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康货币银行学教程第四版期末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货币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职能?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货币在商品经济中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是商品交换所赋予的,也是人们运用货币的客观依据。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以下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在执行这个职能时,可以用观念上的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它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2)流通手段。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易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改变了商品交换的运动形式,使物物交换分解为买与卖两个环节,突破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在足值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而在信用货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不能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4)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并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转移,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是一切信用关系的基础,一方面克服了现货交易的局限,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另一方面又造成买卖进一步脱节,使商品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复杂化。
(5)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世界货币职能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货币的一个单独的职能,它只是商品生产和交换超出国界,使货币的以上四种职能在世界范围内延伸的结果。
货币的五种职能,各自具有相应的内涵与作用,但相互之间又紧密相连。其中,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两个基本职能,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是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世界货币职能则是其他各个职能在世界市场范围内发展的结果。
2.货币的层次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即“货币性”来划分。
●狭义货币M1=流通中先进+商业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
●广义货币M2=M1+商业银行体系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准货币(近似货币),是一种以货币计算,虽不能直接进入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为通货的资产,是一
种潜在货币。准货币=M2-M1,即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的差值。
●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MO=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第二章
1.信用的定义: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的价值转移
2.信用的基本形式
●商业信用(直接信用):是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商业信用的特点:①商业信用所提供的资本是商品资本②体现的是工商企业之间的关系③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是一致的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①其规模受工商企业所拥有的资本量的限制②商业信用具有严格的方向性③商业信用具有对象上的局限性(授信规模、暂时性、信用范围狭窄、管理局限性)
●银行信用(间接信用):是银行以货币形式提供给工商企业的信用,它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
大了信用的范围、数量,打破了商业信用在时间,空间,对象上的限制),但它不能完全取代商业信用。
●国家信用:以国家为主体的一种信用活动
国家信用形式:⑴按信用资金来源:国内信用形成公债,国际信用形成外债
⑵按信用期限:1年以内为短期国库券(债券),1—10年为中期债券,10年以上为长期债券
⑶按发行方式:公开征募和银行承销
主要特点见书29页
● 消费信用:由商业企业,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信用机构以商品形态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 租赁信用 ● 国际信用
3.信用工具 1)
2) 支票
3)
4) 股票 5) 债券
前三个为短期信用工具,后两个为长期。
信用工具的特点:偿还性、可转让性、收益性、本金的安全性
4.利息的本质:狭义:借贷资金的价格,借贷资金的增值额,是债权人贷出货币资金而从债务人手中获得
的报酬。
广义:购买非货币金融资产的收益
5.利率:利息额/贷出资本额(本金),衡量利息高低的指标。
利率的分类:
1) 年利率1%、月利率0.1%、日利率0.01% 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
2) 固定利率适用于短期借贷 、 浮动利率适用于长期或市场利率多变的借贷关系
3)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4) 市场利率(市场)、官定利率(政府或央行)、公定利率(民间金融组织)
6.利率决定的理论分析
①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储蓄取决于人们对消费的时间偏好,投资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收益和利率。投资代表的是对资本的需求,储蓄代表的是对资本的供给,而利率就是资本的价格。因此当资本的供给达到均衡时,也就决定了资本的均衡价格,即均衡的利率水平。由于储蓄和投资都是由实物层面上的因素决定的,因而利息所得完全是由真实因素决定,而不受货币因素影响。货币与利率的决定全然无关。这也是“真实的利率理论。”(①实际因素;②无货币政策的影响;③不考虑收入;④流量分析法 P47)
②流动性偏好理论:它是一种货币理论,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而是由货币量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货币的需求是一个内生变量,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利息是对放弃流动性偏好的补偿,因此利率就是对人们流动性偏好的衡量指标。相对而言,货币的供给是外生变量,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一个常量。因此,利率水平取决于货币的需求量。(①货币因素;②受货币政策的影响;③不考虑收入;④存量分析法 P48)
③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利率应由可用于贷放的资金的供求来决定,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包括投资和货币的窖藏,可贷资金的供给主要来源于储蓄和货币供给的增量。可贷资金的需求是关于利率的减函数,可贷资金的供给则是关于利率的增函数,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均衡的利率水平r 。该理论最大的缺陷是忽略了商品和货币市场格子的均衡。(①实际货币;②未考虑收入;③流量和存量分析法)
第三章
1.金融市场的分类
①按市场上交易的金融资产的期限长短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②按政府、企业和个人在金融市场上取得资金的方法不同分为:债务市场和股权市场
③一级市场(发行市场)和二级市场(流通市场)
看书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