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美术色彩教学改革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探高职高专院校美术色彩教学改革方法摘要:色彩作为高师美术教育主干课程,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色彩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笔者从色彩教学改革的现状出发,阐述了高职高专院校美术色彩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色彩教学改革完整性艺术性创造力
美术是一门讲究个性的艺术,美术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色彩”作为高师美术教育主干课程,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色彩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然而,我国普通高校美术专业的色彩教学改革存在着教学改革手段单一,教学改革观念滞后等现象。色彩教学改革往往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从而降低了美术师资人才的培养标准。那么如何改进教学改革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色彩素养呢?笔者根据教学改革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基础色彩教学改革的现状简析
目前美术专业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基础课程(素描、色彩等)的教学改革方法与教学改革内容都趋模式化,使本来生动活泼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美术课教学改革内容,渐渐被程式所束搏。面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甚至不同性格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改革方法都千篇一律。传统教学改革模式客观地造成了学生被动地描摹物象,形成了思维上的“惰性”,往往出现“千人一面”的尴尬局
面。不考虑目前社会现状和学生的身心都发生了变化,一味“敬畏前辈”,只照搬和照抄,过分循规蹈矩。
具体的说,现在多数高校基础色彩教学改革普遍采用条件色写生的理论,把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三者综合观察加以表现,客观地反映物象的本来面貌,即所谓“眼中真实”的色彩。现在看来,这种单一的条件色写生方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于色彩深层领域的探求,也不利于个体想象色彩、主观色彩的挖掘和发挥,并使其最终服务于创作的目的不能收到明显的成效。而且,90年代后期,艺术创作进入了多元化的时期,与此对应的高校基础色彩教学改革已显得有许多不足。
二、改革高职高专院校美术色彩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
1.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多种教学改革模式,合理的进行课程设置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院校学生特点,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改革方法,是开展教学改革的关键。笔者在美术专业,色彩教学改革实践中,经常尝试着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平等交流,共同探讨分析各自的色彩感悟,示范时敞开心扉,以画说画,从而激活学生潜质,提高了他们的兴趣。从而改变了教师在专业课堂上单一的授课者形象。让教师逐渐成为引路人和启迪者。正因如此,色彩教学改革的思路应该是技能和审美品位并重。而且在色彩教学改革中要培养学生色彩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色彩教学改革中可以通过观摩、实验、写生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色彩规律学习的兴趣,让学生
学会对色彩的理解和观察,从而掌握好色彩的规律。学生对色彩规律的掌握,熟悉色彩的特性,能更好的表现客观世界。
另外,由于受画种的限制,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什么掌握什么,不会举一反三的学习,缺乏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改善并进行更为科学的课程设置,使之更适应现代高校教育的发展,成为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例如在课程设置时以内容去安排教学改革,放开画种的限制。这样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放开去表现,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从而发挥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2.处理好基础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实现目标层次的有机统一
从以往教学改革情况来看,学生往往把尊重客观对象简单地理解为只需要把对象画准、画象,真实地再现对象就达到目的了。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艺术表现能力的提高,全面的色彩教学改革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个人特色和风格。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色彩的艺术表现,就是要求学生在掌握造型和色彩基本规律的同时,积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个人的感受与情感带进对客体的认识活动之中。如在风景写生时,让学生全方位地观察、体验、感受自然的相貌和内在的灵动,最后升华为一种艺术的精神内涵。
当然,要使学生具有艺术表现的主动意识,首先应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觉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对象,把握对象,发现美和表现美。其次,艺术表现的过程就是作者运用视觉媒介传达感
情的过程,艺术的发生需要有观察对象时产生的某种感触,画者通过色彩和线条把这种感触尽情地表现出来,从而赋予作品以生命的活力。所以,教师要始终提醒学生,既尊重客观对象,又尊重独一无二的个性化感受,基础性与艺术性兼备才算达到训练目标。
3.加强色彩的重构训练,引导学生感悟色彩文化
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中,色彩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创造。色彩文化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反映。在设计中,人们虽然要受色彩文化的约束,但人在色彩文化中永远是主动的。对色彩的创造必须建立在重构新秩序的基础上,才会更有价值。这就带来了色彩教学改革中的另一个重要课题一一色彩重构。重构的概念,前提一是采集;二是传统艺术的积淀。使学生在一定的文化积淀的基础上从自身的角度去品味色彩文化,然后再对色彩进行再创造。各民族的艺术各有自身的特色,它们在审美上和表现手段上存在着差异性,正是在这种差异性中,包含着民族艺术的特殊性与不可替代性。在一定程度上它已成为该民族独特文化的象征,色彩的特殊文化意味也涵盖其中。
在色彩教学改革中,通过解构重组迅速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能力、表现能力、欣赏能力,使思维的空间随着知识的积累不断延伸扩大。训练学生举一反三,注重体会,并通过多种途径去比较、去思索,加深感悟。重构的概念让学生通过体会把难以想像的丰富的色彩提炼出来,最终要进行再创造。
综上所述,是笔者在教学改革中的一点尝试,事实证明训练全
面的色彩语言素养、培养艺术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不仅是艺术本身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赋予美术教育的必然内容。辨证处理好色彩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教学改革质量还需要广大美术工作者的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邱晓岩.对高职高专院校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定位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2).
[2]徐绍田.“高职高专院校”美术教学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3,(3).
[3]彭艳云.对高职高专院校院校美术教学改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思考.中国西部科技.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