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发现

微生物的发现
微生物的发现

微生物的发现

1. 内容

长期以来,人们对微生物视而不见,触而不觉,嗅而不闻,食而不察,得其益而不感其恩,受其害而不知其恶。

微生物难以被人们认识的原因:

1.个体微小

2.外貌不显

3.杂居混生

4.因果难联

显微镜的发明

荷兰人安东范列文虎克(Anting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年):1674年借助于自制的世界上第1台单式显微镜,观察到原生动物,1676年他又首次描述了观察到的细菌。他是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1人,首次揭示了微生物世界。

2. 练习

一、填空

1.在人类历史上迈开可喜的第一步即用自己的肉眼观察到微生物细胞的人是________。

答案:列文虎克

3. 测验

一、判断

1.17世纪后期,微生物学先驱者列为虎克用自90制的只有一块小透镜的胆识显微镜最

先观察到了细菌。()

二、简答

简述微生物难以认识的主要原因。

答案:(1)个体微小(2)外貌不显(3)杂居混生(4)因果难联4. 案例

4. 案例

5. 资源下载

课程讲义资源(Word文档)、教学课件资源(PPT)、视频录像资源(视频录像)。

6. 扩展学习

使用教材:

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周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参考书目:

1.沈萍主编,《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沈萍、范秀容、李广武编,《微生物学实验》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Prescott LM, Harley JP, and Klein DA. Microbiology (5th ed.),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nd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2.

4. 闵航(2005):微生物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

参考期刊:

微生物学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

微生物学通报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办

参考网址:

中国微生物信息网络hppt://159.226.80.1/chinese.html

中国微生物资源信息共享https://www.360docs.net/doc/e58840176.html,/sdinfo

中国微生物信息网络https://www.360docs.net/doc/e58840176.html,/

寻找我们身边的微生物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能源微生物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寻找我们身边的微生物 年级专业: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刘超 评阅教师: 完成日期:

寻找我们身边的微生物 学生: 专业: 指导教师: 摘要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的单细胞或多细胞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有的甚至无细胞结构(如病毒)。目前,微生物大致分类为细菌、真菌(包含酵母菌和微菌)、藻类和俗称为寄生虫的原虫和蠕虫。病毒是一种只能在活的生物细胞中复制的简单有机体,严格说来並不能视为一种生物,不过,也被归属于微生物。微小的微生物是无处不在的,与我们人类也有很大的关系。 关键词:微生物;人类;健康 ,

Find microbes around us Name: Hou Xiaoxu Major: Agricultural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and energy engineering Tutor: Liu Chao Abstract The microorganism ispresent in the natural shape of the group of small-sized,simple structureunicellular orprokaryotic or eukaryotic cell, or even a cell-structure(such as viruses).Currently, themicrobesare broadly classifiedasbacteria, fungi(includingyeasts andmicro-bacteria),commonly known as algae and protozoa parasites and worms.Anorganismis a simple virus can replicate in the cell sof living organisms,strictly speaking can not be considered a biological,however, also belong to the microorganisms.Tiny microbes are ubiquitous,and human shavea great relationship. Keywords: microorganism; human;healthy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广东海洋大学2015—2016学年第2学期《微生物与人类》 课 程 论 文 题目: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院:理学院 班级:信记1142 姓名:梁进 学号:201411921220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摘要: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多数微生物对人体是无害的。实际上,人体的外表面 (如皮肤)和内表面(如肠道)生活着很多正常、有益的菌群。它们占据这些表面并产生天然的抗生素,抑制有害菌的着落与生长;它们也协助吸收或亲自制造一些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和氨基酸。这些菌群的失调(如抗生素滥用)可以导致感染发生或营养缺失。然而另一方面,人类与动植物的疾病也有很多是由微生物引起,这些微生物叫做病原微生物或病原。 关键字:微生物流感病毒青霉素微生物发酵 1 1.1 我们生活中的世界,其实是到处布满微生物的世界,从远古时期起人类就和微生物在地球上共处,人类类在适应了微生物的同时,又不断遭遇微生物所引起的各种疫病,因此人类与微生物之间就展开了战争。 1929 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研究培养葡萄球菌时,偶然发现了青霉素,这是人类历抗菌素类药物的诞生。青霉素能抑制病菌细胞壁的形成,使菌体的新陈代谢失调,达到抑菌和之后又出现了很多抗菌素类药物,如头孢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等。一时间,人们就觉得在人类与微生物的斗争中,人类已经领先了。 1.2 微生物对人类有着众多的影响。微生物千姿百态,有弊也有利,有害之处:它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有些微生物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还可以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等。有益之处:作为分解者,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很多菌种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对人类疾病非常有用的抗生素。如绿色丝状菌产生的青霉素;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由于微生物生长周期短,繁殖迅速等特点,被用于遗传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1]。 2 2.1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流感病毒。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其中人类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三类: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丙型流感病。常言道:“病从口入”,病毒的传染的主要途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其次为隐性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是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少数也可经共用手帕、毛巾等间接接触而感染等方式。 2.2 病毒传入人群后,传染性强并可迅速蔓延,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进入人体的病毒,如果不为咳嗽反射所清除,或不为机体的特异性抗体中和及粘膜分泌物中非特异性抑制物灭活,则可感染少数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细胞产生空泡、变性并迅速产生子代病毒体扩散至邻近细胞,再重复病毒增殖周期。

关于观察中的新发现作文精选

关于观察中的新发现作文精选 发现,是善于观察的成果;发现,是总结经验的来源:发现,是奋发向上的条件。下 面是关于观察中的新发现作文,欢迎阅读! 妈妈给我买了一个蚂蚁工坊,有空的时候我都在观察蚂蚁工作、交流、休息、哺喂、 争执……的情境。 蚂蚁米粒般大小,全身黑乎乎的,像三个小球连在一起;它嘴巴又尖又小,像两把弯钳;眼睛又黑又亮;头上长着两个灵敏的触角;胸部有点小,六条又长又细的腿就长在这儿; 肚子圆鼓鼓的,拖在最后面,好像在拉着一个小球似的。 有一次我在看蚂蚁挖洞时,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蚂蚁只会挖隧道,而不会干其他事 情吗?我带着问题去查找书。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蚂蚁不限于挖隧道,还会用凝胶块砌墙、贴在容器上堆积小山。一些蚂蚁甚至会把凝胶块把死的蚂蚁埋起来;有时我看见蚂蚁 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好像死了似的,但摇一摇蚂蚁工坊,蚂蚁们又动起来了,这是为什 么呢?这个问题又从书中找出答案来了:蚂蚁喜欢背阴处,最喜欢室内15℃—30℃之间, 避免过冷过热,通常低于10℃蚂蚁们就不干活的了,我恍然大悟。 我从观察中得到了答案,觉得很非常高兴。 星期日的上午,天上白云朵朵,真像天上的花儿,把蓝天打扮得更美了。我和妈妈一 起去超市买东西,走进超市,丰富的商品真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我们来到水果区,这里的水果真多啊!有:榴莲、鸭梨、西瓜……还有许多种苹果,突然,有一种粉红色的 苹果,水灵灵的,映入我的眼帘,看得我直咽口水,咦,这苹果上怎么会有字?我心里想:苹果长在树上怎么会长出字呢? 回到家,我带着这个疑问去查《十万个为什么》,啊!答案找到了,原来是:果农用 黑色不透光的纸剪出字画,贴在苹果向阳的一面。由于光被纸挡住了,叶绿素不能进行光 合作用,类胡萝卜素得以显现,纸下的果皮就呈现出黄色,而未被遮住的部分日照充足, 变成了红色。这样,撕掉黑纸后,我们就看到一个写有黄颜色字的红苹果。原来,带字的 苹果是果农培育出来的艺术苹果。 这件事让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事情才能成功。 发现,是善于观察的成果;发现,是总结经验的来源:发现,是奋发向上的条件。每 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发现,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发现了头发有“电”,这种电叫做“静电”。 这个发现,是我无意中发现的。记得那节数学课,老师要求我们剪下些长方形和正方 形的纸。上数学课了,我拿出这些小纸碎,放在桌上。老师要求我们以四个人为小组单位,讨论长方形的特点和它的性质。因为那时候是寒冷的冬天,大家都穿着棉袄,正因为天气冷,我就懒起来了,不洗头发,所以就有头屑,常常要抓一下头发,真讨厌。这节课,我

土壤微生物量碳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量碳测定方法及应用 土壤微生物量碳(Soil microbial biomass)不仅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循环起着主要作用,同时是一个重要活性养分库,直接调控着土壤养分(如氮、磷和硫等)的保持和释放及其植物有效性。近40年来,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研究已成为土壤学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土壤微生物的碳含量通常是恒定的,因此采用土壤微生物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Bc)来表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大小。测定土壤微生物碳的主要方法为熏蒸培养法(Fumigation-incubation, FI)和熏蒸提取法(Fumigation-extraction, FE)。 熏蒸提取法(FE法) 由于熏蒸培养法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碳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不适合于强酸性土壤、加 入新鲜有机底物的土壤以及水田土壤。Voroney (1983)发现熏蒸土壤用·L-1K 2SO 4 提取液提取 的碳量与生物微生物量有很好的相关性。Vance等(1987)建立了熏蒸提取法测定土壤微生物 碳的基本方法:该方法用·L-1K 2SO 4 提取剂(水土比1:4)直接提取熏蒸和不熏蒸土壤,提取 液中有机碳含量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以熏蒸与不熏蒸土壤提取的有机碳增加量除以转换 系数K EC (取值来计算土壤微生物碳。 Wu等(1990)通过采用熏蒸培养法和熏蒸提取法比较研究,建立了熏蒸提取——碳自动一起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碳。该方法大幅度提高提取液中有机碳的测定速度和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林启美等(1999)对熏蒸提取-重铬酸钾氧化法中提取液的水土比以及氧化剂进行了改进,以提高该方法的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对于熏蒸提取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碳的转换系数K EC 的取值,有很多研究进行了大量的 研究。测定K EC 值的实验方法有:直接法(加入培养微生物、用14C底物标记土壤微生物)和间接法(与熏蒸培养法、显微镜观测法、ATP法及底物诱导呼吸法比较)。提取液中有机碳的 测定方法不同(如氧化法和仪器法),那么转换系数K EC 取值也不同,如采用氧化法和一起法 K EC 值分别为(Vance等,1987)和(Wu等,1990)。不同类型土壤(表层)的K EC 值有较大不 同,其值变化为(Sparling等,1988,1990;Bremer等,1990)。Dictor等(1998)研究表 明同一土壤剖面中不同浓度土层土壤的转换系数K EC 有较大的差异,从表层0-20cm土壤的K EC 为,逐步降低到180-220cm土壤的K EC 为。 一、基本原理 熏蒸提取法测定微生物碳的基本原理是:氯仿熏蒸土壤时由于微生物的细胞膜被氯仿破 坏而杀死,微生物中部分组分成分特别是细胞质在酶的作用下自溶和转化为K 2SO 4 溶液可提取 成分(Joergensen,1996)。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或碳-自动分析仪器法测定提取液中的碳含量,以熏蒸与不熏蒸土壤中提取碳增量除以转换系数K EC 来估计土壤微生物碳。 二、试剂配制 (1)硫酸钾提取剂(·L-1):取分析纯硫酸钾溶解于蒸馏水中,定溶至10L。由于硫酸钾较难溶解,配制时可用20L塑料桶密闭后置于苗床上(60-100rev·min-1)12小时即可完全溶解。 (2) mol·L-1(1/6K 2Cr 2 O 7 )标准溶液:称取130℃烘2-3小时的K 2 Cr 2 O 7 (分析纯)9.806g 于1L大烧杯中,加去离子水使其溶解,定溶至1L。K 2Cr 2 O 7 较难溶解,可加热加快其溶 解。 (3) mol·L-1(1/6K 2Cr 2 O 7 )标准溶液:取经130℃烘2-3小时的分析纯重铬酸钾4.903g, 用蒸馏水溶解并定溶至1L。

生活中的新发现12篇_作文完整版

《生活中的新发现》 生活中的新发现作文(一): 生活中的新发现 我们习惯对生活中的事物熟视无睹了,其实只要我们认真一点,生活中会有一些新发现。 我们刚走进花店,啊,真是香气袭人呀!我一下子就被花的香味吸引住了。我高兴的对妈妈说:妈妈,妈妈,那里的花可真香呀!妈妈深吸了一口气,笑着对我说:真的很香呀!说着,就和爸爸开始挑花了。我趁爸爸妈妈挑花的时候,也看了看那些美丽的花。啊,那里的花可真多呀,有康乃馨、玫瑰花、郁金香、菊花、百合花、紫丁香、满天星、风信子、迷迭香、薰衣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几朵百合花,我拿起一朵百合花闻了闻,真香!我又看了看它的颜色,咦它的花瓣为什么是白色的呀 我的脸上露出了疑问的神情,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走了过来对我说:宝贝,百合不单单只有白色的。事实上百合的颜色是有很多种的,单色、混色都有。花的颜色是由花瓣细胞里的色素决定的。色素的种类很多,与花的颜色有关的色素主要是花青素和胡萝卜素。花青素存在于细胞液中,含花青素的花瓣可呈现出红色、蓝色、紫色等其它颜色。我在爸爸的解说下,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妈妈又之后说:花青素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现紫色。至于白花吗,那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的缘故呀!哦,原先如此呀!这下我但是真的明白了。 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些惊人的小发现,只要你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每一天都能够有一些意外的小收获。 生活中的新发现作文(二): 生活中的新发现 这天,我去奶奶家玩了。我跳完皮筋,觉得很热,便出去到小卖部准备买只冰糕吃。 叔叔,买只老冰棍!好嘞。叔叔说着便走出来,打开冰柜。咦,冰糕在哪呢?只见冰柜里放着一条大棉被,叔叔掀开棉被,一股冷气扑面而来,可爱的冰糕宝宝正整齐地躺在里面呢!给,小朋友,拿好,别掉了!叔叔热情的说。我一边往回走,,一边想:冬天,我们怕冷盖棉被,此刻又不是很冷,干吗给冰糕盖棉被?再说了,冰糕是冰冻的,怕热,给它们盖上棉被,冰糕不就化了吗?我摸了摸我的冰糕,幸好还没化,我得赶紧吃掉它。 回到家以后,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找出一条以下岗了的棉被,又

浅谈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浅谈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是生存在自然界里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到,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在数十万种以上。与医学最相关的称为医学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大致分以下数种: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及病毒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既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一、人类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相互制药,相互依存,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在人身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腔系统、咽喉腔、眼结合膜、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都有大量的微生物的存在,其中一部分为长期寄居的微生物,在机体防御机能正常时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或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而且是必须的。正常菌群是由相当固定的细菌组成,有规律地定居于身体一些特定部位,成为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常菌群数量是巨大的,大约为1014个左右,在长期的 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正常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对宿主表现不致病。 除正常菌群外,还有一种称为过路菌群,又称外籍菌群,是由非致病性或潜在致病性细菌所组成,来自周围环境或宿主其它生境,在宿主身体存留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如果正常菌群发生紊乱,过路菌群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正常菌群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1、如菌群之间生物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位粘附, 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斥过路菌群的入侵和群集,调整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2、免疫作用,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功能。 3、营养作用,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 大肠埃希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营养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我的新发现作文范文8篇

我的新发现作文范文8篇 本文是关于发现的话题作文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我的新发现今天我放学回家,妈妈对我说:“好宝,肚子饿了吧!我们今天中午吃虾哦!等一会,就来尝尝妈妈的手艺吧!”我心里开心极了,因为我今天很饿。过了一会,只听见厨房里传来一声“刺啦”,我跑去厨房看,就看见了妈妈正在炒虾子。我深吸了一口气,觉得很香。心想:今天中午可以大饱口福咯!突然,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为什么虾子刚刚还是青色的,现在放到锅里一炒,就变成红色的了?于是,我等妈妈炒完后,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拿起一只虾子仔细地看了起来,我又发现,虾子并不是全身都是红色的,它其实嘴巴是红色的,但肚子却是白色的。“咦?肚子是白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非常困惑。这时,妈妈听到了,她就说:“如果你不知道,你可以去查资料嘛!对吧!”等到吃完饭后,我便迫不及待的去问我的好朋友“百科全书”电脑,才知道了答案。原来,在虾子的外壳下面的皮层里,有许多的色素细胞,它可以显现出来不同的颜色,而且随着环境的明暗,这些色素细胞还能伸张或收缩,当环境比较亮时,色素细胞就会伸张,虾子的颜色就比较鲜明,当环境比较暗的时候,色素细胞就会收缩,虾子的颜色看起来也比较暗淡。 在一般的状况下,活生生的虾子都是青绿色的。但是,当虾子下锅以后,大部分的色素遇到高温都分解掉了,只有虾红素不怕热,遇

到高温不会分解,反而显现出红色。所以煮熟的虾子就是红色的了! 这下我终于知道虾子为什么是红色的了!我的午觉也可以睡得安稳一点了! 篇二:我的新发现--鸡为什么吃石子 清明节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去乡下去祭祖,顺便看望爷爷和奶奶。 奶奶乡下养了好多家禽,都是我在城里没有接触过的新鲜事物。我在院子里玩得真欢,看到一只大母鸡把一个石子吃到肚子里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仔细看了看。真的,又有一只母鸡把石子吃到肚子里了,我吓坏了,大母鸡的肚子要破了,我大呼小叫地把爷爷叫来。爷爷听我比划着告诉他后,乐坏了。爷爷笑着说:这是因为鸡的嘴巴没有牙齿,不能咀嚼食物,把石子吃下去,并把它们和吃下去的食物贮存到身体的一个小口袋里,石子和食物混合在一起,慢慢地把食物磨碎,食物被磨碎后进入肠道,就容易消化吸收了,所以小鸡要经常吃些小石子,就象我们吃开胃豆一样。 啊,通过这件事,我发现大自然的秘密很多,只要善于观察事物,就会学到好多知识!! 篇三:我的新发现 雨后天晴,我在院子里玩,无意中在大树上发现了慢慢爬行的几只蜗牛。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蜗牛的身体由眼、口、脚、触角和硬壳组成,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突发奇想: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呢?为了弄明白,我捉了几只带回家,养在一个小盒子里。 我拿了一些树叶、菜芯和馒头碎块给它们吃。然后,我上网查找

生活中的新发现

生活中的新发现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知道习作内容源于生活。 2.记事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熟练运用五细节 3.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有顺序,有重点的来把一件事写的生动具体 教学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来将一件事写的具体生动并能真正的去观察自然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范文,图片 教学课时: 5—45分钟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范文 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是四年级了,肯定学过很多名人故事了吧?而且老师常常让你课前看作文让你们积累你们肯定也知道一些课外的名人故事。那老师现在想请同学们来说一下你所知道的名人故事。

生:牛顿在苹果树下休息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从洗澡盆中发现了浮力。。。。。 师:恩,对的。许多科学家用他们独具的慧眼,观察生活,从中受到启发,获得了成功。那你们有没有从生活中发现什么神奇的事情啊?这些事情可能关于风雨雷电之类的自然现象也可能是关于动物植物的。也可能是关于人的。 生:蚂蚁认路、向日葵向阳,胶水用热水洗,口香糖用鸡蛋清洗,醋可以清洗茶渍 进入课题 一、开拓思路,学习例文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那老师这里呢也有一个同学他有一个新发现要和我们分享。发例文 师:同学们你们先读一遍,然后看老师黑板上的问题想一下。文章中的要做什么事?“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开始写的单词少而且错了许多?为什么后来比之前单词写得多错误也少了呢? 同学们都读完了吧?那老师这里有这么多问题你们是不是一下子觉得太多了啊。老师也想到了,所以呢,就把他们分成三部分,老师就把同学们也分成三组,你们讨论一下,要选哪个来解答。 一:发现问题二:探究问题三:解决问题 师:回答的好的话加星星哦。那哪一组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举手啊。第一组:发现。文章中我要十分钟内默写最多最准确的英语单词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整理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数量测定 (一)培养基的制备 Ⅰ测定微生物总量培养基: 1. 细菌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牛肉膏Beefextract 5.0g 蛋白胨Peptone 10.0g NaCI 5.0g 蒸馏水H20 1000m1 琼脂15~20g PH 7.2~7.4 制备步骤: ⑴在100 mL小烧杯中称取牛肉膏5.0g,蛋白胨10.0g,加50 mL蒸馏水,置电炉搅拌加热至牛肉膏,蛋白胨完全溶解. ⑵向小铝锅中加入500 mL蒸馏水,将溶解的牛肉膏,蛋白胨倒入铝锅中并用自来水洗2~3次.加入 5.0gNaC1,在电炉上边加热边搅拌. ⑶加入洗净的琼脂条,继续搅拌,加热至琼脂完全熔化,补足水量至1000 mL. ⑷用NaOH或HC1调至pH7.0. 用酸度计或用玻棒沾少许液体用精密pH试纸测定其pH值,并用10%NaOH 调至所需pH值,必要时用滤纸或脱脂棉过滤。一般比要求的pH高出0.2,因为高压蒸汽灭菌后,pH常降低。 ⑸根据不同需要,可将配好的培养基分装入配有棉塞的试管或三角瓶内。注意分装时避免培养基挂在瓶口或管口上引起杂菌污染。如液体培养基,应装试管高度的1/4左右;固体培养基装试管高度的1/5左右;装入三角瓶的量以三角瓶容量的一半为限。,塞好棉塞,装入小铁丝筐,然后用旧报纸将棉塞部分包好. 标签表明培养基的名称、配制日期等。 ⑹高压蒸汽灭菌,用0.1Mpa(15lb/in2)121℃灭菌(15-20)30min. 2. 放线菌培养基(改良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 可溶性淀粉20g KNO3 1g K2HPO40.5g MgSO4? 7H2O 0.5g NaCl 0.5g原0.05g FeSO4? 7H2O 0.01g pH 7.2-7.4 制备步骤: (1)计算根据配方计算各种药品所需要的量,然后再分别称量。 (2)称量准确称量各种成分。 (3)溶化配制时,先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倒入少许沸水中,在火上加热,边搅拌边依次逐一溶化其他成分,溶化后,补足水分到1000ml,调PH(可不调)。 (4)分装、包扎、灭菌。

论述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我们生活中的世界,其实是到处布满微生物的世界,从远古时期起人类就和微生物在地球上共处,人类在适应了微生物的同时,又不断遭遇微生物所引起的各种疫病,因此人类与微生物之间就展开了战争。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研究培养葡萄球菌时,偶然发现了青霉素,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抗菌素类药物的诞生。青霉素能抑制病菌细胞壁的形成,使菌体的新陈代谢失调,达到抑菌和杀菌的效用。之后又出现了很多抗菌素类药物,如头孢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等。一时间,人们就觉得在人类与微生物的斗争中,人类已经领先了,因为如结核菌、细菌性肺炎、败血症、梅毒、淋病和其他细菌性传染病慢慢被征服了。 但是,正是由于这些抗菌素类药物有抑菌和杀菌的效用,人们大多数认为,不管患了什么病,总是认为多吃点抗菌素药物好,这就导致了以下问题:在多数情况下,抗菌素的作用只是抑制或削弱病原菌的活动,人最终还得靠机体本身来彻底战胜病原菌。长期使用某种抗菌素,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相反,还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变异品种,从而使抗菌素失去它特有的效用。 但这些祸只是由一极少部分的微生物所致,只有这一少数微生物也是人类的敌人。但并不是说一切的微生物对人类都有危害的,如果是这样,人类或许早就灭亡了,因为上面已经讲了,人类是生活在微生物的世界。那现在就谈谈微生物对人类有好处的一面。 微生物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细菌数亿/g土壤,土壤中的细菌总重量估计为:10034 × 10 12 吨;每张纸币带细菌:900万个人体体表

及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皮肤表面:平均10万个细菌/平方厘米口腔:细菌种类超过500种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0万亿粪便干重的1/3是细菌,每克粪便的细菌总数为: 1000 亿个;每个喷嚏的飞沫含4500-150000个细菌。

观察中的新发现作文

观察中的新发现作文 本文是关于观察的话题作文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发现,是善于观察的成果;小编收集了观察中的新发现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观察中的新发现 许多人都认为看电视是浪费时间。可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只要留心观察,从中也能学到很多知识。 有一次,我写完作业打开电视,看“智慧树”栏目的“科学泡泡”节目。主持人绿泡泡说:“怎样才能知道什么食物里面含有淀粉呢?”主持人红果果说“用一种神奇的水,就可以知道。这种神奇的水就是“碘酒”,比如,在馒头上滴上碘酒,馒头就会变为紫色或黑色。如果一种食物滴上碘酒后有着两种颜色的话,就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通过这个节目,我掌握了检查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的方法。只要做一个有心人,留意观察,注意学习,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观察中的新发现作文三:观察中的新发现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哥哥去公园钓了几条金鱼。我把它们小心翼翼的装进塑料袋里,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回到家我又把它们放进鱼缸里,灌满水,放进几粒饲料。看着它们在鱼缸里快活的游来游去。花的、黑的、大的、小的;有的上下游

动着;有的伸出头来吐了几个小泡泡;还有的晃动着那大大的尾巴。犹如许多小黄点在水中晃来晃去。可爱极了! 第二天,我又来看小金鱼时,发现有两条小金鱼已经翻白肚皮――死了。我想:小金鱼呀小金鱼,你怎么就死了呢? 我带着这个疑问问爸爸:“爸爸,小金鱼怎么死了呢?”“嘿嘿,乖孩子,这你就不知道了,”爸爸摸着我的头说,“你看小金鱼那么多,盆子却那么小,氧气当然很少,小金鱼跟我们人一样,也需要氧气呀。你把它们放进一个大盆子里就不会了。”“哦,我明白了。” 我把小金鱼放进了一个大盆子里,果然小金鱼不翻白肚皮了。 哈哈我又学到了新知识! 第二篇:观察中的新发现 发现,是善于观察的成果;发现,是总结经验的来源:发现,是奋发向上的条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发现,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发现了头发有“电”,这种电叫做“静电”。 这个发现,是我无意中发现的。记得那节数学课,老师要求我们剪下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上数学课了,我拿出这些小纸碎,放在桌上。老师要求我们以四个人为小组单位,讨论长方形的特点和它的性质。因为那时候是寒冷的冬天,大家都穿着棉袄,正因为天气冷,我就懒起来了,不洗头发,所以就有头屑,常常要抓一下头发,真讨厌。这节课,我的头屑毛病又复发了,我不由得用手抓了几下头发,又放到桌子上了。此时,在离棉袄不远的长方形小纸块突然粘住了棉袄。我顿时被吓了一跳。

土壤微生物计数法

土壤微生物计数法 土壤是最复杂、最丰富的微生物基因库,所含微生物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各类繁多,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大类,是土壤最活跃的成分。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根据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来计算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统称为培养计数法,主要有稀释平板法和最大或然计数法;二类是将土壤微生物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称为直接镜检法,包括涂片法、琼脂薄片法和膜过滤法等;三类是直接将微生物从土壤中分离和提取出来后再进行测定,主要有离心分离法。 1.1培养计数法 1.1.1概要 在自然条件下,土壤中的大多数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一旦供给可利用的碳源(如培养基),一些微生物将快速生长繁殖。因此,根据在培养基上所生长的微生物数量,可以估算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这种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称为培养计数法,主要包括稀释平板计数法(简称稀释平板法)和最大或然计数法。 稀释平板计数法的基本原理:土壤微生物经分散处理成为单个细胞后,在特殊的培养基上生长并形成一个菌落,根据形成的菌落数来计算微生物的数量。 最大或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假设被测定的微生物在稀释液中均匀分布,并在试管或平板上全部存活,随着稀释倍数的加大,稀释液中微生物的数量将越来越少,直到将某一稀释度的土壤稀释液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后,没有或很少出现微生物菌落。根据没有出现菌落的最低稀释度和出现菌落的最高稀释度,再用最大或然计数法计算出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1.1.2稀释平板法 一、试剂配制

常用的培养基各类很多(见附录一),可根据需要测定的微生物种类选择培养基。按配方配制培养基后,先在121℃下灭菌15min,冷却至45~50℃使用。凝固后的培养基可加热溶解后使用。 二、仪器设备 广口瓶或三角瓶及配套的橡皮塞,移液管(1ml、10ml,吸口用棉花塞住后用牛皮纸包好灭菌)培养皿(9㎝,用牛皮纸包好后灭菌)和显微镜等。 三、操作步骤 (1)土壤系列稀释液制备 取新鲜土壤(<2㎜)10.00g,放入经灭菌的装有70ml水的广口瓶中,塞上经灭菌的橡皮塞,在振荡机上振荡10min,此为10-1土壤稀释液。迅速用灭菌的移液管吸取10-1土壤稀释液10ml,放入灭菌的装有90ml水的广口瓶中,塞上橡皮塞,混合均匀,此为10-2土壤稀释液。再如此依次配制10-3、10-4、10-5和10-6系列土壤稀释液。上述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污染。 (2)平板制备和培养 从两个稀释倍数的土壤稀释液中(细菌和放线菌通常用10-5和10-6土壤稀释液,真菌用10-2和10-3稀释液)吸取1.00ml(吸前摇匀),分别放入五套培养皿中(注意每变换一次浓度,须更换一支移液管);再向培养皿内注入45~50℃的培养基10ml,立即混合均匀,静置凝固后,倒置放于培养箱中培养。细菌和放线菌在28℃下培养7~10d,真菌在25℃下培养3~5d。 (3)镜检计数

微生物与人的关系

微生物与人的关系 微生物,是生存在自然界里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到,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在数十万种以上。与医学最相关的称为医学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大致分以下数种: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及病毒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既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一、人类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相互制药,相互依存,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在人身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腔系统、咽喉腔、眼结合膜、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都有大量的微生物的存在,其中一部分为长期寄居的微生物,在机体防御机能正常时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或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而且是必须的。正常菌群是由相当固定的细菌组成,有规律地定居于身体一些特定部位,成为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常菌群数量是巨大的,大约为1014个左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正常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对宿主表现不致病。 除正常菌群外,还有一种称为过路菌群,又称外籍菌群,是由非致病性或潜在致病性细菌所组成,来自周围环境或宿主其它生境,在宿主身体存留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如果正常菌群发生紊乱,过路菌群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正常菌群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1、如菌群之间生物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位粘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斥过路菌群的入侵和群集,调整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2、免疫作用,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功能。 3、营养作用,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营养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4、排毒作用,如双岐杆菌能使肠道过多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下降到正常水平,减少内毒素的吸收。 5、抗肿瘤作用,能降解、清除体内的致癌因子,激活体内的抗肿瘤细胞因子等。 6、抗衰老作用,双歧杆菌能刺激肠道产生免疫球蛋白,还能及时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产生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称为微生态平衡,影响其微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外环境因素,也有宿主因素,外环境主要是通过改变宿主的生理功能产生的,如正常菌群,通过产生细菌素,抗生素和其代谢产物,以及争夺营养,空间争夺以阻止过路菌群入侵,保持自身的稳定性。生态平衡时,可以保持宿主的正常生理功能,如营养、免疫、消化等。生态失调可因慢性病,癌症,手术,辐射感染,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等引起。 二、微生物对人类的益处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动物及植物都是有益的,而且都是必须,如果自然界没有微生物的存在,植物就不能进行代谢,人类及动物也难以生存。正常情况下人体不会发生感染性疾病。在正常情况下,寄居在人体口腔、鼻腔、咽喉腔以及消化道的菌群都是无害的,而且有的还能抵抗病原微生物。寄居在肠道中的大肠埃希菌还能向宿主提供必须的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B12,维生素K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观察中的新发现作文300字

观察中的新发现作文300字 1 观察中的新发现今天我向一个同学借了金鱼观察。小金鱼的全身都是橘黄色的,头上有个“大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撞到了鱼缸壁后才 鼓起来的。这条小金鱼全身长满了金黄色的鳞片,光线一照,金光闪闪,煞是好看。它的鳍和尾也带着一点淡淡的金色,还有一点透明,好像穿着金色的纱裙。 我发现:金鱼会不停地喝水。为什么它要喝水呢?难道它不会胀死吗?难道它自己生活在水中还很渴吗?一个个大问号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问了同学,她说:“我们看它好像在喝水,其实是在吸水中的空气呢!水里没了空气,就会从腮排出,不是吸入体内的1我还发现:鱼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我轻轻碰了下鱼缸,它就乱游起来,仿佛在不满地责怪我:“以后不要这么突然嘛!会吓死鱼的啦1鱼也不会控制 自己的馋嘴,我看她喂了一把食,小金鱼马上抢光了。我也想喂一点,

同学说:“不能喂了,再喂它要胀死的1“哦,我明白了。”我说。小金鱼可真可爱呀! 2 观察中的新发现听说鸡蛋放在盐水里可以浮起来,我想做实验! 一天,我准备了一个鸡蛋、一包盐、一把勺子、一盆水。我把鸡蛋放在水盆上。鸡蛋马上沉下去了。我放了一勺盐,看鸡蛋丝毫没有要动的迹象。我想:鸡蛋怎么还是沉在水底。忽然我看见鸡蛋旁边有两个小小的泡泡。我想:难道那是鸡蛋的嘴巴!过了一会儿发现鸡蛋浮起来了。泡泡也消失了。 “为什么水;里会起泡泡?”我问爸爸。 “因为气体碰到水,所以会起泡泡。”爸爸说。 “为什么鸡蛋放在盐水里会浮起来?”我说。 “因为盐的重量超过了鸡蛋的重量。”爸爸说。 这次试验让我知道了气体碰到水会起泡泡。盐的重量超过鸡蛋的重量鸡蛋就会浮起来。3

观察中的新发现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哥哥去公园钓了几条金鱼。我把它们小心翼翼的装进塑料袋里,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回到家我又把它们放进鱼缸里,灌满水,放进几粒饲料。看着它们在鱼缸里快活的游来游去。花的、黑的、大的、小的;有的上下游动着;有的伸出头来吐了几个小泡泡;还有的晃动着那大大的尾巴。犹如许多小黄点在水中晃来晃去。可爱极了! 第二天,我又来看小金鱼时,发现有两条小金鱼已经翻白肚皮――死了。我想:小金鱼呀小金鱼,你怎么就死了呢? 我带着这个疑问问爸爸:“爸爸,小金鱼怎么死了呢?”“嘿嘿,乖孩子,这你就不知道了,”爸爸摸着我的头说,“你看小金鱼那么多,盆子却那么小,氧气当然很少,小金鱼跟我们人一样,也需要氧气呀。你把它们放进一个大盆子里就不会了。”“哦,我明白了。” 我把小金鱼放进了一个大盆子里,果然小金鱼不翻白肚皮了。 哈哈我又学到了新知识!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一)培养基的制备: Ⅰ测定微生物总量培养基: 1. 细菌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牛肉膏Beefextract 5.0g 蛋白胨Peptone 10.0g NaCI 5.0g 蒸馏水H20 1000m1 PH 7.2~7.4 2.放线菌培养基(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 可溶性淀粉20g KNO 3 1g K 2HPO 4 0.5g MgSO 4? 7H 2 O 0.5g NaCl 0.05g FeSO4? 7H2O 0.01g pH 7.2-7.4 注:配制时,先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倒入少于所需水量的沸水中,在火上加热,边搅拌边依次逐一溶化其他成分,溶化后,补足水分到1000ml,调pH。 另:倒平板之前,在溶化的培养基中加重铬酸钾溶液,每300mL培养基加3%重铬酸钾1mL(l00ppm)。 3.真菌培养基(马丁(Martin)-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 葡萄糖 10.0g MgSO 4.7H 2 O O.5g 蛋白胨 5.0g 孟加拉红33.4mg (或者每升加1%溶液3.3mL) K 2HPO 4 1g 蒸馏水H20 1000m1 PH 自然(4~5) 注:⑴灭菌前加卡那霉素20μg/ml,或者倒平板之前加链霉素。 ⑵倒平板之前加乳酸,每100mL培养基加0.lmL。 以上培养基皆加琼脂15g/L。 Ⅱ测定功能菌所用培养基: 1.亚硝酸细菌培养基(改良的斯蒂芬逊(Stephenson)培养基A) (NH4)2SO4 2.0g NaH2PO40.25g MnSO4·4H2O 0.01g MgSO4·7H2O 0.03g K2HPO40.75g CaCO3 5.0g 蒸馏水1000ml PH 7.2 注:CaCO3最后加,不需要溶解,直接调PH,培养基中有这个成分是为了缓冲pH。因为硝化细菌的生长会产生酸化效应,使得氢离子过剩,到了一定程度硝化作用将无法继续,所以要碱性物质平衡酸碱。下同。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选修课 学年论文题目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摘要:本文通过对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重新定位,阐述了当今人们对微生物的错误理解的一次梳理,。 关键词:微生物、人类健康 正文: 微生物学在它诞生之初,引起全人类关注的焦点也正是这门科学对于防治人类和家畜传染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微生物学家发现了许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家畜繁育的病原菌,阻挡或者消灭它们就能防治疾病。由于巴斯德用不可动摇的实验证据否定了生物自然发生的可能,兼之一整套微生物学方法的建立和完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发现病原微生物最频繁的时代,几乎每年都有能导致严重疾病的病原菌被人类缉拿归案。 1.人类生存的头号杀手——传染病 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21世纪,虽然我们能够制服引起一般传染病的微生物,但是,艾滋病和新出现的疾病依然严重威胁着人类,还有些一度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开始死灰复燃。例如,世界各地一度似乎销声匿迹的结核病,近年来却死灰复燃,患病率节节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全世界每年死亡的5千2百万人中,有3分之一是由传染病造成的。 1.1消灭病原微生物是微生物学的首要任务 为了防除这些疾病,全世界虽然已经花费了无法统计的经费,但有些疾病的罪魁 祸首却仍然没有被征服,甚至艾滋病的患者和感染者还在每年成倍增长。人类和病原 微生物的斗争也许是一场永远看不到尽头的战争。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微生物学甚至比 别的学科重要得多,如果人类被病原微生物消灭了,其它科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每个人都有生病的经验,但不一定了解为什么会生病。人和动植物都会患病,但 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发的。例如血吸虫病是较高等的软体动物引起的,肺 癌多半由环境因素(如吸烟)造成,流血不止的血友病则是遗传性疾病。虽然今天不 是由微生物引发的疾病,例如某些癌症、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等在人类死亡原因中的比 例逐年在增加,然而大量致病微生物却仍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还是人 类死亡的头号杀手。 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即传染病种类繁多。传染病的发生、传播、预防和治疗, 是医学微生物学的任务,也是微生物学的首要任务。 1.2病原微生物简介 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叫做病原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就是病原体生存的场所,我们称为病原体的宿主,病原体在宿主中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这一过程称为感染。不过人体或动物不像人工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可以让病菌不受限制地肆意生长繁殖,轻易地导致机体死亡。病原体入侵人体后,在发生感染的同时,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与之对抗,这称之为免疫。感染和免疫是一对矛盾,其结局如何,根据病原体和宿主两方面力量强弱而定。如果宿主足够强壮,可以根本不形成感染;即使形成了感染,病原体也多半会逐渐消亡,于是患者康复;如果宿主很虚弱而病原体很凶猛,则感染扩散,病人将会死亡。除了宿主自身的力量,有效的抗菌药物和其它措施的协同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多数疾病是可以很快治好的。依靠不断发展的

观察大自然的新发现作文450字花坛中的发现

观察大自然的新发现作文450字:花 坛中的发现 春天,万物苏醒,鸟语花香,整个世界都感觉精神了许多。 我家门前的花坛中也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个个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蝴蝶在花坛上飞来飞去,宛如一只只小精灵在翩翩起舞…正当我看的入迷,突然发现泥土有些松动,我想:真是奇了怪了,泥土怎么会自己动?过了一会儿,只见土中探出一个小脑袋,随后整个身体都露出来了,呵!原来是条小小的蚯蚓在松土。蚯蚓松土是为了不让泥土板结,它吃枯草烂叶子,排出的粪便是花草树木的好肥料。 春天到了,蝴蝶开始采花粉;蜜蜂开始酿蜜,当然,蚯蚓也开始工作了—松土。 我从书上还知道蚯蚓被敌人攻击时即使被切为两断,也不会死掉。我很好奇,就随手捡了一根树枝把它切断了。它一开始装死,躺着一动不动,过了好久,它终于开始蠕动了,被我切断的那条尾巴

居然也成一条活蚯蚓,又钻进泥土里开始了新的工作。 大自然的奥秘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一定会知道的更多更好的。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春天,万物苏醒,鸟语花香,整个世界都感觉精神了许多。 我家门前的花坛中也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个个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蝴蝶在花坛上飞来飞去,宛如一只只小精灵在翩翩起舞…正当我看的入迷,突然发现泥土有些松动,我想:真是奇了怪了,泥土怎么会自己动?过了一会儿,只见土中探出一个小脑袋,随后整个身体都露出来了,呵!原来是条小小的蚯蚓在松土。蚯蚓松土是为了不让泥土板结,它吃枯草烂叶子,排出的粪便是花草树木的好肥料。 春天到了,蝴蝶开始采花粉;蜜蜂开始酿蜜,当然,蚯蚓也开始工作了—松土。 我从书上还知道蚯蚓被敌人攻击时即使被切为

两断,也不会死掉。我很好奇,就随手捡了一根树枝把它切断了。它一开始装死,躺着一动不动,过了好久,它终于开始蠕动了,被我切断的那条尾巴居然也成一条活蚯蚓,又钻进泥土里开始了新的工作。 大自然的奥秘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一定会知道的更多更好的。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春天,万物苏醒,鸟语花香,整个世界都感觉精神了许多。 我家门前的花坛中也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个个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蝴蝶在花坛上飞来飞去,宛如一只只小精灵在翩翩起舞…正当我看的入迷,突然发现泥土有些松动,我想:真是奇了怪了,泥土怎么会自己动?过了一会儿,只见土中探出一个小脑袋,随后整个身体都露出来了,呵!原来是条小小的蚯蚓在松土。蚯蚓松土是为了不让泥土板结,它吃枯草烂叶子,排出的粪便是花草树木的好肥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