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和建安风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 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 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 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 • 主要代表作家主要是曹氏父子(曹操、曹 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 、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蔡琰(蔡文 姬)。
建安风骨
内容上: 1、反映现实,抒写怀抱。
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 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 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 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因此,古代的作者, 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 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 能流传后世。所以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了《周易》 ,周公旦显达而制作了《礼》,(文王)不因困厄而不 做事业,(周公)不因显达而更改志向。所以古人看轻 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这是惧怕时间已经流逝 过去罢了。多数人都不愿努力,贫穷的则害怕饥寒之迫 ,富贵的则沉湎于安逸之乐,于是只知经营眼前的事务 ,而放弃能流传千载的功业,太阳和月亮在天上流转移 动,而人的身体状貌在地下日日衰老,忽然间就与万物 一样变迁老死,这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事啊!
(2)表现政治理想,抒发雄心壮志。如:《短歌 行》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 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短歌行》)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 的深沉感慨。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表现了老当益壮的志士胸怀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写 登临碣石山,眺望大海之所见所想,气魄宏大 、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豪迈情怀。
他是三国中第一个称帝的君主, 后刘备伐吴时,孙权假意向魏国称 藩,曹丕大喜,没有同时联合蜀汉 攻吴国。错过了一次统一全国的时 机。刘备被孙权打败,孙权随之与 曹丕反目。曹丕大怒才起兵伐吴国, 结果被孙权的大将徐盛火攻击败。 回洛阳后,曹丕大病不起,临终托 付曹睿于曹真、司马懿等人,终年 四十岁。
历史评价
2、诗歌的主要内容:
(1)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如 《蒿里行》、《苦寒行》、《薤露行》 、《却东西门行》。 • 《蒿里行》反映了初平之年关东州群起 兵讨伐董卓,便令会师之后,他们各怀 异心,观望不前,不久各路人马为争夺 权势相互火并、自相残杀。军阀长期混 战、造成百姓惨死、抛骨露尸于野的衰 败景象。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事 实,并流露了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苍 凉激楚,形象鲜明。因此,后人称《蒿 里行》为“诗史”、“汉末实录”。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 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 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 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 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 见之患也。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 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 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 (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容易看到自 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 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 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
宣州谢朓tiǎo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建安风骨
• 东汉末年有一大批文学家,他们在铜雀台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 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 ,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 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 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 ,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 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 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 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 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 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三曹与建安风骨
以下对联说的是谁?
• 上联:三国三曹三父子
• 下联:一歌一赋一诗书 • 横批:建安风骨
解析
•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开创“建安 文学”新风,史称“建安风骨”。 • 其代表作品: • 一歌指《短歌行》(曹操) • 一赋 指《洛神赋》(曹植); • 一诗 指《七步诗》(曹植); • 一书 指《与吴质书》(曹丕)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qióng) 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典论.论文》节选
汉末,三国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建安文人 在他们的作品中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动乱的社会 现实和人民的痛苦,描绘出一幅幅满目疮痍、 凄凉残破的乱世灾难图。
• 2、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壮志和理 想。 风格上: 抒情直接,慷慨悲凉,雄健深沉
曹操简介
姓名:曹操 字: 孟德 性别:男 尊称:大魏武皇帝 地位: 汉朝丞相。中 国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 小名:阿瞒、吉利
• 后期受曹丕、曹睿父子迫害,名为藩王, 实近囚徒,抑郁忧惧,由于生活境遇的变 化,他后期的诗多抒写被压抑的悲愤不平 之情。
1.思想内容 (1)抒写理想怀抱,追求建功立业。 如 :《白马篇》 《白马篇》塑造了一位“捐躯赴国 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壮士形象,充 满着豪壮的乐观精神,这是诗人的形象 写照。 (2)抒写被压抑的悲愤不平。如:《赠 白马王彪》 、《野田黄雀行》 《赠白马王彪》叙写了自己所遭受 的迫害,抒发他和曹彪分别时的骨肉之 情。
(3)抒写年命之悲和幻想长生的游仙诗
。如:《秋胡行》、。 《秋胡行》云:“愿登泰华山,神人共 远游……,经历到昆仑,到蓬莱。飘遥 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 期。”“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反映了诗人矛盾复杂的心境。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qiāng)。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丕简介
姓名:曹丕(曹操次子) 字: 子恒 性别:男 地位:三国时期著名文学 家、政治家 庙号①:(魏)世祖 谥号②:魏文帝 三弟:曹植
①庙号: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②谥号:又称谥。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 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3)反映社会乱离。 如《送应氏》、《 泰山梁甫行》 前期诗作《送应氏》,借送别真实地 描写了在洛阳所见景象:“中野何萧条 ,千里无人烟”,表现了诗人对战乱的 无限感慨。 (4)闺怨诗和游仙诗,如《七哀诗》 《七哀诗》抒写女子的相思与隐忧, 其间寓有自己遭忌被弃的感慨。
曹植简介
姓名:曹植(曹操三子) 字: 子建 性别:男 老爸:曹操 二哥:曹丕 作品:《洛神赋》、《白 马篇》《七哀诗》
《七哀诗》,是一种中国传统诗歌体裁,起自汉末,以 反映战乱、瘟疫、死亡、离别、失意等为主要内容。
(二)诗歌
• 曹植的生活和和创作,以曹丕称帝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 • 前期才华横溢,受曹操宠爱;乐观自信, 为人不羁,积极奋进,要求建功立业,所 以前期诗歌主要抒写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
《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的这首乐府诗,是以对美人的思 念折射自己理想追求的失落和怅惘。
性格:善谋多诈 兴趣:击剑,文学 特长:骑射
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 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 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 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 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 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二十二年, 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 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 被立为世子。 曹操逝世后,立刻逼迫汉献帝禅位,改 国号大魏,自立为皇帝。改元黄初,将都城 由许昌(原许县)迁至洛阳。他政治上的才 能卓越。然而在军事才华上远不如自己的父 亲曹操,各方面才能也比不上孙权。他曾三 次亲自统军率数十万大军、水师伐东吴、蜀 汉,皆大败而还。
陈寿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 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 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 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 何远之有哉!
(二)诗歌 1.内容 • 曹丕诗现存约40首,可分三类:纪事 抒情、游宴、游子行役与思妇别愁。 • 《燕歌行》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成 熟的七言古诗,抒写思妇之情,音节 和婉,修辞精美,如:“明月皎皎照 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 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
杂诗 南国①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② 朝游江 北岸,夕宿潇湘沚。 ③ 时俗薄 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④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本诗以美女佳人为寄托,间接地、 象征式地抒写其怀才不遇、壮志未酬、 抱负不得施薜荔、江离、申 椒、梅、兰、菊 2、美人: (1)作者以幽怨美人之形象,叙述着 臣妾对君王、臣民对家国的政治寄 托.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迟暮。”(《离骚》) (2)人生理想的追求,才能的自我肯 定和自信. (3)叹息时光流逝、人生苦短, 才能得不到展示,志向不能实现美 人迟暮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