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 5405112077 丁玲笔下“莎菲女士”形象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丁玲笔下“莎菲女士”形象分析
姓名:刘月学号:5405112077
(汉语言文学121班指导教师:张国功)
一、摘要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写于1927年冬到1928年春。
此时的文学思潮空前政治化,无产阶级运动兴起,左翼文学和人文主义文学共同繁荣,革命罗曼蒂克式写作成为主流。
而丁玲以一种新的姿态突破了文坛既成的写作模式,通过对女性性爱心理的大胆描述,塑造出一个多层次、内心矛盾而又丰满的莎菲女士形象,这种对复杂人性的探索,对真理与命运的追寻,正是五四时期文学发展的进步。
关键词:丁玲新女性文学莎菲女士形象分析
二、研究背景及动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众多以“自我”为题材的“私小说”作家:如丁玲、郁达夫、张资平等,他们主张“性解放为个人解放的前提,而个人解放则是国家民族解放的首要条件。
”同时,这一论点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界对于“五四”小说中的性爱主题关注的程度与分析的深度是否足够,这显然影响了对“五四”个性解放内涵的理解。
《莎菲女士的日记》这部作品,实际上展示了“五四时期”莎菲女士那被解放的欲望遭到精神因素压抑的过程,它显示了“五四”新文化的性爱解放性质。
但“五四”的人性观、爱情观也包含了“灵”的成分,不可避免地要对欲望进行限制,对欲望的解放与压抑的倾向在两性关系小说中扭结在一起,突出展示了这两种线索的矛盾性。
因此,这篇作品也可以看作是对“五四”时期“灵肉一致”的人性观、爱情观的一种拷问与质疑。
三、对已掌握相关文献的综述与分析
爱情自由、欲望解放的论调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主旋律,陈独秀认为:自食色以至道德
的名誉,都是欲望,是个人生存的根本理由,始终不变的。
张崧年在《新青年》上也发表文章说:“爱情尽了,当然走开。
这本没有什么奇怪、可羞耻、可惊骇,更用着发什么烦恼?爱情尽了原与天气是差不多一样的自然现象。
天气不能天天一样,爱情自然也难免有时要有转变。
”
从《莎菲女士的日记》一发表,评论界对丁玲作品的态度就截然分为两派:一派持批判态度,如钱谦吾认为丁玲早期“莎菲”形象系列具有非常浓重的“世纪末”的病态的气氛,只生活在生的乏味与死的渴求之间,甚至放上一个死亡的结束”;而另一派持支持态度,这一派中对丁玲研究最全面、最深刻的有两位,一位是茅盾,一位是冯雪峰。
茅盾曾经给予丁玲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丁玲早期作品是满带着“五四”以来的时代烙印的,表达了一代青年人的心声和要求”。
冯雪峰认为丁玲这个时期作品中女性的性格特点是“时代觉醒的一种主要表现”,高度评价了丁玲小说的现实性、时代性特点。
现在,我们以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方式具体分析丁玲笔下莎菲女士的形象特点。
(一)性格矛盾,温和而又任性
莎菲温和善良,面对苇弟忠实的求爱,她总是毫不含糊地加以拒绝,从不欺骗和玩弄他。
为了让苇弟死心,她把自己的日记拿给苇弟看,让她知道他之在她心里。
是怎样的无希望”,进而了解她“是如何凉薄的反反复复不足爱的女人”。
莎菲常常真诚地为苇弟祝福祈祷,“愿有那末一个真诚纯洁的女郎去饱领苇弟的爱,并填实苇弟所感到的空虚。
”但另一方面,苇弟又是莎菲倾泄怨怒的对象,她常用冷静的眼光欣赏他痛苦地流泪,看到他把眼泪一颗一颗掉在她手背上,“却像野人一样的在得意地笑”。
(二)心理矛盾,追随欲望又自我压抑
与周围的女性相比,莎菲活得最无拘:破烂的手套,无缘无故扯碎的新棉袍,旧的小玩具。
她从不讳言自己的感情欲求,也不隐藏自己的卑下意识。
凌吉士那“说不出、捉不到的丰仪”煽动着莎菲的心,她觉得有把自己的“嘴唇放上去的需要”,她要占有凌吉士,要凌吉士“无条件地献上他的心”,跪着求她“赐给他吻”。
但另一方面,莎菲又压抑自己可爱的天性。
她说“近来为要磨练自己,常常话到口边便咽住,怕又在无意中刺着了别人的隐处,爱上凌吉士后,更是不断懊悔自己“所做的一些不是”。
结果,她活得是那样的不痛快。
(三)固守人生理想,追逐理想爱情
《莎菲女士的日记》用日记体第一人称的形式记录了女主人公莎菲在北京养病的几个月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以及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真实地反映了“五四”时期知识女性与旧社会、旧制度斗争的艰难处境,赞扬了她们坚定理想信念,追求自由平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在莎菲看来,周围人是那样粗俗、令人讨厌,我们可以从莎菲对现有生活的强烈厌倦和不满中看到莎菲对于生活的更高理想,她渴望新鲜多姿、充满无限活力的生活状态。
(四)内心彷徨苦闷,渴望理解与关怀
莎菲之所以孤独,是因为没有人能真正理解她,也没有人能真正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小说中说道,“别人看到我哭,以为我在想家,想到病,看见我笑呢,又以为我快乐了,还欣庆着这健康的光芒。
”由此可见她有多么的孤独和绝望,没有人理解她不快乐和快乐的真正原因,只是根据自己的假象来揣测莎菲的内心,始终无法懂得莎菲的心思。
(五)女性贞洁观的无意识
从古自今,女性作为“第二性”,始终处于社会的边缘,她们饱受男性及男性中心话语的压迫.在以男性及男性话语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只能是男性享乐的对象,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
莎菲迷恋凌吉士的“风仪”,但她又不能主动公开的去追求她想要的,因为她知道这是为封建礼教所不容的。
她委屈自己的可爱天性以迎合浅薄眼光之赞颂,并且常因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合道德而“感到像犯下罪一样的难受”。
传统女性的贞洁观,和封建礼教的束缚还是让这些女性难以越过心理的障碍,抛下外人的眼光,真正追逐幸福。
(六)自我意识觉醒,探寻生命的真谛
在莎菲看来,周围人是那样粗俗、令人讨厌。
而我们要看到,莎菲的烦躁不能仅仅归咎于这样嘈杂的声音,她的烦躁更多的是源自于内心的一种孤高。
她渴望新鲜多姿、充满无限活力的生活状态,她说:“但我宁肯能找到些新的不快活,不满足,只是新的,无论好坏。
”同时,莎菲对平庸一生活的否定与摒弃也显示了“五四”以来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
她们不愿意将自己的一生白白地蹉跎,她们追求生命的价值。
女性也是独立的一部分,也该享受生活,创造价值,而不是默默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四、小结
通过对已掌握相关文献的综述与分析,我来谈一些个人的一些理解与看法:
五四运动之前,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大抵都是个性鲜明的。
像《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薛宝钗的端庄世故;《金瓶梅》中潘金莲的淫荡泼辣,李瓶儿的委曲求全;哪怕是《水浒传》中的108将,在性格特点上也是各不相同,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也是作者深厚文学功底在塑造人物上的体现。
而丁玲在创作《莎菲女士的日记》这一过程中则有意弱化了这一点,人性是复杂的,莎菲只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深受时代影响,被命运左右的普通女子,因此她的性格特点并不鲜明。
丁玲对莎菲形象的塑造也并未局限在表层,文章掺杂着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探索,甚至妄图探寻生命的本质。
五四文学时期,这样的文学作品成为主流并得到人们的认同,不得不说是文学创作史上的巨大进步,这正是五四以前中国的经典文学著作所缺乏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莎菲女士形象的探讨既要考虑到丁玲自身的创作倾向,又不得不归结于作者所处历史时期社会观念的影响。
丁玲在塑造莎菲这个坚强、独立、叛逆的现代女性时,恰恰向我们展示了她的独特的女性意识;而莎菲的苦闷、城市病与女性贞洁观在当今仍能与人们产生“共鸣”,它表现了人类试图超越精神苦难永不停息的精神追求,成为文学史上永不磨灭的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2]沈从文,《记丁玲续集》[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年1月1日。
[3]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4]王中忱,《丁玲作品新编》[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2月1日。
[5]武锦华,《我要使我快乐——丁玲与她的时代女性》[J],北京社会科学期刊,200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