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酵技术》课标分析-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发酵技术

课标分析:

一、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②描述酒精发酵过程,明确酒精发酵的原理。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够解释原因。

②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

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发酵食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激发研究兴趣。

二、内容标准:

本节教学内容共包括三个主题,分别是乳酸发酵、酒精发酵和发酵技术的广泛应用。乳酸发酵要求学生知道发酵的原理,掌握乳酸发酵的条件,其中要求学生会设计探究实验探究制作酸奶的条件。酒精发酵要求学生知道发酵的原理,了解白酒的酿造过程,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酒精发酵的现象。发酵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学生调查日常生活中的发酵产品,提高学生的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讨论、实验、实践能力。

三、课程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所有的初中学生都需要学习生物学,也可以学好生物学。因此,本课程的设计师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实现因材施教,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2、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发酵技术和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本节课的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评价都旨在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3、倡导探究性学习:本节课通过酸奶的制作,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调查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发酵技术》教案及教学反思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发酵技术》教案及教 学反思 教学背景 本课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为《发酵技术》。在这个时代,人类已经拥有了许多先进的科技,但是,发酵技术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技术之一。因此,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掌握对发酵技术的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项技术的意义及其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发酵技术以及它的分类。 2.掌握发酵技术的应用及其意义。 3.掌握实验室中的发酵技术基本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发酵技术 1.发酵的定义。 2.发酵技术的分类。 二、发酵技术的应用 1.食品发酵技术。 2.酒类发酵技术。 3.医学发酵技术。 4.生物制药发酵技术。 三、实验室中的发酵技术 1.酵母菌的发酵。

2.工业酵母菌的发酵。 教学方法 1.授课讲解。 2.小组活动。 3.实验观察。 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 知识点:什么是发酵技术 1.发酵的定义。 2.发酵技术的分类。 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 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课前预习所学的内容。 2.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初步理解发酵和发酵技术 的基本概念。 3.练习: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给出的题目进 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二节课 知识点:发酵技术的应用 1.食品发酵技术。 2.酒类发酵技术。 3.医学发酵技术。 4.生物制药发酵技术。

授课讲解。 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小组活动的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发酵技术的基本概念。 2.讲解:通过生动的实例,引领学生深入理解发酵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其意义。 3.练习: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收集有关发酵技术应用的资料,并进行报告。 第三节课 知识点:实验室中的发酵技术 1.酵母菌的发酵。 2.工业酵母菌的发酵。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 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实验实行的科学性进行探讨。 2.讲解:通过简要介绍实验操作流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实验的设备以及基本操作方法。 3.实验观察:带领学生逐步观察实验的整个过程,掌握实验室中的发酵技术基本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4.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形式收集学生关于此次实验的总结和反思,并进行展示。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发酵技术 教案

《第一节发酵技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②描述酒精发酵过程,明确酒精发酵的原理。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够解释原因。 ②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发酵食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激发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阐述食品发酵的原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①制作多媒体课件 ②制作酸奶 学生准备:①小组合作制作酸奶(可以到实验室借实验器材,也可以自备)②调查活动:调查生活中的发酵食品。(填写调查报告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导入语: 有这样一个童话故事:一个国王非常讨厌生病,就下令把全国所有的微生物都杀死,于是,微生物们死的死,逃的逃,国家里没有微生物了。国王为了庆祝,宴请了许多人。但是他们没法喝酒,馒头很硬,没有酱油……厨师说,因为微生物都没有了。国王就又从国外引进了微生物,虽然他们还会得病,但是每天可以吃到可口的食物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微生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微生物在食品加工方面到底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就让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二、引导探究层层推进 探究一:发酵技术 认识发酵现象 1、蒸馒头时,常常用温水和面,并在面团中加入一些酵母菌,一段时间后,面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面团变稀,变大,里面出现许多小孔。 2、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将这个杯中的液体倒入透明的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内,再往瓶内加一些温开水。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将瓶子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会发生怎样的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生:小气球膨胀,因为里面产生了气体。 点拨:当温度适宜时,酵母菌大量繁殖,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糖产生了二氧化碳等物质,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从而也使我们蒸出的馒头松软多孔,这就是发酵过程。那么什么是发酵技术呢? 生:运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并制作出新型食品的方法,就是发酵技术。 探究二:乳酸发酵——探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 过渡:发酵技术用到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发酵技术也不尽相同。酸奶就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一种乳酸饮品。它是一种营养全面、酸甜爽口、容易消化、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的健康饮品。 探究活动:制作酸奶所需要的条件 课件展示资料: 很久以前,生活在保加利亚的色雷斯人过着游牧生活,他们身上常常背着灌满了羊奶的皮囊,带着羊群在大草原上放牧。由于外部的气温,加上人的体温等的作用,皮囊中的羊奶常常变酸,而且变成渣状。当他们要喝时,常把皮囊中的奶倒入煮过的奶中,煮过的奶也会变酸。这就是最早的酸奶。 根据资料,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提出问题:用鲜奶制作酸奶是需要提供哪些必要的条件? 作出假设:用鲜奶制作酸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和适宜的温度。 制定计划: 设疑: 1、根据假设和教材提供的实验材料怎样设计实验?(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2、设计几组对照,变量是什么?(两组对照,变量分别是氧气和温度) 3、怎样针对变量设计对照实验?(针对氧气变量设计一个瓶封口,一个敞口;针对温度变量,一个瓶放在适宜的温度下,一个放在冰箱内或是放到高温处)。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 学案

7.1.1发酵技术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难点)。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 1.细菌都是细胞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没有。 2.与细菌相比,酵母菌具有。 二、设问导读 (一)乳酸发酵 阅读教材P96—98的有关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食品发酵技术的概念 运用对食品原料进行并制作出新型食品的方法。 2.乳酸发酵 (1)概念:利用对某些食品原料进行制作食品的技术。 (2)原理:乳酸菌在和条件下会大量,将乳糖等分解或转化为。 (3)应用:制酸奶、、、奶酪等。 三.探究活动探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 阅读教材96页~98页第一自然段,结合插图7.1--1,完成下列问题(不明白的地方在书上做标记): 实验分析 1.实验过程 2.原理分析 乳酸菌在适宜的和没有的条件下会大量繁殖,将牛奶中的葡萄等分解或转化为。 3.材料过程分析 (1)牛奶煮沸后一定要,目的是防止过高将乳酸菌杀死。 (2)将玻璃瓶封口的目的是给乳酸菌提供。 (3)封口的玻璃瓶和不封口的玻璃瓶形成对照,变量是。 讨论:1.为什么要清洗烧杯和广口瓶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 2.哪只瓶中的牛奶变成了酸奶?这说明了什么?如果实验没有成功,请分析原因。 (二)酒精发酵 认真阅读教材P98-99,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1.概念:利用的作用进行发酵的过程。 2.原理:在和条件下,将糖转化成。因此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又称为酒精发酵。 3.应用:、黄酒、米酒等的酿造。

4.白酒的酿造过程 包括:制曲、、和蒸馏。总结如下表: 酿造过程具体内容 制曲淀粉原料与混合 糖化霉菌把淀粉分解成 发酵在条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变成酒精 蒸馏将发酵液中的酒精进行、浓缩 5.酒曲中生长有丰富的微生物,其中最主要的是,如曲霉菌、根霉菌、毛霉菌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可以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同时,酒曲本身含有淀粉、蛋白质等,也是酿酒原料。 ①白酒酿造需要两类微生物:和,各自作用不同。 ②生产工艺不同,微生物的不同,酒的口味就不相同。 6.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的异同 异同乳酸发酵酒精发酵 不同点发酵菌种 产物乳酸酒精和二氧化碳 相同点 ①都需适宜的②都在条件下进行③在有氧的环境下,发酵活动受到抑制。 讨论:在发酵过程中,如果要使酵母菌进行大量繁殖,应控制怎么样的条件? (二)发酵技术的广泛应用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100-101,边读边思考,把有疑问的地方做出标记,认为重要的地方划出来,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1)按调查食品的好处:不漏落食品。 (2)从发酵食品在调查的食品中所占的上看,发酵食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每个小组尝试说明某种食品的发酵原理。 三、自主检测 1.[2020·长沙市,19.2分]豆类富含蛋白质,经发酵后口感独特、营养更易吸收。以下豆类食品中 没有 ..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A.豆瓣酱 B.绿豆粥 C.酸豆角 D.霉豆腐 2.[2019·广东]制作酸奶的顺序是() ①密封瓶口②牛奶煮沸后冷却③常温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④加入适量含乳酸菌的酸奶⑤将容器 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 A.⑤②④①③B.⑤④②①③C.④②⑤①③D.②④③⑤① 3.某同学在自制酸奶的过程中,将加有酸奶的牛奶瓶密封后,直接放进冰箱的冷藏室里发酵。过了大约4小时后,发现酸奶的制作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 ) A.发酵的温度太高 B.发酵的温度太低 C.发酵的湿度太大 D.发酵的湿度太小 4.[2020·巴中,33.1分]制作泡菜时加入适量白沙糖的作用是() A.使泡菜吃起来甜美可口 B.杀灭细菌和真菌 C.为乳酸菌发酵提供原料 D.为酵母菌发酵提供原料 5.用酵母菌酿酒时,如果向酿酒的原料中注入足量的氧气,会出现的现象是 ( ) A.酵母菌死亡,不产生酒精 B.酵母菌增多,不产生酒精 C.酵母菌增多,产生酒精增多 D.酵母菌减少,产生酒精增多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发酵技术》评课稿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发酵技术》评课稿 引言 本文是对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中《发酵技术》这一章节 进行评课的文档。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发酵技术的定义、原理、种类、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通过学习该章节,学生能够了解到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酿酒、制药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一、章节概述 《发酵技术》是八年级生物下册的一章,主要内容包括发 酵技术的概念、原理、种类和应用,并分析了发酵技术对社会的重要意义。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一些常用的发酵技术,并了解到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目标 本章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了解发酵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几种常见的发酵技术及其应用; 3.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工业、酿酒业和制药业中的重 要性; 4.了解发酵技术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 1.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种类; 2.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3.发酵技术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主要在于: 1.如何准确理解和描述发酵技术的原理; 2.如何分析和评价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3.如何理解和讨论发酵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 4.1 教学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酵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介绍了发酵技术是利 用微生物或酵母菌对有机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生物 技术,并讲解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和产物; 2.发酵技术的种类:介绍了常见的发酵技术,如酵母 发酵、乳酸菌发酵、醋酸菌发酵等,并比较它们在产物和 应用方面的区别; 3.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探讨了发酵技术在 食品制作中的重要性,如面包、豆腐、酸奶、啤酒等的发 酵过程,并讨论了发酵在食品中的作用; 4.发酵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介绍了发酵技术在酿酒业、 制药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和影响,并展示了发酵技 术对经济和环境的促进作用。 4.2 教学方法 本章的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讲授、展示、实验等相 结合的方式: 1.讲授:通过讲授发酵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 生能够理解发酵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作用; 2.展示:通过展示一些实际案例和产品,让学生直观 地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酿酒和制药等方面的应用;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发酵技术》教案济南版

《发酵技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 (2)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3)描述酒精发酵的过程,明确酒精发酵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 (2)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生物技术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 (1)食品发酵的原理。 (2)发酵技术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探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及操作过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在生活中发明创造了丰富的生物技术,我们至今仍在享用这些宝贵的财富。酿酒、制酱、泡菜……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几乎无处不在,它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观察下列图片,这些食品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发酵食品) 是的,发酵食品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制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发酵技术。 二、新课学习 运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并制作出新型食品的方法,就是发酵技术。 食品发酵涉及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发酵的技术也不尽相同。

相关链接:发酵的含义 生物学上,人们习惯把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工业生产上,则笼统地把一切依靠微生物生命活动而实现的产品生产称为发酵。根据发酵过程对氧的需求情况,可分为厌氧发酵和通风发酵;根据发酵生成的产物,可分为乳酸发酵、酒精发酵、抗生素发酵等。 视频:《发酵现象》 (一)乳酸发酵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提出了著名的发酵理论:“一切发酵过程都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可引发不同的发酵过程。如沼气发酵、泡菜的腌制过程等。而我们经常喝的酸奶就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一种乳酸饮品。 探究活动:探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 提出问题:用鲜奶制作酸奶时需要提供哪些必要的条件? 作出假设:制作酸奶需要适宜的温度、无氧条件。 材料器具:新鲜牛奶,蔗糖,酸奶;烧杯,量筒,广口瓶,酒精灯,pH 试纸等。 视频:《自制酸奶》 操作方案: 1.将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烧杯,加入适量的蔗糖(约占牛奶总量的10%),加热煮沸4~5分钟;将广口瓶洗净并浸泡在水中,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 2.当牛奶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分摇匀,用pH 试纸测定奶的酸碱度。 3.将烧杯中的奶平均分装到三只广口瓶中。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盖,3 号广口瓶不盖瓶盖。 4.将1号广口瓶放置于0℃~5℃的环境中,2号和3号广口瓶放置于30℃~35℃的环境中。4~6小时后,观察瓶内奶的变化,并用pH 试纸测定奶的酸碱度。 实施计划:根据所作假设和制订的计划,选取相应的材料器具,完成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作好记录。 得出结论: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会大量繁殖,将牛奶中的葡萄糖分解或转化为乳酸,从而使牛奶呈现酸味。 表达交流: 1为什么要清洗烧杯、广口瓶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 杀死其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防止杂菌的污染。 2.哪只瓶中的牛奶变成了酸奶?这说明了什么?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1.1《发酵技术》 教案设计

第一章第一节发酵技术 教案 【教材分析】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发酵技术》,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发酵食品,如酸奶、泡菜、果酒等,这些事例都是学生每天在生活中经历着的.教材内容的设置,一方面说明了现实中的某些问题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来解决,另一方面也拉近了生物技术与学生生活的距离.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能使学生真实得体验到微生物的重要作用和发酵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既熟悉又知之有限,学生充满兴趣,学习积极性比较容易被调动起来.学生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过微生物的作用,对发酵技术所蕴含的生物学原理并不难理解,又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发酵技术的应用,并结合平时的动手能力,这节课让学生来汇报实验过程并不会太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描述乳酸发酵过程,明确乳酸发酵的原理; ②描述酒精发酵过程,明确酒精发酵的原理; ③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够解释原因. ②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发酵食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激发研究兴趣.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2.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教学难点 1.活动:参观了解传统酿酒工艺的过程.

2.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3.活动: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生活中常见的发酵产品:调味品、米酒等。图片.视频、音频素材.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师生各自制一份酸奶. 学生准备:生物技术成果的图片,收集工业化的发酵产品:味精、抗生素、加酶洗衣粉等.课前学生调查家中厨房里的调味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是什么? 2.生物多样的保护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设计意图:1.复习巩固,温故知新.复习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 二、导入新课:你一定知道用酵母菌发过的面粉制作的面包,吃起来特别松软、香甜.这种用微生物来加工食品制作食物的方法就是食品发酵. 学始于疑: 1.什么是发酵技术? 2.乳酸发酵的原理是什么?主要应用于制作什么? 3.酒精发酵的原理是什么?主要应用于制作什么? 4.怎样酿制甜酒酿? 设计意图: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酵食品引入,和实际相联系,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师讲解:知识点一、发酵技术

《第一节 发酵技术》课标分析-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发酵技术 课标分析: 一、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②描述酒精发酵过程,明确酒精发酵的原理。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够解释原因。 ②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 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发酵食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激发研究兴趣。 二、内容标准: 本节教学内容共包括三个主题,分别是乳酸发酵、酒精发酵和发酵技术的广泛应用。乳酸发酵要求学生知道发酵的原理,掌握乳酸发酵的条件,其中要求学生会设计探究实验探究制作酸奶的条件。酒精发酵要求学生知道发酵的原理,了解白酒的酿造过程,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酒精发酵的现象。发酵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学生调查日常生活中的发酵产品,提高学生的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讨论、实验、实践能力。 三、课程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所有的初中学生都需要学习生物学,也可以学好生物学。因此,本课程的设计师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实现因材施教,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2、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发酵技术和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本节课的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评价都旨在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3、倡导探究性学习:本节课通过酸奶的制作,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调查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1.1《发酵技术》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1.1《发酵技术》课后练习(含答案解 析) 第一章第一节发酵技术 课后练习 一、夯实基础: 1.世博会期间使用的一次性餐具不是传统塑料,而是用全新的生物质材料叫做“聚乳酸”,是将玉米等农作物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制备得到的一种“绿色石油”,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它的使用有利于减少() A.水污染 B.白色污染 C.光污染 D.热污染 2.由于能源紧张,各国都在寻找新能源,其中,人们可以利用甘蔗、玉米渣生产酒精.这项技术是() A.发酵技术 B.酶技术 C.克隆技术 D.转基因技术 3.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A.“工程菌”――转基因技术 B.制酸奶――乳酸发酵 C.“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 D.快速培育无病毒植株――无土栽培 4.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为提高果酒品质,可加入人工培养的青霉菌 B.腐乳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 C.乳酸菌是好氧细菌,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D.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酸 5.巴西利用本国生产大量甘蔗的有理条件,以甘蔗为原料制造酒

精,大力发展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以甘蔗为原料制造酒精主要用到的技术是()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发酵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6.人类可以用发酵技术来生产的医药产品有() A.酒精、柠檬酸、乳酸 B.抗生素、维生素 C.酱制品、啤酒、醋 D.酸奶、饮料、蛋白质 7.味精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调味品,最初人们用植物蛋白质(大豆)生产,后来改用现代发酵技术大量生产.下列哪种与味精的生产一样,是应用现代发酵技术进行大量生产() A.面包 B.柠檬酸 C.食醋 D.酒类 8.下列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的是() A.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酒精 B.利用克隆技术培育良种奶牛 C.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蝴蝶兰 D.将根瘤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小麦细胞内 9.“程家老太”豆腐乳是利川市毛坝乡的又一品牌食品,制作豆腐乳运用了传统的发酵技术.下列与发酵技术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是关键条件之一 B.发酵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C.发酵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D.蒸煮豆腐后马上加入菌种 二、巩固提高: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第1章 第1节 发酵技术教案1 济南版

发酵技术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发酵食品,如酸奶、泡菜、果酒等,这些事例都是学生每天在生活中经历着的。教材内容的设置,一方面说明了现实中的某些问题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来解决,另一方面也拉近了生物技术与学生生活的距离。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能使学生真实得体验到微生物的重要作用和发酵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既熟悉又知之有限,学生充满兴趣,学习积极性比较容易被调动起来。学生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过微生物的作用,对发酵技术所蕴含的生物学原理并不难理解,又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发酵技术的应用,并结合平时的动手能力,这节课让学生来汇报实验过程并不会太难。 四、【教学策略】 让学生提前对身边的发酵食品进行深入研究,课堂上让学生小组代表边讲边展示本组的实验过程、心得等,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对重点,难点知识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落实好教学目标。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新鲜牛奶、蔗糖、酸奶、烧杯、酒精灯、玻璃瓶等。

学生:1、提前在家里学做酸奶。 2、调查生活中的发酵食品 食品编号发酵食品名称有关的微生物食品的发酵原理1 2 3 :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一、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5分钟)1、【展示】学生熟悉的发酵食品,图片中展示哪 些食品?提出疑问这些食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呢? 2、【资料补充】发酵食品的保健作用。(见附件) 3、【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美味而又富 有营养的发酵技术。 辨认出:酸奶、酱油、 醋、甜面酱、豆腐乳、 啤酒、面包、酱豆。 思考讨论:得出这些 食品是运用微生物对 食品材料进行加工并 制作出食品的方法。 了解发酵食品的保健 作用。 用学生 熟悉的 食品导 入,又让 学生知 道发酵 食品的 保健作 用。学生 既熟悉 又知之 有限,学 生充满 兴趣,学 习积极 性比较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11 发酵技术(学案)济南版

发酵技术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 2、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3、描述酒精发酵过程,明确酒精发酵原理。 4、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回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 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新鲜牛奶、蔗糖、酸奶、烧杯、酒精灯、玻璃瓶等。 【预习导航】 一、请您阅读 发酵食品的保健作用 发酵食品是人类巧妙地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丰富了我们的饮食生活,如酸奶、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乳腐、黄酒、啤酒、葡萄酒,甚至还可包括臭豆腐和臭冬瓜,这些都是颇具魅力而长期为人们喜爱的食品。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内的一些成分人体往往难以消化利用,发酵时微生物分泌的酶能裂解细胞壁,就提高了营养素的利用程度。微生物还能合成一些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2,动物和植物自身都无法合成这一维生素,只有微生物能“生产”,所以发酵食品中维生素b12较为丰富,维生素b12还能预防老年痴呆症。 发酵食品一般脂肪含量较低,发酵过程中要消耗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因此发酵食品的能量值比较低,这对欲控制热量摄入而减肥的人是首选低热能食品。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保留了原来食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如多糖、膳食纤维、生物类黄酮等对机体有保健作用的物质还能分解某些对人体不利的因子,如豆类中的低聚糖、胀气因子、豆腥味物质等。微生物新陈代谢时产生的不少代谢产物,多数有调节机体生物功能的作用,能抑制体内有害物的产生,最新的研究表明,不少发酵食品对预防肿瘤的发生有奇特的作用。 未经加热即食用的发酵食品,其含有的微生物被称为益生菌,能保持肠道内各种微生物之间的菌群平衡,改善肠胃道功能,不少微生态制剂的保健食品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制造的。 二、阅读课本79-81页乳酸发酵内容,讨论总结

初中生物_第一节 发酵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教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生物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 (2)完成课后习题 二、课标要求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说明食品的腐败的原因。 3、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运用发酵技术制作一种传统食品。 (3)体会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 2、能力目标 (1)通过品尝酸奶,引出身边的发酵技术。 (2)通过自制酸奶(或制酱,或酿米酒)的实践活动,了解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一般原理。(3)通过制用沼气发酵装置,了解科学技术的关系。 (4)通过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活动,了解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生物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2、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教学难点 1、活动:制作沼气发酵装置。 2、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3、活动: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点拨法 五、教学过程 A导入 (一)回顾所学知识: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有哪几种,并举出真菌和细菌的代表。 请学生回答:真菌(酵母菌、青霉菌),细菌(乳酸菌、醋酸杆菌),病毒。 (二)老师总结,出示泡菜、米酒、酱油的图片,导入正课。 B具体教学过程 (一)大屏幕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 3、描述酒精发酵过程,明确酒精发酵的原理。 4、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等,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以及收集、整理资料,口头表达能力。 (二)乳酸发酵 1、展示酸奶的制作方法,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三个问题 (1)为什么要清洗烧杯和玻璃瓶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 (2)哪个玻璃瓶中的牛奶变成了酸奶?从中可知制作酸奶需要什么条件? (3)你认为制作酸奶的过程可分为哪些步骤? 请小组代表发言,老师总结,出示答案: 杀死其中的微生物,防止杂菌污染,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 (1)封口的玻璃瓶。 (2)制作酸奶需要无氧的环境和适宜的温度。 (3)灭菌接种密封发酵 2、展示泡菜的图片,强调乳酸菌的发酵需要无氧的条件。 (三)酵母菌发酵 1、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做馒头时,经常用温水和面,加入酵母菌,一段时间后,面团会出现什么变化?(2)将装有酵母菌、糖和温水的瓶口套上一个气球,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会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1第1节发酵技术教案

发酵技术 讲课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②描述酒精发酵过程,明确酒精发酵的原理。 2.能力目标①经过研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可 以解说原由。 ②经过小组研究、采集资料、报告研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研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采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发酵食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激发研究兴趣。 讲课要点 论述食品发酵的原理 讲课难点 酸奶制作的操作过程 讲课过程: (一)创办状况激发兴趣 1.课前播放视频:【兰陵美酒】【陈思思】【央视版】 2.赏识书法作品:李白《客中行》

兰陵美酒真可谓历史悠长,誉满华夏,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兰陵美酒是如何酿造的呢?祖 先的高妙技艺真的让我们惊讶,今日就让我们踏着先人的的踪影,去找寻那太古的技艺。 板书——第一节发酵技术 【设计企图】兰陵镇的兰陵酒厂距离我们底阁镇仅5km的行程,同学们谓之熟习。以此引入,激起学 生激烈的研究欲,广阔学生的视线,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 (二)指引研究层层推动 研究一:发酵技术 设疑: ①你会蒸馒头吗? ②你看过自己的父亲母亲蒸馒头吗?谈谈他们是如何蒸的? ③在蒸馒头时用到“引子”,你知道“引子”中,谁起到要点的作用吗? (图示:酵母菌) 这就是酵母菌。温度合适时,大批生殖,经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蒸馒头时,酵母菌在高 温下死亡。而二氧化碳受热膨胀,所以蒸出来的馒头娇嫩多孔。蒸馒头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发酵过程, 那么什么是发酵技术呢? 学生:运用微生物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并制作出新式食品的方法,就是食品发酵技术。 重申:发酵技术用到了微生物,并且用到的微生物种类好多,发酵技术也不尽同样。 【设计企图】利用学生身旁最常有的生活实例,对发酵技术的看法有一个简略的认识。 研究二:乳酸发酵--研究活动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 过渡:酸奶是一种营养全面、酸甜爽口、简单消化、拥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的健康饮品。课下同学 们都着手进行了酸奶的制作,这是不同样小组的劳动成就,想不想喝?这些成就能不可以喝呢?请同学们

《发酵技术》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发酵技术》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发酵技术》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能力目标:描述酒精发酵过程,明确发酵原理;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的浓厚兴趣;通过对祖国传统工艺的介绍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 2、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3、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4、发酵过程的控制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视频资料 2、学生做预习 3、相关实验材料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 1、教师描述:我们在平时吃早饭时会吃腐乳,学校楼下还经常会有人叫卖桂花酒酿(板书)(酒、醋、酱油、馒头等)

教师:刚才我在黑板上写下的这些食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问:我们经常会听别人说到发酵,究竟什么是发酵呢? (发酵:某些微生物厌氧呼吸的一种方式) 教师描述: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为什么会变酸,水果放久了为什么会有酒味,发酵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答:发酵指的是某些微生物在缺乏氧气的情况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呼吸。通过这种呼吸不同的'微生物会产生不同的产物。 教师描述:比如在果酒中含有乳酸菌,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乳酸菌会发酵产生乳酸,使酒变酸。而水果中的酵母菌发酵会产生酒精,所以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以上这两种情况是我们所不希望发生的,大家可以想一下乳酸菌和酵母菌的这两种发酵产物我们可以如何加以利用呢? 2、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 3、教师提问果酒的制作过程以及原理。 4、学生自己看课本后回答问题。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点评和补充。 6、教师演示果酒的制作过程,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请学生上台尝试。 7、教师提问不同风味的腐乳的制作过程并向学生展示他们的不同,引起学生的兴趣。 8、学生根据课本回答问题。 9、教师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10、教师向学生发酵的基本原理以及发酵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菌种和其它物品。

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发酵技术》教案(参考文本)

( 生物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发酵技术》教案(参考文本) Biology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species,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 of the evolutionary system at all levels of biology.

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发酵技术》教案(参 考文本) 《发酵技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能力目标:描述酒精发酵过程,明确发酵原理;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的浓厚兴趣;通过对祖国传统工艺的介绍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

2、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3、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4、发酵过程的控制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视频资料 2、学生做预习 3、相关实验材料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 1、教师描述:我们在平时吃早饭时会吃腐乳,学校楼下还经常会有人叫卖桂花酒酿(板书)(酒、醋、酱油、馒头等)教师:刚才我在黑板上写下的这些食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问:我们经常会听别人说到发酵,究竟什么是发酵呢? (发酵:某些微生物厌氧呼吸的一种方式) 教师描述: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为什么会变酸,水果放久了为什么会有酒味,发酵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生物技术复习学案 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技术复习学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技术复习学案济南版 复习导学】 第一节发酵技术 1、发酵技术:运用微生物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并制作新型食品的方法,就是食品发酵技术。 2、乳酸发酵:利用乳酸菌对某些食品原料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如酸奶 3、探究活动: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1)提出问题:用鲜奶制作酸奶时需要提供哪些必要的条件?2)作出假设:用鲜奶制作酸奶时需要隔绝空气3)方法步骤?思考:1)为什么要清洗烧杯和玻璃杯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杀死其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防止杂菌的污染)2)为什么要加入一些酸奶?为什么要将加热后的牛奶冷却到30℃,再加入?(加酸奶为了提供乳酸菌;冷却为了防止高温杀死乳酸菌。)3)该对比试验的变量是什么?(空气)4)4~6小时后,那个瓶内的牛奶变成了酸奶?(隔绝空气的瓶内的牛奶变酸)5)为什么在实验时要加入适量的蔗糖?(增加牛奶中糖的含量,利于乳酸菌发酵。)得出结论:用鲜奶制作酸奶时需要隔绝空气。 4、乳酸发酵需要的条件是什么?(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 5、乳酸发酵的原理是什么?(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等分解或转化为乳酸。)

6、这有哪些食品是利用乳酸发技术制作的?(酸泡菜、酸黄瓜、奶酪等。) 7、酒精发酵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8、酒精发酵需要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 9、酒精发酵的原理是什么?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能将糖转化成酒精。 10、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11、白酒的酿造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环节?制曲、糖化、发酵、蒸馏 12、什么是制曲?什么是糖化?什么是发酵?什么是蒸馏? 13、白酒酿造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有哪些?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霉菌和酵母菌。霉菌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变成酒精。 14、发酵技术的广泛应用面包、豆腐乳、甜面酱、醋、酸奶、米酒、酸菜第二节食品贮存 1、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是什么?(微生物的大量生殖) 2、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原理是什么?(尽可能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殖) 3、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提出问题: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做可以延长食品的贮存期限?作出假设:食品腐败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生殖引起的;降低温度、阻止微生物的进入可以

(完整word版)济南版八下生物备课组课程纲要

(完整word版)济南版八下生物备课组课程纲要 八年级下册生物课程纲要 一般项目: 1、学校名称:枣庄四十中 2、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3、设计教师:陈力萌 4、日期:2019.9.27 5、适用年级:八年级 6、授课课时:34课时 7、教学材料:济南出版社 课程元素: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是生物科学探究的重要领域,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各章节目标: 第五单元 1)第一章教学目标: ①描述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认同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通过分析米勒的模拟 实验与结果,说明有机小分子的生成条件,列举我国在探究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 ②通过分析马的进化过程,认同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最直接的证据,通过列举生物进化在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认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 ③比较不同动植物类群的有关特征,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观察生物进化树,描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认同生物是进化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④理解并概述自然选择学说,通过分析家鸽品种的选育过程,知道人工选择的原理和应用,认同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2)第二章教学目标: ①列举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证据,概述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认同自然选择,在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中的作用。 ②通过资料分析,实图比较描述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知道现在人种的分化,说出自然选择在人类进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同人类的不同种族属于同一物种,并且是不断进化的。 第六单元 1)第一章教学目标: ①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通过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②通过观察和分析,列举生物适应与影响环境的实例,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认同生物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第二章教学目标: ①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通过模拟食物网活动,体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事物联系的复杂性。 ③概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与循环的概念,通过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的分析,得出二者的特点以及联系与区别,形成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点 ④列举生态系统的类型,描述各类型生态系统的特点,通过对影响生态系统分析因素的分析,认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⑤描述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和生态平衡,认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