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方志发展史的回顾与展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志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清代方志发展鼎盛,方志理论研究深入。清以前方志的理论研究
大都从志书的序、跋、凡例中反映出来。清代则开始出现专门的 方志理论论著。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城志》开创了综合研究和利 用地方志之道。《营平二州史事序》:“昔神庙之初,边陲无事, 大师(戚继光)得以治兵之暇,留意图籍,而福(福建)之士人 郭先卿在戚大将军之幕府,网罗天下书志略备;又自行历蓟北诸 边营垒;又遣卒至塞外,穷濡源,视旧大宁遗址不报,与书不合, 则再复按,必得实乃止,作《燕史》百三十卷,文虽晦涩,而一 方志故,颇称明悉”。这实际总结了得失,为编修地方志指明了 方向。 黄本诚认为顾氏序中指出的修志旨要,可概括为五点:一是修志 的人要有一定的常识;二是网罗天下书志以作参考;三是要深入 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反复勘对,必得其实而后止;四是要有充裕 的时间;五是文字要通俗易懂。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班固的汉书, 为地理开创了完善的体例。这两本名著,为后来的地方志的出现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关于方志的起源和代表作,有起源于《周官》说,《禹贡》说,《山海 经》说等等。
我国传统的方志形式,是在兼收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别史、地理书和地 图特点的基础上,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完备起来的,起 源的多源性和源远性,是我国方志起源的两个显著特征。
方志的发展
地记阶段 1~6世纪,相当于东汉至南北朝,志书的主要形式是 “地记”或记,包括郡书、地理书、都邑簿和人物传等。东汉袁 康、吴平等编写的《越绝书》具地方志的雏型,被认为是中国最早 的志书。
图经阶段 6~12世纪,相当于隋、唐至北宋。志书的主要形式是 图经或图记。图经之名,始于东汉。 “图”指的是一个行政区的 疆域图。“经”是对图的说明文字,兼及境界、道里、户口、职 官等。图经在南北朝已大量出现。隋朝曾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 编修图经。这也是中国大规模官修志书的开始。唐朝,图经、图 志、图记、险要图、地记、州记、事迹记、郡图志、职官志、异 物志、记、土俗传、风俗等,遍及全国。现存最早的图经《沙州 图经》残本,文字简洁,叙事明快,对沙州的天象、 苦水、渠、 泽、堰、堤、驿、县学、社稷坛、杂神、寺庙、冢、古城、祥瑞、 歌谣、古迹等都有详略不同的记载。 北宋,沿袭唐朝每三年一造 图经的制度。宋徽宗元年(1107)朝廷置九域图志局,开创了国 家设局修志的先例。
编纂派代表章学诚著有《方志立三书议》、《州县请立志科议》 和《修志十议》等独具精思的论著,形成一套完整的修志理论。 要点是:
章学诚的修志理论
(一)确立方志的性质。史和志两者名称虽有不同,但“史体纵看, 志体横看,其为综核一也”。 方志属历史学范畴,在史学上有它 的地位,他的作用当然无异于“国史”。方志具有经世的作用。 “朝廷修史,必将于方志取其裁”。方志能够起到“国史之羽 翼”、“朝史之要删”的重要作用。章氏从方志性质,引伸出整 套系统的方志理论。章氏还对戴震“志以考地理”的观点作了批 驳,指出“方志如古国史,本非地理专门”。
方志理论的萌芽(2)
元明时期,元代发端官修总志《大元大一统志》,许有任奉敕撰写的 《大一统志序》中述:是为了“垂之万世,知祖宗创业之艰难;播之臣 庶,知生长一统之世”,能“各尽其职”,“各尽其力”,达到“上下 相维,以持一统”的效益。元代志书较为重视效用。在方志理论探讨方 面,主要是在评论方志中,表露一些关于编纂方志的见解。许汝霖撰 《嵊志》,在自序中批评宋代高似孙《剡录》“择焉不精,语焉不详” 的缺点,具体指出“纪山川则附以幽怪之说,论人物则偏于清放之流。 版图所以观政理,而仅举其略;诗话所以资清谈,乃屡书不厌;他如草 木禽鱼之诂,道馆僧庐之疏,率皆附以浮词而过其实”。这实际是在阐 明选材须精,详略要当,反对虚妄怪诞,厉行朴实质直的修志主张。对 方志的名目和体例源流也各抒已见。如戴良认为“古者郡国有图,风土 有记,所以备一方记载。今之志书,即古之图记也”。杨升云认为: “为图于首,则职方氏之遗意也。列志于后,则班孟坚之家法也”。这 些反映了元代对方志理论探索的广度。 明代,方志多,佳志少,方志理 论研究之风不盛。提得较明确的要算嘉靖《曲沃县志》的主修者鲁生。 他指出:一部好志,应该“其载欲悉,其事欲核,其书欲直”。也就是 说记载要尽其所有,事实要仔细查对,要秉笔直书。还认为“必广询博 采,而后无遗迹;循名责实,而后无讹传;义正词确,而无赘语;类序 伦分,而后无乱章”。这些论述是有价值的。 以上各代方志理论为清代
我国方志发展史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2004硕 李安英
Hale Waihona Puke Baidu2005.04.18
主要内容
地方志的起源与发展 方志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方志发展史考察心得 方志编纂的趋势
地方志的起源
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外史“掌四方之志”。《周礼·地官》记 载:“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方志之名始于此。时“四方之 志”,是记载各诸侯国历史与现状的典籍。 春秋战国《周易·系辞》中 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地理一词出于此。时有《禹 贡 》,记述疆域、土壤、物产、赋税和风俗等;《山海经》,记述山川、 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师等。这些都是民间传说的地理知 识。
考察郡县建置和地理沿革”,是他独到的地理学见解。
钱大昕的修志论点:一是占有充足的资料;二是通晓前代的官制; 三是辨别古今地名异同;四是注意人物考订。主张人物依时代为 次,不必分类等。
孙星衍,修志不少,取材广泛,但重古代资料,轻视当代资料。 考据精释,但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却多遗漏疏缺。
考据学派实际上在学术上是“崇古薄今”思想和“铨释故训,究 索名物”的方法,在修志中的反映他们重视资料的来源和体例的 根据,认为资料搜集后,只要进行排比,注明出处,搞成资料汇 编就可以了。所以又称纂辑派。
方志的发展
方志阶段 12~20世纪,相当于南宋至今 我国志书经历地记、图经阶段1000多年,到宋代,它的体裁已由
史、书、志、记、录、传、图、经、表、乘、略等逐步综合演变 而充实,体例也日趋完备和定型。现存最早以“志”命名的志书, 是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中国方志已进入成熟时期。 元代所修的郡县志又多以图经形式出现。 明清两代,更重视修志,有不少著名文人参加修志。 清代各地成立修志局,由学正检查质量。志书内容较丰富,体例 较统一,名志多。进入了全盛时期。修志具如下特点:一是普修 省志;二是县志数量聚增。据统计,全国现存的8000多种志书中, 清代占5000多种;三是县志类目增多,有的设“人民志”,有的 记述矿藏,有的记述少数民族的风俗和反压迫斗争,有的记载沿 海人民抗倭和海上贸易等;四是增修边关志和卫、所志。
志书类型
按记载的地域范围不同,可分为:一统志(记述全国范围)、总志(二 省或二省以上)、省志、府志、州志、厅志、县志、乡镇志、边关志、 土司司所志、盐井志等。
按记载的内容范围不同,可分为:通志(一般的省、州、县志和全国性 的总志都属此种)、专志、杂志(记述一地的舆地、政治、经济、文化 等现象,没有通志那样完备、系统)。
雍正年间,方苞在《与一统志馆诸翰林书》中,阐明了许多修志 原则,指出:一是体例要统一,“体例不一,犹农之无畔也”。 志书出于众手,如“各执斧斤,任其目巧,而无规矩绳墨以一 之”,是不行的;二是要由博返约,提倡简明;三是强调方志资 料的可靠性,要求作艰苦细致的校勘工作。
乾隆、嘉庆年间,考据学派戴震 “以水系辨山脉,以山川形势
方志阶段(续)
民国时期的志书比清代又有所进步,主要表现:一是注意反映工、 农业生产;二是增加了图表;三是反映人民的疾苦;四是收存了 农民运动的资料;五是反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人民的反抗。黄炎 培修的《川沙县志》,增设“概述”,开创了志书综合性篇目的 先例。
解放后,1958年,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提出 修志。1980年及后几年,全国组织10余万人,其中专职人员2万余 人,普修省、市、县三级志书,计划6000多种。总字数在50亿左 右。并大量编修各种专业志。这次修志规模之大,出版志书数量 之多,志书质量之好,远远超出历代。
方志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康熙年间,保和殿大学士曲沃人卫周祚在《长治县志》序中指出: 地方志为“天子明目达聪之助,以永扶大一统之治”的重要作用。 在《曲沃县志》序言中,又提出“三长”之论。他说“尝闻作史 有三长,曰:才、学、识。修志亦有三长,曰:正(刚正不阿, 不曲权贵),虚(修志者要虚已受人,广泛听取意见,不要主观 武断),公(主持公道,不为门户之见所左右)。有此三长,又 有史才、史学、史识以济之,编出来的方志,质量才有保证,也 能经得起考验。
从方志记事内容的时代看,可分为通纪(即贯通古今)和断代两种。 从方志的记事内容和篇目的广略看,可分繁体和简体两种。 从方志的撰写形式看,可分为著述体和编纂体(将资料分门别类编纂起
来,并大多注明出处)和编述结合三种。 从方志的编纂体例看,又可分为纪传体、门目体(平行门目,无所统
摄)、“三宝体”(一般只分土地、人民、政事三类,有的加文献。是 据《孟子》的“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之语而来)、编年体 (没有篇目组织,各种记事和资料都按年代顺序编入书中)、纪事本末 体(以每事为编,排比其次第,详叙其始终)和类书体(按编纂书的方 法,从许多采摭来的有关地区的资料,按类加以编排,并注明资料出处 或附引用书目)。
方志理论的萌芽(1)
《周礼·春官》已有外史“掌四方之志”,体现周王朝意识到地方志的价值 和作用。《华阳国志·序志》:“夫书契有五善:达道义、章法戒、通古 今、表功勋而后旌贤能”。这道出了封建时代方志传述忠孝节义,维护 纲常礼仪,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唐代李吉甫提及方志编纂方法时认为 “丘壤山川,攻守利害,本于地理者,皆略而不书”,就不能“佐明王 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收地保势之利,示形束壤制之端”。从此看 出,他们重视修志,出发点是为政治服务。 宋代是地方志大体定型时期,对后来方志学的形成起到先驱作用。宋代在 研究方志作用和意义的同时,对编纂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周应合在撰就 《景定建康志》后,在《修志本末》中,强调做好四件事,即“定凡 例”、“分事任”、“广搜访”、“详参订”。还援引别人的话,指出: 志书应“削去怪妄,订正事实,崇厚风俗,表彰人才”。南宋《新安志》 撰著者罗愿反对把志书简单地凑成资料汇抄,主张经过编纂者的加工, 有取舍,有观点,所以编纂者应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
3、要求修志克服“五难”、“八忌”、“四要”。即克服清晰世间万物难、 考衷古界难,调剂众议难,广征藏书难,预杜是非难等五难;忌条理混杂, 忌详略失体,忌偏尚文辞,忌装点名胜,忌推翻旧案,忌浮记功绩,忌泥固 不变,忌贪载传奇等八忌;达到要简、要严、要核、要雅四要。他还认为志 书所载,应兼通古今,详近略远,分成天象、地理、纪传、礼乐、典政、食 货、艺文等若干门类,具体叙述,使之成为一邑之通史;但所分的门类,不 可“繁碎”,失去“史法”,立论力求谨严,“据事直书,善否自见”, “不可专事浮文”、总之,修志时一定要注意“持论不可不恕,立例不可不 严,采访不可不慎,商碓不可不公”。
(二)方志的编纂。 1、要持“史家法度”。提出修志的人必须有“三长”:识足以
断凡例,明足以决去取,公足以绝请托。是对刘知几《史通》提 出的“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进行改造,成为对修志 家的要求。还强调著书者讲究义理,必须有“史德”,不能违名 教。
2、确立“三书”、“四体”。志书要合“史家法度”,应当立“三书”、 “四体”,即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 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并认为“三书相辅而行,缺一不可;合而为 一,尤不可也”。又认为“三书”当中,志是主体,有经世作用,是有裨社 会风教的史著,按照它的内容,应当分列为“四体”:“皇恩庆典宜作纪, 官师科甲宜作谱,典籍法制宜作考,名宦人物宜作传”。他认为这样仿效司 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分立外纪、年谱、考、传等门类,“变 异名色”,“既无僭史之嫌,纲举目张,又无遗漏之患”。这实际是按一邑 之史事的性质,给“志”规划了四个门类,使它既严谨,又合于史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