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交底记录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3引测座标点、水准点,建立局域控制测量网

1、座标点

从现场场地的实际情况来看,整个基槽采取大开挖,现场可用场地较狭小。所以布设的控制点要求通视,便于保护施工方便。

根据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工,确定控制控轴线为:1幢 1-A、1-M轴是通轴线,控制点为1-1轴交1-A轴、1-M轴交1-1轴;1-9轴交1-M轴、1-9轴交1-A,设置井字形控制线。

第一步,施测时,首先,采用经纬仪置于“规6点”,对中整平,后视照准“规2点”,前视“规8点”,校核测绘院提供的这几点相对距离、夹角是否符合。

第二步,采用50m长钢尺施测方法,测设各楼座的定位点,测读各楼座定位点的距离与施工图纸尺寸是否符合,复查校核各楼座数据。

至此,建立本工程各楼座测量的控制轴线网。

轴线投测允许偏差:

主轴线间距允许偏差(mm)

相临轴线±3

L ≤30 m ±5

30m

60m

L >90m ±20

控制轴线投测完毕后,依据施工图纸及施工洽商,首先放样其它设计轴线,并检查校核,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后,依次放样柱、墙、门窗等,弹墨线,用红油漆标注。

主体结构为“钢尺垂直传递法”。

项目允许误差(mm)

每层±3

高度(H)H≤30m ±5 30m

2.2.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1)基础工程

2)地下结构工程

3)地上结构施工

2.3基础测量放线轴线投测

1)土方开挖:由于本工程基础土方为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开挖,同时以此控制槽的开挖尺寸和边坡坡度。在垫层混凝土浇筑之前,测量检查以前土方开挖情况,确认要开挖的,开挖前根据控制桩放出槽边上口线,在挖出工作面后,先钉出距槽边1米控制桩,以此控制槽的开挖尺寸和边坡坡度。

2)垫层混凝土浇筑后,根据轴线控制网将轴线投测到垫层面上,在垫层上弹出十字控制墨线,并进行校测后,计算出基础大方脚的外皮线,弹上墨线,作为砖砌胎模的依据。砖砌胎模距基础大方脚

测绘院提供平面控制点引测施工控轴线(定验

砼垫层标高验槽 基坑标高

降水、护坡桩及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边坡及标

放槽边线砌保护墙

放基础底

报监理验收 底板防水及保护层

监理报地下结构底板底板施工标高监理报

地下结构

2) 激光控制线投测方法: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经纬仪或激光铅垂仪,调置仪器对中整平后启动电源,使激光经纬仪或激光铅垂仪发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投射到上层预留孔的接受耙上,查看红色光斑点离耙心最小点,将仪器旋转4个900画圆,将4点连成十字,其中0点即为园心,此点即作为第二层上的一个控制点,其余控制点可用同样的方法向上传递,弹出控制线。

3)根据内控主轴线进行楼内细部放样,内控网线统一以轴线偏移1.000m控制(如有现场条件变化,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在剪力墙四周向外放0.200m模板控制线,便于控制模板精度。

)由于钢尺长度有限,因此向上传递高程时采取接力传递的方法,传递时应在钢尺的下方悬挂配重(要求轻重适宜)以保持钢尺的垂直。

)每层标高允许误差3mm,全层标高允许误差15mm,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尽量减少误差。轴线竖向传递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误差

2.5安装工程标高控制

1)主体结构施工时以该楼层钢筋上结构板面50cm(或100cm)线为准。装修时安装以该层室内墙面建筑50cm(或100cm)线为准。

2)装饰工程施工放线室内装饰面施工时,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引测建筑50cm(或100cm)标高线,要求交圈闭合,误差在限差范围内。

外墙四大角以控制线为准,保证四大角垂直方正,经纬仪投测上下贯通,竖向垂直线供贴砖控制校核。

外墙饰面施工时,以放样图为依据,以外门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贯通控制线为准,弹出方格网控制线(方格网大小以饰面石材尺寸而定)。

2.6测量注意事项

1)仪器限差符合同级别仪器限差要求。

2)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垂曲和倾斜改正。

3)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二次法,其限差为±3mm,所有抄测应以水准点为后视。

4)垂直度观测,若采取吊垂球时应在无风的情况下,如有风而不得不采取吊垂球时,可将垂球置于水桶内。

2.7细部放样的要求

1)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或必须经过检验。

2)细部测量坚持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3)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的点。

4)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

3、质量标准

工程测量应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二倍误差作为极限误差。为保证误差在允许限差内,各种控制测量必须按《工程测量规范》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到下列要求

1)建筑物控制网允许误差

1/15000 (边长相对中误差)

2)竖向轴线允许偏差每层 3mm 全高 15mm

3)标高竖向传递允许偏差每层±3mm 全高±15mm

4、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

本工程沉降观测、变形观测由业主委托相应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

4.1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以建设单位聘请的有资质的测绘院施测数据为准。要求定时提供数据。

1)应设计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至沉降基本稳定停止进行观测。

2)本建筑物施工时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进行,观测精度如下表:

等级标高中误差mm 相邻高差中误差mm 观测方法往返校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 二等±0.5 ±0.3 二等水准测量0.6n1/2(n为测站数)

沉降观测精度参考表

等级标高中误差mm 相邻高差中误差mm 观测方法往返校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 二等±0.5 ±0.3 二等水准测量0.6n1/2(n为测站数)

3)沉降观测点设置:根据设计要求布设沉降观测点,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必须设在便于保护的地方。

4)当浇筑基础垫层砼时,在垫层平面位置埋设临时观测点,待稳定后及时进行观测。

5)待基础结构施工完工后将临时观测点移至基础底板上埋设,并及时进行观测。

6)直到±0.0000时按平面布置位置埋设永久性观测点,每施工一层附测一次,直至竣工。

7)工程竣工后,第一年测四次,第二年测二次,第三年后每年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一般为五年一次。

8)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并与土建施工技术人员一同进行分析成果。

4.2护坡桩的位移观测

1)在基坑开挖后,在护坡桩顶帽梁上布设变形点(变形点间隔20米左右)。并在护坡桩基坑一侧500mm左右设置平面控制点线(即一点为置仪点,一点为后视点),用经纬仪(全站仪)视准线法,以各变形点的角度(数据)变化为依据进行观测,判加别其变形位移量。

2)基坑外观测用点必须设置永久性固定位置,且应深埋于冻土层下0.5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