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对国有企业职能认识模糊等原因,国有企业存在着诸多弊端。
因此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结构、体制和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力与控制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优势。
关键词: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国有企业作用;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也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发生了变化,由于人们对国有企业的职能定位模糊等原因,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要进行有效的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必须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国有企业的性质和特点
(一)国有企业的性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我国的国有企业是是政府出资或者参与控制的企业,具有鲜明的公有制性质,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二)国有企业的特点
国有企业作为一种企业,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我国的国有企业也具备这些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国有企业有特殊的产权制度。
国有企业并不是一般民事主体自由契约的产物,国有企业的财产是全民的。
国有企业这种产权制度的优点是,可以克服一般企业产权所有者的局限性,具有更大的承担风险能力,投资和决策的眼界更宽广;其缺点是,权利义务关系,特别是所有者、决策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可能变得相当复杂和模糊,仅仅用一般的民事法律难以规范。
2.国有企业可以超越单纯的商业利益目标。
国家可以通过建立国有企业来实现一定的社会政策目标。
同这一优点相联系的是,由于国有企业被赋予超越商业利益(利润)之外的其他目标,就可能削弱其市场竞争力,从而影响其商业利益。
3.国有企业有特殊的融资渠道,包括财政拨款、国家银行贷款、国家向国际金融市场进行主权性融资(发行主权债券、接受外国政府贷款)等。
在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有强大融资功能,成为企业和产业成长的有力推动力。
4.国有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信誉。
这不仅是因为国有企业以国家为背景,而且因为国有企业通常具有比一般企业更强的稳固性。
在所有的国家,国有企业的破产倒闭都不像一般民营企业那样简单。
较高信誉和稳固性,使国有企业能够保持较强的市场地位。
同国有企业的这一优点直接相联系的一个弱点是:国有企业具有很强的“退出壁垒”,这导致两个不利的后果:一是减弱了国有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竞争压力和危机意识,有可能对企业效率产生不良影响。
二是使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更为困难,有可能降低国有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
5.国有企业总是同政府有密切的关系。
“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在形式上无论怎样相似于非国有企业,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府的较大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国有企业往往由政府特许经营一定的业务领域,可以获得垄断经营的优势。
当国有企业遇到重大的不利影响时,有可能受到政府的特别关照。
至少,国有企业在向政府反映困难,要求关照方面,有较便利的条件和谈判地位。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往往受到政府部门的行政性干预①”。
二、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使命和存在的问题
(一)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它不同于一般的非国有企业和社会团体,它的特殊地位表现为:
1.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控制力量之一。
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保证国家安全,国家必须采取包括建立国有企业在内的各种方式来控制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作为国家经济控制力量之一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可以掌握的应付突发事件和重大经济风险的战略团队。
2.国有企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主干力量。
为了建立和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和有力地支持高技术产业的成长,各国政府都建立了一批国有企业作为这些产业的基本力量或者先行者,这些国有企业往往体现了国家战略产业的核心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
3.国有企业是重要的民族产业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少数。
任何独立国家的政府都负有支持民族产业发展的使命,在一些重要的产业中建立国有企业,作为民族产业的“拓荒者”,是发展中国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产业的通行做法之一。
4.国有企业是社会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的主要供应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市场调节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政府也有责任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创造基础条件,这些基础条件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或公益特征。
由国有企业来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和公益产品,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
5.国有企业是现实条件下非国有企业不宜进入的特殊产业的替代生产者。
在各个国家的各个发展时期,由于种种原因,总有一些特殊生产活动不宜由非国有企业来承担,例如印钞制币、特殊矿产的开采,生产特殊药品、制造特殊武器等,因此,政府规定只
允许国有企业经营这些产业。
(二) 国有企业的历史使命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特殊地位,因此国家必然会对国有企业有一些特殊要求,赋予其特殊的使命。
1.国有企业可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感。
国有企业的做大做强可以壮大公有制经济,保证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从而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更加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本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国有企业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非公有制企业还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国有企业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对市场自发调节是一种必要的补充。
3.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国有企业在各个行业都处于重要的地位,在关键性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对经济稳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三) 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但是由于目前有些人对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以及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存在着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先天弊端,许多旧的弊端和新的问题都暴露了出来。
1.国有企业目标模糊与多元化
任何时期、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目标都不是单一的,更不是某种单一目标的绝对化,而是以一种目标为主,兼顾其他目标。
虽然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在面对不同市场挑战时,企业目标会有所侧重,但企业目标无疑都应当是明确的,要有主有次。
当前有些国有企业目标模糊,商业利润目标和社会责任目标不明确,目标过于单一或者过于多元化,都不能使国有企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国有企业没有实现增进全民福利的目标
我国的国有企业一开始是作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建立的,直到改革开放前,此时的国有企业能够体现公有制本质特征,基本是为全民服务的。
然而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
全民所有制企业最终蜕变成了国家所有制企业。
国有企业的经营成果基本只供自己享用,利润只是为自己服务。
而且国有企业员工,对国有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收入分配的民主参与监督都在一定程度被弱化了。
国有企业企业逐渐成为了一个特殊利益集体。
3.国有企业在过多行业占据垄断地位
从进入障碍的角度,垄断可分为三种类型:市场垄断,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
市场垄断是市场竞争自发形成的结果。
这种情况下的国有企业在我国较少。
自然垄断主要指一些生产具有弱可加性的领域,即单个企业生产给定数量的多种产品的总成本小于多个企业生产该产品组合时的总成本,如公用事业、邮政、电网、铁路、港口、机场等。
例如我国的电信行业都是由国家控制着,主要有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家国有企业。
行政垄断是由法律或政府行政权力直接产生,或由行政权力滥用而产生的并受到行政权利支持和保护的一种市场力量和限制竞争的行为,它是行政权力对行业的过渡干预和保护。
例如烟草专卖局的烟草专卖行为,就是在政企合一体制下的专营行为。
公有产权应主要保留在自然垄断行业内,而不应靠行政垄断。
因为依靠行政垄断经营和垄断价格获利,不是依靠先进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低成本,高效率来获利,是违背公平竞争和市场原则的。
而这种依靠特权来获利,它往往会掩盖着经营上的弊病和技术上的落后,看不到与国外同行业存在着很大差距。
列宁说垄断会产生寄生与腐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三、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和特殊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与控制力的作用。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结合的,在宏观调控下由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是指,国家通过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而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国有企业的控制力主要体现在,国家通过建和发展国有企业而对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关键性环节和关系发挥决定性的影响。
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和控制力作用是国家赋予它的特殊职能,这种特殊职能是国家经济职能的组成部分之一。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政治、意识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经济性作用分析
1.宏观经济运行中国有企业的作用
宏观经济主要是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
国有企业在这个层次中的作用如下:
①国有企业是国家实施国家经济战略的基本工具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国有企业的作用首先是国家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工具,在发展我国经济,建立民族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我国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经济落后,并处于发达国家的包围中,因此通过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通过积极的国家干预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是唯一的选择。
即使在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仍然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与价值。
国有企业的存在为国家实现其战略性宏观性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综合实力。
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研发领域的成果对于一个国家竞争力将发生根本性影响。
但是这些领域研发活动的资本投入规模大、风险高、回收周期长、涉及面广,是绝大部分非国有企业无法承受的。
这就需要依托国家的力量来组织科学技术的研发活动。
所以很多市场经济国家以国有企业的形式来建立与发展高科技产业。
战略性产业具有体现国家工业化水平、产业关联性强、对于整个经济增长带动系数大的特点,因此战略性产业一般是由国有企业所涉及和经营的。
石油、铁矿、稀有金属等战略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开发战略性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战略性资源还涉及国家安全。
国家通过国有企业直接控制战略性资源,可以再资源开发、资源利用等方面更有效,更直接地体现国家意志。
②国有企业是政府实施宏观经济干预的政策工具
国有企业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
国有企业是政府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有力工具。
国有通过投资建设和兴办一些工程或者国有企业,可以扩大投资,带动经济发展。
③国有企业是捍卫国家经济安全,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竞争的主要力量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产业从总体上来说比较弱小,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济、技术实力上都有绝对的优势。
因此,在关键领域保持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振兴民族产业,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国有企业由于其与国家的特殊关系,可以受到国家的特殊关照,享受一些补助等优惠政策,从
而有利于国有企业做大做强,这样在与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中就有可能争取到比较有利的地位。
2.中观经济运行中国有企业的作用
中观经济主要是指区域经济、部门经济、行业经济等,它是国民经济活动在某一特定地域或部门行业的展开。
国有企业在中观经济层次中的作用如下:
①国有企业是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工具
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充当着积极角色,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其开端,但在经济开发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风险大、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而经济效益小的问题。
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只能由政府投资兴办国有企业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②国有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整个私人资本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发展基础
国有企业的建立提供了交通运输、通讯、动力等基础设施,增强了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填补了国内一些关键性经济部门,从而大大改善了整个国家的供给结构和供给能力,改善了整个国家的投资环境与条件,为私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和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国家投资业创造了大量的社会需求,扩大了国内市场,刺激了私人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民营汽车制造业,例如吉利,发展很快,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国有汽车企业的发展。
但国有企业应该尊重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不能凭借其在行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取高额利润,从而损害私有企业和广大人民的利益。
国有企业应该在允许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的行业中,同私有企业进行正当竞争,并且积极引导私有企业和整个行业向合理健康的方向发展。
3.国有企业的微观经济的作用分析
微观经济是个人家庭、厂商、企业的经济行为。
市场经济要求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国有企业应该更多地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
如邮政、通信、铁路等行业,如果在市场市场经济条件下任其自由发展,很容易形成垄断经营。
在由私人垄断资本经济或控制的情况下,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因此,对于这些自然垄断性行业,国家通常采取建立国有企业并对国有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进行严格监管的办法来进行管理。
国有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时,一定要明确目标,分清主次,明确商
业利益目标和社会责任目标。
国有企业要提高效率,尽可能引入内部责任制度和外部竞争制度,明确绩效。
另外国有企业还要精简机构,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效能。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政治性作用分析
1.国有企业及其成员所构成的社会群体构成我国领导阶级的主要阶级力量和社会基础,构成了社会主义民主重要的力量
我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们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有企业的员工属于工人阶级,构成了工人阶级的主要力量,是国家的主人,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国有企业的员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制度参与国家、企业的管理,充分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民主精神,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重要的推动力量。
当前国有企业并未以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目标,因此要求国有企业扩大职工福利,维护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的利益,扩大民主参与。
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要合理制定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
2.国有企业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没有经济主权就没有政治主权。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但经济竞争更是基础。
如果在经济领域不能自立,那么在政治领域必然沦为发达国家的附庸。
这就是为何发展中国家都急于发展民族经济的根本原因。
为了保证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国家必须采取包括建立国有企业在内的各种方式来控制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3.国有企业具有执行国家安全和特殊使命的作用
维护国家安全和执行国家特殊使命是国有企业的另外一项重要功能,尤其对于一些特殊领域的国有企业。
有的产业与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而且往往与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威望和利益关系密切,有的产业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为国家提供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战略工具。
核工业、航天工业、兵器工业发展往往着眼于国家的政治、军事等公共政策目标。
此外,还有一些企业肩负着国家外交和国家安全的使命。
这些国有企业对百姓的日常生活、国家的安全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的意识文化的作用分析
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但创造和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在意识文化方面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国有企业是国家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传播者。
我国的国有企业受政府的引导、监督,宣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这对于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国有企业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
①国有企业倡导自律意识。
国有企业要求其员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形成一种强大的约束和自律氛围,这种氛围由于国有企业强大的影响力而向社会辐射,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良好氛围。
②国有企业倡导竞争意识和激励意识。
国有企业内部竞争和激励并存,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品质,这会在社会上鼓励人们进行合理竞争,靠能力和才华致富。
③国有企业倡导凝聚意识。
国有企业会大力倡导内部团结,形成一种认同感和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影响力会让人们对国家和社会更有归属感,对于凝聚社会向心力有很大作用。
3.国有企业是文化大开放和文化大繁荣的倡导者。
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积极吸收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技术和优秀的文化,并且由于各个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差异,也导致了企业文化的多元化,从而促进了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国有企业站在时代的前沿,把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吸收国外优秀文化结合起来,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大繁荣,为我国的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的社会性作用分析
1.国有企业是政府推行各项社会发展政策的重要手段
国有企业的建立与发展,可以发展基础设施等涉及民生的各个领域,也可以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的稳定。
国有企业更加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因此,国有企业在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等方面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因此国有企业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不能忘记兼顾社会责任,坚持以人为本。
2.国有企业是政府直接掌握关键性经济发展资源和生活资料,应对各种紧急事态,进行危机管理的有力工具
由政府建立各种必要的资源储备,应对各种危机已经是许多发达国家和我国的通常做法。
国有企业代表国家直接掌握一部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和生活资料,应对
各种紧急事态。
在出现各种突发事件时,国家不仅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征集各种资源,而且可以依据所有者的身份直接调用各种资源,可大大提高政府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效率和效能。
四、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针对国有企业存在的弊端,除了需要明确职能定位和国有企业各方面的作用外,我国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国有经济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继续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既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②。
1.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努力做大做强国有企业,防止私有化思潮的误导。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这种情况在一定阶段上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当前,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经接近甚至低于50%,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面临着丧失的危险。
国有企业改革一定要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对国有经济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2.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符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是特殊的商品生产者。
在公共产品中,国有企业基本上非竞争性的;在垄断性企业中,国有企业是不完全竞争的;在一般性部门和企业中,国有企业是竞争的。
因此,要把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实现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的共同提高。
3.从总体上看,可以把国有经济的分布领域分为两种情况:即有控制的领域和一般性的领域。
在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部门,国有经济要保持控制力,以实现社会利益和宏观调控的目标为主要导向,兼顾市场竞争的要求;在其他一般性的领域,国有经济的存在范围、制度体制和行为规范则主要以市场竞争为导向。
国有企业的比重会有所降低,数量会明显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国有企业不能参与竞争,更不能人为地让国有企业完全退出竞争领域,而是要集中力量,加强重点,着力提高企业的活力、效率和集中度与竞争力。
4.国有经济的制度设计和体制创新要体现国有制的性质和要求。
在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中,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最终属于全体人民并通过多层次的代理主体和代理机制得以实施。
这里有两个基本的代理层次或代理关系需要认真考虑:第一个层次是社会层次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