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学前儿童时间与空间概念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教育方法
1.在日常生活中教学前儿童认识时间 (1)通过生活谈话渗透时间概念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来谈话的时间, 教师可以在对集体、个人的谈话中渗透时间概念,潜移默 化地引导幼儿认识时间。
(2)通过日常活动强化时间认识 ① 结合值日做气象记录 教师可以每天选取一个幼儿做值日生,记录天气情况, 如下图所示。
2.在游戏中教学前儿童认识时间 (1)通过沙漏游戏感知时间概念 由于时间概念比较抽象,而沙漏则通过沙子的流失可以 形象地演示时间的流逝。运用沙漏这种古老的计时工具可直 观地观察时间的流逝,从而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感知速度快 慢,理解时间的概念。
(2)通过制作时间画册强化时间认识 对于中、大班的幼儿,还可以让他们在自由绘画时, 把自己每天感受最深的事情画下来,写上日期,将画册按 照时间顺序装订并讲述交流,如下图所示。通过画册,幼 儿可以把自己做过的事情跟时间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时 间的理解。
② 节日、生日倒计时 教师在活动室的日历上把当月中学前儿童熟悉的节日、 幼儿的生日标注出来,请幼儿说一说几月几日是什么节日、 星期几,几月几号是谁的生日、星期几。 在此基础上,进行节日倒计时,幼儿对这些节日、生日 的期待,可以促使他们计算距离这些日子到来的天数,加深 对时间概念的认识。
③ 开展计时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前儿童提出完成任务 的时间要求,能培养学前儿童的时间意识,发展他们的时间 感。教师也可以开展各种让幼儿体验时间流逝的活动。
② 分析钟面结构
教师可引导学前儿童对钟面进行观察,使幼儿注意到 钟面上有1到12的数字,这些数字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并且 排列成圆形;同时,要让幼儿了解数字的规律性:12在最 上面,6在最下面,3在右边,而9在左边。
在分析钟面结构时,教师应重点向幼儿介绍11、12两 个数字,因为幼儿没有学过,所以要着重加强。
(一)易受实际生活经验的影响
由于时间无直观性,学前儿童对于时间的感知只能依靠 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并且年龄越小的幼儿,对时间的感知 与其具体活动的联系越紧密。因此,生活活动、作息制度以 及日月升降等都是幼儿感知时间的重要参照物。
(二)易混淆时间与空间概念
因为时间必须通过各种媒介物才能感知,而空间概念相 对来说就较为直观。所以,学前儿童常常把时间概念和空间 概念混淆,分不清事物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在估计时间 时往往用空间关系代替时间关系。
(三)对时间顺序的认知由近及远、由短周期 向长周期发展
在对时间顺序的认知上,幼儿往往最先认识一天之内 (早上、中午、晚上)的顺序,再慢慢由近及远,认识一周、 一个月至一年的顺序。这主要是因为,一天的时间顺序往往 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幼儿能够找到明显的参照物和 参照事件。
但是,学前儿童对时间顺序的认识起初是固定的,认为 晚上总是排在早上的后面,却不能理解昨天的晚上相对于今 天的早上是更早的概念。随着学前儿童认知逐渐发展,才能 慢慢理解时间顺序的相对性。
(四)表达时间的词汇发展存在一定困难
在学前儿童的言语中,表示时间的词汇往往出现得较晚, 并且使用频率也较少。幼儿在使用表示时间的词汇时,通常 能学会使用表示时间顺序和表示不确定时间段的词汇,如 “先”、“然后”、“有一天”或“我小时候”等,却不会 使用表示确定时间的词汇,如“早上”、“昨天”等。
学前儿童即使使用了确定的时间词汇,也不一定能够理 解词语的含义,他们往往用“昨天”泛指过去;用“明天” 泛指未来。
第九章 学前儿童时间与空间 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第二节 学前儿童空间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一、时间的基础知识
(一)时间的概念
时间是用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者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 参数,可以表现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它不 受外界物质变化影响,但是被人们主观地感知着。当人们焦 虑时,可能“度日如年”,心情愉悦时,就可能“时光飞 逝”。
(3)通过描述故事情节丰富时间词汇 在学前儿童看书时或给学前儿童讲故事时,教师应注意 和幼儿讨论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以突出时间的顺序性。教 师在对故事情节的描述中,要运用“先发生了什么事情”、 “然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等时间 词汇进行讲解,帮助学前儿童理解时间和事件的相对顺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表示时间概念的词汇有以 下几种:
有表示时间顺序的,如先、后、以前和以后等; 有表示时间阶段的,如秒、分、时,早上、中午、晚上, 昨天、今天、明天,日、星期、月和年等; 也有表示不确定时间阶段的,如有一天、有时和小时候 等; 还有表示速度的,如快、慢等。Leabharlann 二、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特点
三、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教育
(一)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教育要求
1.小班 ① 教学前儿童初步理解早晨、晚上、白天、黑夜的含义。 ②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些词汇。 2.中班 ① 教学前儿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 ②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些词汇。
3.大班 ① 引导幼儿认识钟表及其用途,知道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用途及其旋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和半点。 ② 引导学会看日历,了解一星期有七天,七天的名称以 及顺序,使其知道今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后天是星 期几。
(二)时间的特点
① 流动性 时间是与物质运动相联系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连续不断地、均匀地流动,永不停止。 ② 不可逆性 时间永恒向前流动,不可倒转,流逝的时间是不可收回 的。 ③ 周期性 时间流动虽然不可逆转,但其又具有周期性。 ④ 无直观性 时间是抽象的,没有直观的具体形象。
(三)表示时间概念的词汇
3.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前儿童认识时间 (1)教学前儿童认识时钟 ① 介绍时钟用途 教师可以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学前儿童出示钟表的 形象。例如,可以用谜语的形式:“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 嘴,它能告诉人,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在幼儿猜对 后出示时钟;也可以采用设置场景“钟表展览馆”的形式, 向幼儿出示各种形状、各种功能的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