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刘天华十首二胡曲之《闲居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澄江镇西横街人,中国近代作 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其父是清末秀才刘宝珊,与诗人刘半 农、音乐家刘北茂是三兄弟。自幼在家乡受民间音乐熏陶。辛亥 革命爆发之后,他回到江阴参加“江阴反满青年团”。1912年刘天 华随兄刘半农去了上海,在开明剧社工作,业余时间加入万国音乐 队,并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及西洋作曲理论。曾任教于北京大 学音乐研究会。刘天华的音乐创作主要在民族器乐曲方面,共创作 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光明行》、《独 弦操》、《烛影摇红》《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 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三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 籁》。等等。刘天华在音乐创作上和立志于对国乐改进的心,为我国 民族乐器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一、创作背景 《闲居吟》创作于1928年,此时这是刘天华的创作高峰期,他 所任课的学校又恢复上课,生活开始安稳了,心情也自然愉快些。 但是这个时期,也正是中国最黑暗的阶段。此时人们并没有心情对 待国乐的发展。刘天华面对此番逆境,为了改革和提高国乐,于 1927年创建了“国乐改进社”。“国乐改进社”主要是收集、整理、 研究民族音乐的组织,同时也编辑和出版音乐杂志、创作民族乐曲 等。“国乐改进社”是当时社会的新风气,对于新文化的发展起到 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这时期,刘天华的音乐事业相对来说还算顺 利,但在当时那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仍然很困难。《闲居吟》就是在这 种矛盾的情绪下创作的,表达闲暇的心情和怡然自得的情调,以及 身处顺境的乐观态度和隐隐的不安之情。 二、曲式结构 《闲居吟》是由五个段落组成的A、A’、B、C、B’运用了变 奏的创作手法,以第一段为基调,四次变奏发展形成的变奏曲式。 引子3小节,A段为第一段,4-19小节。由a,4+4+4+4小节组成, 方整乐句。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组成的乐段。4/4节拍,D宫 调的慢板乐段。A’段为第二段,20-35小节。由b,4+4+4+4小节 组成,是采用模进的手法创作的乐段。方整乐句,快板乐段。B段为 第三段,36-51小节。由c,7+9小节组成,是采用合头手法创作的乐 段,此段为慢板乐段。C段为第四段,52-67小节。由d,8+8小节组 成,对比乐句,快板乐段。B’段为第五段,68-75小节。由c’,8小 节组成,再现乐段,全曲结束。 三、演奏技巧 第一段为慢板乐段,如歌地。第一句mi、la、sol、la一定要用 推弓弓法演奏,否则没有音感(演奏出来的音乐感觉)。在演奏这一 乐段时要注意右手时刻控制弓速,不可忽然提速。尤其注意这一段 中像第一句mi、la、sol、la这种附点节奏型的起句,在右手演奏时 要控制住弓子,擦实第一个mi,然后放松右手使弓子贴住琴弦演奏 完后面一弓子音即可,这样出来的音色更能表达出作者闲暇及喜悦 之情。第5小节的mi、la、sol、la,在mi前加入垫指滑音,左手可
◎ Hale Waihona Puke Baidu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
黄河之声 2019年第8期 总第533期
浅谈刘天华十首二胡曲之《闲居吟》
刘佳音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摘 要:刘天华于1928年创作《闲居吟》,此时是他音乐创作的高峰期。生活日渐稳定,但社会大格局仍处于动荡,闲 暇和怡然自得的状态下还有着一丝隐隐不安之情的背景下创作出了这首乐曲。针对二胡的演奏技巧上融入了泛音演奏 的技法。该文章通过曲式结构、音乐风格、演奏技巧等方面来解析《闲居吟》这首二胡大曲。 关键词:刘天华;闲居吟;演奏技术
四、结语 《闲居吟》这首二胡曲是刘天华十首二胡曲中两首大曲之一。 这首二胡曲是刘天华借鉴了琵琶、古琴的泛音演奏技术,对二胡的 技术方面又填上了一笔,增加了一个新高度。就曲子而言对于演奏 者情感上的把控有一定的难度,说是情感上的把控实则是对演奏者 如何通过自身的技术,对其进行情绪上的演奏抒发。一字之“吟” 既要表达出闲暇之情,又要表现忧国忧民之虑。因此对演奏者运用 自身对娴熟的演奏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还应多聆听和学习不同演 奏家所演奏的不同版本的曲子。择优而选,从而形成自己所独有的 音乐风格。■
在滑音过程中多加些力度,使音色听起来更加饱满。第9小节与第10 小节中的sol、do、la、sol用顿弓演奏,这样演奏出来的音会更显 俏皮、跳跃。乐曲第一乐段的节奏悠扬舒畅,是一个如歌的慢板, 每个乐句的收尾都是用泛音来演奏(泛音演奏:演奏时左手需要虚 搭在琴弦上,右手运弓实即可。)这也是刘天华借鉴了琵琶、古琴 上的泛音技术,听起来空灵感十足。作为结尾来表达,演奏出幽深 空灵的意境方能让听众有余音绕梁之感。第二段在演奏上要比前一 段略快些。从20小节开始,共4句,每一句的演奏速度都是由慢渐 快再做渐慢。每句的强弱处理也是跟着演奏速度走的,演奏时弱渐 强再渐弱进行处理即可。在第二段的演奏上要注意,声音弱但音色 不能虚,声音强但音色不能燥。第三段要极慢速的演奏,相比较第 一段的速度还要慢。对于演奏者来说这个段落对右手演奏技术有着 较高的要求。因为速度极慢,还要把音擦实不能虚。针对乐句之间 的对比弓子控制的力度上也要有明显变化,还要设计好演奏时的气 口,演奏出乐句之间的停顿对比。由于极慢速的演奏很难让听众产 生情感上的共鸣,第三段中的附点节奏型则是用来弥补慢速上的不 足,让听众产生闲暇之余中隐藏着忧虑之情。第四段是快板,但是 要慢起渐快。51小节的re、mi、sol要演奏的有跳跃感,re、do、re 第一个re上要用颤音演奏,打弦时对左手的灵活性要求较高,慢起 渐快后定准速度,不要过快,保持住起速后的速度,在53小节定速 即可。59小节是第二句,这句演奏时要与第一句有明显的对比,此 乐句中出现了连续的泛音。为了是演奏出的音不过于单调,采用左 手滑音的方法进行演奏,要求左手灵活快速的进行连续滑音演奏。 第四段是整个乐曲中最精彩的乐段,明显的反映出作曲家的矛盾情 绪。在当时难得的闲暇与喜悦之中还伴随着长久以来掩藏的无奈与 悲苦。这一乐段要演奏的很灵巧。第五段再现了第三段的第一句, 在演奏速度上是五个乐段中最慢的一段。结尾处使用了三个do做泛 音,仿佛梦境结束了有些恍惚的感觉,让人无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