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试夯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夯试夯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4)

2. 地质条件 (4)

3. 地基处理技术要求 (4)

4. 强夯设计要求 (5)

5. 试夯目的 (5)

6. 试夯机械 (5)

7. 试夯流程 (5)

8. 试夯结果 (6)

附表1 (7)

附表2 (8)

附件1 (9)

******市政工程强夯试夯报告

1. 工程概况

******起点与规划的中山东路延长段相交(不含中山东路延长段路口),沿规划区规划范围向东南方向延伸至纬六路口,全长约1.522km,红线宽40m。滨江大道承担着规划区域外部的主要联系交通,定位为城市次干路。

因新建道路位于新近吹砂造陆的规划区内,且濒临海岸,地质条件复杂,土层物理力学性能较差,因此必须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后才能进行道路的建设。根据项目工作进度要求及滨江大道道路勘察资料,确定一般路段采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降水强夯”和“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管井降水+强夯砂石墩”软基处理工法,桥头过渡段采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桩网复合地基”软基处理工法。

2. 地质条件

①2回填细砂:灰色、黄灰色,湿~饱和,级配不良,平均厚度4.4m;

①3素填土:灰色、浅黄灰色,湿~饱和,欠压密,仅在局部区段分部,平均厚度1.2m;

①5碎石土:欠压密,仅在局部钻孔分部,平均厚度0.8m;

②1淤泥~淤泥质土:灰色,饱和,流塑,在局部地区分布,平均厚度2.6m;

②2粉细砂:黄灰色、灰色,饱和,松散,局部夹淤泥,全部钻孔分布,平均厚度4.9m;

②4中粗砂:黄灰色、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级配不良,厚度3.2m;

②5中粗砂:黄灰色、灰色,饱和,中密,个别钻孔分布,厚度1m;

④1淤泥质土:灰色、饱和、流塑,分布广泛,平均厚度8.1m;

④3中粗砂:灰色,饱和,稍密,局部区段分布,厚度1.8m;

⑤1淤泥质土~粘土:灰色,饱和,流塑~软塑,分布广泛,平均厚度7.2m;

⑤2粘土:灰色、浅灰黄色,饱和,可塑,分布广泛,平均厚度3.7m;

⑤4细砂:灰色,灰黄色,饱和,松散~稍密,级配不良,局部区段分布,平均厚度

1.8m;

⑤5细砂:青灰色,饱和,中密,级配不良,局部区段分布,平均厚度2.4m;

⑤6中粗砂:浅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级配良好,局部区段分布,平均厚度1.8m;

⑥1中粗砂、粗砾砂:灰黄色,饱和,密实,级配良好,个别钻孔分布,厚度1.2m;

⑥2细砂:浅灰色,饱和,中密~密实,级配不良,个别钻孔分布,厚度1.2m;

根据实际现场吹填施工情况及勘察报告反映,在吹填层面以下有1~1.5m厚的淤泥夹层。

3. 地基处理技术要求

(1) 在道路使用期内,一般路段工后沉降小于30cm,桥台相邻段工后沉降小于10cm;

(2) 路基交工面承载力标准:1.0m×1.0m荷载板试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机动车道不小于120kpa(地基处理完成后标准);

(3) 填土的压实度(重型压实)满足《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GJJ 37-2012中的要求;

(4) 路基填筑材料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的要求。

4. 强夯设计要求

(1)工艺流程:固结完成卸载至软基处理交工面以上0.5m(预留0.5m夯沉量)→两遍普夯→两遍点夯→满夯→交面振动压实平整;

(2)设计参数:夯击范围不含道路外侧绿化带,普夯单击夯能1000~1500KN·m,每点两击,夯点连接;点夯夯点间距为4.5m×4.5m,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点与第二遍夯点内插;

(3)强夯设计:点夯夯击能第一遍1800~2000 KN·m,每点5~6击,第二遍2400 ~2800 KN·m,每点6~8击,第二遍在第一遍完成后7天进行;满夯夯击能1000~1200 KN·m,每点两击,1/4锤印搭接;正式强夯前,进行单点试夯,具体参数由现场试夯决定。

5. 试夯目的

********(强夯处理横断面宽度不含绿化带部分,除桥梁段及桥头两端各20m过渡段桩网复合地基)采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降水强夯”软基处理工法,处理面积为38150㎡。现对滨江大道北段1号桥北端卸载出40m×100m的作业区域,根据设计要求,在作业区域内划出具有代表性的20m×20m试验范围,在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参与下,对强夯的软基处理工法进行单点试夯,获取强夯的相关参数及数据,并最终确定强夯的技术参数。

(1)确定强夯点的夯击数:根据现场试夯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

(2)若需要调整强夯技术参数须经业主、设计、监理单位有关人员同意,施工中做好试夯的击数、每击夯沉量、单击夯能等相关记录,以便供设计单位参考。

6.试夯机械

试夯机械设备主要有50t履带吊机一台,13.3t铸铁夯锤(D=2.5m)一个。

7. 试夯流程

(1) 试夯前对场地内如垃圾、杂草、树根等有机物进行清理并平整,并开挖好排水沟以利于场地内排水。

(2) 在卸载出的作业面区域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0m×20m的试夯面积,整平场地并测量放样布点,夯点间距按4.5m×4.5m的正方形布置,夯点平面图如图1所示,其中表

示第一遍夯点,

图1 夯点平面示意图

(3)强夯前在场区外设置可靠的坐标控制点,同时测量地面标高,并对每击夯锤的落距进行控制,做好各项施工记录。

(4)履带吊将夯锤吊起,移至已放好的夯点位置上,调整好夯机,使得夯锤落下后能准确落在夯点上。夯锤就位平面误差控制在±15cm内,而后调整好控制起吊的钢丝绳,使得夯锤能在预定的高度上(14.5m)落下,保证夯能达到设计要求,接着依次进行强夯施工。

(5) 施工过程中落锤保持平稳,夯位正确。

(6) 夯点夯击完后,填写夯坑隐蔽验收记录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用装载机进行夯坑补砂,场地平整。

8. 试夯结果

根据设计要求,强夯时每击夯击能为1800~2000KN.m。现采用锤底直径为2.5m,重量为13.3吨的夯锤,经计算夯锤落距应为13.53~15.04m,现场选用落距为14.5m,单击夯能1928KN·m。A、B两个试夯点的里程桩号分别为F0+940和F0+960,夯点中心距道路中心线的距离为8m。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A、B两个试夯点的试夯记录进行分析,试夯记录见表1。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均在5cm以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根据施工现场记录结果以及单点夯沉量、累计夯沉量计算分析:

(1)夯击能:点夯时采用1928KN.m的设计夯击能满足设计要求,且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说明现场实际与设计单位提供的经验设计参数较为吻合,满夯夯击能可以采用夯击能为1000~1200KN.m的夯击能进行满夯,进行大面积点夯时可以采用该设计参数;

(2)击数:根据现场试夯记录第一遍点夯时每点夯击数应在5~6击,而第二遍点夯时处理土体受第一遍点夯的振实等影响,每点夯击点数应在6~8击;

(3)收锤标准:满足连续两锤的夯沉量平均值小于5cm时可以收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