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及解决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生信息不对等状况。建立就业信息平 台一方面可以大幅度 地减 少大学 生的就业成本 , 决就业信 息不对等 的情况 ; 解 另一
方面可 以保证毕业生信息 的真 实可信 , 促进用 人单位与毕业生
之间的双向选择 , 帮助大学毕业生合理就业, 帮助企业择优录取。 () 3 家庭 、 社会也需要给大学生 提供 ~个公正 、 诚信的社会
过 与学校 的交流 , 要求学校 采取惩罚措施 , 也可与毕 业生 签订 诚信协议 , 加强诚信就业的物质保 障。 四是完善毕业 生就业协议管 理 , 一方 面谨慎签 约 , 在签 约 之前 向学校确 认学 生的就业 状态 ,签约之后 也要及 时告诉学 校, 避免毕业 生同时签 订多份协议 ; 另一 方面 也可以通过 增加
2缺乏制度约束 , 、 管理 制 度 不 健 全
近 年来 , 受到就业 率压 力的影响 , 不少 学校放 任毕业 生信
如果说 简历 是给用人 单位的 第一 印象 , 么笔试 、 那 面试 的 结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是否能 取得这份 工作 。 这个阶段 的诚
信1 题主要体现 为在 面试时夸大个人 的知识和能 力 , 口 ' ] 隐瞒真实 想法 , 笔试时舞弊 , 在 找人代考等行为 。由于 招聘成本有限 , 在 招聘过程 中用人单位很难 再去花精 力分 辨真 伪 , 上缺乏惩处 加 警告的手段 , 使得招聘质量难 以保 证 。这就导致 了很多企业一
4 用人 单 位 方 面 的 原 因 、
目前一些用人单位 参加招聘会只是做做宣 传 , 或者碍于主
I___●__ ■■-■ -__o_lIo I■■_ 0 _● ●_- ℃ _●■ - l ■ O ●- - ■_ ■
C NTEM P RARYEC N S
参与学生信息造假 , 使得用人单位在获 取信息上完全 处于被动 地位。这就直接导致 了用人单位 对于简历 中社会 实践经历 、 工 作经历 、 所获荣誉等方面信息的不信任 。
2 笔 试 、 试造 假 、 面
缺乏相应的道德法律意识 , 引发 恶性 竞争 , 从而 出现舞弊 、 造假
等应聘虚假行为。
程 中能力和信誉才是真正的竞争 力 , 就业过程 中出现 的不诚信 行为 不仅 有损于学 校的信誉和 形象 ,更有损于大学 生 自身的
形象 。
用人单位没有 良好惩罚措施和手段 ,对于欺骗行为无可奈何 ; 另一 方面学校对于毕业 生舞弊 、 息造假等欺骗行为 也睁一只 信 眼闭一只眼 , 缺乏诚信 的物质保障。针对这种 『况 , 青 企业可 以通
综合分析 、 考虑之后再 决定是否签约 , 克服签约的盲 目性 。
毕业生毁 约成 本 , 避免大学 生随意签约 、 。 毁约
五是加强毕业生实 习期 的考核 工作 , 严格执 行毕业生的进
出管 理制度 , 将淘汰机制 列入毕业生的考核过程之 中。同时企 业 还需要 完善人才 危机 意识 , 建立健全 人才储 备机制 , 障人 保

大 学 生就 业 诚 信 问题 的表 现 及 危 害
作为实施科教兴 国战略 的重要力量 , 高等教育应该 肩负 起 提升整 体公 民素质的任务 。由于 高等教育改革的滞后 『使得 很 生
多毕业生在面对市场上大量基 础性 工作岗位时无所适 从 , 出现 了专业不对 口、 技术不达标 、 理落差大等状况 , 心 导致毕业 生频
1 简 历 造 假 、
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应聘人 员情况的重要途 径 , 应聘者 是
的“ 第一印 象”也是获得笔试 、 机会 , , 面试 进入下一轮 竞争的门
槛 。由于在简历的投递与 筛选过程 中 , 用人单位很难对 简历 中
繁跳槽 。现在的大学毕业 生大 多为独生子女 , 普遍存在 着眼 高 手低 , 苦 , 怕吃 缺乏决心 、 力等弊病 , 大学的 精英式教 育 毅 加上
() 1防范措施。~是加强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 加强对
毕业生就业信 息的核对工作 。大学生毕业过程中的种种不诚信 问题源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 等。通 过积极的沟通 , 企
1 高校 解 决 大 学 生就 业 中诚 信 问题 的 有效 途 径 、
业一方面可以从学校了解到毕业生 的真实信 息 , 企业 择优 便于 录取 ; 另一方 面可以将 企业 的需求反 馈给学校 , 使学校能 够进 行针对性 的培养 , 提高输送人才的质量。 二是 增加 考核 手段 , 考核 来认定大学毕业生 的能力及 通过 毕业信息 的真伪 。 学校之间教学质量与输送人才素质的差异 性
是 提高违约 金等行为来规避风险 。
4 毕 业 生就 业 后 频繁 跳 槽 , 敬 岗 爱业 、 不
2D 《 代经济)o 1 当 ) l 年7月( ) 2 上
情况下就签下协议 。毕业 实习也往往流于形式 , 习岗位 与就 实 业方向严重脱节 。这些因素也使得本来就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
大学生更加难以适应 工作 。
据 调查显示 , 不少学 校的就业指导 中心还仅仅停留在办 理
就业手续 、 发布就业 信息这一层面 。对于改 善大学生就业观念 , 帮助大学 生找准 自身定位 , 提升大学生工作技 能方面还鲜有 涉
及 。这就使得不少大学生在选择 岗位的时候把 目光局限于专业
由于社会上 用人 单位 的招聘时 间跨 度较大 , 一般从毕业 前
尽可能在网上公布。在进行双向选择 的时候 , 学校可 以设立“ 诚
信窗 口” 门向用人单位提供查询 、 , 专 验证相 关信 息。这样 , 既可 取信于用人单位 , 又可约束学生 , 规范其求职行为 。同时建立学 生的签约管理 系统 , 对大学 毕业 生的签约 、 约次数进行纪录 , 毁 并教育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充分发挥 自主权 的同时 , 要在 一定
难 以胜任工作 。
二 、 学 生就 业 诚 信 问题 的成 因 大
招聘条件 等诚信缺失现象 。 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诚信缺失行为不
仅 有损大学 生 、 用人单 位的形象 , 同时 也干扰 了正常 的就业 秩 序。而解决这 一问题需要社会 、 用人单位和 高校 的共 同努 力。

1 高等 教 育 与社 会 需 求 的脱 轨 、
3 缺 乏 相 关 就 业指 导 , 业 实 习效 果 不 明显 、 毕
方面不 得不 简化 招聘 流程 , 加大招聘 成本 , 采取 多种手 段防 范 舞弊 , 招聘质 量 ; 保证 另一方面 , 采取延长实 习期 、 签订 短期 合
同等手段 , 弥补 招聘过程 中的缺漏 。
3 签订 就 业 协 议 后 随 意违 约 、
企 业 经 贸
■■■ —
随着 高校扩招和就业制度的改革 , 就业工作也 由传 统 高校 ’ 的定向分配 转向 “ 市场 导向 , 政府调控 , 校推荐 , 生和用 人 学 学
单位 双向选择 ” 的就业体 系。与此同时 , 毕业生人数逐 年增多 , 就业 压 力越 来越大 ,出现 了一 些毕业 生在求职 过程 中伪造证 件、 制作虚假简历 、 单方面毁约 , 以及用人单 位不切实际 的虚 高
办 方的面子 去凑数 , 身就 缺乏诚信 , 用人单位 提高招 聘 本 加上 门槛 , 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 , 不得不使 出种 种手段 , 以争 取就业机会 。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作 夸 大 的宣传 , 许诺一些不 可能兑现 的待遇 , 在这种 情况下毕 业生
会 因为待遇1 司题而选择违约 。此外 , 一些用人单位 在招人时强 调要硕士 、 博士 、 A, MB 原本用人要求比较低的企业 也往往紧随
学校与社会 的差异导致不少毕业生难 以适应 , 而大量与所
学专业 无关的基础性 工作也让不少 大学 生产生了心理 落差 , 加 上 对于 自身定位 的不明确 ,不少毕业生在就 业后频繁跳槽 , 给 用 人单位造 成了巨大的损失 。由于心理 落差 , 多大学生难 以 许 适 应工作岗位 , 很快就丧失 了工作的激情 , 无法做到敬业 爱岗 ,
胜任 的工作却要求招硕士。这 种缺乏针对性 的盲 目用人标准 ,
导致毕业生难尽其 才 , 造成了人才 的浪 费和 专科生人才资源 的
相对过剩 , 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和人才市场的恶性竞争,
这将直接导致人力资本投 资的失效 , 并加重“ 脑体倒挂 ” 象。 现
三 、 决大 学 生 就 业 中诚 信 问题 的对 策 解
环 境。处于学校和社会交接点的毕业生极 易受 到不 良风气的侵 害 , 就需要社会 各界 、 这 家庭在毕业 生就业 的时候进 行正确 的 引导 , 帮助毕业 生建立 、 健全职业道德 ,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 对 大 学生 就 业 过 程 中的诚 信 问题 的 防 范 和 疏 通 、
Hale Waihona Puke 其后 , 本来专 科生可以胜任 的岗位却提 出要本科 生 , 本科生 能
( ) 强大学生 的就 业管理 工作 , 2加 完善 诚信监督 机制 。 目
前, 在毕业生求职过程 中 , 学生最易于在简历上 弄虚 作假 , 高校 可将学生 的奖惩 、 各科成绩 、 社会 活动情况 、 治面貌及各类证 政
书, 及时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 , 建立大学生的个人信 息档 案 , 并
息作假行为 , 这就潜移默化地纵 容了学 生的不诚信行为 。另外 , 部 分高校 虽然制定了诚信 档案 , 但是实 际操作 难度较 大 , 多流
于形式 。或 是学 校监管不严 , 的为了学生的 “ 有 前途 ” 着想或是 出于人情 , 对不 良行为记录 也是 轻描淡写 。使得诚信 监督体制 无法有效 、 公平 公正 的实施下去 。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 , 对 于《 就业 协议书 》 的管理 也相对较 松 , 生手 上有 多份 《 学 就业协 议书》 导致与多家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 ,
是客观存在 的, 企业需要对毕业生 的信 息和 基本素质进行再 次 考核来保证招聘的质量 。 三是严肃考核纪律 , 对毕业生信息造假 的情况进行严肃处 理, 起到警示作用。大学生就业虚假行为屡禁不止 , 方面 由于 ~
() 1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 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高校对 诚信教 育承 担着重要 的责任 , 通过诚信观 念的 教育 , 使广 大学
才安全 , 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 3加强就业指导 , 签约 、 约流程 。学校要加强 对毕 严格 解 业生 的就业指 导教育 , 将就 业指导课 纳入学 校统一 的教学计 划 , 开设贯 穿学 生在学校 的全过程 , 课程 就业 指导课 要针对性 地加 强毕 业生 诚信 教育 , 增加个性 化指导 , 对毕业 生的就 加强 业心理 辅导 , 结合毕业 生思想和生 活实际 , 生增强 就业信 使学 心 , 变就业观念 , 引导 、 转 积极 鼓励毕业生到基 层去工作 。在为 毕 业生提供好服务的同时 , 也要严把就业推 荐表与就业协 学校

年 的 9月到 来年的 7月 , 加上 用人 单位的 种类较 多 , 有些 优
秀的人才可以有多个单位的工作 , 也有不少学生出于“ 保底” 心 所 学 , 目 求大城市 、 工作 , 盲 追 好 或是对于 工作岗位并不 了解 的
理, 出现了 “ 骑驴 找马” 的情况 , 样的违约 行为给 用人单位 造 这 成 巨大的损失 , 直接影响了用人单位招聘 计划的实施 。针对这 种现象 用人单位 往往也 采取 多录用 几个人 , 再解 约 , 随后 亦或
生树 立诚信意识 , 从而产生 自觉的诚信 行为 。同时学校要把 诚 信行为作为 基本准则 , 门要按章办事 , 各部 教师要加 强 自身修 养, 以身作 则 , 给学生以榜样 。 这样通过 良好的诚信教育和 良好 的校 园诚信环境 , 促使大学生在法律和道德 的范围内通过 自身
的努力和真才实学去追求利益。特别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就业过
使得大 学毕业生 难以适应社 会 、 得到社 会的认可 , 再由于缺 乏 科学的 自身定位 , 在就业时局限于心 目中的大城市 、 好岗位 , 又
的信息进行核对 , 其真实程度往往取 决于大学生本 身的诚信水 平 。不少大学生会不 同程度 的在简历 、 自荐信 中“ 添加水分 ” 以 求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关 注。有些学校 也因为就业率 的压 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