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发展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股市发展史(一)
一、雪厂街边股市起航
在张爱玲笔下,20世纪30年代的香港远不如同期的上海。
确实,香港就是从小渔村发展起来的。
随着70年的斗转星移,时代的列车轰隆驶过,小渔村变成国际大都市,乡下佬变成都市人,这一切都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对于香港来说,香江之畔的小渔村能够成长为亚太的金融中心,股票市场起到了难以忽视的作用,只要去过香港联合交易所的访客,相信都能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尽管香港从地域来说只是弹丸之地,但是按交易规模、上市公司数和成交额来说,现在的香港仅次于纽约、伦敦、东京、上海。
香港的股票交易,起源于殖民地时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发展经历了近150年。
追溯着时间的步伐来到1860年,就会发现早期英国商人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之后,就已经开始以私下交易形式买卖代表股东权益的票据。
当时的票据是通过中间人撮合的,完全可以作为今天电子化股票交易的前身。
当时的买卖,甚至还没有正式的交易场所,大部分是在雪厂街街边达成。
通过非正式的交谈,经纪人互通消息,包括交易品种和交易价格,来寻找机会。
在确定交易机会出现后,经纪商就会坐着
人力车去找投资者和企业主洽谈。
一次成功的交易往往要经济商磨破嘴皮子才能实现。
由于节奏很慢,成交量自然也低得可怜。
最初香港的经济商不过百人,机构投资力量也主要由英资公司构成,如汇丰、置地、九仓、港灯、煤气、电车、太古船坞、黄埔船坞和均益仓等。
进入到19世纪末期,股票交易开始变得越来越频繁。
不仅是西方殖民者,香港本地人也开始卷入股票交易大潮中。
1891年,香港经纪协会作为香港第一个券商协会正式宣告成立。
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1914年,才正式更名为香港交易所。
1947年3月,香港交易所吸纳了另一家证券交易所,在原有基础上成立了新的交易所。
香港股市发展史(二)
香港股市发展1969-1973 年,香港的股市狂潮,使英国经纪行留意香港股市。
1971 年维高达及嘉惠父子率先到达香港,为外国基金买卖香港证券。
整个七十年代,愈来愈多的英资经纪行来了香港,高峰时有十多家之众。
但这个情况在八十年代中期起了很大变化,英国金融业在1986年经历了大改革,名为Big Bang,容许外国银行收购英国经纪行及金融机构。
所以八十年代后期,这十多家在香港有分行的英资经纪行,亦陆续被英、欧、美资的银行或投资银行所吞并。
经过一连串收购后,九十年代本地的证券市场,渐渐由欧美的大银行及投资银行所垄断,本地经纪数目由“四会”高峰时的近
千名,逐步下降至现时少于400名,成交占有率亦由超过90%,下降至不足30%。
1973年香港股市泡沫
整个六十年代是香港工业起飞时期。
由1962 年至1973 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GDP 撇除通胀后,每年以9.4%复式增长。
1962 年的本地生产总值为86 亿港元,上升至1973 年的410 亿港元(包括通胀在内)。
六十年代,香港股市基本上与经济发展脱了节,工业成就举世知名,是全球最的纺织制衣、钟表、玩具、假发、塑料花等的出口王国;旅游业亦享誉盛名,有“购物天堂”之称。
就业情况良好,失业率几乎接近零。
1964 年7 月成立的恒指为100 点,1965 年银行发生挤提风潮,1966 年中国出现文化大革命,1967 年香港发生暴动,恒指连续三年下跌,至1967 年最低的58 点。
香港经济基础良好,储蓄能力高,外围金融市场波动滔天:1967年英镑贬值,港币和英镑挂钩,随着英镑贬值,香港物价开始急速上升。
1971 年美国在国际收支上废除以黄金作结算的制度,刺激金价上升,六十年代越战刺激商品需求,所以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初期,所有商品包括:铜、铁、棉花及贵金属都涨价。
储蓄率既高,又担心通胀,因此小市民都要把储蓄作投资。
1969 年拍卖土地成功后,促使资金流向股票。
股市节节上升,恒生指数由1969 年初的107 点上升至1973 年3 月最高的
1,775 点。
1971 年至1973 年期间有很多新股上市,包括:长实、新世界地产、新鸿基地产等。
上市以一元票面价认购,上市后股价飙升20-30 倍,令股民如痴如醉。
那时的心态是宁买地产股,不买地产,前者虽然昂贵,却很容易套现。
香港那时的新兴行业是地产股,类似美国华尔街1929年的航空股。
1973 年的香港股市泡沫,是美国1929 年的翻版。
笔者在1969年涉足股市,当年12 月远东交易所成立,小投资者可以透过经纪行做九成孖展(Margins),(放大交易,如中国即将推出的融资融券)与二十年代华尔街一样,后来触发了1973 年的股市泡沫。
当时香港没有证监或证券法案,银行监管宽松,孖展(Margins)形式也是由银行借钱给经纪行(以股票做按揭),经纪行再借给客户。
回顾这时期,执政者束手无策,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没有从1929 年美国股市泡沫中吸取教训。
把小市民推向疯狂的是置地公司收购牛奶公司;置地公司为了推高自己股价,提出每一股置地旧股送5 股置地新股,令到除净后的新股价钱上升至历史高峰的67 元,市盈率达到230 倍。
时至今日,置地的股价仍未回复当年水平,笔者将于第十七篇详细叙述置地收购牛奶过程。
这个收购模式在2000 年网络泡沫时又再出现,盈科股价在没有纯利支持的情况下,被抬高至110 元,发行超值的新股来收购香
港电讯,收购后电讯盈科一蹶不振,跌至2004 年10 月4 日的5.2
元。
(当代世界出版社)史(一)香港股市发展史(三)当时香港出现过几次严重的动荡,对于外资来说,股市相对于房地产,被认为是容易套现的品种。
为了保值,大量外资也涌入股市。
在参与群体不断扩大化的背景下,香港的股市在70年代真正起飞了。
香港股市那时的热门行业是地产股,也许是机缘巧合,当时大批优质企业,尤其是房地产公司,开始走上了上市的道路,其中就包括一些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名字:长江实业、新世界地产、新鸿基地产等,这些优质企业的高额回报让股民如痴如醉。
那时的心态是宁买地产股,不买地产,前者虽然昂贵,却很容易套现。
此次股市热潮也伴随着交易所的纷纷成立。
1969年12月,远东交易所挂牌;两年后,金银交易所成立;最迟的九龙交易所也在1972年宣布成立。
那时候的香港有了4家交易所,成交量之大屡创历史新高。
在不久后的1974年,香港政府正式下达文件,限制再成立新的交易所,并规定:“凡设立非认可之股票市场者和不在认可之证券交易所经营证券业务者,皆属违法。
”在激烈的竞争之下,交易所都竞相招揽会员,也进一步加深了香港市民对于股票交易的兴趣。
70年代以前,香港券商所收取的佣金约为0.75%~1%,而交易员再从券商处获得佣金。
在远东交易所成立后,越来越多新的年轻人加入到经纪人队伍中来,这些新人态度非常积极,收取更为低廉的佣金,而且还提供孖展(Margins)服务,可做九成按揭。
70年代前后出现的香港股市狂潮,使得英国券商也开始注意这个新兴的股市。
1971年维高达及嘉惠父子率先到达香港,为外国基金买卖香港证券。
整个70年代,越来越多的英资券商来了香港。
1986年,英国金融业经历了被称为“Big Bang”的大改革,开始允许外国银行收购英国券商及其他金融机构。
于是,那些早期到香港淘金的英资券商,成为了国际巨头眼中的香饽饽,不少被欧洲和北美的银行或投行吞并。
再经过一连串收购后,90年代本地的证券市场,渐渐由欧美的大银行及投资银行所垄断,香港本地券商数目也从高峰时的几千家,逐步下降至现在的数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