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适用中的合同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法律适用中的合同解释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摘要:合同解释的主体,应专指受理案件的法庭或仲裁庭。合同解释的对象应为表示于外部的当事人的共同意思。具体解释方

法在解释过程中,是分工合作地担任不同的任务,发挥不同的功能,从而在共同协力下完成发现合同意旨的任务。任意性规范对合同漏洞的补充功能毕竟是有限的。在不存在可适用的任意性规范时,解释者最终就必须求助于更为抽象的解释因素。解释客观化、统一化的理论,是针对格式条款而言的。

关键词:法律适用;合同解释;解释方法;漏洞补充;格式条款

单就合同解释而言,该问题之所以产生,一般

都是合同当事人在事后对所用语言、文

字的含义或合同内容有所争议,诉诸法院裁

决所致,所以它在性质上属于一种事后解释作业。可见,文字的含在内容上固有的多义性,

以及在外延上难以避免的模糊性,决定了绝大

多数的合同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意思表示的不明

确甚至遗漏,这进一步影响到当事人具权利、

义务的确定以及合同效力的真正实现,合同解

释最直接的作用,就在于通过权威机关的实际

作业,明确当事人经合意而形成的具体权利义务关系,从而解决合同内容的暧昧可能导致的争议。

在法律适用的层面上,合同解释的意义尤为重大。一般而言,法律的适用是指将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案件以获得判决的全过程。首先,在法律的适用中需寻找一个对于待决案件有其适用性的法律规定,这项作业称为“找法”,它包括法律解释和法律漏洞补充两项具体作业。法律适用的第二个步骤是形成小前提,即明确系争事实的内容和审查其真实性,并评价其法律意义,以便把该事实置于法律规范构成要件之下,从而形成三段论法的小前提。最后,在获得对于待决案件具有适用性的法律规定,以及把案件事实涵摄到该规定的构成要件之后,法院或仲裁庭应按照三段论方法,将法律规范的效果归属案件事实上去,从而作出判决。[1 ]具体到合同案件中,法院或仲裁庭为适用

法律,以确定合同的法律效力以及当事人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应明确应适用之法律规范的意义,以便确定逻辑上的大前提,另一方面须明确应适用之合同的含义,以确

定逻辑上的小前提,由此构成法律适用上的有机运行过程。换言之,法律解释和合同解释从终极意义上讲都是以法律的适用为目的,亦即解释者对某个法律规范或合同文本进行解释,不仅仅限于理解该法律规范或合同文本,而是要确定法律适用上的大小前提,并从中得出判决。但是,从两者的直接意义来看,前者的目的应该在于使法律的抽象规定可适用于具备相同要件的同类法律行为,后者则旨在使具体的意思表示可个别地适用法律。[2 ]

由此可见,合同解释主要是在法律适用的层面才在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方面具有研究的意义。

一、合同解释的基本问题

合同解释的主体。

关于合同解释的主体,学界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它既包括受理案件的法庭或仲裁庭,

也包括合同当事人乃至其他任何和合同无关的人;另有观点认为,它仅指受理案件的法庭或

仲裁庭。[3 ]

欲对此分歧作出正确论断,须首先认识合同解释的意义。正如前述,对合同进行解释之所以成为必要,乃因其内容不够明确或不够完善而

致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难以确定。然而,显然的事实是,要对当事人之间的此种分歧做出有约束力的裁断,需借助一定的权威。而能担当这一角色的,非审理案件的法庭或仲裁庭莫属。诚如学者所言,

"真正具有法律意义的合同解释,只能是在处理合同纠纷过程中,对作为裁判依据的

事实所作的权威性说明。” [4 ]而由当事人自己亦或他人对合同所作的解释,即使可能有相当的精确度或合理性,或者具有一定的学理价值,[3 ]在司法实践上也只是具有参考价值。

由此可见,合同解释的主体,严格来说,应专指受理案件的法庭或仲裁庭。

合同解释的对象。

通俗地讲,合同解释的对象就是合同的内容,或曰合同条文所用的文句。但合同解释的目的,在于透过符号,特别是社会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文字,探求当事人的真意。因此,合同解释之抽象意义上的对象,就是所谓的“当事人的真意”。合同是典型的双方法律行为,这一观念表明其中的真意是指当事人双方达成一

致并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对这一表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按理论上的分析,意思表示分为内心意思和外在表示两个阶段。其中内心意思的构成要素,通常认为应包括目的意思和效果意思两项。前者是确定合同具体内容的意思要素,如标的物的名称、数量、价金等,这种意思的欠缺将导致具体权利义务的无从确定,其后果是意思表示的不成立。因此, 合同解释的对象主要是针对目的意思而言的。但是,由于完整的内心意思是目的意思和效果意思的结合,而其中的效果意思,又称法效意思,是希望目的意思具有法律效果的意思,所以合同解释针对的目的意思,并非单纯的目的意思,而是指附加效果意思的目的意思。例如,甲向乙表示将实施某项工作,这仅仅是目的意思的表示,并不意味着甲受到了约束;而假如甲表示有义务从事该工作,则为目的意思表示和效果意思表示的结合,意味着甲使自己受到了约束,丧失了改变其意思表示的可能。显然,仅对前者进行解释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此时行为人并不具有追求法律后果的意图。

其次,必须注意的是,合同解释所针对的意思,不是隐藏于当事人内心的意思,而是当事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事实上,从意思表示行为的形态来看,对纯粹内心意思的解释也是不可能成立的,此类意思如果未被表示出来,根本不可能被人识别。据此,在对合同进行解释时,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解释原则上应采取客观性立场。在表示和意思不一致的情况下,应以外部表示为准;法官应就当事人最终的表示确定其含义,不能去探索其在作出表示之前的打算;所谓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应作广义的理解,它不仅包括明示的意思,而且也包括默示的意思.

最后,按照合同的一般理论,由于它是当事人双方的合意,所以合同解释的对象不能

是表示于外部的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而应为表示于外部的当事人的共同意思。

合同解释的内涵及其具体类型。

阐明解释。阐明解释,是指当事人的意思不够明确时,借解释方法使合同文义趋于明确,从而确定双方当事人意定的合同内容。一般认为,意思表示一致是合同成立的本质,而合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