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湘西大山里的原味坚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江,湘西大山里的原味坚守
洪江是一座隐藏在湘西大山里近于原生态的古代商城。千帆过尽,浮华成烟,如今的洪江人依旧守着这座先辈留下的财产不离不弃,守候着家园,他们早已经和古城融为一体,过着与世无争的悠闲生活。
一座因水而兴的商城
“洪江是湘西中心,出口货以木材、桐油、鸦片烟为交易中心。市区在两水汇流一个三角形地带,三面临水,通常有‘小重庆’称呼。”
湘西人沈从文在《沅水上游几个县份》一文首先提到的就是洪江。多少次我漫步在历经沧桑的古城的老街深巷,透过古城里高大的墙垣、漫漶的门楣、斑驳的古店铺字号、寓意深邃的警世恒言,深深感到古城历史脉络的搏动,文化积淀的厚重,文明底蕴的深邃。历尽沧桑的洪江古城,这里的高墙深院带着太多的厚重,这里仿佛又是一座扑朔迷离的迷宫,有着你永远读不懂、道不清的故事,站在每座厚重的窖子屋前,都可以让人去回想,去沉思……
商是洪江的灵魂,商朝、商城、商道、商脉,千年商都,
商脉悠长,而洪江商业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流经洪江的沅水。当沅水浩浩荡荡至西向东流入洪江后,由于受南北走向的雪峰山脉的影响,在洪江打了几道弯,形成回龙寺、萝卜湾、泥湾等深潭,最后折向北方流向洞庭湖。登上当地最高峰密云峰俯瞰这一方土地,沅水在如黛青山间蜿蜒回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圆弧,看那青山碧水,好似一幅《易经》中的山河太极八卦图。过去西南地区陆路交通不便,水道是经济的血脉。自唐代始,江南的货物必须经过长江逆流而上过洞庭进沅水运到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去。洪江占沅巫两水交汇之利,当下游的大船到洪江以后,不能再上行,必须停下来换成贵州下来的小苗船再逆流而上,故洪江成为七省通衢的物质集散地。
洪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木材集散地。过去从湘西、云贵地区砍伐的木材,扎成各种小木排顺沅水到洪江,一律须由放排人扎成长九丈宽两丈,厚3―5层的大木排,称“洪排”,必须等待江水涨至适当水位再由放排人顺着沅江一路唱着
号子过急流险滩,十天半月可达千里之外的常德,等木排进了洞庭湖就直接用船拖往武汉、南京等地。
清初,湘黔地区遍植油桐树,盛产桐籽,江西、湖广、江淅等地的油木商贩看准洪江沅巫两水交汇,上通云贵、下联汉沪的地理优势,纷纷前来投资,纷纷开办榨坊榨桐油再提炼成洪油,然后用油船出洞庭、下长江,漂洋过海直达南
洋,再从沿海运回布匹、食盐等南杂百货回内地销售,获利颇丰。洪江成了云贵两广地区桐油、木材、鸦片的集散地。关于洪江油船,上世纪三十年代,沈从文先生在他的散文中描写道:在沅水流域行驶,表现得富丽堂皇,气象不凡,可称为巨无霸的船只,应当数洪江油船……大船下行可载三四千桶桐油,上行可载两千件棉花,或一票食盐。用橹手二十六人到四十人,用纤手三十人到六七十人……船上人虽多,却各有所事,从不紊乱。
《沅水上游几个县》一文中提到的这个“三角形地带”的边缘,我们洪江人形象地称之为“犁头嘴”。洪江俗语:“汉口千猪百羊万担米,比不上洪江犁头嘴。”展现了位于沅巫两水交汇的“犁头嘴”这方水码头的富有和繁华。遥想当年的“犁头嘴”一带,四十八个水码头停满了来自沅水一带五府十八商帮满载货物的木船,对岸泊满了来自湘黔边境的木排,都说是“见排不见水,见船不见江。”这号子似天籁之音,暗合着沅江一泻千里的气势。
沅水繁忙的水上运输给商人们带来丰厚的利润,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抱着发财的梦想,一个包袱一把伞,赤手汇聚洪江淘金,经过数十年历练,由小商小贩嬗变为豪门巨贾,演绎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在洪江开设了家家商铺、药局、票号、钱庄……当年的古城内,湖北黄州人为代表的木商,江西赣州、吉安人为代表的油商及贵州人为代表
的鸦片商形成了洪商的骨架,晋商、徽商、闽商以及江浙、陕西、四川和本省长沙、常德、宝庆、永州、湘乡、靖州等地商人,成为洪商的血肉。且他们共同构成了洪商五府十八帮的伟岸身躯,并修建了引领着西南诸省商道文明的潮流,推动着西南诸省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了方便同乡商民联系,“客籍流寓者成立会馆,以岁时祭共先祖,洽比乡里。”洪
江会馆之多,几乎涵盖湖南省内所有地区和国内大多数省份。过去,凡外乡人踏上洪江土地,只要找到同乡会馆,就可以“管吃、管住、管找事做。”所花费用可以有了收入以后再还。各地商人的风俗、习惯、思想、理念,在古城内碰撞、激荡、融合、凝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洪商文化。
在老街深巷中迷失
无论你坐车还是乘船初入今日洪江,感觉与中国普通的小城无异,沿河都是火柴盒似的水泥楼房,窄窄的街道,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当你随意走进内街的条小巷,却仿佛时光倒流,在那普通的水泥楼房背后隐藏着一座历经数百年风风雨雨的尘封的古城。古商城虽然已经衰败,商业功能已经消退,过去的商宅也全被改造成民居,但在七冲八巷九条街中,那斑驳的古墙上留下的随处可见的门匾、石雕、图画和商业广告文字,仍然凸现出一股当年豪迈和浓厚的商业气
息。
沿着古城曲曲折折如迷宫的深巷,漫步在断续尚存的青石板路和众多高低错落、曲折迥深的青石铺就的水陆码头,游客们无不为古城的城市布局和民居的建筑艺术魅力所倾倒。古城洪江就是山城重庆的微缩版:它倚山就势,高低错落在三山两水之间,山为城之骨架,水为城之血脉;城廓枕山临水,布局纳诸子百派之长;街巷起伏曲伸,墨绳遵阴阳八卦之畅。横为街,纵为冲,宅第之间为巷,七冲八巷九条街,纵横交衔,收放有序,构成了古城的独特的城市格局。
今天的古城里依旧随处可见气势逼人的高墙大院,每座高墙深院为一独立王国,能防火防盗防红杏出墙,正是当年洪江寸土寸金和豪门大户人讲求安全的写照,这就是洪江独有的建筑窨子屋。空窨子屋大多按井字形排列,形似徽派建筑,但四壁无窗,天顶采光,比徽派建筑更高大霸气,且发展为商居两用。窨子屋风格各异,有的如宫殿,高粱楼宇,大气磅礴;有的是回字形院落,外围是老青砖砌成的封火墙,墙内是木质结构的堂屋和厢房,里面则是按吊脚楼的形式建造的两层或三层的四合院子。楼下可做商铺,楼上是仓库和住宅,房屋冬暖夏凉,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当年的商人讲究财不外流,四水归堂,故巧妙地让青瓦屋顶从四围成比例地向内中心低斜,露出小方形天井,小方形天井可吸纳阳光和空气。由于庭院幽深,为了弥补阳光的不足,大多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