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于经济的持续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于经济的持续影响研究

—以“四万亿”计划为例摘要:本文系统回顾和梳理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通过出台“四万亿”计划对于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并结合近年某些具体经济现象和指标数据阐述本轮调控对于宏观经济的持续利、弊影响。

每当国家宏观经济遭遇困难的时候,政府都会伸出她那双具有多种魔力的“手”来干预我们的宏观经济。有时它能够指引着整个宏观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却也有时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牵入另一场可怕的深渊。本文拟通过回顾金融危机爆发四年来国民经济的运转状态,试图厘清规模宏大的“四万亿”救市计划对于宏观经济的持续影响,找到这些年来某些特殊经济现象发生的深层原因,最终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每一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两面性,更好的做到顺“势”而为。

在整理08年以来各项经济指标运行数据之后,我们能够更加定量化的通过具体数据找到这些年宏观经济的具体走向,结合到一些这些年出现的那些显著的经济事件,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的判别“四万亿”的积极影响和不良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积极表现:

第一,稳定住局面,保住了经济增长的基本面,率先摆脱危机。通过强有力的市场干预,我国宏观经济迅速扭转了下行趋势,GDP增长率在

2009年一季度触底至6.5%之后迅速反弹拉高至2010年一季度的峰

值11.9%,随后虽有一定程度的回调,但仍然实现年均约8%的增长

速度。在世界各国认为,我国的表现不可谓不是一枝独秀,率先摆

脱危机,带动世界走出经济泥潭。从这种角度上来说,我通过这样

一种“快、狠、准”的市场干预的确取得的较好的成果,不断实现

的经济的继续增长,同时也扩大了国家在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中的

分量和话语权。

第二,保住了就业,没有造成严重的经济问题或是社会问题。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危机过后通常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是战争,例

如二战的爆发就与30年代那次大萧条密切相关。而本次金融危机也

不例外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尤其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2011年9

月美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而后迅速蔓延至美国各

大城市以及欧洲其他国家,而他们的利益诉求也都集中在贫富差距

的不断扩大和失业率的持续居高不下等问题之上。如果考虑到危机

持续而引爆的欧洲各国主权债务危机,更大规模的罢工、游行乃至

政权更迭都被摆上了桌面。反观我国,可以认为,本轮调控成效最

为明显也是最为重要的无疑是保住了珍贵的就业,这样在客观上保

住了我国的稳定,没有造成可怕的社会影响。

消极影响:

第一,这一政策使得过去两年中国经济饱受通胀之苦,形成较为严重的资产泡沫,尤其表现在房地产价格的迅速拉高。在整理我国四年来广义货币M2供应

量的变化走势中我们可以发现,国家是在通过不断加速运转印钞机来支撑

经济的复苏,M2供应量从08年末约46万亿激增至如今的约94万亿,年增速接近20%,而同比GDP的增速约为9%,而大量超额的货币也必然在经

济现实中施展出它可怕的影响。我认为这样一个天量的信贷必须找到一个锚来固化财富,而纵观我国目前现行的较为成熟的投资形式中,似乎只有

房地产市场才能充当那块最适合的海绵(股票市场持续低迷,直到如今仍

在2000点附近震荡),源源不断的吸收来自各方的超额货币,并且还能带

动相关产业的继续发展。至于我们感知到的另一个现象—“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等的出现,它们基本上都是从10年下半年后开始逐一爆发

的,并且都呈现出短期、快速变化等特点,而也正是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我国的通胀率开始持续维持在超过5%的高位,大量从股市和楼市抽离出来的资金大量、集中介入这样一些农产品进行炒作,因为事实上它们都有

着同样的特点—“产地相对集中、易保存、季节性强等等,这都从客观上

造成了他们能够成为短期资本逐利炒作的对象。这样一些现象的出现在本质上都是印钞机开动后的直接表现。

第二,这一政策导致了大量“国进民退”行为,大量挤出民间资本。天量的信贷更多低效率地分配给体制内势力(铁公基),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本就比较脆弱的民间资本难以得到信贷,使一批中小企业难以为继。在刚刚结束的由凤凰财经峰会上,联想掌门人柳传志在

谈到民企国企机会不均等、如何看待四万亿的时候这样说到:“我们这个大的民企也没有拿到什么,基本上都分到国企,我们民企根本没有打算拿

这钱。”在房地产市场上我们也能找到同样的线索,自09年房市开始回暖之后,纷纷出现的“地王”也都无疑大多是被央企所拿走,而大多数私企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却没有地方可以“补血”,也就在更严厉的调控背景下这样一轮新的布局之中落在下风。

第三,这一政策客观上纵容了权力寻租,是更加恶化了贪污腐败。众所周知,公共基建工程是最容易诱发腐败的,正如米尔顿•弗里德曼在他的经典著作《自由选择》中论述的那般,政府替我们花钱本质上是你为另一个人花别人的钱,在这种情况下,你既不会想省钱,也不会让那个人感到满意。在我国,这样一种现象只会更加严重,许多官员利用审批上的特权、招标上的非对称信息为自己谋取私利。十八大以来,国家明显的在反腐方面投入了更大的决心和精力,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几年会有更加严厉的整治贪腐的措施出台,也会有更多的贪官落马,但是只要我们国家仍然坚持这样一

种投资方式,权利寻租带来的贪腐都很难避免和治理。

第四,这一政策更为可怕的地方在于它再次鼓励了中国地方政府的投资狂潮,以乘数效应撬动了地方政府不知多少个的“四万亿”,导致新一轮投资大跃进(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7月以来已公布的地方投资计划涉及金额约7万亿,总额超过18万亿),在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中,更是确定了将“城镇化”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在仍难改变GDP 观念的地方政府手中,难以避免再次出现大量资源向铁公基倾斜的情况,原本更加应该重视的民生投资仍难落实,它可能会造成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资源浪费、重复建设以及整治贪腐的难度加大,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更不利于调动经济活力。当然,如果将我国政府的债务规模和欧美其他福利国家的债务规模进行横向对比的话,我们会发现我国的债务情况仍然在相对健康、可控的水平上,所以也有很多学者认为我国还有巨大的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