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手串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的手串文化
清朝剧都看过很多,想必大家对那些皇帝,皇后妃子,太子们胸前佩戴的珠串应该不陌生吧。

他们可是文玩界的始祖啊!那么咱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吧!
朝珠,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

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於胸前。

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

其种类有琥珀朝珠、料器朝珠、核雕人物山水朝珠、鹤顶红朝珠、沉香木朝珠、象牙朝珠串、翡翠朝珠、核雕翡翠珊瑚朝珠、南红玛瑙朝珠、雕瓷朝珠、翠玉猫眼石朝珠、树籽朝珠串等。

朝官,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以及五品官命妇以上,才得挂用。

其中东珠和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

参阅《清文献通考.王礼十七、十八》、《清会典.礼部四.仪制清吏司》。

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不同品级的官员佩戴朝珠材质也不一样,朝珠材质有东珠(珍珠)、翡翠、珊瑚、翡翠、琥珀、蜜蜡等制作,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

朝官,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以及五品官命妇以上,才得挂用。

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

皇帝穿朝服时戴一盘东珠朝珠,皇后、皇太后穿朝服时戴一盘东珠外,还在两肩斜挂两
盘红珊瑚朝珠,以示身份特殊。

皇帝佩戴朝珠,还根据不同的场合戴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祭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戴琥珀或蜜腊朝珠,祭日戴红珊瑚朝珠,祭月戴绿松石朝珠。

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朝珠寓意天、地、日、月。

清代东珠朝珠
珍珠朝珠
清蜜蜡朝珠
琥珀朝珠
朝珠的外形特征
朝珠,据说象征著四季,而朝珠的质料也不尽相同。

由于清朝皇帝笃信佛教,凡皇帝、后妃、文官五品及武官四品以上,另外侍卫和京官等,均可佩挂朝珠,并且可作为皇帝所赏赐的物品。

玛瑙朝珠
朝珠两旁共附小珠三串:一边一串,另一边两串,名为“纪念”;戴法男女有别,两串在左一串在右为男,两串在右一串在左为女。

另外有一串珠垂於背,称背云;垂在胸前的叫“佛头”。

沉香木朝珠
翡翠朝珠
按清《会典》规定,自皇帝、后妃到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皆可配挂朝珠,朝珠虽然是装饰品,但一般官员和百姓不能随意佩带。

对于佩带何种质地的朝珠,也有严格的区分和等级规定,从官员胸前所佩带朝珠质地的好坏,可以看出官员的品级高低来。

皇帝皇后才能佩带的------东珠朝珠
清皇帝御用朝珠
青金石朝珠
青金石朝珠为清代皇帝祭天时佩戴,皇帝在不同的场合戴不同质地朝珠。

清蜜蜡朝珠
清琥珀朝珠
清代皇帝祭地时佩戴蜜蜡朝珠,琥珀朝珠。

清乾隆松石绿釉镂空朝珠
清代皇帝祭月时佩戴红珊瑚朝珠。

金珀一百零八子朝珠
朝珠虽然质地不同,但是它的样式却是严格统一的。

朝珠的计数单位叫做“盘”一般朝珠要穿108颗珠子和4颗大结珠。

108颗珠子象征着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4颗结珠象征着一年四季,也称“结珠”;候是古时的时间单位,一候是五天,一年就有72候。

朝珠旁边共附小珠小串,一边一串,另一边两串,名为“纪念”;三组”纪念“代表是每个月上中下三旬,有三十天;而五天是一候,所以十个珠子之间每五个要打一个结。

绿松石漆红朝珠
皇帝朝珠,用东珠一百有八,佛头、记念、背云、大小坠杂饰,各惟其宜,大典礼御之。

惟祀天以青金石为饰,祀地珠用蜜珀,朝日用珊
瑚,夕月用绿松石,杂饰惟宜。

绦皆明黄色。

皇子、亲王、亲王世子、郡王朝珠不得用东珠,馀随所用,绦皆金黄色;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朝珠不得用东珠,朝珠绦用石青色;民公、侯、伯朝珠,珊瑚青金绿松蜜珀随所用,杂饰惟宜,绦用石青色。

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子、男、文一品、武一品、文二品、武二品、文三品、武三品、文四品、武四品、文五品朝珠,珊瑚青金绿松蜜珀随所用,杂饰惟宜。

绦用石青色。

菩提子朝珠
清碧玉朝珠
清沉香朝珠
朝珠其实由念珠演化而来,故结构与佛珠类似。

朝珠由身子、结珠、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七部分组成。

通常一盘朝珠周长大致在130至170厘米之间。

意寓12月、24节气、72候为一年,总数定为108。

这是说法之一。

清琉璃朝珠
还有一种说法,佛教认为常人一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将其归纳为108种,所以旧时佛寺每日朝暮各撞钟一百零八下,称为“醒百八烦恼”。

在108颗珠中,每隔27颗穿入一颗不同材质的大珠,称为“结珠”,结珠的颜色与其他珠子形成鲜明对比。

4颗结珠将朝珠分成四部分,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四季。

挂在脖子后面与结珠相连的珠子称为“佛
头”。

佛头有孔与“背云”相接,背云意为“一元复始”,垂于背后,背云最下端缀有葫芦形“大坠”,称为“佛嘴”。

清翡翠朝珠
珍珠朝珠
珍珠按产地可分为南珠和北珠。

南珠又称“廉珠”,是产于广东廉江和雷州沿海一带的海水珍珠。

北珠又称“东珠”,是产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淡水珍珠。

东珠是河蚌所生,南珠则为海蚌所产。

东珠素有“大珠”、“美珠”之称的东珠,微粉红色的称为“美人湖”,微青色的称为“龙眼湖”,皆为上品。

清代在在打牲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西北)设总管衙门,专门为皇室采捕东珠,所采东珠全部送入清宫内务府。

清·东珠朝珠
清乾隆御制东珠朝珠
清朝统治者规定东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能佩戴,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其他人等佩戴或拥有东珠朝珠均属僭越犯上,这也是为何存世东珠朝珠稀少珍贵的原因。

清御制东珠朝珠(2010-04-8)在苏富比以6,786万港币成交
咸丰帝佩带的-------东珠朝珠
除东珠质料的朝珠外,还有其他宝石用于皇帝佩戴的朝珠。

按场合不同,皇帝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佩戴不同颜色的朝珠。

清代规定皇帝在祭圜丘(天坛)时,穿蓝色朝服,佩戴青金石朝珠。

祭方泽(地坛)时,穿明黄色朝服,佩戴琥珀或蜜腊朝珠。

在日坛举行朝日礼时,穿红色朝服,佩戴红珊瑚朝珠。

在月坛举行夕月礼时,穿白色朝服,佩戴绿松石朝珠。

四种颜色分别代表天、地、日、月。

珍珠朝珠
佩戴朝珠时,须将“背云”垂于背部,紧靠后背心,背云长度大约在65至70厘米之间,与清代男子所蓄辫子长度相当。

“佛头”在颈后,前胸的珠子以三个结珠作中心对称,“纪念”随朝珠垂于胸前。

对于命妇,如穿着吉服参加祈谷、先蚕古礼时,只需佩挂一盘朝珠;若遇重大朝会如祭祀先帝、接受册封时,必须穿着朝服并佩挂三盘朝珠,正面一盘佩于颈间,另外两盘朝珠从左右肩斜挂交叉于胸前。

而男子在任何场合只佩挂一盘朝珠。

清核雕朝珠
清象牙朝珠
清皇帝祭地时佩戴的------金琥珀朝珠
清乾隆金朝珠
清中期纯金朝珠
清青金石朝珠
清中期珊瑚朝珠
清朝根据亲贵等级对所佩戴朝珠的颜色、数量、质料作了规定,以显示不同的地位。

皇太后、皇后朝服御朝珠三盘,东珠一、珊瑚二;吉服御朝珠一盘,绦皆明黄色。

皇贵妃朝服用朝珠三盘,蜜珀一、珊瑚
二;吉服用朝珠一盘,绦亦明黄色。

贵妃、妃朝珠绦用金黄色,余与皇贵妃同。

皇子朝珠,不得用东珠,绦金黄色;亲王、郡王朝珠制同。

贝勒下至文五品、武四品官、奉恩将军、县君额驸、京堂翰詹科道侍卫及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所属官应用朝珠者,绦皆石青色。

皇子福晋朝服用朝珠三盘,珊瑚一、蜜珀二;吉服用朝珠一盘,绦皆金黄色;亲王福晋、固伦公主、和硕公主,郡王福晋、郡主、县主朝珠制同;
贝勒夫人下至乡君朝珠制亦同,惟绦用石青色;民公、侯、伯夫人下至五品命妇,朝珠三盘,珊瑚、青金石、绿松石、蜜珀随所用,绦皆石青色。

清乾隆象牙镂空朝珠
清中期碧玺朝珠
清中期核雕朝珠
官员们所佩戴的朝珠,除了皇帝赏赐外,通常自己置备。

置办不起的,只能用旧货或替代品。

当时也确有置办不起朝珠的,只好买一挂瓷珠充数。

好了,小编就介绍到这里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左氏文玩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