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侧向测井原理3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式可写成
Ra k Rg
主电极的接地电阻Rg——相当于主电流所流经的泥浆、泥 饼、冲洗带、侵入带、原状地层电阻的串联。
Rg Rm Rmc Rxo Ri Rt
三侧向电极系系数
k 4L
ln 2L0 r0
P85→(3-3)
其中:L——主电极全长2L
L0——电极系全长2L0 r0——电极系半径(r0<<L0)
•利用同性电流相排斥的原理,使电流聚焦
→聚焦测井
聚焦测井的种类
•三侧向(三电极侧向)
•六侧向(六电极侧向)
•七侧向(七电极侧向)
•八侧向(八电极侧向)
•双侧向(九电极侧向)
•微侧向 •邻近侧向 •微球形聚焦测井
环形电极, 贴井壁
•方位侧向
一、测井原理
三电极侧向测井——三侧向测井
电极系
由三个柱状电极组成。主电极 A0较短,位于中间;屏蔽电极A1、 A2较长,对称排列在A0两端,电 极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 A1、 A2短路相接
一、测井原理 电极系
由7个体积较小的环状电极组成。 A0—主电极 A1、A2—屏蔽电极 M1与M2、M1′与M2′—两对监督电极
以主电极为中心,3对电极对称排列
A1与A2等电位, M1与M2(M1′与M2′)等电位→迫使主电流 水平地流入地层
主电流层厚度等于O1O2之 间长度
视电阻率
Ra
k U M1 Io
4、视电阻率曲线特点
P85→图3-4
r—主电流采样电阻,非常小,常用0.01 Rp—记录仪测程电阻
Ga—检流计 VD—比较电压
恒流原理
主电流I0→r→电压降I0r
经B2、K1、K2→V2
在K3中,比较V2与VD→控 制K3的增益
采样信号(I0)↑→V1↑→V2>VD→K3增益↓→V3↓→V4↓ 采样信号(I0)↓→V1↓→V2<VD→K3增益↑→V3↑→V4↑
(3-3)式表明:仪器的电极 系系数只与仪器本身结构有关, 而与其它任何因素无关。
二、三侧向测井方框图
测量方法
恒流法 恒压法 恒功率法 自由式
适用于高阻剖面 适用于低阻剖面 动态范围大 动态范围大
现场一般常用恒流法测量
恒流法测量原理
B—回流电极 N—无穷远参考电极
B1—测量信号输入变压器 B2—平衡信号输入变压器 B3—屏流输出变压器
电极系长度 主电极长度 电极系直径
电极系参数 地层参数
参见P86→图3-7
电极系越长→主电流聚焦越好→进入地层越深
电极系尺寸大到一定程度后,再改变电极系长度,对探 测深度几乎没有影响
主电极越短→分层能力越强(主电极长度一般 是井径的0.5~0.75倍)
电极系直径→泥浆分流作用→Ra
四、三侧向测井资料应用
P94→(3-4)
K—— 电 极 系 系 数 ( 可 通 过 理 论计算、也可通过实验求出)
P94→图3-14
UM1——M1点处电位。即M1点与无穷远处N(参考电极)之间的电位 差。因UN≈0,所以,M1点与N之间的电位差≈M1点处电位
浅七侧向
在深七侧向电极系基础上增 加了一对回流电极
确保主电流I0主要流经侵入带 测量侵入带地层电阻率
现场实际使用的三侧向
为了进行组合测量,探测侵入带、原状地层的电阻率,现 场通常使用深、浅三侧向。
深三侧向——探测深度较深→探测原状地层电阻率。
浅三侧向——探测深度较浅→探测侵入带电阻率。
浅三侧向特点——屏蔽电极A1、A2尺寸较短,在 A1、A2外 又加极性相反的回路电极B1、B2,这样使得A0、A1、A2流 出的电流进入地层不远(侵入带)、就流向B1、B2电极
0.25M 2 0.083
M
2 0.167
0.02 A0
0.167
M10.083 M10.25
0.025 A1
0.5
0.025 B1
分布比s=2.4 电极系长度L0=1.07m 电极系系数kd=1.175m
仪器直径:0.102m
二、七侧向测井方框图
三、七侧向视电阻率曲线
P98→图3-17 上下围岩电阻率相同,视电阻率曲线对称于地层中部;上下界面处 有两个“尖子”——测量点通过界面时,屏流作用所至。
三侧向尺寸
深三侧向—A1与A1′相连,A2与A2′ 相连
1.6 0.7
0.15
0.7 1.6
0.3 0.025 0.025 0.3
A2
A2
A0
A1
A1
浅 三 侧 向 — 用 深 三 侧 向 的 A1′ 作 B1 , 用深三侧向的A2′作B2
1.6 0.7
0.15
0.7 1.6
0.3 0.025 0.025 0.3
测井时
A0与A1、A2通以相同极性的电流Io和Is,
主
且Io为常数。
电 流
环
通过调节Is,使A0与A1、A2三个电极的 电位相等。
沿纵向的电位梯度为零,确保主电流
不沿井轴方向流动。迫使Io电流呈源 盘状沿径向流入地层(减小了井和围
岩的影响,提高了纵向分层能力)。
参见P84图3-1
测得的视电阻率Ra
电法测井
(八)
司马立强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一节 三电极侧向测井 第二节 七电极侧向测井 第三节 双侧向测井 第四节 微侧向测井 第五节 邻近侧向测井 第六节 微球形聚焦测井 第七节 电阻率测井方法综合 第八节 侧向测井视电阻率计算
•普通电阻率测井在盐水泥浆井中存在的问题 •普通电阻率测井在高阻薄层井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泥浆的分流作用、低阻围岩与高阻屏蔽等 影响→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
P94→图3-15
七侧向电极系参数
1.电极系长度L0
L0 A1A2
L0越大→探测深度越大
2.电极距L
L O1O2
L越小→分层能力越强
3.分布比s
s L0 / L
影响主电流层形状。s过大→要求屏流比大,s过小→
主电流聚焦差。s一般在3~3.5较合适
4.聚焦参数q
q (L0 L) / L s 1
B2
A2
A0
A1
B1
电极系系数:kd=0.24m,ks=0.35m
P86→图3-5
仪器全长:5.4m
仪器直径:0.089m
三、三侧向视电阻率曲线
三侧向测井视电阻率Ra——曲线对地层中点呈对称形状, 视电阻率极大值恰好位于地层中点。
电模型实验 理论计算
P86→图3-6
影响三侧向视电阻率的因素
电极系参数
U Ra k I o
P83→(3-1)
其中:U——电极表面电位(相对于参考电极N),v
I0——主电流强度,A K——电极系系数(可通过理论计算、也可通过实验求出),m
由(3-1)式知:三侧向测得的视电阻率Ra与比值U/I0 (通常称主电极的接地电阻Rg)成正比。
主电极的接地电阻Rg——指的是从主电极流出的电流,在 其经历的地层范围内的电阻。
V2≈VD
I0恒定不变
测量过程
r非常小→主电极A0与屏 蔽电极A1、A2同电位
电极系附近介质电阻率 变化→接地电阻Rg变化
要 使 IO 不 变 → 主 电 极 A0 (或屏蔽电极A1、A2)电 位必须变化
Ao电压变化→反映了地层电阻率变化
测量电压放大检波器接在A1与N之间→放大A1与N之间的 电位差→检流计记录
四、七侧向测井资料应用
1.分层 2.求Rt 3.判断油水层
五、七侧向视电阻率曲线校正
主要影响因素
井眼(大小,泥浆电阻率) 围岩电阻率 侵入深度
三侧向视电阻率校正 (井眼、围岩、侵入)
图3-18 图3-19 图3-20
本节要点
1、三侧向、七侧向测井原理 2、深浅三侧向、七侧向电极系特点 3、恒流法测量原理
1.分层
三侧向测井受井眼、层厚、邻 层影响较小,纵向分辨率较强 →确定地层界面。
2.求Rt
查图版,程序计算
3.判断油水层
油气层:电阻率高,正差异 水层:电阻率低,负差异或无差异
实
测
三侧向
三
侧
底1米
向
曲
线
深三侧向 浅三侧向
五、三侧向视电阻率曲线校正
主要影响因素
井眼(大小,泥浆电阻率) 围岩电阻率 侵入深度
决定电极系的电流分布,q大→聚焦好
七侧向电极系尺寸
深七侧向
0.025 A2
0.638
M
2
0.1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
2
0.25
0.02 A0
0.025
M 1 0.112
M10.638
0.025 A1
分布比s=3.27 电极系长度L0=2.07m 电极系系数kd=0.636m
浅七侧向
0.025 B2
0.5
0.025 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