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23课美术的辉煌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三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课件 (共43张PPT)
二、浪漫主义美术(19世纪30年代前后) 1、背景: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主义 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2、特点:
(1)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不拘于局部和 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2)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
2013年10月5日晚,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 场,曾梵志油画作品《最后的晚餐》以1.6亿 港元成交,加佣金共1.8亿港元。
2013年10月5日晚,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场,曾梵志油画 作品《最后的晚餐》以1.6亿港元成交,加佣金共1.8亿港元。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
人教版必修三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课件 (共43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课件 (共43张PPT)
资料卡片——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他们中有老有少,个个都衣着破烂、面容憔悴。领头的是一位胡须斑白的老者,眼睛深 陷,坚毅的面孔透出饱经风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显示了他对于艰苦生活的无奈。
人教版必修三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课件 (共43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课件 (共43张PPT)
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 末19世纪初):强调理性, 选择重大题材,追求英 雄主义,画面严整。
法国画家大卫《马拉之死》
人教版必修三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课件 (共43张PPT)
浪漫主义美术(19世纪 30年代前后):重情感 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 重整体轻细节。
二、浪漫主义美术(19世纪30年代前后)
资本主义政权建立后,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 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没有真正实现。人们 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 对现实强烈的不满,于是在艺术领域,他们用各种 各样大胆、夸张的手法来表达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 求这种炙热的情感。这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流派。
资料卡片——大卫《拿破仑加冕》
安格尔这
幅画描绘
的是路易

十三跪坐 在云端的

圣母面前

表示对宗 教的虔诚

的情景。

这幅画受

到法国王 室及保守

势力的极
度赞赏。
8/27/2020
这幅画淋漓尽致
地表现了少女的
美与纯洁,创造 出恬静、典雅, 抒情诗一般的境
安 格
界,使人体会到

强烈的青春感。 而画作中少女形 象的完美又使人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
1、背景: ①法国大革命中社会动荡 ②资产阶级追求古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 2、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 ②安格尔:《路易十三的誓愿》《泉》
资料卡片——大卫《马拉之死》
马拉倒在浴缸里,鲜血正在从伤口中流出;工 作台上有墨水瓶、纸币,手上有文件、羽毛笔,带 血的匕首滑落在地,而凶手已经逃离现场。
概念解析:新古典主义
• 古典主义主要在17世纪,到了18世纪初开始衰落。到 了18世纪中叶,古典主义又重新复兴起来,故称新古 典主义(旧瓶新酒)。
• 旧瓶:继承了古典主义的表现形式和手法; • 新酒:倡导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社会的转型期) 法国社会剧烈动荡。在这场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 度的殊死较量中,资产阶级为了取得法国大革命的 胜利以及巩固革命的成果,他们渴望英雄、呼唤英 雄的到来!于是他们借助文学和艺术的力量来歌颂 英雄,树立英雄主义的气概,增强人们反封建的勇 气和斗志,这就产生了新古典主义。
导入
文艺复兴时代的 19世纪末的
网络时代的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课标要求】 ①掌握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画 派、现代主义等美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②理解各美术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特点。
资料卡片——源于生活的艺术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 必须正确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某 种艺术是和某种时代精神同时出现,同时的。
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 《自由引导人民》
人教版必修三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课件 (共43张PPT)
资料卡片——米勒《拾穗者》
《拾穗者》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 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 充家中的食物.
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 的图画。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的甘苦,特别是“汗滴禾下 土,粒粒皆辛 苦”的意义是有着切身的深刻体验的。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 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它像 米勒 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 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 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在师,他的大量的以农民题材为主的油画、素描、 版画至今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与鼓舞。
《 泉
感到一种庄重、

崇高而神圣的美,
使欣赏者的心灵
得到一种慰藉与升华。一、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
1、背景:
①法国大革命中社会动荡 ②资产阶级追求古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
2、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 ②安格尔:《路易十三的誓愿》《泉》
3、特点:
(1)强调理性,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2)表现形式上,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3、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人教版必修三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课件 (共43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课件 (共43张PPT)
自 由 引 导 人 民
德 拉 克 洛 瓦 ( 法 ) 德拉克罗瓦本人未参加七月革命,但巷战距他的工作室很近,他目 睹了场景。画上展示的巷战场面,最引人注意的一位象征自由的女 神,她头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红色弗吉里亚帽、左手握枪、右手高 举着迎风飘扬的三色旗。她是全画的中心,观众注目的焦点。女神 的左侧,一个少年挥动双枪急奔而来,他象征着少年英雄阿莱尔; 右侧那个穿黑上衣、戴高筒帽的大学生,就是画家本人,他紧握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