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组织地两种重要方法——分类法与主题法——尤世民 201410356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法与主题法
一、分类法
分类系统分为聚类和归类两个子系统:聚类是指按照信息资源的特点和使用需要,通过区分和类聚建立起类目体系的过程;归类是指依据建立的分类体系进行类分信息资源的过程。聚类的结果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类目体系,如各种文献分类法等,聚类是归类的前提条件,是分类组织的重要依据和工具;而归类系统则是聚类系统的具体应用,它体现了聚类过程的实际存在意义。
信息资源分类法的类型按照编制方式分为:等级列举式、分面组配式、列举——组配式。
(一)等级列举组配式
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是一种将所有的类目组织成一个等级系统,并且采用尽量列举的方式编制的分类法。类目体系组成一个树状结构,按照划分的层次,列举详细类目,以缩格表示类目等级关系,最后形成一个等级链。常见的有《杜威十进制分类法》(DDC)、《中图法》等。
(1)杜威十进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DDC)
杜威十进分类法是广为全球各地图书馆使用的分类法。这个分类系统最早在1873年时Melvil Dewey有此分类构想,而于1876年正式出版。负责DDC出版的是Forest Press,而它于1988年成为OCLC下的一个部门。
DDC已被全球超过135个国家的图书馆使用,并且被翻译逾30种语言,包括阿拉伯文、中文、法文、希腊文、希伯来文、意大利文、波斯文、俄文、西班牙文及土耳其文等。在美国,有95%的公共图书馆及学校图书馆、25%的学院及大学图书馆及20%的专门图书馆使用DDC。此外,DDC更能用来组织网际网络上的各种资源。
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于1876年首次发表,历经22次的大改版后,容已有相当程度的修改与扩充。最新的版本为2004年版。该分类法以三位数字代表分类码,共可分为10个大分类、100个中分类及1000个小分类。除了三位数分类外,一般会有两位数字的附加码,以代表不同的地区、时间、材料或其他特性的论述,分类码与附加码之间则以小数点“.”隔开。例如330 表经济学+ .9 表地区别论述+ .04 表欧洲= 330.94 表欧洲经济学。
10大分类编辑
000 -计算机科学、资讯与总类
100 -哲学与心理学
200 -
300 -社会科学
400 -语言
500 -科学(指自然科学)
600 -技术应用科学
700 -艺术与休闲
800 -文学
900 -历史、地理与传记
(2)中图法
《中图法》即中国图书分类办法,就广义而言,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赖永祥仿十进分类法(所谓“中国图书分类法”)、《国际图书集成分类法》。就狭义而言,《中图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简称,是我国目前通用的分类图书的工具,读者掌握了这部分类法的有关知识,便能迅速、有效地查寻全国各图书馆的馆藏。
根据图书资料的特点,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编制原则,确定分类体系,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组成二十二个大类。《中图法》的标记符号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即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大类,以字母的顺序反映大类的序列。字母后用数字表示大类以下类目的划分。数字的编号使用小数制。现将五个基本部类及下设的二十二个大类列表如下:
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的特点为:分类结构显示直观,易于把握,便于使用;类目体系展开比较系统,并可作适当等级调整;标记简明,适于分类排架,适于组织分类检索工具。其缺陷在于:揭示专门主体能力差,具有一定的凝固性,不便于调整检索途径和多角度检索,无法根据科学发展自动生成新类,不能保持与科学同步;篇幅较大,管理要求较高。
(二)分面组配式分类法
分面组配式分类法是指在类目之间完全采用分面结构,将文献的容分析为若干因素,从分面寻找相应的类号,并按照一定的次序将其排列组配成一个完整的分类号的分类法。最常用的分面组配分类法是冒号分类法(CC)和布里斯书目分类法(BC2)。
分类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将事物分面,任何复合主题都可以分解为基本概念,同时,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基本概念组合加以表达。分析——综合的原则贯穿分面分类法的始终,分面(组面)就是按照某种分类特征产生出来的一组分面类目。分面的依据主要是主题的畴体系,分类学家对主题畴的理解不尽相同。根据阮冈赞的畴理论,畴包括五个方面:(1)本体:表示事物对象或事物种类,例如,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中的人,中的基督教、佛教等。
(2)物质:表示与主题对象有关的材料、载体等,例如音乐类中的乐器、图书馆类中的期刊等。
(3)动力或动因:涉及方面比较多,诸如形态、功能、问题、方法、操作、处理以及技术等,例如,经济类的出口、进口,语言学类中的语法等。
(4)空间、时间:在不同的基本类下,同一概念因情况变化,可归入不同畴,例如,期刊在图书馆中归入物质,在目录学类中即是本体。
另外,我国还有一种常用的中文畴理论引用次序进行分面,具体为:(1)主体因素;(2)通用因素;(3)位置因素;(4)时间因素;(5)文献类型因素。
分面组配法由分面类表、使用说明、大纲及索引组成,其中分面类表是具体,使用说明、大纲及索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大类由若干组面(畴)构成分面公式,每一组面还可以
由细分的亚面构成。如物质畴还可以分为物质、物质性质、物质方法等;亚面下面还可以细分为类目。组面、亚面、类目系统排列,形成分类体系。
例如,冒号分类法中规定的42个大类,其中艺术大类分为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基本类。雕塑又分为风格、形象、材料、技巧等组面;风格再分为亚洲风格、欧洲风格等许多种亚面。
大类排列顺序按照每个大类的分面公式进行,每个大类的分面公式在同一分类法中遵循同一引用次序。
分面组配式分类法的表现形式为:类表中按畴列出各种基本概念(组面),分别配以相应,据主题分析,选择基本概念及标识,将标识组合、排序(先后次序按照分面公式)。
例如,冒号分类法中“2图书馆学”类的分面公式为2[P];[M];[E];[2P],表示其组配次序为:图书馆类型面/资料面/操作面/学科面/时间面。“大学图书馆中的期刊流通工作”这一文献主题,用冒号分类法的类号是234;46:6。从类号可以看出它由三个组面组配而成,其中“2”表示图书馆学,“34”表示大学图书馆,“;46”表示期刊,“:6”表示流通工作。
分面组配法的特点为:标引专指,可以通过概念组配,表达复合主题;标记表达性强,便于调整标记次序,多途径检索,易于适应科学的新发展;类目篇幅较小,便于管理和修订。其不足为:分面类表体系不够直观;检索工具中的类目是组配而成的,类目分布不均衡;标引难度较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分面标记成分复杂,冗长,不宜用于排架。
(三)列举——组配式分类法
列举——组配式分类法是上述两种编制方法的结合,是一种在详尽类表的基础上,广泛采用多种组配式的分类法,亦称半分面分类法。
其特点为:以列举式列表为基础,有一定的直观性,广泛采用组配方式,可以达到分面类表同等标引水平;管理列表工作量大,组配符号标记复杂、冗长。该分类法当前以《国际十进分类法》(UDC)和俄国的《图书馆书目分类法》为代表。
二、主题法
主题法是指直接以表达主题容的词语做检索标识、以字顺为主要检索途径,并通过参照系统等方法揭示词间关系的标引和检索信息资源的方法。主题法是信息资源的主题整序方法,是主题标引语言的统称。其中,主题词是主题法的主体,主题标引是主题法在信息组织中的应用,因而,各种各样的主题词表是主题法发展演化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