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出版概论手敲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出版概论
重点提示:出版的概念及出版活动的要素、前提和特征;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出版物的概念和要素,出版物的种类,出版物的特殊性。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的途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应注意的问题;对信息资源的维护。我国出版业的特点与构成,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我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的出版业概况。出版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出版学的学科内容与相关学科;研究出版学的意义。
第一节出版活动
作为社会文化活动之一的出版活动,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又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有力工具。在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出版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特点,与人类社会有着积极的互动关系。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作品是出版的前提,编辑、复制是手段,向公众发行是目的。我国很早就有出版活动,但是在我国古代,人们没有使用“出版”这个词,而把出版活动称为“梓行”、“雕印”、“版印”等。这些用语的含义,一般只反映了印刷,有时候也兼及发行,但有关编辑的内容,往往不在其中。
就目前所知,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这个词的是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其编辑序言中两次使用了“出版”这个词。[王振铎.“出版”史论.出版发行研究,2006(10).]
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大清印刷物专律》,指出:“所谓记载物件者,或定期出版或不定期出版,即新闻丛录等,依本律名目谓之记载物件。”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这一专业用语,但却把出版物称为“记载物件”。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出版法》则比较明确地指出:“本法称出版品者,谓用机械或化学之方法所印刷,而供出售或散布之文书图画。”但是,其中却没有对“出版”下明确的定义。给“出版”作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在西方,法语和英语中分别在1330年和1450年就有了表示“出版”的词语,它们来源于拉丁语pub1icare(本义是“公之于.众”)。现代西方的一些权威性工具书对“出版”也下过定义,如《牛津英语大词典》(1989年版)的定义为“发行或向公众提供用抄写、印刷或其他方法复制的书籍、地图、版画、照片、歌篇或其他作品”。许多外语工具书都把“对书面作品的选择、制作与发行”作为“出版”概念的基本内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说法有时与科学概念并不完全相同。例如,由于编辑活动对于出版活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人们往往把以编辑活动为主要业务的单位称为“出版单位”。再如,出版社里有一个承担复制前的一些技术编辑工作并负责联系复制单位和监督复制质量的业务部门,人们一般习惯地称之为“出版科”或“出版部”、“出版处”等。用出版概念的定义来衡量,这种习称显然不够准确,但既然已经相沿成俗,本书中就还保留使用这个习称,统称为“出版部门”。
在当代社会,作为社会化的出版活动,必须由社会认可的、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或单位来完成。凡是由这些企业或单位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完成的出版活动就是合法的出版活动;凡是由不具有这一资质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完成的出版活动,以及尽管具有这一资质但其行为不合法的企业、单位完成的出版活动,是非法出版活动。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出版活动由编辑、复制、发行三个要素构成。“编辑”是指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它是作品复制和发行的前提。“复制”是指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质产品的活动。“发行”是指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作为一个完整的出版活动来说,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且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由于某些信息或文化的传播现象跟出版活动有着近似性,它包含了出版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素,人们往往把这样的现象称为“出版”,如博客出版、微博出版等。对此,一方面,我们要看到这些传播现象具有很强的个体化特征,不具有作为社会化活动的出版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些传播现象具有一定的出版功能,要引导和规范;同时更要看到,在数字化时代,出版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广泛影响性,并且已经深入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出版的责任更加重要,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
进行出版活动还必须具备一个前提——作品。没有作品,出版就是“无米之炊”,出版三要素就没有作用的对象。所谓“作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定义,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等等。但是,并非所有的作品都能成为出版的前提,如建筑作品、模型作品就没有这种可能。虽然对这类作品进行描绘或拍摄所产生的结果可以成为出版的前提,但它们已经是美术作品或摄影作品,不是建筑作品或模型作品本身。所以,作为出版活动前提的“作品”,是指那些可以被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作为出版活动前提的作品,一般又称为“稿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出版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但与其他文化活动相比,它又有自己的特征。
(一)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自古以来,出版物就是记载、传播、交流、传承文化成果的主要载体。出版活动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当今社会,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出版活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它的文化功能实现的。因此,出版业又被称为一种内容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扩大。
(二)不同劳动的有机组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活动的三要素在出版过程中形成精神产品生产、物质产品生产和产品流通三个有机联结起来的阶段,其中每个阶段又包括许多紧密相联的环节。出版过程三个阶段相互依存,成为一个紧密联结的整体,而三个阶段的劳动却具有不同的性质。
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编辑人员以精神文化内容为对象进行的劳动,是为了让已有的作品优化和增值。这种精神生产劳动对保证出版物的思想内容和学术、艺术、文字等方面的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物质生产劳动。劳动者利用一定的工具设备,对相应的原材料进行加工或处理,把既定的精神文化内容加载到某种物质载体上,通常还要制作一定数量具有某种外部形态的复制品,最终形成出版物的使用价值。出版物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出版物价值的产生过程。一方面,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形成出版物的新增的价值;另一方面,又把作者、编辑的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以及工具设备和原材料等物化劳动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是一种兼有文化传播意义的商业劳动。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