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优化设计理科数学——专题提能课5:解析几何中热点问题的突破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提能课|解析几何中热点问题的突破策略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72页
中点弦问题、弦长问题,切线问题.问题情境往往比较直接,少有弯路,求解时以常规方法为主,但在解法上,可进一步创新. 类型一 中点弦问题
[典例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1
2,AB 为
椭圆的一条弦,直线y =kx (k >0)经过弦AB 的中点M ,与椭圆C 交于P ,Q 两点,设直线AB 的斜率为k 1,点P 的坐标为(1,3
2).
(1)求椭圆C 的方程; (2)求证:k 1k 为定值. 解析:(1)由题意知
⎩⎨⎧ 1a 2+94b 2
=1,c a =12,
a 2
=b 2
+c 2

解得⎩⎪⎨⎪

a =2,
b =3,
c =1,
故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
3
=1.
(2)证明:设M (x 0,y 0),A (x 1,y 1),B (x 2,y 2),由于A ,B 为椭圆C 上的点,所以x 214+y 2
1
3=1,
x 22
4+y 223=1,两式相减得(x 1+x 2)(x 1-x 2)4=-(y 1+y 2)(y 1-y 2)3
, 所以k 1=y 1-y 2x 1-x 2=-3(x 1+x 2)4(y 1+y 2)
=-3x 04y 0.又k =y 0x 0,故k 1k =-34,为定值.
[方法总结] 本题第(2)问的实质是中点弦问题,其中蕴含了圆锥曲线的经典结论:记椭圆x 2
a 2
+y 2b 2=1(a >b >0)的弦AB 的中点为M ,O 为坐标原点,则有k OM ·k AB =-b 2
a 2(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略有不同,留给大家自己推导).类似地,在双曲线x 2a 2-y 2
b 2=1(a >0,b >0)中有k OM ·k AB
=b 2
a
2,在抛物线y 2=2px (p >0)中有k AB ·y 0=p .以上结论均可使用点差法进行证明,熟记以上
结论,解与中点弦有关的客观题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点全练]
已知直线l 1(斜率存在)与双曲线C :x 2a 2-y 2
b 2=1(a >0,b >0)交于A ,B 两点,且AB 中点M 的
横坐标为b ,过点M 且与直线l 1垂直的直线l 2过双曲线C 的右焦点,求双曲线C 的离心率. 解析:设A (x 1,y 1),B (x 2,y 2),M (b ,y M ),直线l 1的斜率为k ,将A ,B 的坐标代入双曲线方程,作差整理可得1a 2(x 1+x 2)(x 1-x 2)=1b 2(y 1+y 2)(y 1-y 2),则k =b 3a 2y M
.
又两直线垂直,所以k =b 3a 2y M =c -b
y M ,化简得a 2=bc ,即a 4=(c 2-a 2)c 2,所以e 4-e 2-1=0,
得e =
1+5
2
. 类型二 切线问题的求解策略
[典例2] 设A ,B 为曲线C :y =x 2
4上两点,点A 与点B 的横坐标之和为4.
(1)求直线AB 的斜率;
(2)设M 为曲线C 上一点,曲线C 在点M 处的切线与直线AB 平行,且AM ⊥BM ,求直线AB 的方程.
解析:(1)设A (x 1,y 1),B (x 2,y 2),且x 1≠x 2,则y 1=x 214,y 2=x 22
4
,x 1+x 2=4,
故直线AB 的斜率k =y 1-y 2x 1-x 2
=x 1+x 2
4=1.
(2)设M (x M ,x 2M 4),则曲线C 在点M 处的切线方程为y -x 2M
4=x -x M ,
即y =x -x M +x 2M 4,与y =x 24联立,得x 24-x +x M -x 2M
4
=0,
则Δ=1-4×14(x M -x 2M 4)=1-x M +x 2M
4
=0,可得x M =2,所以M (2,1).
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x +m ,则线段AB 的中点为N (2,2+m ),|MN |=|m +1|.
将y =x +m 代入y =x 2
4,得x 2-4x -4m =0.当Δ=16(m +1)>0,即m >-1时,x 1=2+2m +1,
x 2=2-2m +1,从而|AB |=2|x 1-x 2|=42(m +1).由题设知|AB |=2|MN |,即42(m +1)=2(m +1),解得m =7.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y =x +7.
[方法总结] 除了运用Δ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外,还可以用求导的方法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比如已知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抛物线y =12p x 2(p >0)交于点A (x 0,y 0),
通过计算抛物线在点A 处的导数f ′(x 0),结合图形,可知当f ′(x 0)≠k 时,直线l 与抛物线相交,
当f ′(x 0)=k 时,直线l 与抛物线相切. [对点全练]
(2019·成都一诊)从抛物线x 2=4y 的准线l 上一点P 引抛物线的两条切线P A ,PB ,且A 、B 为切点,若直线AB 的倾斜角为π
6,则P 点的横坐标为________.
解析:设P (x 0,-1),则直线AB 的方程为x 0x =4·y -12,即y =x 0
2x +1.
又直线AB 的倾斜角为π6,所以x 02=3
3,
所以x 0=23
3.
答案:233
类型三 巧用几何条件转化求解
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研究方法相对固定,但其中往往含有丰富的几何性质,若能寻找到题目中隐藏的几何关系,根据其特点选好切入点,就能将条件中的代数关系进行合适的几何转化,从而找到运算量最小的解决方案,使解题难度大大降低.
[典例3] (2019·大庆模拟)斜率为2的直线与双曲线x 2a 2-y 2
b 2=1恒有两个公共点,则双曲线
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2,+∞) B .(2,+∞) C .(1,3)
D .(3,+∞)
解析:结合双曲线的图像分析易知,当直线斜率小于渐近线的斜率时,直线与双曲线恒有两个交点,则2<b
a ,
所以c =a 2+b 2>3a ,故e > 3.选D.
答案:D
[方法总结] 本题表面上看是考查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联立方程保证Δ恒大于0来求解,但实际上,更加便捷的方法是利用直线的斜率为2与双曲线的渐近线斜率的关系求解.
注意双曲线的渐近线是其区别于其他两种圆锥曲线的个性化特征,能直接决定其几何“形象”,对于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渐近线往往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的突破口,狠抓这点,很多问题即可得到简化.
如:(1)已知双曲线x 2-my 2=1(m >0)的右顶点为A ,而B ,C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两点,若△ABC 为正三角形,求m 的取值范围.
(2)双曲线x 2a 2-y 2
b 2=1的左、右两支上各存在两个点A 、B 和C 、D ,且四边形ABCD 为正方
形,求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
以上两题只要抓住正三角形、正方形的几何特征,就可全部转化为双曲线与已知斜率的直线有两个交点的问题,再进一步转化为直线斜率与渐近线斜率的关系问题,对于其具体解法此处不再赘述. [对点全练]
已知一个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5,0)和F 2(5,0),且与直线x +y -6=0相切,则该椭圆的长轴长为________.
解析:设椭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椭圆与直线x +y -6=0相切于P 点,则|PF 1|+|PF 2|
=2a .在直线x +y -6=0上任取异于点P 的点Q ,均有|QF 1|+|QF 2|>2a ,可知点P 是直线x +y -6=0上到两定点F 1,F 2的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若F 1(-5,0)关于直线x +y -6=0对称的点为F 1′,则F 1′,P ,F 2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易得F 1′(6,11),所以2a =|PF 1|+|PF 2|=|PF 1′|+|PF 2|=|F 1′F 2|=122.即该椭圆的长轴长为122. 答案:122
(二)减少解析几何运算量的4个策略
中学解析几何是将几何图形置于直角坐标系中,用方程的观点来研究曲线,体现了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优越性,但有时运算量过大,或需繁杂的讨论,这些都会影响解题的速度,甚至会中止解题的过程,达到“望题兴叹”的地步,特别是高考过程中,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解题的任务,计算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为此,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减轻运算量的方法和技巧,合理简化解题过程,优化思维过程. 策略一 巧用定义、优化过程
定义是导出其性质的“发源地”,解题时,应善于运用圆锥曲线的定义,以数形结合思想为指导,把定量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则可使解题计算量简化,使解题构筑在较高的水平上. [典例4] 如图,F 1,F 2是椭圆C 1:x 24+y 2
=1与双曲线C 2的公共焦点,A ,B 分别是C 1,
C 2在第二、四象限的公共点.若四边形AF 1BF 2为矩形,则C 2的离心率是( )
A.2 B .3 C.32
D.6
2
D 由已知,得F 1(-3,0),F 2(3,0), 设双曲线C 2的实半轴长为a , 由椭圆及双曲线的定义和已知, 可得⎩⎪⎨⎪

|AF 1
|+|AF 2
|=4,|AF 2|-|AF 1
|=2a ,
|AF 1
|2
+|AF 2|2
=12,
解得a 2=2,
故a =2,所以双曲线C 2的离心率 e =
32=62
. [方法总结] 本题巧妙运用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建立|AF 1|,|AF 2|的等量关系,从而快速求出双曲线实半轴长a 的值,进而求出双曲线的离心率,大大降低了运算量. [对点全练]
抛物线y 2=4mx (m >0)的焦点为F ,点P 为该抛物线上的动点,若点A (-m,0),则|PF |
|P A |的最
小值为________.
解析:设点P 的坐标为(x P ,y P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PF |=x P +m ,又|P A |2=(x P +m )2+y 2P =(x P +m )2
+4mx P ,则⎝⎛⎭⎫|PF ||P A |2=(x P +m )2
(x P +m )2+4mx P

11+4mx P (x P +m )2
≥11+
4mx P (2x P ·m )2=1
2(当且仅当x P
=m 时取等号),所以|PF ||P A |≥22,所以|PF ||P A |的最小值为2
2.
答案:
2
2
策略二 巧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化繁为简
某些涉及线段长度关系的问题可以通过解方程、求坐标,用距离公式计算长度的方法来解;但也可以利用一元二次方程,使相关的点的同名坐标为方程的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两
根间的关系或有关线段长度间的关系.后者往往计算量小,解题过程简捷.
[典例5] 已知椭圆x 24+y 2
=1的左顶点为A ,过A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M ,AN 交椭圆于M ,
N 两点.
(1)当直线AM 的斜率为1时,求点M 的坐标;
(2)当直线AM 的斜率变化时,直线MN 是否过x 轴上的一定点?若过定点,请给出证明,并求出该定点;若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解析:(1)直线AM 的斜率为1时,直线AM 的方程为y =x +2,代入椭圆方程并化简得5x 2+16x +12=0.
解得x 1=-2,x 2=-6
5,
所以M ⎝⎛⎭
⎫-65,45. (2)设直线AM 的斜率为k ,直线AM 的方程为y =k (x +2),联立方程⎩⎪⎨⎪⎧
y =k (x +2),
x 24+y 2
=1,
化简得(1+4k 2)x 2+16k 2x +16k 2-4=0. 则x A +x M =-16k 2
1+4k 2

x M =-x A -16k 21+4k 2=2-16k 21+4k 2=2-8k
2
1+4k 2
.
同理,可得x N =2k 2-8
k 2+4.
由(1)知若存在定点, 则此点必为P ⎝⎛⎭⎫-6
5,0. 证明如下:
因为k MP =y M x M +65
=k ⎝ ⎛⎭
⎪⎫
2-8k 21+4k 2
+22-8k 21+4k 2+65=5k
4-4k 2, 同理可计算得k PN =
5k
4-4k
2
.
所以直线MN 过x 轴上的一定点P ⎝⎛⎭
⎫-6
5,0. [方法总结] 本例在第(2)问中可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x M =2-8k 2
1+4k 2,这体现了整体思
路.这是解决解析几何问题时常用的方法,简单易懂,通过设而不求,大大降低了运算量. [对点全练]
已知椭圆C :x 24+y 2=1,过椭圆C 的右顶点A 的两条斜率之积为-1
4的直线分别与椭圆交于
点M ,N .
问:直线MN 是否过定点D ?若过定点D ,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解析:根据已知直线AM ,AN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A (2,0).设AM :y =k (x -2), 代入椭圆方程,得(1+4k 2)x 2-16k 2x +16k 2-4=0, 设M (x 1,y 1),则2x 1=16k 2-4
1+4k 2,
即x 1=8k 2-21+4k 2,y 1=k (x 1
-2)=-4k
1+4k 2
, 即M ⎝ ⎛⎭
⎪⎫
8k 2-21+4k 2,-4k 1+4k 2. 设直线AN 的斜率为k ′,则kk ′=-1
4,
即k ′=-1
4k

把点M 坐标中的k 替换为-1
4k

得N ⎝ ⎛⎭
⎪⎫2-8k 24k 2+1,4k 4k 2+1.
当M ,N 的横坐标不相等,即k ≠±12时,k MN =2k 1-4k 2,直线MN 的方程为y -4k
4k 2+1

2k 1-4k 2·⎝
⎛⎭⎪⎫x -2-8k 2
4k 2+1,即y =2k
1-4k 2
x , 该直线恒过定点(0,0),当k =±1
2时,M ,N 的横坐标为零,直线MN 也过定点(0,0).
综上可知,直线MN 过定点D (0,0). 策略三 借助曲线系理清规律
利用曲线系解题,往往简捷明快,事半功倍,所以灵活运用曲线系是解析几何中重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之一.
[典例6] 已知双曲线x 2a 2-y 2
b 2=1(a >0,b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y =3x ,它的一个焦点在
抛物线y 2=24x 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x 236-y 2
108=1 B.x 29-y 2
27=1 C.x 2108-y 2
36
=1 D.x 227-y 2
9
=1 解析:由双曲线x 2a 2-y 2
b 2=1(a >0,b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y =3x ,可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x 2-
y 2
3
=λ(λ>0). 因为双曲线x 2a 2-y 2
b 2=1(a >0,b >0)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y 2=24x 的准线上,所以F (-6,0)是
双曲线的左焦点,即λ+3λ=36,λ=9,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x 29-y 2
27=1.
答案:B
[方法总结] 本题利用了共渐近线系双曲线方程,可使问题马上得到解决.避免了复杂的判断、可能的分类讨论、繁杂的解方程组,事半功倍. [对点全练]
圆心在直线x -y -4=0上,且经过两圆x 2+y 2+6x -4=0和x 2+y 2+6y -28=0的交点的圆的方程为( )
A .x 2+y 2-x +7y -32=0
B .x 2+y 2-x +7y -16=0
C .x 2+y 2-4x +4y +9=0
D .x 2+y 2-4x +4y -8=0
解析:设经过两圆的交点的圆的方程为 x 2+y 2+6x -4+λ(x 2+y 2+6y -28)=0, 即x 2+y 2+
61+λx +6λ
1+λy -4+28λ1+λ
=0, 其圆心坐标为⎝ ⎛⎭
⎪⎫
-31+λ,-3λ1+λ, 又圆心在直线x -y -4=0上, 所以-31+λ+3λ1+λ-4=0,
解得λ=-7,故所求圆的方程为
x 2+y 2-x +7y -32=0. 答案:A
策略四 巧引参数方程运算
换元引参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特别是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不等式问题等,利用换元引参使一些关系能够相互联系起来,激活了解题的方法,往往能化难为易,事半功倍. 常见的参数可以选择点的坐标、直线的斜率、直线的倾斜角等.在换元过程中,还要注意代换的等价性,防止扩大或缩小原来变量的取值范围或改变原题条件.
[典例7] 设椭圆x 2a 2+y 2
b 2=1(a >b >0)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B ,点P 在椭圆上且异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若|AP |=|OA |,证明直线OP 的斜率k 满足|k |> 3.
证明:设P (a cos θ,b sin θ)(0≤θ<2π),则线段OP 的中点Q 的坐标为⎝⎛⎭⎫a 2cos θ,b
2sin θ. |AP |=|OA |⇔AQ ⊥OP ⇔k AQ ×k =-1. 又A (-a,0),所以k AQ =
b sin θ
2a +a cos θ

即b sin θ-ak AQ cos θ=2ak AQ . 从而可得|2ak AQ |≤b 2+a 2k 2AQ <a
1+k 2AQ ,
解得|k AQ |<33
, 故|k |=
1
|k AQ |
> 3. [方法总结] 求解本题利用椭圆的参数方程,可快速建立各点之间的联系,降低运算量. [对点全练]
(2019·长春质检)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且离心率为1
2,点P
为椭圆上一动点,△F 1PF 2面积的最大值为 3.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椭圆的左顶点为A 1,过右焦点F 2的直线l 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连接A 1A ,A 1B 并延长分别交直线x =4于R ,Q 两点,问RF 2→·QF 2→
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此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析:(1)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1
2,
不妨设c =t ,a =2t ,
则b =3t ,其中t >0,
当△F 1PF 2面积取最大值时,点P 为短轴端点,因此1
2·2t ·3t =3,解得t =1,
则椭圆的方程为x 24+y 2
3
=1.
(2)由(1)可知F 2(1,0),A 1(-2,0).设直线AB 的方程为x =my +1,A (x 1,y 1),B (x 2,y 2),联立
⎩⎪⎨⎪⎧
x =my +1,x 24+y 23=1,
可得(3m 2+4)y 2+6my -9=0, 则y 1+y 2=-6m
4+3m 2,①
y 1y 2=
-9
4+3m 2,②
直线AA 1的方程为y =y 1
x 1+2(x +2),
直线BA 1的方程为y =y 2
x 2+2
(x +2),
则R ⎝ ⎛⎭⎪⎫4,6y 1x 1+2,Q ⎝ ⎛⎭
⎪⎫4,6y 2x 2+2,
F 2R →=⎝
⎛⎭⎪⎫3,6y 1x 1
+2,F 2Q →=⎝
⎛⎭
⎪⎫3,6y 2x 2
+2,
则F 2R →·F 2Q →=9+6y 1x 1+2·6y 2x 2+2=6y 1my 1+3·6y 2my 2+3+9=36y 1y 2
m 2y 1y 2+3m (y 1+y 2)+9+9,将①②两式代
入上式,整理得F 2R →·F 2Q →=0,即F 2R →·F 2Q →
为定值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