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的读音问题t整理.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尔贡包茅之入,王蔡不共。 (《左传·齐伐 楚盟于召陵》)
•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 不与立也。” (《论语·卫灵公》)
• 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 (《孟子·滕文公 上》)
• 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史 记·刺客列传》)
• 有些字的古字和今字现代读音不同,在阅 读古书时,少数则采用古字的现代读音。
•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 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 也》)
• 破读造成的语音变化,有的一直沿用到现代汉 语。
• 朝:《广韵》陟遥切,知母,早也;直遥切, 澄母,朝廷也。
• 见:《广韵》古电切,视也;胡甸切,露也。 • 乐:《广韵》五角切,音乐;卢各切,喜乐。 • 分:《广韵》府文切,平声,分开;扶问切,
• 如“近”,声母是群母,是全浊声母,由于全 浊声母的清化,全浊上声变成了去声,原来有 本音上声和破读去声的区别都读成去声了。
• 又如“易”,《广韵》羊益切,入声,余 母,交换、交易;以豉切,去声,余母, 容易,今一概读去声,这是因为入声韵尾 的消失,入声调派入平、上、去三声的结 果。
• 对于古代汉语的破读音,如果已经进入现 代汉语口语或书面语,而且有广泛的群众 基础,《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 工具书也会注明的读音,我们自然要去掌 握它、学习它;如果那些破读音由于语音 的变化而没有保存到现代汉语里,则不必 加以区分,就照现代普通话的读音去读。
• 由于语音的演变,古今汉语的读音差别很 大,比如古代有全浊声母,韵母中有复杂 的元音和介音,中古有平、上、去、入四 个声调,而现代汉语普通话都没有了,因 此,完全用中古汉语读音甚至上古汉语读 音去阅读古诗文是办不到的。
二、古今字的读音
• 所谓古今是相对来说的,今字不是指现代 汉字。为假借义、引申义和本义所造的字 是今字,最初的本字则为古字。
• “孰—熟”、“网—罔、網”、“戚—慼 (慽),鏚”、“求—裘”、“受—授”、 “舍—捨”、“采—採”、“禽—擒”、 “益—溢”、“居—踞”、“云—雲”、 “厭—餍”、“州—洲”、“原—源”
(本义是今字)
• 有些字的古字和今字现代读音不同,在阅读古 书时,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大多数使用今字的 现代读音。
• 如果通假字与本字的现代读音不一致,传统的 处理方法是:大多数情况下通假字要按照本字 的现代读音去读。
•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郑伯克 段于鄢》)
•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 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晁错:论贵 粟疏)
•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豳风·七月》)
• 有些古字和今字的读音是相同的,这些字 在现代不存在读音上的纠葛。
• “辟—闢、僻、譬”、“止—沚”、 “牟—眸”、“采—彩”、“或—惑”、 “栗——慄”、“隹—唯”、“师—狮” (假借义是今字)
• “坐—座”、“取—娶”、“昏—婚”、 “反—返”、“火—伙”、“聽—廳”、 “竟—境”、“勾—钩” (引申义是今字)
• 近:《广韵》其谨切,上声,群母,与“远” 相对;巨靳切,去声,群母,接近、亲近,今 一概读去声。
• 去:《广韵》丘据切(qù),离也;羌举切 (qǔ),除也。今一概读qù。
• 三:《广韵》苏甘切(sān),数词;苏暂切 (sàn),多次、再三,今一切读sān。
• 文:《广韵》无分切(wén),文章也;《集 韵》文运切(wèn),饰也,今一概读wén。
• 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 (《说文解字·它部》)
•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季氏》)
• 坎坎伐檀兮,置之中河之干兮。” (《诗·魏风·伐檀》)
三、通假字的读音
• 同古今字一样,有些通假字与本字的现代 读音完全一样,这一类没有读音上的纠葛。 如(通假字在前,本字在后):“謂/為”、 “視/示”、“蚤/早”、“惠/慧”、“逝 /誓”、“常/嘗”、“誼/義”、“錯/ 措”、“豫/預”、“燕/宴”、“畔/叛”、 “故/固”、“策/册”、“蜚/飛”、“壶 /瓠”、“帅/率”等。
古书的读音问题
(《古代汉语教程》通论第四章第四节)
要点: • 一、引言:完全用古音阅读古诗文行不通 • 二、古今字的读音 • 三、通假字的读音 • 四、破读 • 五、专有名词的读音
一、引言:完全用古音阅读古诗文行不通
• 天之未丧斯文,必有圣人复起,举今日之 音而还之淳古者。(清·顾炎武《音学五 书·序》)
ຫໍສະໝຸດ Baidu
• 如果通假字与本字的现代读音不一致,极 少数情况下通假字仍依照它们的现代读音 来读。
•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小雅·斯 干》)
•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左传·晋 灵公不君》)
•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 子·寡人之于国也》)
四、破读
• 破读是指通过改变字词的读音(声、韵、 调)来区别词义或词类。破读以改变声调 居多,而且大多数是把原来的平声(或上 声、入声)读成去声。破读起于汉代,魏 晋以后大量出现。
• 破读与通假不同,通假字和本字之间只是 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没有联系;而破 读的意义和本音的意义之间则有着历史的 联系。
•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义不断引申,词性 不断分化。某个字(词)产生新的意义和 新的语法作用之后,为了区别于原来的意 义和语法作用,于是要求在读音上表示出 差异来。所以破读产生的客观原因是词义 引申和词性分化的结果。它是一种音变构 词的手段。”(参见郭锡良等主编《古代 汉语》下册,第1078页,商务印书馆, 1999年)。
• 养:《广韵》余两切(yǎng),养育;余亮 切(yàng),供养、事奉(《孟子·梁惠王 上》“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 母”),今一概读yǎng。
• 许多破读之所以没有保存下来,主要原因是由 于汉语的语音系统发生了变化,从古代汉语到 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声、韵、调)的发展趋 势是简化,许多原来有异读的字音,现代只留 下一个读法,没有本音和破读区别了。
去声,职务、地位、本分。 • 恶:《广韵》乌各切,入声,丑劣、污秽;乌
路切,去声,憎恨、讨厌。
• 破读造成的语音变化,也有大量的读破音没有 被现代汉语所继承。
• 從:《广韵》疾容切,平声,自动词,跟随 (《史记·项羽本纪》“张良是时从沛公”); 疾用切,去声,使动用法,使……随从(《史 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 王”)、随从者、同宗(《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今一概读平声。
五、专有名词的读音
• 古书中专有名词(古代国名、族名、地名、物 名、官职名、人名姓氏称号等)的读音往往有 一些特殊读音,这些特殊读音相沿已久。从历 史上看,有的是保存了古音,如“番禺”的 “番”,反映了古无轻唇音;“皋陶”的 “陶”,反映了上古时代以母(喻四)接近定 母。有的是外族语的对音,如古匈奴的君主的 称号“单于”,古鲜卑、突厥等族的君主的称 号“可汗”。有的可能是古方言词语的读音。 这些词语的特殊读音大多数通过古书注音已流 传下来,现代字词典也加以收录,我们应当按 照传统的读法去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