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孝道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简述儒家的孝道

孝道是中国文化之根本,这一根本是由先秦儒家奠定和确立的。“孝亲”是儒家宗教的重要内容。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点明了孝亲在儒家宗教中的重要性。

孝道在理论上的内容

首先,在时间上,表现为永恒性。“。“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是宇宙间恒常不变的普遍规则和自然法则,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性。在空间上,表现为广泛性。“孝”充塞天地,流行四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法则,因而具有超越狭隘地域界限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在主体上,表现为普遍性。先秦儒家认为行孝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义务,无论是天子诸侯,还是庶民百姓,皆应对父母祖先尽孝,而上古圣贤名君无一例外都是孝子。总之,在先秦儒家看来,孝道能够塞天地,横四海,亘古今,通圣凡,能够彻粗精,兼体用,合内外,无所不至,贯通一切。

“孝”在实践上的表现

先秦儒家把“孝”作为诸德之本,百行之首,教化之源,要求用其他的道德规范都应该围绕孝道展开,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孝”处于根本地位,其他道德规范都是围绕“孝”而展开的,而在实践中,儒家也要求其他道德规范应该从“孝”出发,为“孝”服务。

在儒家孝道体系中,以仁来推展孝,即在“孝”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就称得上“仁”,“仁”是“孝”的扩展延伸。在先秦儒家看来,相对“孝”来说,“仁”才是高尚品质,而“孝”只是底线德性;以义来导制孝,先秦儒家认为“孝”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义,反对因“孝”而废“义”;以礼来规范孝,把孝纳入礼制的范畴,用礼来规范孝,以期确保孝道伦理规范的实行;以敬来提升孝,“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的实质更在于“敬”;以忠来成全孝,“孝”的要求具体落实到“忠”的身上,通过“忠”的形式加以表现和实现。“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延伸。以诚来实现孝,在先秦儒家看来,子女行孝来不得半点虚假;以法来保证孝,,极为重视孝道政治作用和社会功能的先秦儒家继承了西周以来的将“不孝”列入“五刑”之最罪,为常赦所不免的思想而继续加以倡导和发展,把道德抬升到法律的思想和行为。

在具体实践上,儒家讲求“通权达变”。先秦儒家高扬中庸之道的为人处世原则,但并不是委曲求全和折中调和,而是要求适度而中,虽然极为重视和推崇孝道伦理,强调孝道的教化功能和社会功用,但并不赞成某些过分的,违背常理常情的举动,主张因事制礼。荀子强调子女对父母的顺从恭敬,但同时要求子女不能盲目屈从,而应该做到“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明晓权变、灵活机敏。

孝在儒家孝道中的地位

儒家孝道认为,“孝”是诸德之本,教化之源。“只有首先做到了“孝”,才有资格谈到其他道德品质,离开孝德来谈其他道德规范都是空言扯谈。“孝”在儒家看来又为“仁”之本,,“仁”在儒家思想学说体系中统摄其他一切道德规范,,因此,“孝”也是其他道德范畴的本根,它们也都应该围绕“孝”而来展开。从总体上可以说,儒家的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根源和基础,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源头和根本。

2.简述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虽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并非儒家首创。

“内圣”是指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是人的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将道藏于内心自然无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将道显示于外,推行王道。意谓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同样,内圣之有达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义,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立己,达己是基础,立人,达人是归宿。

孔子的“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儒家讲道德,也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也就是由“内圣”到“外王”。这里,“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三大纲领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步骤)被视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途径,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被视为内圣之业,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视为外王之业。“内圣外王”这一儒家思想也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文化以及哲学等产生重要影响。

“内圣外王”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其强调的是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的自身修行,并不对外部社会制度有所诉求,要求制度的建设与改善,即要求完善自己的精神层次,但不要求外部制度对肉身的保障。与西方民主、宪政、自由主义制度相比,“内圣外王”中的通过内

修的济世功用,以实现个人理想和达济社会,进而达到王道社会这一中国传统政治理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专制皇权导致人治而法治不及,加上其思想主张缺少分权制衡、社会制度建构的非正义性而导致其实施起来较难,常常出现“内圣不外王,外王不内圣”的局面,是一种政道有余但治道不足的表现。

3.儒学在当代的意义

儒学信仰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曾长期在中国传统信仰中居于主导地位,创造了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巨大成就,使中华文明在很长一段时期居于世界前列。即便在今天,它对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儒家文化的精神已渗透在中华民族日常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它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它所赖以产生的那个时代对它所做的要求,而成为中华民族及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有许多突出价值,它的人本主义思想、内圣外王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等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是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同时孔子也是一个善于改变的人,他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绝不愚顽不化。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自强不息,教育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人生的价值,不能屈服于命运的坎坷;与时俱进,则告诉我们要不断吸纳新事物,学习新本领,而不能拘泥现成,畏惧不前。

还有就是天人和谐。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孔子认识到客观规律不可抗拒,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这与当今的科学发展观有许多共同点。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环境污染也随之日趋严重,天人和谐的思想,启示我们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要谋求可持续发展,在尊重自然界的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如此才可实现社会主义生态和谐。

另外,儒学对当代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教育方面,儒学有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等等,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更显卓越。这些优秀的思想见解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兴起于西方的现代教育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则普遍被忽视,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一孔子德才兼备、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其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