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易泽夫(1973-),男,湖南长沙人,硕士,高级农艺师,从事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4-04-11

镉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副族,也是《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监控与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的5种重金属之一;具有生物迁移性强、极易被植物吸收和积累的特点,对动植物和人体均可产生毒害作用[1],严重时甚至会造成骨痛病、高血压、肾功能紊乱、肝损害、肺水肿等疾病[2];据统计,我国每年生产的镉含量超标农产品和动物造成累积性毒害品达146万t [3],镉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超过28万hm 2,年产镉超标农产品达150万t [4],我国市场上常见的市售大米约10%存在镉超标[5]

,对环境经济和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隐患。近年来湖南浏阳、云南曲靖以及广西河池地区先后发生的镉污染事件[6]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控制镉污染,加大对镉污染土壤修复力度已经势在必行,笔者对目前最新镉污染土壤修复的方法予以全面概述,着重于镉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旨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1农业生态修复

农业生态修复措施是指因地制宜选择耕作管理制度来

减轻重金属危害,主要包括农艺修复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农艺修复措施一般是通过耕作制度的改变,辅以多种植物组合间作、轮作以及套作或者通过向镉污染土壤中加入能结合游离态的镉形成有机络合物的有机肥,从而达到有效减少土壤中镉的含量、降低植物对镉的吸收的目的,实现土壤中镉的迁移、吸收和降解

[7-8]

。我国在生态修复措施方面研

究较多,一般通过调节包括土壤水分等在内的生态因子来实现对污染物所处环境介质的调控[9]。农业生态修复措施既能保持土壤的肥力,又能促进自然生态循环和系统协调的运作,但存在着修复时间长、见效慢等不利因素。

2物理修复

镉污染土壤修复常用的物理方法有客土法、换土法、翻

土法、电动力修复法等;客土法、换土法、翻土法是常用的物理修复措施,通过对污染地土壤采取加入净土、移除旧土和深埋污土等方式来减少土壤中镉污染。汪雅各等[10]进行客土深度改良试验,使青菜体内镉等浓度平均下降50%~80%;目前英、美、荷、日等国家先后实现了此法的应用,但由于其投资成本大、易发生二次污染和降低土壤肥力而难以广泛推广[11]

。电动力修复主要是通过在污染土壤两侧施加直流电

压,使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在电场作用下富集到电极两端,从而去除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目前该技术己应用于Cu 、Cd 、

Pb 、Zn 、Cr 、Ni 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Karim et al [12]采用电

动和水动相结合的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100h 后,土壤中约97%污染物被成功去除。物理法修复镉污染土壤简单、快速,但并没有真正将镉污染从土壤中去除,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加上此法需要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不适宜于大面积的镉污染土壤治理。

3化学修复

化学修复是指通过向污染土壤中投入化学改良剂,对

重金属进行固定转换、溶解抽提和提取分离,从而减少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改变土壤环境条件;化学固定、淋洗和提取是镉污染土壤化学修复较常见的方法。周国华研究发现土壤中活动态镉与稳定态镉可以相互转化[13]。碱性改良剂[14-15](石灰、钙镁磷肥等)、黏土矿物[16](沸石、海泡石等)、拮抗物质[17-18](硫酸锌、稀土镧等)和有机质[19-20](泥炭、有机堆肥等)是较为常用的镉污染修复化学材料;除此之外,一些金属螯合剂和表面活性清洗剂目前也逐渐应用于镉污染土壤修复[21]。化学修复是在污染土壤基础上进行的,简单易行。但它只是改变了镉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去除镉污染,存在再度活化危害的可能性,不是一种永久性的修复措施。

4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的某些习性来适应、抑制和改

良重金属污染。镉污染土壤修复一般有动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

4.1动物修复

土壤中的某些低等动物如蚯蚓、鼠类能吸收土壤中的

重金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22];目前该技术对重金属镉污染修复的研究仍局限在实验室阶段[23],敬佩等[24]通过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接种蚯蚓发现:蚯蚓对镉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富集量随着蚯蚓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但受低等动物生长环境等因素制约,其修复效率一般,并不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技术。

4.2微生物修复

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对重金属有吸收、沉淀、氧化还原

作用,可以减轻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活性,微生物细胞吸附富集重金属以及促进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来实现污染土壤的修复;江

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易泽夫1

余杏2

吴景1,2*

(1湖南省长沙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湖南长沙410003;2

湖南农业大学)

摘要简单描述了镉污染对粮食安全、生活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包括农业生态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在内的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概念、优势及制约因素;着重阐明了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为镉污染土壤修复提供参考和基础。

关键词镉污染;土壤修复;生物修复;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9-0251-03

资源与环境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9期251

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9期

春玉等[25]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出一株对镉铅有极强抗性的拮抗细菌WS34,可极大提高印度芥菜和油菜富集镉铅能力,并对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有报道称AM真菌可以增加植物对镉的耐性,促进镉等重金属由植株地下部分转移至地上部分[26];目前用于镉污染土壤修复的微生物涵盖了细菌(柠檬酸杆菌、芽孢杆菌、假单胞菌等)、真菌(根霉菌、青霉菌、木霉菌等)和某些小型藻类(小球藻、马尾藻等)[27-28]。微生物镉污染土壤修复法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修复技术,引起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极大重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修复见效速度慢、修复效果不稳定使得大部分微生物修复技术还局限在科研和实验室水平,实例研究少。

4.3植物修复

植物修复是指利用植物吸收、吸取、分解、转化或固定土壤、沉积物、污泥或地表、地下水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技术的总称[29],包括了植物提取、植物挥发、植物降解、植物根滤和根际微生物降解,其中植物提取修复即利用超积累植物的特性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应用最为广泛。超积累植物的概念由Brooks et al[30]在1977年首先提出,目前文献报道的超积累植物近20科、500种,其中十字花科较多,主要集中于芸苔属、庭芥属及遏蓝菜属,对镉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较好的的超积累植物包括了十字花科、禾本科在内的10余科植物(表1)[27,31-36];除此之外,一些观赏性植物[37]、农田杂草[37-38]、木本植物[39-41]也是镉污染土壤修复超积累植物来源。

近年来超积累植物的发现及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但限于此类植物大都矮小、根系短、生物量较低,修复周期长而难以广泛应用;单一依靠超积累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因此开发经济高效的镉污染土壤联合植物修复技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已开展了通过向土壤环境中引入有益微生物、施用化学物质和肥料、合理耕作等生物、化学和农艺强化措施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超积累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超积累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效率的一系列研究。有研究表明玉米与东南景天套种,同时施加混合添加剂;玉米与羽扇豆和鹰嘴豆在不同分隔/间作方式下都能大大提高对污染土壤中镉的吸收效率[42-43];邓金川等[44]研制了包括味精废液在内多种有机试剂混合而成的添加剂,提高了植物对锌、镉的吸收效率,明显降低地下水的中金属污染。5问题与展望

镉污染土壤修复的复杂性和高难度使得目前尚无一种真正稳定高效的修复技术能满足现实生产的需求;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能较快实现土壤中镉含量的降低,但其仅改变了土壤中镉的存在形式而没有将其彻底清除,往往还存在成本昂贵、工程量巨大、二次环境污染的问题;动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作为一种绿色修复技术相比于其他修复方式具有经济、方便、不改变土壤固有理化性质的特点,但其修复速度慢、见效时间长、对土壤环境要求高的问题限制了其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利用植物修复被镉污染的环境,不仅成本低廉,而且有良好的综合生态效益,尤其适合大面积推广。寻求更多的镉污染超积累植物资源,研究镉超积累植物与根际微生物共存体系,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克服镉污染超积累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缺陷,从而彻底实现镉污染土壤修复的高效、稳定、绿色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6参考文献

[1]徐应星,李军.硅和磷配合施入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改良[J].生态环

境学报,2010,19(2):340-343.

[2]杨文瑜,聂呈荣,邓日烈.化学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治理效果的研究

进展[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6):7-10. [3]黄秋婵,韦友欢,吴颖珍.硅对镉胁迫下水稻幼苗体内镉分布规律的

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2):303-306.

[4]周建斌,邓丛静,陈金林,等.棉秆炭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J].生

态环境,2008,17(5):1857-1860.

[5]许延娜,牛明雷,张晓云.我国重金属污染来源及污染现状概[J].资源

节约与环保,2013(2):55.

[6]张晓健,陈超,米子龙,等.饮用水应急除镉净水技术与广西龙江河突

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J].给水排水,2013,39(1):24-32.

[7]张亚丽,沈其荣,姜洋.有机肥料对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应[J].土壤学

报,2001,38(2):212-218.

[8]卫泽斌,郭晓方,丘锦荣,等.间套作体系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

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S1):267-272.

[9]蒋玉根.农艺措施对降低污染土壤重金属活性的影响[J].土壤,2002,34

(3):145-147.

[10]汪雅各.客土改良菜区重金属污染土壤[J].上海农业学报,1990,6

(3):50.

[11]HANSON A T.Transport and Remediation of subsurfale Contaminatants

[M].Washangton D C: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92.

[12]MORIMOTO K,TATSUMI K,KURODA K I.Peroxides catalyzed co-

polymerization of pentachloto-phenol and a potential humic precursor [J].Soil Biology&Biochemistry,2000,32(5):1071-1077.

[13]周国华,黄怀曾,何红蓼,等.北京市东南郊自然土壤和模拟污染影响

下Cd赋存形态及其变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1):25-27.

[14]周卫,汪洪,李春花,等.添加碳酸钙对土壤中镉形态转化与玉米叶

片镉组分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1,38(2):219-225.

[15]曹仁林,霍文瑞.不同改良剂抑制水稻吸镉的研究[J].农业环境保

护,1992,11(5):195-198.

[16]朱奇宏,黄道友,刘国胜,等.石灰和海泡石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

应与机理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9,23(1):111-116.

[17]吕选忠,宫象雷,唐勇.叶面喷施锌或硒对生菜吸收镉的拮抗作用研

究[J].土壤学报,2006,43(5):868-870.

[18]高贵喜,赵惠玲,王青,等.稀土抗大白菜重金属污染栽培研究[J].山

西农业科学,2003,31(4):58-60.

[19]郭利敏,艾绍英,唐明灯,等.不同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吸

收镉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3):654-658.

[20]JUANG Kai-wei,HO Pei-chi,YU Chun-hui.Short-term effects of compost

Amendment on the fractionation of cadmium in soil and cadmium accumulation in rice plants[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12(19):1696-1708.

[21]陈志良,仇荣亮,张景书,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J].环境保

护,2002(6):21-22.

[22]俞协治,成杰民.蚯蚓对土壤中铜、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生态学

报,2003,23(5):922-928.

[23]徐良将,张明礼,杨浩.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

展[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1):102-105.

[24]敬佩,李光德,刘坤,等.蚯蚓诱导对土壤中铅镉形态的影响[J].水土

保持学报,2009,23(3):65-69.

[25]江春玉,盛下放,何琳燕,等.一株铅镉抗性菌株WS34的生物学特

性及其对植物修复铅镉污染土壤的强化作用[J].环境科学学报,

科植物科植物

十字花科印度芥菜景天科东南景天

圆锥南芥商陆科商陆

遏蓝菜禾本科玉米

油菜芦竹

鼠耳芥藜科叶用红菾菜荨麻科苎麻菊科向日葵

堇科宝山堇菜长叶莴苣茄科龙葵莎草科水葱

龙舌兰科吊兰美人蕉科美人蕉表1镉污染土壤修复超积累植物

2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