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的死亡原因是贫穷吗——情节的理性因果和情感因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绍振

任何一种情节都始于人物的越出常轨。但越出常轨只是为情节提供了良好的、有充分发展余地的开端。情节的基本过程是亚里斯多德所说的“结”和“解”,所谓“结”,就是悬念、危机,所谓“解”就是事情的发展、转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由于有了危机,就有了解决危机的转化。所以,设计情节就是设计危机和转化,也就是把危机当成原因,把转化当成结果,这其间有一个独特的因果关系。

任何情节都是一种因果转化的过程。

比如,有了祥林嫂的被逼改嫁、儿子死亡和受到歧视,就有祥林嫂的死亡。

有了高太尉、高衙内层层加码的迫害,就有

了林冲忍无可忍逼上梁山的结果。从理论上

说来,构成情节实在非常容易。但实际上,

要构成好的情节实在非常困难,以至于在中

国古典小说中,小说家独立创造的情节实在

非常之少,而从前人因袭来反复改编的情节

却非常之多。

这是因为纯用通常的因果性去构成情节

常常容易变成概念化的、枯燥无味的情节。

试举一例,在《今古奇观》中有一篇小说,

说的是一个富户人家,每天吃饭洗碗冲走了

许多米粒。这家的主人见了心疼,便叫家人

把米粒沉淀下来,晒干了储存起来。后来这家人遭了变故,变穷了,幸而有那些储存起来的干米粒,才不致饿死。

这里虽然有充分的因果关系,但是一点趣味也没有,它不过告诉读者应该节约粮食的道理。

小说家在处理题材时,都可能遇到类似的考验。

一个素材放在面前,就其结果来说,是很动人的,可是把寻找出来的充足理由加上去以后,情节完整了,可是趣味却完全消失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白洋淀地带,一个老渔民在水下布置了钓钩,引诱日本鬼子来游泳,一个人用竹篙打死了好几个鬼子。

要用这个素材构思情节,首先得寻找原因。

老渔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自然是出于对敌人的仇恨。

为什么对敌人这么仇恨?

自然是因为敌人的残暴,例如日军杀死了他的亲人之类。如果这样去构思情节,因果性倒是有了,但肯定不会有什么艺术创造。原因是,这种因果是一种普通性因果,不管对于什么人,都是一样适用的,没有什么属于这个人物的特殊性。其次,这种因果是一种理性的因果,没有表现任何属于这个人物的特殊情感,而艺术不同于科学之处,恰恰在于它主要是表现人的情感的,而不是表现人的理性的。

因而要构成动人的情节,其关键不在于寻求因果性,而在于寻求什么样的因果。

如果是纯粹理性的因果则与艺术的关系不大。

如果要成为艺术品,则必须寻求不同于理性因果律的情感因果。

我们且来看孙犁在《芦花荡》中是如何寻求情感因果的。

在孙犁笔下,这个老渔民之所以要主动去打鬼子,其原因并非直接出于爱国主义的民族意识。其直接原因是他的情感遭到了损害。本来,在白洋淀上,他负责护送干部出入,有绝对的自信和自尊,而恰恰就在他认为万无一失的时候,他所护送的两个远方来的小姑娘中的一个,在敌人的扫射中受了伤。如果老人从纯理性因果来考虑,多次运送人员,偶尔有人受伤,在所难免,至多在总结工作时作个检查,提出改进的具体方法就成了,如果孙犁也这样考虑问题,就不可能写出小说来了。孙犁之所以不同凡响,就是由于他在普通的理性的因果以外,发现了属于这个老人独有的情感因果。

促使这个老人出动的原因是,他不能忍受他对工作的自信和自尊在远方的信任他的小女孩面前受到损害。他必须用行动在小女孩面前恢复自尊。因而就引出了:他诱使日本鬼子进入布满钓钩的水域,用竹篙打死鬼子,并且让那两个小女孩隐蔽在荷叶下。看着他把鬼子一个个打死。

这种因果性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

这种因果性,并不是十分理性的,多少有一点个人冒险。老人并没有要求有关部门掩护,也没有准备在万一不利的条件下撤退,更没有为小女孩的安全作出万无一失的安排。从纯粹理性的逻辑来推敲,老人此举也许并不明智,不一定是很符合组织性、纪律性的严格要求的。然而,这并不妨碍这篇小说在当时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出类拔萃。相反,如果完全按照军事行动应该有的那种周密的理性来设计老人的行为,则这篇小说可能成为概念化的东西。

在理性上不充分的东西,在情感上可能是很动人的。

许多小说家终生不能摆脱概念化、公式化的顽症,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把理性逻辑和情感逻辑混淆了,或者说,他们只看到理性逻辑和情感逻辑的统一性,而没有看到二者的互相矛盾性。这是因为他们未能在根本上分清审美的情感价值与科学的理性价值之间的区别。

光就因果关系而言,科学的理性逻辑要求充足的带普遍性的理由,而情感逻辑要求的则是特殊的、不可重复的、个性化的理由。对于科学来说,任何充足理由都是应该可以重复验证的,而对于艺术来说,每一个人物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不可重复的理由,尽管这些理由是可笑的、不通的。科学的理由,可能是不艺术的,艺术的理由又可能是不科学的,这是审美价值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要进入审美创造的领域,就得彻底弄清这个道理。这不仅是小说的规律,而且是一切艺术所必须遵循的规律。

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触不周山,致使天不满西北,地陷东南,这是《山海经》对中国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江河东流的解释,这是不科学的,但是无疑是很艺术的。说谎的孩子鼻子会变长,一旦诚实了,鼻子就缩短,这种因果关系也是不科学的,但是却是《木偶奇遇记》的一大创造。这是神话和童话的因果逻辑,它不合科学,然而却被中外古今广大读者所接受,其原因是它与人的情感逻辑相通,那就是把人的强烈的主观意愿放在最突出的地位。其实这种现象是一切文学作品的规律,不仅对于神话童话有效。小说家在设计情节因果时必须严格地遵循情感因果规律,而不能只根据理性的科学因果规律。

正因为这样,祥林嫂之死,如果纯用理性的因果性来分析,是有点奇怪的。给她打击最大的是,虽然她捐了门槛,而在过年祝福之时竟然仍不让她去端“福礼”一条祭神的鱼)。如果纯从理性逻辑来考虑,不让端就不端,落得清闲。但祥林嫂却为此痛苦得丧失了记忆力,丧失了劳动力,被鲁四老爷家解雇,其结果是穷困到终于死了。

在《祝福》中,“我”曾经向来冲茶的短工问起祥林嫂死去的原因。那个短工很淡然地回答:“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

按这个人的看法,《祝福》的情节因果是穷困导致死亡。然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祝福》和当时以及以后许多表现妇女婚姻题材的作品,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事实上,整个《祝福》的情节告诉读者的恰恰不是这样。

从表面上看,她是流落为乞丐而后死去的,好像可以说是穷死的。

但是,她为什么会流落为乞丐呢?

因为她丧失了劳动力,连记忆力也不行了,才被鲁家解雇的。

她本来不是很健康的吗,不是顶一个男人使唤的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