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所知道的東野圭吾

2010年04月12日17:12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大中小

作者: 天蝎小猪(日本ミステリーの達人)

作为日本当今推理界男性作家No.1,东野圭吾的崛起和他经历过的三个事件有关,这些事对其作家生涯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且让我一一道来。

东野圭吾1958年2月4日生于大阪府大阪市生野区,和土屋隆夫、伊坂幸太郎等作家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描绘家乡一样,他的不少作品都是以大阪府乃至生野区为舞台的,比如名作《白夜行》(1999)。小时候的东野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会考虑去尝试和体验。比如看了本有趣的漫画,就会想着自己也来画一本。“我很喜欢去试着模仿那些自己觉得很棒的事物。”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与推理的缘分正是缘于这一爱好和习惯。1974年,东野从大阪市立小路小学和市立东生野中学毕业后,进入了同一座城市的府立阪南高等学校读高中。此前从未看过书的他才开始接触小说这一门类,于是他读到了一本以高中生为主角的推理小说,“觉得这样的小说实在有趣,……自己好象也可以写写看。”这成为他以后从事推理创作的最初契机。这本书就是小峰元的《阿基米德借刀杀人》,作品从一名因为堕胎手术而死去的少女所留下的句子,而延伸出了一段兼具青少年的反抗与友情之青春推理。书中所透露出的那种“孩子们远比大人想象中来得不单纯”的见解,在东野之后的作品中也可见到共通部分(如《湖边凶杀案》)。知道江户川乱步奖这一新人作家登龙推理文坛的最著名奖项,也是在这一段时期。当然,东野基本都是只看不写(有部处女作《安德罗丁的警告》①,但其内容未予公开),却也丰富了阅读经验,松本清张是他最早予以大量阅读的大师级作家。

之后,东野考入大阪府立大学工学系电气工程专业,一度停止的小说阅读又恢复了,而且开始构思一些东西,不过那主要是想确认自己究竟能不能写小说而已,尚未有当个小说家的念想。在大学就学期间,他曾任学校射箭部的队长,这段经历在其出道作《放学后》(放課後)中得到了很好利用。1981年,大学毕业后成了日本电装公司②的技术工程师,“在公司呆了两年左右,由于感觉上班族的日子过得十分单调,所以很想给这样千篇一律的生活,来些不一样的……该说是刺激吧,……因为其他目标的实现可能需要花钱,或是需要购买些道具之类的,而小说则不同,只要有铅笔和纸,到哪里都能写。所以我就每天利用下班之后的时间写小说,并且将把写好的作品寄去参加江户川乱步奖当作目标,希望在工作之外,能有个比较不一样的生活支柱……虽然收入稳定,但我觉得自己的薪水太少了。所以想如果能够靠奖金,或是稿费收入来赚点外块,应该也不错。”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1983年东野终于以《人偶们的家》(人形たちの家)应征第29届乱步奖,可惜只进入了第二轮预选。在酝酿第二部征文作期间,与来自某女子高中的非专职教师结婚,据说《放学后》主人公前岛是在女子高中工作的设定就是来源于此③。1984年,东野以《魔球》应征第30届乱步奖,这一次最终入围决选,离拿下大奖仅一步之遥(当时的获奖作是鸟井加南子的《仙女的后裔》)。翌年(1985),终于凭借校园青春推理小说《放学后》摘得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而正式出道,成为该奖项具备高质量水平的最好印证(得奖者往往不只一次投稿,而是经过两年以上的磨练才摘下荣冠)。以27岁的年轻年龄获得大奖,令其创作信心大增,加上获奖一事被所属公司知晓,边工作边写作的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遂毅然于1986年3月辞职奔赴东京,开始了自己职业作家的道路。以上是东野写作生涯中所遭遇的首起重要事件,同时也说明了“本格推理作品同样来源于生活并以特殊的视点反映生活”、“作家的人生经历之于作品创作有着不容小视的意义”等观点。

同样属于不进行重复创作的“创新型”作家,津津于浪漫幻想叙事的岛田庄司善于先提出理论再予以实践,而注重观察和体悟生活环境的东野则喜欢将自己的创作理念直接经由作品体现出来,这就造成了东野的作品不管是题材上、还是结构上,都深具创新实验性和时代前瞻性。这也是东野作品的最大特点。在刚出道的五年里,东野的作品几乎涵括了本格推理的各种题材和诡计,如《放学后》之“密室杀人”、《白马

山庄杀人事件》(1986)之“暗号推理”、《十一字杀人》(11文字の殺人,1987)之“孤岛”模式、《雪地杀机》(ある閉ざされた雪の山荘で,1992)之“暴风雨山庄”模式等。最早的几部作品如《放学后》、《毕业前杀人游戏》(卒業-雪月花殺人ゲーム-,1986)、《学生街杀人事件》(学生街の殺人,1987)等,皆为清一色的校园本格推理作,模仿痕迹较重,作品的娱乐性远胜于深刻性。除了这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作品外,作者还有许多对于当时推理作品而言,颇为崭新的切入与尝试,这主要体现在题材的广泛性上(当然某中的一些富含预见性和前瞻性的内容还真让人深感吊诡和敬惧),古典、趣味、科学、日常、幻想……在他笔下似乎没有什么题材不能入推理,似乎没有题材不能成为故事的要素。或许一开始只是为了贯彻作家生活而进行的挣扎,但随着作品群的日渐累积,曾几何时也让东野圭吾在日本文坛之中,确实具备了“作风多变多样”这一难以被轻易取代的独特性格。

或许是因为当过大学射箭部队长的经历,初中时代也曾积极参加过学校的剑道社和棒球社,他对于体育题材显示出很不平常的关心,这些都反应在了其作品中。例如《毕业前杀人游戏》有对于剑道和茶道的细致描写,《魔球》则不但写了棒球运动还成功预测了当年的比赛结果(作品中,海南高中获得了棒球选拔赛的冠军;而现实中,德岛海南高中却真的拿了冠军)。此外,作者还有将跳台滑雪运动等作为题材的作品。尽管其后作品越发成熟,但此爱好始终未有减弱,比如《单恋》(片思い,2001)一书关于美式橄榄球的细致描写,并对体育运动对运动员的参与规则也有一定的探讨。而出身于理工科系的背景和工程师的工作经验,也让东野在相较之下,比其他作家更擅长消化并驾驭以科技为主轴的题材,像是涉及脑科学的《宿命》(1990)、生物复制技术的《变身》(1991)、以当时最新的生命工学为基础的《分身》(1993)、虚拟实境技术的《平行世界的爱情故事》(パラレルワールド·ラブストーリー,1995)、讨论原子能技术和核能发电问题的《天空之蜂》(1995)④、关于记忆问题和信任危机的《濒死之眼》(ダイイング·アイ,2007),还有之后以汤川学为主角展开的“伽利略系列”(ガリレオシリーズ)里,东野都确实地将自己熟悉的理工题材,在分解组合后以最简明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眼前。体育题材和科技题材之外,以当时少见的上班女郎(小田香子)为主角的《香子之梦》(香子の夢-コンパニオン殺人事件,后改名为《以眼泪干杯》,1988),是东野第一部连载作品。稍后的《十字豪宅的小丑》(十字屋敷のピエロ,1989)则尝试从物的眼光出发,以木偶的角度絮语着事件的一切。《沉睡的森林》(眠りの森,1989)写了推理小说中罕见的古典芭蕾题材,据作者自称“我喜欢向陌生领域挑战,……对古典芭蕾完全兴趣缺缺,但是我为了想了解其中奥妙,一年里去观赏了二十次。”而《鸟人计划》(鳥人計画,1989)则是以运动科学为主题,由凶手作主角来推理的异色作。以作者自己就读过的小路小学的教员竹内忍为主角的两部《浪花少年侦探团》(浪花少年探偵団,1988、1993),是使用了当时尚不流行的校园侦探团故事模式的连作短篇小说集,丰富的大阪方言也是本作一大特色。以第一人称单一视点进行叙述的《回廊亭杀人事件》(1991),更是探讨到了老年人的生活及心理状况。《雪地杀机》中作者将孤立的“暴风雨山庄”与假想的戏剧表演完美结合,模糊和迷惑了人物角色们与广大读者的辨识判断能力,从而招致出骇人的意外真相。

关于自己的创新意识,东野是这样阐述的:“每次更换领域的最大理由是我自己生厌,如果反覆一直写类似的东西;自己也对许多事物都有兴趣,所以有时想写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我就是这样一路写下来的,所以每次都变成不同的作品。不过擅长的领域写来轻松,……我反而挑自己最不想写、最不拿手的主题来尝试,而不会往后顺延,至少我的内心对这点一直是特别留意的。……其实我很棘手的领域非常多,经常都遭遇瓶颈呢。”有时候,所谓的“瓶颈”并不见得是作家自身能力不足的体现。与岛田的“茕茕孑立”相类似,带着“年轻的乱步奖作家”和“青春校园推理能手”的标签,作者的创新精神始终得不到出版商和读者的完全认同,这反映在销售方面就是几近惨淡的销量。在出道作《放学后》创下10万册的销售记录之后(乱步奖作品通常都能卖到10万册),整整历经了十年,东野才终于以《名侦探的守则》(名探偵の掟,1996)打破这个记录,而真正能跟“畅销”两字确实结缘,则是在《秘密》(1999)夺得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长篇部门)之后的事了,文库本的《信》(手紙,2003)甚至创下了130万册的骄人记录。总的来说,东野不是那种只要出书就能大卖的畅销作家,这一方面他难以堪比常常获奖、本本畅销的“平成推理天后”宫部美幸。当然,如此窘迫和困难的处境并没有改变他的创作理念,“那时的我,只是非常单纯觉得自己必须持续写下去,必须持续出书而已。只要能够持续地出书,就算是作品乏人问津,至少还有些版税收入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