
21世纪有机化学面临的一些挑战 ➢ 利用计算机设计重要的目标分子以及合成它们的有
效途径。 ➢ 发明更轻、更耐用、价格更低廉和可循环利用的材
料。 ➢ 认识酶具有高效活性的原因,设计可与最好的酶相
➢ 制造模仿生物细胞功能的、有组织的化学系统。 ➢ 开发并生产治疗各种重大疾病的特效药物,了
解个体基因差异对特定药物 的不同反应,能 够更好地将药物送到身体指定部位。 ➢ 发明不会长期存留、专一性更强的农用化学品, 开发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18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根据分子中是否含碳、氢以外的元素分为: 烃;烃的衍生物 根据分子中碳骨架形状分为: 链状有机物;环状有机物 根据分子中特殊原子或原子团(官能园)分为 : 卤代烃,醇,酚,醛,酸,酯等。
芳香烃:分子中含苯环结构的烃
20
(2)烃的衍生物:
从结构上看,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 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 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比较活泼、容易发生反应并反 映着某类有机化合物共同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21
官能团 名称 符号
碳碳 C=C 双键
C≡C
碳碳 叁键
-X
诺贝尔化学奖
2005年,耶维茨-沙文(法国人)和罗伯特-H-格鲁布斯及 里查德-R-施洛克(美国人)均享,他们因为在有 机合成交换方法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获奖。
2001年,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 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氧化反 应”领域取得成就。
4.如果有相同的取代基,可以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 但表示相同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要用“,”隔开;如果 几个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31
–
–
–
1 2 C3H3 4 5 6
CH3–C–CH2–CH–CH2–CH3 CH3 CH2–CH3
2、2–二甲基–4–乙基 己烷
32
媲美的人工仿生催化剂, 并利用它们合成及生产重 要的材料。 ➢ 合成一些像肌肉等生理体系一样具有刺激响应性的 材料。 ➢ 合成可以自组装成有序体系并具备重要功能的新物 质。发展清洁燃料以及将煤转化为清洁燃料的技术17。
21世纪有机化学面临的一些挑战
➢ 透彻认识生命的化学本质,包括大脑和记忆的 化学本质。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第1节 认识有机化学
1
一、有机化学的发展
2
有机化学的发展
酒石
酒石酸
1770年—— 分离提纯有机物
尿液
尿素
鸦片
1806年——“有机”和“生命力” 1828年—— 人工合成有机物
1来82自8年 动18植45物年
吗啡 尿来素自 醋矿酸物
1848年—— 明确是C化合物 1874年—— 碳氢化合物及其
11
四、毒理作用 实验证明,岩沙海葵毒素选择性的与神经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使膜 上钠离子通道m-闸门打开且不能关闭。从而加速钠离子的通透性,引起持 续的去极化作用,导致一系列的中毒改变,特别是心脏和神经系统是其作 用的主要部位。岩沙海葵毒素是目前已知最强的冠状动脉收缩剂,它比血 管紧张素Ⅱ的作用至少强100倍。冠状动脉血管强烈收缩,伴随出现心脏 变力与变时反应。心律失常,T波增大,心室收缩力进行性减低,血压下 降,心肌供氧不足,可迅速引起心脏功能衰竭,随之发生呼吸衰竭而导致 死亡。据报道,该毒素还可引起血管坏死,内脏广泛性出血及肾功能衰竭 等改变,这可能与其细胞毒作用有关。近来研究证明,岩沙海葵毒素还具 有很高的抗癌活性和很强的溶血作用。它是目前已知最有效和特异性的细 胞膜活化剂,可作为膜研究中一种新的工具药,岩沙海葵毒素作用机理尚 不完全清楚,目前对其毒理和药理学作用正在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可望 获得高效生化活性的剧毒毒物,及新型心血管药和抗癌化疗药物。 12
类别
醛 酮 酸
23
官能团符号
名 称
代表有机物
物质 名称
类别
O
乙酸
—C—O—R
酯 基
CH3—C—O—C2H5
乙酯
酯
24
下列物质中属于醇的是( )
√ CH3CH2CH2OH
√ CH2OH
CH3
√ CH3 C OH
OH CH3
25
(3)同系物: 分子结构相似,组成上只彼此相差一个 CH2或其整数倍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 列。同系列中的各化合物互称同系物。
10
二、中毒途径与毒性 岩沙海葵毒素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烈的海洋生物毒素之一,它的毒性不 仅比神经性毒剂沙林高出几个数量级,而且比剧毒性的河豚毒素或石房 蛤毒素也大数十倍。岩沙海葵毒素主要通过染毒食物及水经消化道中毒。 美洲土著居民曾作为箭毒使用。
三、中毒表现 早期中毒症状有运动失调,四肢无力,嗜睡,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继则 消化道广泛出血、血压下降,体温降低。中毒严重者症状继续发展,由于 血循环量减少,出现休克(或虚脱),终因心脏和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狗中毒后早期症状为呕吐、吐血及严重腹泻等,病理及组织学检查,可见 到各脏器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晚期死亡可能因全身血流量减少,循 环障碍,重要组织器官缺氧,引起生化代谢严重障碍,导致肾功能衰竭所 致。皮肤接触该毒素时,局部出现烧灼感和肿胀感,相继出现红肿与坏死 等改变。当毒素液滴眼内染毒时,立即引起角膜、结膜炎症,愈合后常遗 留疤痕,虹膜粘连,且往往继发青光眼。
1854年
油脂
有机物 × 无机物
衍生物
维勒(德国):NH4OCN(氰酸铵)
△
O NH2–C–NH2(尿素)
3
对有机化学和农业化学有重要贡献。 建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分析方法, 这个方法现在仍在使用。 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非常重视 实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化学家。如 :霍夫曼、凯库勒、范特霍夫、阿累尼 乌斯、拜尔等都是从李比希的学生。到 196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的60人中有44人 是出自李比希的门下。
注意事项:
1.命名步骤: (1)找主链,称某烷------最长的主链; (2)编序号,定支链-----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 (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2.名称组成: 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3.数字意义: 阿拉伯数字---------取代基位置 汉字数字---------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卤素 原子
-OH -OH
醇羟 基
酚羟 基
代表有机物 CH2=CH2 CH≡CH CH3-Cl CH3CH2OH -OH
物质 名称
类别
乙烯 烯
乙炔 炔
一氯 甲烷
卤代烃
乙醇
醇
苯酚
酚
22
官能团符 号
名称
代表有机物
物质名 称
O
C H 醛基 CH3-CHO 乙醛
O
O
C
羰基 CH3—C—CH3 丙酮
O —C—OH 羧基 CH3—C—OH 乙酸
13
你知道吗,到目前为止有机化学都做了什么?
14
1901~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共90项,其中有机化 学方面的化学奖55项,占化学奖61%。
1980年(DNA) ~ 1997年(ATP)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化 学诺贝尔奖八项;
当代有机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与生命科学的结合。
当前研究的其它热点领域: 1. 具有潜在光、电、磁等功能的有机分子的合成和组装 2. 分子材料中的电子、能量转移和一些快速反应过程的研究; 3. 研究分子结构、排列方式与材料性能的关系,发展新的分子 组装的方法,探讨产生特殊光电磁现象的机制; 探索新型分子材料在光电子学和微电子学中的应用 4.能够有目的地改变功能分子的结构,进行功能组合和集成; 5.研究信息分子和受体识别的机制; 6.发现自然界中分子进化和生物合成的基本规律; 7.作用于新的生物靶点的新一代治疗药物的前期基础研究; 15
19
(1)烃: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烷烃:分子中碳碳全部以单键相连的烃, 通式:CnH2n+2(n≥1)
链烃 (脂肪烃)
烯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的烃, 通式:CnH2n(n≥2)
炔烃:分子中含碳碳叁键的烃,
烃
通式:CnH2n-2(n≥2)
环烃
脂环烃 环烷烃,通式:CnH2n(n≥2) 环烯烃等,通式:CnH2n-2(n≥3)
5
斯德哥尔摩学院院士,十九世纪 上半叶化学界的最高权威。他对化 学的突出贡献主要在两个方面: (1)测定原子量和制定元素符号; (2)提出电化二元论。 1803年发现了铈、1817年发现了硒 、1828年发现了钍。 1806年开始使用“有机化学”这个 名称,1827年指出“同分异构”现 象的存在,1835年提出“催化”这 一名词。
五、救治 1.局部处理:被岩沙海葵螫伤后,应立即用各种方法除去皮肤表面的触 手、刺丝胞和刺丝。活性氯为5.25%的漂白粉溶于1mol/L盐酸溶液、 0.5~1mol/L氢氧化钠溶液是岩沙海葵皮肤染毒的有效消毒剂。 2.全身治疗:该毒素有效抗毒剂为罂粟碱(Papaverine)和硝酸异山梨 醇(消心痛)。鉴于毒素毒性强烈,作用极快,应作心室内直接注射, 方能获得最佳效果。尽量减少患者活动,以免加速毒素吸收,严重者可 给予心血管药物,维持血压,必要进行人工呼吸、给氧。国外已制备岩 沙海葵毒素抗体以中和毒素。 3.对症措施:疼痛时可反复应用吗啡、度冷丁等止痛剂;反复呕吐注射 胃复安等药物,抗心律失常可用维拉帕米等。加强抗感染、止血、输液、 输血、营养及护理等对症支持疗法。
26
氯
原
醛基
子
碳碳双键
27
下列哪组是同系物?( B)
A、CH3CH2CH2CH3
B、CH3CH3
,
C、CH3-CH=CH3
, CH3CH(CH3)CH3
CH3CH(CH3)CH3
,
CH2
CH2
CH2
28
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习惯命名法 (烷烃的命名)
十个碳以下:
甲、乙、丙、丁、戊、己、庚(geng)、辛、壬、癸(gui)
2.把主链里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作为起 1 2 3 4
点,用1、2、3等数字给主链的各碳原 CH3–CH–CH2–CH3
–
子依次编号定 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CH3
3.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的名称写在
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 2– 甲基丁烷
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直链上的位置,并在
号数后连一短线,中间用“–”隔开。
O
OH
OH
HO OH
O HO
OH
OH OH
8
9
岩沙海葵毒素(palytoxin,PTX)亦称沙海葵毒素或群体海葵毒素。它 是从海葵类的Palythoa属腔肠动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毒素,该毒素是目前 已知非蛋白毒素中毒性最强烈的毒素,也是海生毒素中最毒的化合物。因 此,引起化学战专家们的特别关注。
一、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岩沙海葵毒素是由129个碳原子组成的聚醚化合物,分子量为2677,含有 40个羟基和8个甲基。这为进一步研究该毒素及其活性碎片、化学合成其 类似物奠定了基础。该毒素是一种无定形、吸湿性强、非结晶性的白色粉 未。无确定熔点,加热到300℃以上则碳化。不溶于氯仿、乙醚和丙酮, 微溶于甲醇和乙醇,易溶于吡啶、二甲亚砜和水,经酸碱处理后毒性消失。 1985年日本学者除得到岩沙海葵外,还分离出多种具有高活性的类似物: 高岩沙海葵毒素、双高岩沙海葵毒素、新岩沙海葵毒素及脱氧岩沙海葵毒 素等。
6
7
H2N
O
O
C129H223N3O54, 分子量2680, 64个手性中心
O
OH
OH
OH HO
O
OH
Me
HO
OH
OH
O
HO
N
H
海葵毒素
O Me OH N H OH
Me O
来自百度文库
HO OH
OH
OH OH
O HO
OH OH
Me
O Me
OH
OH
Me
O OH
OH HO
OH OH OH
HO OH
OH
OH OH OH
4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开创者。 1824年人工合成了尿素,1828年发表 论文《论尿素的人工合成》。 此外他在化学上的成就有:
1824年合成了草酸;1827年分离 出了纯铝;发展了硅烷、硅氯仿;分 析了大量的矿石,制备了多种稀有金 属化合物;研究了醌、氢醌、醌氢醌 等。他完成的实验研究工作数量多得 惊人。
[例如]
CH4 甲烷
C2H6 乙烷
C5H12 戊烷
C9H20 壬烷
C12H26 十二烷
C20H42 二十烷
29
习惯命名法:
➢如: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H3—CH2—CH2—CH2—CH3 正戊烷
CH3—CH—CH2—CH3
CH3 异戊烷
CH3 CH3—C—CH3
CH3 新戊烷
30
系统命名法:
1.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做主链,并 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