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采场顶板活动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传递岩梁理论正确揭示了老顶岩梁一般在煤壁前方破端的实 际,指导了采场顶板来压预测预报。 (2)但是,该理论关于老顶“传递岩梁”破断以后的结构形式不 明确。这一点也影响了该理论开始提出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20
7、关键层理论 (钱鸣高,1996)
理论观点:
(1)在直接顶上方存在厚度不等、强度不同的多层岩层,其中一 层至数层在采场上覆岩层活动中起主要的控制作用。将对采场上覆 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 前者称为亚关键层,后者称为主关键层。
讨论: 压力拱假说对回采工作面前
后的支承压力及回采工作空间处于减 压范围作出了粗略的但却是经典的解 释,而对于此拱的特性、岩层变形、 移动和破坏的发展过程以及支架与围 岩的相互作用,并没有做任何分析。
10
2 、悬臂梁假说 (德国施托克,1916)
假说观点:工作面和采空区顶板可视为一端固定于煤壁前方岩 体内、另一端处于悬伸状态的梁,悬臂梁弯曲下沉后,受到已垮落 岩石的支撑,当悬伸长度很大时,发生有规律的周期性折断,从而 引起周期来压。 讨论:悬臂梁假说解释了: (1)采场煤壁处顶板下沉量小,支架载荷也小,而距煤壁 越远则两者均大的现象。 (2)采场出现前支承压力、周期来压现象。 该假说提出了各种计算方法,但由于并未查明开采后上覆 岩层活动规律,因此仅凭悬臂梁本身计算所得的顶板下沉量和支架 载荷与实际所测得的数据相差甚远。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1
3 采场顶板活动规律
3.1 3.2 概述 有关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的假说
3.3 3.4 3.5 3.6 3.7
直接顶的垮落 老顶的断裂形式 老顶的初次断裂步距 老顶断裂后的“砌体梁”结构及其稳定性分析 老顶断裂时在岩体内引起的扰动
2
第一节 概述
1、基本概念
回采工作面/采场:直接进行采煤或采其它矿物的工作空间称为 回采工作面或简称为采场。(coal face, working face) 底板:位于煤层下方的岩层称为底板。(floor) 直接顶: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 接顶。 (immediate roof),由于它们在推进方向上不能够始终保 持传递力的联系,因此一旦运动,其重量将由支架全部承担。
13 13
(3)工作面支架应具有足够初撑力和工作阻力,并应及时支撑住 顶板岩层,使各岩层及岩块间保持挤压状态,借助于彼此之间的摩 擦阻力,阻止岩层破断岩块之间的相对滑移、张裂与离层。
讨论:
(1)提出了采场顶板水平分区情况。 (2)提出了破裂老顶呈塑性体,类似梁 结构形式。 (3)无具体力学模型,只是定性描述。
25 25
关键层相似材料模拟
26 26
讨论: (1)关键层理论的提出实现了矿山压力、岩层移动与地表沉陷、 采动煤岩体中水与瓦斯流动研究的有机统一,为更全面、深入地解 释采动岩体活动规律和采动损害显现奠定了基础,为煤矿绿色开采 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平台。 (2)关键层理论是矿山压力控制中的“抓主要矛盾”思想,给予 大家一种研究问题的正确思路。 (3)关键层理论提出之前,研究采动岩层移动学者王金庄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曾提出“托板”概念,有关键层的函义。关键层 是托板概念的提升、扩展。
(4)砌体梁、关键层理论力学模型简单是科学简化的结果。
27 27
第三节 直接顶的垮落
煤层开采后,将首先引起直接顶的垮落。 回采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向前推进,直接顶悬露面积增大,当 达到其极限跨距时开始垮落。 直接顶初次垮落:直接顶第一次垮落高度超过1~1.5 m,范围 超过全工作面长度的一半,叫做直接顶初次垮落,此时直接顶的跨 28 距称为“直接顶初次垮落距”。 28
充填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处理方法
煤体
采空区
支架
充填体
充填体
发展膏体充填采煤技术的目的
解放“三下一上”压煤,提高采出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保水采煤;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沿空留巷、煤-瓦斯共采。
6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煤矿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全部垮落法管理顶 板,在回采工作面从开切眼回采一定宽度出现顶板破断冒落以后,
顶板:赋存在煤层之上的岩层称为顶板或称为上覆岩层。(roof)
直wk.baidu.com顶指采空区已经冒落岩层的总合。
3
伪顶: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0.5 m、极易
垮落(随采随冒)的软弱岩层,称为伪顶。(false roof)
基本顶:位于直接顶之上(有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对采场矿山压 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称为 基本顶/老顶。 (main
砌体梁理论提出以后,很快得到煤炭系统广泛认同,对采 场支架选型设计与顶板管理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弯曲下沉带
煤壁支承区
离层区 重新压实区
裂缝带
垮落带
16
17
讨论: (1)砌体梁理论关于采场顶板分区、分带特征吸收了预成裂 隙假说、铰接岩块假说的合理内容,得到了孔庄煤矿现场实测 证实,已经成为煤炭系统关于采场顶板分区、分带特征的标准 表述。 实际上底板也要遭受采动破坏,有“下三带”之说。 (2)砌体梁理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力学模型,并提出了砌体 梁平衡“准定量”计算,对一系列采场矿山压力现象做出了合 理解释。 (3)关于煤体影响、老顶岩层在煤壁上方破断位臵等缺乏深 入研究。
11
3、铰接岩块假说 (前苏联库兹涅佐夫,1950)
假说观点: (1)采场上覆岩层分为垮落带和裂隙带,二者差别在于,裂 隙带岩块间存在有规律的水平挤压力的联系,从而相互铰合形成一 条多环节的铰链。三铰拱式的平衡。 (2)工作面支架存在两种工作状态:给定载荷状态;给定变 形状态。
讨论:
(1)正确解释了顶板分带情况。 (2)提出了老顶铰接岩块结构形 式。 (3)没有解决结构平衡条件。
1414
5、砌体梁假说(钱鸣高,1978)
砌体梁理论依据以下观点:
每组以坚硬岩层为底层,其上部的软弱岩层可视为直接作用于骨架上的
上覆岩层结构的骨架是覆岩中的坚硬岩层。可将上覆岩层划分为若干组,
载荷,同时也是更上层坚硬岩层与下部骨架联结的垫层。
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采空区上方坚硬岩层在裂缝带内将断裂成排列整齐 的岩块,岩块间将受水平推力作用而形成铰接关系。岩层移动曲线的形
本章重点学习采场顶板岩层移动破坏规律。
8
第二节 有关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的假说
“假说”就是用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关于未 知事实(如现象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事物的存在或原因、未来事件 的出现等)的假设性解释。
形成假说是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基本程序之一,也是研究工作 十分重要的手段。假说指导我们理解新的情况、启发我们做新的实 验从而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经过实践检验和验证,证明是正确的, 就上升为理论和规律。
(2)为了弄清岩层移动由下往上传递的动态过程,岩层移动过程 中形成的采场矿压显现、煤岩体中水与瓦斯的流动和地表沉陷等状 态的变化,关键在于弄清关键层的变形破断及其运动规律。
21
21
关键层相似材料模拟
22 22
关键层相似材料模拟
23 23
关键层相似材料模拟
24 24
关键层相似材料模拟
顶区全部直接顶受支架均匀支护作用:则
(h1 h3 ) L 384E1 J1
4 1
4 ( h p) L1
384E2 J 2
实际上直接顶初次垮落距离大于10m,而采场控顶 宽度一般只有5~6m,并不是如上所说,而更接近下图。
12
4、预成裂隙假说(比利时 拉巴斯,1950)
假说观点: (1)在采场周围存在应力降低区(Ⅰ),应力增高区(Ⅱ)和采 动影响区(Ⅲ),并随工作面推进而向前移动。采动岩体形成各种裂 隙,从而形成假塑性梁。 (2)老顶采动破坏产生裂隙,形成非连续的假塑性体,其在 彼此被挤紧的状态时,可以形成类似梁的平衡。在自重及上覆岩层 的作用下,将发生明显的假塑性弯曲;当下部岩层的下沉量大于上 部岩层时,就产生离层。
态经实测呈开始为下凹、而后随工作面的推进逐渐恢复水平状态,由此
决定了断裂岩块间铰接点的位臵。 由于垫层传递剪切力的能力较弱,因而两层骨架间的联结能用可缩性支 杆代替。 当骨架层的断裂岩块回转恢复到近水平位臵时,岩块间的剪切力趋近于 零,此时的铰接关系可转化为水平连杆联结关系。 最上层为表土冲积层,可将其视为均布载荷作用于岩体结构上,而骨架 层各岩块上的载荷将随垫层的压实程度而变化。 15
1 1 2 E1 h1 E2 ( h) 2
h 即: h1
E1 1 E2 1
E1 h 1 直接顶与老顶不离层条件: h1 E2 1
书P71表3-1,可以看出,当直接顶厚度小于或等于老顶厚度 时,均易形成直接顶与老顶间离层。 31
31
为了防止直接顶因离层产生推跨事故必须保证支架具 有一定的初撑力:
roof)
老顶破断以后,破裂岩块始终能保持向煤壁前方和采空区矸石 上传递力的联系,它的运动对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有明显影响, 但是其作用力无须由支架全部承担。
4
2、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处理方法
图3-1 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常见处理方法
a 刀柱(留煤柱);b 顶板缓慢下沉法;c 充填法 ;d 全部垮落法
5
直接顶初次垮落前的离层分析
直接顶初次垮落前,相对基本顶而言,其变形大,容 易出现直接顶与老顶间的离层。对直接顶初次垮落前可以 简化为“固支梁”式结构,其离层与变形分析如下。


直接顶
直接顶初次垮落前的离层分析
29
29
直接顶最大挠度
老顶最大挠度
不离层条件
ymax ymax n
30
若令q1=h3,且h3=h1,J1=bh13/12,J2=b(h)3/12,令b=1,则 上式可改写为:
(h1 h3 ) L ( h p) L 384E1 J1 384E2 J 2
4 1
4 1
E2 h pmin h 1 (1 ) h E1 1
2

32
讨论:书中关于防止直接顶离层的初撑力计算,是按照空
18
18
6、传递岩梁理论 (宋振琪,1978)
理论观点: (1)煤层支承压力分内外应 力场。老顶破断位臵一般位 于煤壁前方,破断位臵到煤 壁这部分支承压力为内应力 场,其大小由下位老顶岩梁 重量决定,与采深没有直接 联系;破断位臵往深部为外 应力场,其大小与开采深度 直接相关。
19
19
(2)老顶破断后,在破断裂隙附近一定范围支承压力明显减 小,在采场煤壁前方的回采巷道顶底变形出现反弹,可以利用 这一特点预报老顶来压和破断位臵。 (3)老顶传递岩梁可以传递水平力。 (4)采场支架支护其上方全部直接顶岩石重量;对老顶根据 采场需要选择“给定变形”还是“限定变形”。 讨论:
7
7
3、为何要研究顶板活动规律
对于一个回采工作面,如果不知道顶板中那些岩层需要控制,
不知道这些岩层大面积运动发生的时间、范围以及可能的运动方向,
控制设计将是盲目的。同样,如果不了解支承压力分布随上覆岩层 运动发生的变化规律,不能根据具体的条件,包括时间、地点及上 覆岩层运动的发展情况等,搞清楚回采工作面四周压力的真实分布 情况,要正确选择巷道合理的开掘位臵和时间,解决好巷道所必须 的阻力和缩量等方面的问题也是不可能的。
回采工作面便是处于一侧是待采的煤壁,另一侧是冒落破坏的采空 区。
煤矿安全生产最关心的是如何才能够确保回采工作面工人、设
备安全!这需要研究掌握回采过程中顶板岩层移动破坏规律,需要 研究直接顶、老顶对采场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和对支架的要求,需 要研究各种条件下设计加工什么样的支架才能够保证支护安全。煤 与瓦斯共采还需要研究掌握瓦斯在采空区内的运移规律。
由于采矿工程涉及到岩层内的原岩应力场以及岩体性质的复 杂性,针对采场的矿山压力现象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这种解释 (即揭示矿山压力现象内在联系的推测或科学的概括)称为矿山压 力假说,它们丰富和促进了矿山压力理论的发展。 9
1、 压力拱假说 (德国哈德克等,1928)
假说观点:
由于岩层自然平衡 的结果而形成一个前拱 脚(支撑点)在工作面 前方煤体,后拱脚(支 撑点)在采空区内已垮 落的矸石上或采空区充 填体上。在前后拱脚间 形成了一个减压区,回 采工作面的支架只承受 压力拱内岩石的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