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融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改革的内容
2、迁都洛阳 3、汉化措施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 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 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 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鲜卑服饰俑
5、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最能促进民族融合 的是(D )
A 政府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C 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 与汉族通婚等 B 迁都洛阳 D 说汉语,穿汉服,
改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汉族贵 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 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 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自孝文帝之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 号多用“孝”字,如“孝武帝”“孝 明帝”等,这是为什么?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 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三)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 c
D、殷
2.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B)
) c
3.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的是 (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 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 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
鲜卑的文化极其落后,统一北方后, 摆在鲜卑面前的最大的难题是什 么?
巩固其统治
北魏孝文帝
原名拓跋宏,改 姓氏后为元宏,他四 岁继皇位,是北魏王 朝的第6个皇帝,继位 19年时,祖母冯太后 去世,开始真正掌握 政权。孝文帝自幼在 冯太后的教养下,深 受汉文化的影响。
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因为旧的都城( ACD )
A 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B 位置 偏北太寒冷 C 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D 不利于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推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最主要的背景是 (A )
A 民族融合的趋势 B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C汉族 大臣的支持 D各族人民不断起义
南朝的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 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都北是落后的‘异族’风 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 传.‛
加速了鲜卑汉化,巩固了北魏统治, 促进了民族交融,发展了北方经济, 壮大了中华民族, 丰富了中华文明。
三.北魏的分裂及北朝更替
北
北魏
鲜卑
东魏
北齐
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汉族贵族
汉族 的官制、律令; ⑦学习 汉族 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
⑥采用
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影响: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
。
以下现象不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后 出现的是( ) A.奖励耕织 B.胡汉通婚
C.胡人汉服 D.尊老养老
课后练习
A、长安 B、许 C、洛阳
1.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一、 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 北 强大起来,建立了 北魏 。 方 的 统 439 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一
在长达数百年的冲突与交往中各 族人民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 方面的发展趋势怎样? 各民族逐渐交融
南北流行服饰--裤褶服
北魏骑兵俑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本来是便于骑马打 仗的小袖上衣和窄腿裤子;传入中原后,适应汉人的衣 着传统,袖子逐渐变宽,裤腿也变得肥大,像喇叭一样。 裤褶服成为那时南北流行的服装,不仅打仗时穿,平时 也穿。这种变化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 上的互相影响。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吏治混乱、财政困难
(一)改革的背景
2、孝文帝深受汉文化影响
1、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
(二)改革的内容
2、迁都洛阳
平城
洛阳
情景问题:“要不要迁都?” ①鲜卑保守贵族会怎么想? (作为保守者的角度) ②北魏孝文帝又会怎么想? (作为改革者的角度) (思路引领:可从地理位置、自然条 件以及生活习俗、最终目的等方面分 析)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B )
A 增加财政收入 C 打击保守贵族 B 巩固统治 D 接受汉族文化
4、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的是 (C )
A 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 穿戴汉服 B 将鲜卑的姓氏改为汉姓 C 将都城从平 城迁到洛阳 D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 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等
西魏
北周
南 北 朝 地 图
南北朝的朝代更替表
534--550 386--534 550--557
东魏
535--557
北齐
557--581
北朝: 北魏 南 北 朝
西魏
420--479 502--557
北周
梁
隋 的 统 一
南朝: 宋
齐
479--502
陈
557--589
内容小结
北魏的统一 迁都洛阳
孝文帝改革
汉族服饰俑
北魏文官俑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孝文帝出行图》。画面中所有 的人都是峨冠博带,宽衣大袖, 反映了孝文帝汉化改革以后北魏 的衣冠制度。
从普 通老 百姓 到大 臣皇 帝的 服饰 均已 汉化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帝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拓跋氏。夫土 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 旧族代(代郡)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鲜卑姓 汉姓 把 将 为 改 拓跋 元 姓皇 为 鲜 贺楼 楼 元族 汉 卑 邱穆陵 穆 。由 族 族 姓 姓 的 步六孤 陆 拓 氏 姓 贺赖 贺 , 氏 跋 独孤 刘
民族交融趋势 汉化措施
促进民 族交融
① 439 背景 一黄河流域。
年, 鲜卑
族建立的北魏统
北 魏 孝 文 帝 改革措施 改 革
②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①把都城从平城迁至 洛阳
。
②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汉语 用 : 鲜卑语
③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 ④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 汉族 ⑤鼓励鲜卑贵族与
,禁
汉族
服饰; 姓氏; 联姻;
①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 众多人口的需要
2. 迁 都 洛 阳
原因
②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广 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
影响
为进一步实行改革创造了条件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吏治混乱、财政困难
(一)改革的背景
2、孝文帝深受汉文化影响
1、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