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级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作者:张兆猛
来源:《职业·下旬》2013年第02期
摘要:县级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而现行体制的制约、自身建设的不足以及生源问题的困扰严重制约了县级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扶植力度,加快职业学校的建设步伐,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以推动县级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县级职教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县级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县级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把握好对策,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县级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县级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大范围展开,当前急需中初级实用技术人才。而县级职业教育是培养中初级实用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县级职业教育以县级职教中心校为依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在办学模式上,形成了“产教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在资助体系上,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自2012年秋季学期起,又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在管理体制上,建立了统筹县域职教资源的管理体制。在专业设置上,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内部层次和类型呈现多样化。在师资建设上,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初步形成。
二、县级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存在问题
1.现行体制的制约
我国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都由基层政府负责,财政基础薄弱的县级政府很难保证各类教育资源的投资。虽然国家有一系列的辅助性政策,仍然无法缓解县域内职业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而且,许多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在政策制定上,普遍存在着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在办学经费上,很多地区对高成本的职教投入反而低于普高;在招生机制上,分批次录取通常都是先普高、后职教;在升学上,整个社会为职校学生创设的上升通道不多;在劳动人事制度上,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相对狭窄,所从事工作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整体偏低。
2.自身建设的不足
直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仍未达4%。而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县级政府,其财政又是中国各级政府中最困难的一级财政。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县级职教中心校专业实验设备简陋,根本谈不上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县级职教中心校的教师大都来自农业大学或农学院,理论较强而动手能力较弱。外聘教师深受学生欢迎,但是聘用经费问题却得不到政府支持。
3.生源问题的困扰
受历史积淀、传统教育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农村教育一直沿着应试教育的轨道运行。在许多农村地区,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又明显地表现出滞后性,对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吸纳能力较低,而且很多行业没有真正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因此,农民缺乏让子女们去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内部动因。县级职教中心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在沉重的招生压力下,各职业学校都门户大开,生源质量再无保障。对于职业学校招生的窘境,《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这样写道:“走进千家万户,用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踏遍千山万水,招来的学生千姿百态。”
三、促进县级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
1.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扶植力度
(1)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确保政策的健全、通畅和落实。经验表明,领导认识是不是到位,措施是不是得力,是县域职业教育能否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当地政府应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相关部门、学校负责人参加的县级职业教育领导小组,加强统筹与管理,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办学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2)加强统筹规划。首先,整合县域内各职校,搞好农村初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为了面子不肯选择职教”,这种现象在学生中很普遍,在学生家长中尤为普遍。因此,要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变按分数先普高后中职的淘汰性政策。其次,实行普职融通,把职业培训作为普通中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有些地方已经创造了成功的经验:安排初三不准备升学的学生参加职业教育分流班,初中毕业后直接输送到县级职教中心校;初中分流班、县级职教中心校和上一级职业学院联合办学,学生可以在三级学校之间递进升学。再次,推动改革现行高职院校的招生制度,优先招收优秀的县级职教中心校毕业生,适度扩大县级职教中心校毕业生直接升学的比例。最后,要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建立农民教育制度以及与土地经营权流转相关资质考核与认证制度,把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作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一项强制措施,并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督办力度。
(3)给予财政支持。县级职教中心校的发展必须以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依托,而中等职业教育成本一般是普通高中的2~3倍,应切实增加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否则县级职业教育因为经费缺口较大,很难有一个快速的发展。县级职教中心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一批稳定的实训基地。同时,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重视根据当地实际建立校办产业,建设校办工厂有困难的,地方政府要划拨一两个效益好的地方企业归学校。这些政策应引起当地政府的足够重视,因为措施到位了,在县级职教中心校的建设中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4)推动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积极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坚决减少政府部门行政干预,让县级职教中心校自主制定和调整学校发展规划,自主调整和设立专业,自主选用和编写适用教材,自主聘任教职工,自主确定学校经费使用方案。努力实现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增强职业学校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2.加快职业学校的建设步伐
(1)改变沿袭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首先,搞好市场调研,科学制定和调整学校发展规划,调整专业结构,精心打造专业品牌,以就业为导向。其次,要立足地方,对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创建特色专业、精品专业。例如安徽省五河县委结合安徽农教集团的成立以及教育部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的创建活动,突出五河农业大县的特点、渔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农”字上做文章,突出了职教中心校专业的实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2)深化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要取得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必须要有市场意识,要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办学方向。随着县域工业园区的不断增多,探索职业教育如何与工业园区对接,具有重要的意义。要选准学校与企业的对接点,做好对接工作。学校应当制定相应标准,筛选目标企业,把知名度比较高、管理比较规范、工资水平适当的企业首先纳入目标企业,与之建立合作关系。
(3)多方吸收社会注册生,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首先,培养新型农民。要加强与县内农民技术培训学校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结合农时,积极对农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集中力量培养高素质的农民队伍。培训内容要有切入点,有针对性。如安徽省五河县以水为多,仅以养殖业为例,一方面大量的规模养殖场需要大量的饲养人员,另一方面商品饲料和疫病防治越来越成为养殖业的重要支柱产业,要培养饲料及相关药品的经销人员,建议开办规模养殖、饲料与鱼类营养等专业。在教学安排上,可错开农忙季节给农民上课,利用休息日给乡镇企业职工上课。课堂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据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到2011年底,所有就业人员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35.7%,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第一主体。作为农民培训的主体,县级职教中心校要在第一产业多余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过程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方面可以向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一方面要抓好科学技术信息和农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