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萨特及其作品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萨特及其作品研究综述

【摘要】让·保罗·萨特(1905~1980),二战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作品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涉及小说、戏剧、评论、哲学等多种形式,其中,自由是他反复弹奏的主旋律———自由并非人的理想,而是人无法逃逸的宿命;并提出“存在先于本质”,人的自由在于选择的自由。萨特的文论思想及其哲学理论对东西方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将对有关其本人及作品研究情况进行一定概括综述。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自由选择

前言

在西方文化领域中,萨特是以哲学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出现的。他不仅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象征,而且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可以说,萨特之所以能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影响,首先是通过他的小说和戏剧。这种以文学戏剧形式出现的萨特存在主义,要远远比他的晦涩的哲学著作的影响直接得多,具体得多。1964年,他被瑞典皇家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索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产生了深远影响”。[1]但后来萨特发表声明,表示拒绝接受“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在我国,对于萨特的研究起始于作品的译介,据不完全统计,从建国至2007年,国内以萨特命名的研究论文约有数千篇,其中能在中国知网上查到的有600多篇[1]。近年来,研究萨特的博硕士论文约有上百篇,能够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检索到的共37篇。国内研究萨特的过程大致为三个阶段: 20世纪50、60年代, 70、80年代和90年代以后。同时,国外研究和国内研究范围大致相同,在于关于萨特的个体研究、自由观文艺思想研究和戏剧理论研究问题等几个方面。

对萨特较有力度的个体研究主要体现在下列几篇文章中:杨昌龙的《论萨特的文学主张》,主要以萨特的《什么是文学?》为切入口,探讨了萨特的“创作引导论”和“召唤自由论”,提出前者是他的“文学介入论”的具体化,后者则是前者的深入化。[11]他的另一篇文章《解读萨特》,一改“过去那种笼统界定和简单结论”的批评研究方式,对于萨特从“绝对自由论”到“相对自由论”的人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作了分析,论证了萨特自由选择中的“人道主义向度”的确存性。[12]萨特小说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哲理的形象化,郑克鲁的《萨特小说创作的特点》专门探讨了萨特的创作在故事、人物和表现手法上为形象化阐释其哲学观点而形成的相应特征。[13此外,针对萨特的个体性研究,在新时期80年代就已涉及到“文学的哲学倾向”[15]、“伦理学的方法论特征”[16]、“非理性倾向”[17]和“自由形象说”[18]等命题。《法国研究》1985年第二期还开设过“萨特哲学专栏”。进入90年代后的研究,除上述论点之外,还涉及到“创作中的悲观主义”[19]、“价值论批判”[20]、“人生哲学”[21]、“创作中的共时性”[22]和“文学与政治的处境”[23]等。也有比较性的研究,探讨了普鲁斯特和萨特的“意识魅力和时空光彩”[24]。1995年8月11~17日,《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和九江师专在庐山举行了“萨特与二十世纪”的学术研讨会,就如何认识萨特其人,如何理解和评价其存在主义文学,如何对待其存在主义思想在青少年中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萨特首先是哲学家,他师承了海德格尔的学说,但成就与影响远远超过了那位德国的先行者,而成为了存在主义哲学首屈一指的代表,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方法论若干问题》,已成为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思想材料。其中“自由”和“自由选择”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要义,在新时期初期,国人刚刚从政治运动的思想桎梏中摆脱出来,萨特的自由观迎合了人们改变命运、自我设计的心理需要,学界也将萨特的这一思想作为研究重点。哲学论文《评

萨特的自由观》是较早的一篇评论文章。该文以萨特不同时期的作品为例,评价了萨特自由观的得失。[14]杜小真的《浅谈萨特的自由观》则从正面肯定了萨特“自由观”的意义。[15]《论萨特自由观的变迁与发展》一文,从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到《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再到《辨证理性批判》的历史过程,梳理了萨特自由观的演变。[16]施康强在《萨特的存在主义释义》一文中对“自由“作了必要的和及时的阐释。他认为,萨特说的“自由”,不是政治、伦理、社会意义上的自由,不是说人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而是说人在每一个境遇中,都要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决定,并没有什么原则应该指导他的判断;萨特说的“自由选择”是要告诉人们,人生并非先验地有什么意义,而是需要人通过自由选择的行动赋予它一个意义。英雄和懦夫都不是生成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6]

但长期以来,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人们往往谈萨特的“选择”而色变,以为存在主义的“自我选择”、“自由选择”即宣扬悲观绝望、自我中心、绝对自由的理论,因而视之如洪水猛兽。这实在是一种想当然的误会与偏见。平心静气探其究因,存在主义不过是就人类共同关心的人的存在状况问题作了一种哲学的探究,其中的“选择”理论也无非是对人的存在方式与行为方式的一种极富个性的思考与表述。

萨特其次是文学家,他把深刻的哲理带进了小说和戏剧,他的中篇《恶心》、短篇集《墙》和长篇《自由之路》早已被承认为法国当代文学名著;他得心应手的体裁是戏剧,在这方面,他的成就显然更高于他的小说,他一生九个剧本并不为多,但如《苍蝇》、《禁止旁听》等,在法国戏剧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萨特的戏剧是张扬其存在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在戏剧研究上,江龙、黄爱华和冉东平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江龙的《解读存在———戏剧家萨特与萨特戏剧》是目前国内难得的一本研究萨特戏剧的专著。江龙研究萨特戏剧的系列论文,“从必然性和绝对性、崇高性和正义性、痛苦性和无奈性、行动性和具体性四个层面,对萨特戏剧中‘选择’主题的丰富内涵作过概括。”[44]冉东平的系列论文则侧重于对萨特戏剧理念进行研究,如《萨特观念戏剧的艺术特性———评〈魔鬼与上帝〉》[45]和《萨特的“境遇观”和“境遇剧”》等文[46],《萨特与存在主义戏剧》一文对萨特一生的戏剧创作进行了综述。[47]论文《萨特存在主义“境遇剧”与自由》分析了萨特“境遇剧”代表作《苍蝇》和《禁闭》,指出萨特“境遇剧”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载体功能,以及萨特存在主义“自由”的命定性和无奈性,即自由选择的形上无限性和形下有性。[48]《〈苍蝇〉与萨特中期思想》一文认为,哲理剧《苍蝇》不仅显示了这一时期萨特思想的过渡性质,而且暴露了其思想的内在矛盾。[49]也有论者探讨了萨特的“处境剧理论的哲学阐述”[41]、“境遇观、境遇剧”[42]、“境遇剧与自由”[43]、“处境观”[44]等问题。关于《间隔》,徐和瑾从剧本的主题、哲学概念的阐述、人为的悲剧、脱离苦海的种种尝试、“地狱就是他人”的真正含义、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等不同的维度,探讨了剧中的三人存在关系;[47]冉东平则着重探讨了该剧的舞台空间、戏剧情境和戏剧人物的假定性问题。[48]冉东平还以观念戏剧的艺术特性为审美视角,探讨了萨特的《魔鬼与上帝》的戏剧冲突、人物塑造、思想价值以及在艺术实践上的突破。

[49]还有论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探讨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与萨特的《苍蝇》中“王子复仇”的差异。[50]

结语

让一保尔·萨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的思想亦是如此。他以不同寻常的文学手段,生动地、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存在主义式的思考,使这种带有浓郁哲理性的文学在二十世纪文坛独树一帜,成为一支意义深远的文学流派;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至此,对于萨特本人及其作品的研究将在更深更广的空间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