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教材鲁教版第四单元第二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练习
(2019·全国Ⅱ卷)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
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A.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
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A.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读图,完成4~6题。
4.从图中可知,()
A.一级节点城市均位于亚热带
B.可延伸一级节点城市均位于湿润区
C.一级轴线地跨我国第三级阶梯
D.可延伸一级轴线地跨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
5.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A.土地广阔,价格高
B.水能资源丰富
C.人口众多,素质高
D.交通设施完善
6.目前,云、贵、川、渝等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大量吸纳劳动力移民
B.大力开发区域资源
C.投资一批重大工程建设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长江上游流域是生态脆弱区和环境敏感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因此分类分区综合开发治理是保障长江上游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读长江上游流域功能性分区示意图,完成7~8题。
7.下列自然资源中,长江上游流域最为稀少的是()
A.耕地资源
B.水能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8.下列有关长江上游流域各分区的功能定位,说法正确的是()
A.源头区以流域水体污染防治为主
B.深谷区以水能开发和水土涵养为主
C.山地丘陵区以水源涵养和动植物保护为主
D.三峡库区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的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出全面接轨态势,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1小时都市圈”呼之欲出。据此完成9~10题。
9.长江三角洲地区构建“1小时都市圈”的关键措施是()
A.发展信息产业
B.加强交通建设
C.推动行政区域的合并
D.开展农业合作
10.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达到5%、51%、44%,这说明该地区()
A.农业基础较差
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C.三大产业比例失调
D.城镇人口比重高达95%
图甲为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图乙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部分中心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上海市与南京市都是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而上海市的规模又远大于南京市。与南京市相比,上海市主要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地势平坦
B.海港较多
C.内河航运发达
D.劳动力成本低
1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A.气候温和,物产丰富
B.水资源充沛,水系发达
C.交通条件便利
D.土地成本低廉
13.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A.交通拥挤,环境恶化
B.大量人口从城市迁往郊区
C.城镇化水平较低
D.中心城市衰落
14.读北部湾经济区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简述该经济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从区域开放性的角度分析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之间可以开展哪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