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二)环境承载力
1.基本概念
环境承载量: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系统的 作用量。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 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环境承载量的极限值)。
10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一级标准 年平均 日平均 20 50
浓度限值 二级标准 60 150 三级标准 100 250
由于该方法也不能很好地对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进行控制, 所以后来采用了目前通用的利用环境容量进行区域环境污 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继而控制区域污染浓度。
6
环境容量是一种有价的资源,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环境本身具备的背景条件,如环境空间的大小、气 象、水文、地质、植被等自然条件,生物种群特征,污 染物的理化特性等; 二是人们对特定环境功能的规定。
习题
1、 什么是环境容量?什么是环境承载力?试分析两
者关系。
2、环境承载力和环境规划的关系。
3. 简述工业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内涵。
18
丹 麦 卡 伦 堡 生 态 工 业 园 工 业 共 生 体 19
20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
21
经济效益原理
在人与环境系统中的人类活动(可以是工程项 目、生产活动、开发计划、一项规划或发展政策等 ),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 时也可能会给三者带来损失。这些效益和损失可以 用同一标准(如货币)来衡量,并规定效益为正、 损失为负。
环境容量: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与正常功能不受 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 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称为该环境的容量。 总量控制:基于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核心思想
5
2.环境容量的发展由来和应用
在环境规划中,最初是根据浓度排放标准来限制各污染源 的排放浓度,藉此来控制污染。
后来发现该方法并不能有效地限制某一地区的污染物排放 总量,于是便引入按行业的排放总量控制方法,即以某一 行业的产值排放量作为控制标准。
工业生态学是人类在经济、文化和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
下,有目的、合理地去探索和维护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要求不是孤立而是协调地看待产业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的 关系。
“工业”的外延非常广泛,涵盖了人类的各种活动,其 研究范围不仅仅局限在一个企业的围墙之内,而是扩展 到人类生存和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各种影响,包括社会对 资源的利用,成为循环经济理论产生的基础。
经济效益原理
总效益 = 经济效益 + 社会效益 + 环境效益 因此,可以构成这样一个问题。即在保证环境 目标(环境质量)或不超过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 使所有效益和损失的总和为最大,这就是环境规划 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
构成环境规划管理的最优化模型:
目标函数:Max /Min Z = f (x)
约束变量:G (x) ≥ B
EBC=F(T,S,B)
由此可知:
– 在一定的时空内可将环境系统自身的固有特征视为定值,则环 境承载力随人类经济行为规模与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 不同的时刻、地点和经济行为作用力,具有不同环境承载力。
13
3.指标体系
从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 的联系角度,可以将环境承载力指标分为三部分:
实施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有两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是确保总量控制计划和排污许可证总量核定的合理性 和科学性。
二是可以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提供决策依 据,引导经济发展方向,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7
3.总量控制的分类
(1)容量总量控制
基于受纳水体中的污染物不超过水质标准所允许的排放限额。
(2)目标总量控制
(2) 环境规划的目标是协调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 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不破坏或少破坏环境的 基础上,甚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换句话说,其目标是不断提高环境承载力,在环境承 载力范围之内制定经济发展的最优政策。
15
二、生态链原理 ——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
16
(一)工业生态学
二氧化硫 SO2
1小时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150 80
120
500 200
300
700 300
500
总悬浮颗粒物
TSP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二氧化氮 NO2 一氧化碳
年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日平均
40
50 40 80 120 4000
100
150 40 80 120 4000
150
250 80 120 240 6000
第三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
2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
一、极限性原理 二、生态链原理 三、生物多样性原理
3
一、极限性原理 ——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4
(一)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 1.概念
17
(二)生态工业园
生态工业园是商务(企业)群体,其中的商业企业互相合 作,而且与当地的社区合作,以实现有效地共享资源(信 息、材料、水、能源、基础设施和天然生境),产生经济 和环境质量效益。
2003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把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生态工业园 区)定义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 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 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 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 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模拟自然系统,在产业系统中 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
(1)资源供给指标如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2)社会影响指标如经济实力、污染治理投资、公用设施水平和人 口密度等。
(3)污染容纳指标如污染物的排放量、绿化状况和污染物净化能力 等。
通过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我们可以得到某一区域的环 境承载量和环境承载力。
14
4.环境承载力与环境规划关系
(1) 环境规划不仅要对污染源(特别是重点污染源)的 治理作出安排,还要以环境承载力为约束条件,在环 境承载力的范围之内对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提出 最优方案。
基于源排放的污染不超过人为规定的、管理上能达到的允许限额。
(3)行业总量控制
基于资源、能源的使用水平以及“少废”“无废”工艺的发展水 平。
8
注意:环境容量不足以涵盖环境对人类发展的支 持能力!!
环境容量表述了环境具有容纳污染物的能力,但这只 是环境功能的一部分。 此外,环境还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 能源,为人类提供各种精神财富和文化载体。 所以,环境对人类社会的支持作用远大于环境容量这 一概念的内涵。
非负条件 式中: x ≥ 0
Max /Min----最优化,依问题的性质可取最大 Max 或最小Min f (x)----目标函数,一般是总投资费用、年费用、总收益、 年效益或净收益等
x----决策变量向量,可以是环境投资、污染物削减量等。
G (x)----约束转换系数 B----环境资源或环境质量限制向量
经济效益原理
• 实际上人类任何活动都应该依据“以最小的消耗 或代价取得最好的效果”的原则扩展。 • 实际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货币化技术仍处 于发展阶段,很多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损益定 量技术还不成熟.所以目前所进行的环境规划以 使经济损失(环境投资)最小或经济效益最大或 满足环境标准为目标居多。 (环境经济学的发 展)
COபைடு நூலகம்
臭氧O3
1小时平均
1小时平均
10000
120
10000
160
20000
200
11
12
2.环境承载力的定量描述
环境承载力不仅与环境系统本身的结构有关,还与人类 社会经济活动的输入输出有关。若将环境承载力看成一 个函数,那么它至少包含三个自变量:时间 (T) 、空间 (S)、人类经济行为的规模与方向(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