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儒、墨、道、法人性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即人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关于人性的问题,自 古以来便一直是学术上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直至目前仍 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早在几千年前,先秦诸子百家中最 具代表性的儒、墨、道、法遵循不同的思维路线,形成了其 各自完整的人性论。 一、儒家代表孔子、孟子、荀子的人性论 孑L子关于人性论的论述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性相 近也,习相远也”。“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 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孔丘认为,人的先天素 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 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的差别。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 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这一 理论的提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也正因为 如此,孑L子提倡“有教无类”的教学方针,广泛吸收学生。他 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 需求,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
《远与近》,作者通过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感觉——违反生 活逻辑的感觉——“离云近”、“离人远”,暗示了某种距离
与鸿沟。顾城的这首小诗正是通过现实距离与心理距离之 间的矛盾来暗示出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戒备,有一种孤独 意识在。“你”和“我”该是熟人,或者是朋友、爱人,但是作 者没有明确指出来。这种不确定的关系,使诗带上了朦胧 意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你”和“我”起码不生疏,否则 “我”也不会产生远与近的感慨。两人的现实距离是很近 的,但是心理距离却很远。“云”在这首诗中有一定象征意 义,可能象征着淳朴的自然。“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 看云时很近”,意思是你对那些自然景物那么亲近,对人却
二、墨家墨子的人性论 事实上,墨家并没有提出明确的人性论主张,但我们 通过分析可得知墨子对人性大概有以下两种观点:(1)人 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如同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 的环境与教育就造就什么样的人。(2)性恶论。他认为自人 类出现开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与欲望,造成社会中 矛盾四起,人们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天下之乱,若禽兽 焉”。但不论人性是一种待染的素丝还是本来就有一种恶 的倾向,墨子十分肯定教育的作用。同时,墨子要求自己的 学生必须是刻苦、坚毅、积极、诚信、热情的,并且是一位兼 相爱交相利的兼士。墨子这一思想较之孔丘的人性论,在 社会意义方面显得进步了,因为它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 认识和阐述了教育的作用。 三、道家老子、庄子的人性论 道家认为,人的本性“素朴”而美好,而人的异化是社 会生活使然,使人“复归于朴”就是道家对人发展的根本要 求。在道家看来,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就应是蒙昧时代,那 时人们无知无欲、无争无斗、相安无事。道家的人性说虽然
一、何为象征主义 1.象征的一般定义。象征源于希腊语symballein,意为 “放在一起”,当时指协议双方“把一个钱币分成两半,各执 一半,作为信物”,此词的意思是“结合或拼合在一起”,也 指“曾经拼合在一起,现在单独地存在,而又代表原来的整 体的东西”。从词源上看,象征本来就表示着所说的内容比 字面有更深的含义。美国学者劳?坡林说:“象征的定义可 以粗略地说成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象征意味 着既是它所说的同时也是超过它所说的”。浜田正秀《文艺 学概论》认为:“用小事情暗示大事情,这就是象征。”艾青 《诗论?意象、象征、联想、想象及其他之十二》中说:“象征 是事物的影射,是事物互相间的借喻,是真理的暗示和譬 比。”梁宗岱认为:“所谓象征是藉有形寓无形,藉有限表无 限,藉刹那抓住永恒。”根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象征 是由两项内容构成的:一个是象征体,它是某种有形的事 物,是人们所熟知的具感形象;一个象征义,它是大于象征 体的某种无形的永恒的东西,也许是某种情感、某种观念 或某种哲理;它隐藏在象征体后,需要读者去揣摩、探究。 以北岛的一首诗《迷途》为例,这是被称为典型的“朦胧 诗”。全诗如下: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你/高高的森林 挡住了天空/小线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 色的湖泊,在微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 的眼睛。这首诗用很鲜明的象征画面暗示了寻找的主题。 “沿着鸽子的哨声,我寻找着你”意即遵循美好的召唤去寻 找。从比喻的修辞手法的结构看,在比喻中“喻体”与“喻 本”同时并列出现于诗中。而在象征手法却不同,它隐去了 被比的事物,诗人只是“沿着鸽子的哨音”,这样就像被比 的原体有了一种随意性,其意味是无穷的,这一点正是我 国读者所不习惯的。象征主义往往是只可无限地逼近却无
思想。除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关于人眭问题,
孔子还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 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他把人性分为三 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 与“困而学之”,属于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学”,属于下愚。 他把人性分成等级,并断言有不移的上智和下愚,是不科 学的,是他人性论的一个缺憾。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 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尽其心也,知其性 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矣。”进 而逐层展开了他的内涵精微的性善说。首先,孟子认为人 的天性中有“大体”、“小体”之分。认为人皆有“四心”,即侧 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实际上 就是仁义礼智的萌芽,是人真正的本性。基于上面两点,孟
子提出“人眭本善”。孟子认为,人自身就具有可以使他成
为君子、圣人的“善”的本能,因此“修身”不须外求,人只需 要对自身的善性加以存养扩充就足够了。从教育学的角 度,儒家提出了人向善的原始根据,为封建道德教育取得 成效提供了可能性。但如果说人性都是善的,并且是与生 俱来的,那么所有的教育就逻辑地成了多余的,这是一种 从根本否定教育的观点。与孑L孟不同,儒家的另一位代表 人物荀子则提出了“性恶论”。荀子在《性恶》篇中专门论述 了人性。他认为,人之所以想为善,正是因为人的本性是恶 的。“好利、疾恶、耳目之欲、好声色”等,都是人生来就固有 的,这是人的本性。如果顺着人的这些本性发展下去,必然 要发生“争夺、残贼、淫乱”这样的局面。所以说,恶才是人 的本性。
作者简介:何柳(1992一),女,山西省人,现就读于福建 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大学本科。
159—
万方数据
一—+--—-卜-—卜一—卜-+一—+-一—-卜-+-+-+一+一+-+-+-+一+-+-+-+-+-+-+-+・+
必要性提供了人性根据。但如果说人性是恶的,并且是与 生俱来的,虽然解决了教育的必要性,但本质上是恶的人 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善人,因为永远有恶根存在。这样就 必然得出矛盾的结论:任何教育虽然是必要的,但也是多 余的,因为人的本质中缺乏善,没有向善的依据。基于这样 绝对的“性恶论”,法家强调治理国家必须靠高压政治、法 制手段,虽然法家的不少主张适应了完成统一的需要,但 对教育持否定态度,不仅摧残了教育本身,更窒息思想和 文化的发展,开创了文化专制主义的先河。 总的来讲,儒、墨、道、法的人性论是其教育思想坚固 的哲学基础,在人性论的基础上,他们的教育思想才不是 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各具特色的人性论观点使得他们的 教育思想各具特性、丰富多彩。通过对儒、墨、道、法人性论
法穷尽,甚至是可意会不可言传。过去我们的诗中偶然也 出现象征,但多是小型字句、个别诗行。而今天,在青年诗 人的诗中象征常大量出现,甚至整首诗都借用象征的题 旨。 2.象征手法起源。象征手法起源于移情说。移情说是 由费肖尔父子提出而由李普斯创立的一个美学心理学派。 他们认为在审美过程中,把物化成人,以人度物,设身处在 物的地位;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 佛它也有了感觉、思想、意志,从而使人与物发生同情共 鸣,达到物我交融、物我同一的境地,产生美感。简单地说, 物本无美丑可言,人之所以对其有了美丑之感,是因为人 把自己的情感移注到物上之后,物上倾注了人的感情。象 征艺术正是要求读者隐掉事物的实体,也就是象征体。隐 藏其背后的是丰富而宽广的无限意味,也就是诗人赋予事 物的带有人的感觉、思想、意志,这就是象征义。读者隐掉 景物的实体后,感受到的是诗人的色彩与情绪,这就是象 征手法的美学意义。 3.象征手法分类。第一类,感觉全象征。例如顾城的
一158
万方数据
【专题研讨】
来自百度文库
浅谈朦胧诗的象征艺术
萧丽容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江门529000)
摘要:诗歌的朦胧艺术是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诗歌新艺术。象征手法由于它的暗指性,适于表达多层和复杂的感 情、抽象的意识和情绪,在使用中与其他手法交错起来,构成了朦胧美。 关键词:朦胧诗;象征手法;抒情角度 中图分类号: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一0159一03
不像儒家把人|生的善恶问题专门地提出,但道家也有其系
统的人性论,是不同于儒家性善论的另一种性善论。老子 非常追求“善”,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 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 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又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 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意思是人们依其自然本性 活动便是“善”。人类的善就是按照其本性生活。个人本性 的气质就是他的德性或完善,人们应当由于本身的缘故而 寻求它。老子、庄子所追求的“人性”顺其自然,无所欲,无 所求,其所要达到的是自然生命之纯洁、朴实,精神安宁、 恬静的境界。道家人性论的起点,在于人的生命和精神皆 回归顺应自然,不为外物所为。 四、法家的人性论 法家的人性论与儒家针锋相对,法家代表人物韩非 说:“好利恶害,人之情也。”(《韩非子?难二》)“安利者就 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韩非子?奸劫弑臣》)就是 说,好利恶害是人的本性,人们受利己心的驱使,在行为上 总是表现出趋利避害的特点,个人利害是人们思考问题和 行事之出发点和归宿点。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 纯粹的利益关系,每个人都是自我中心主义者,自私自利 是人之本性,就连君臣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都是相互算 计的利益关系,一般人的关系更是如此。法家认为人性是 恶的,只有“化性起伪”才能使人向善。从教育学角度,法家 提出了人向善必须经过客观教育过程,为封建道德教育的
的了解,我体会到一个学派完整的思想体系必定是有坚固 的理论基础,正是由于他们人性论的差异,进一步导致了 他们的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等的不同,才会形成先秦百家 争鸣、中国学术蓬勃发展的时期。
参考文献: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隋晓明.墨家的智慧【M】.金城出版社,2011. [3】武树臣,李力.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社.2007. 【4】郭婧,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比较Ⅱ】.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 行政学院学报,2006。(6).
【专题研讨】
论先秦儒、墨、道、法人性论
何柳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在人性问题上,儒、墨、道、法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形成了各自完善的人性论思想体系。先秦儒家孔子的“性相 近”说、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墨家“素丝说”、道家老庄的人性顺应自然说和法家的人性好利说,虽各有千 秋,但还是为其教育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的根基。 关键词:儒;道;法;人性论;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一0158一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