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DC
33
教学过程
通过几个简单小题,既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 握情况,又锻炼学生快 速反应的能力,满足学 生的表现欲望,让他们 感受成功的喜悦
34
教学过程
中考链接 1
1.(2010.江西)已知的两条边长分别是7 和3,则下列四个数中,第三条边的长是( ) A. 8 B B. 7 C. 4 D. 3.
DC
中线
高
结论
24
证明: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 △ ABC中,AB=AC.
作底边中线
A
求证: ∠B= ∠C.
证明:作底边中线AD ∴ BD=CD
在△BAD和△CAD中,
BD C
AB=AC ( 已知 ),
BD=CD ( 已证 ),
AD=AD (公共边) ,
∴ △BAD ≌ △CAD (SSS).
∴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角平分线 高 结论
由折叠的过程,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做顶角的平分线、底边的
中线或底边上的高。之后让学生试着写出推理过程,从中选
出步骤比较规范的,向全班同学展示,师生共赏。在证明此
定理时,我设置了几个链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适
时出现不同的辅助线做法—做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中线、
底边的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
另外,学习本堂课,不仅使学生体会数学图形的美及应用价 值,对于培养学生较好的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使学生学会在中 添加适当的辅助线,以及向学生渗透转化及类比的思想都有很大 作用。
3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难点
知 知识识目标
目 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能力目标
4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了解及其相关概念。 掌握的性质。
∠B 度数。
37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3.2.1
1、的概念 例1、书写格式 2、的性质
练习
练习
38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本节的学习任务比较重,有性质的推导、性质的应用,所以 本人针对学生的特点, 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 己去发现、去联想,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到性质的内容,可以使他们比较好 的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18
教学过程
材料: 剪刀、一张矩形纸 方法:(1)先将矩形纸按图中虚线对折;
(2)剪去阴影部分; (3)将剩余部分展开。
19
教学过程 下一张
20
教学过程
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 让学生由实验或演示指出各自的发 现,并加以引导,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 行逐条归纳,最后得出的性质1、2。
21
教学过程
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知识目标
5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难点
知 知识识目标
目 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能力目标
6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使学生会用的性质进行证明 或计算。
❖发展学知生大胆猜想并情用感数目学标 语言描述识的能力。 ❖使学生目学会在中添加辅助线 的方法并标渗透转化思想。
能力目标
7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新知应用
的性质
例1 如图,在△ABC中, AB=AC ,点D在AC边上,且BD= 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1 的两个底角相等 分析:此题利用的性质1来解决,难度稍大
(等边对等角)
一点。 可预设几个小问题,帮助学生化解难点。
2顶角的平分线,底 (1) 若∠A=X°,则∠ABD是多少?
边上的中线和底边 (2) 若∠ABD=X°,则∠BDC是多少? A
25
证明:的两个底角相等
作底边的高线
A
已知: △ ABC中,AB=AC.
求证: ∠B= ∠C.
证明:作底边高线AD.
B
在Rt△BAD和△RtCAD中,
D
AB=AC ( 已知 ),
AD=AD (公共边) , ∴ Rt △BAD ≌ Rt △CAD (HL). ∴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 (2010.宁波) 如图,在△ABC中,AB=AC,
∠A=36°,BD、CE分别是△ABC、△BCD的角
平分线, 则图中的有( )
A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紧密联系中考,消 除学生对中考的恐 惧感和神秘感
35
教学过程
交流收获,体验成功 你学会了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用你自己的 话说说你的收获和体会?
难点
❖算知中题关。于(底由和于情腰底感,和目底腰标角,和底顶角角和的顶计角 性 用 实识目标践质 法中特 和获点 讨取很 论经容 上验易 很,混 有故淆考确,究定而,为且只难它能点们练。在习)
11
教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了解这堂课,本课要求学生自制一 个模型。为了在教学上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精神,本节课采用探究式的教学策略,让 学生全面参与,自主学习,把认知的主动权交 给学生。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适时的给予点拨和纠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锻炼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且∠B=80° ,则∠C= ___度, ∠A=____度?
操练2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B=AC,且
∠ A=50° ,则∠B=——度,∠C=——度?
变式训练 1、 的一个角是11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多少度? 2、 的一个角是8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多少度?
30
教学过程
巩固练习:
操练3课本P51练习2、3题
难点
知 知识识目标
目 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能力目标
8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难
❖探索“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 (这两个性质对于平面几何中的计算,以及今后 的证明尤为重要,故确定为重点)
教学重点
9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难点
知 知识识目标
目 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能力目标
10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本人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验 中提出问题,找到独立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不知不觉地进入 学习氛围,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想学的习惯。
39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学过程
课后反思
总之,在本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致力启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 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 的活动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启发学生,挖掘学生潜力, 让他们展开联想的思维,培养其能力为主旨而发展。 不足之处是时间安排上有些前松后紧,课堂调控能力有待进一 步提高。
上的高互相重合 (三线合一)
(3) 根据∠BDC=2X°,和已知条件,你 能推出什么角?
(4) 若∠BCD=2X°,AB=AC,你能算出
哪个角?
(5) 设元后,你能求出这个未知数吗?
D
相等关系在哪里?
过程由学生自己去书写。请一代表
口述其证明过程,增强他们的语言
表达能力。
B
C
29
教学过程
巩固练习:
操练1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B=AC,
开始抢答 2. 根据的性质,在△ABC中, AB=AC时,
(1) ∵AD⊥BC,∴∠_B_A_D__ = ∠C__A_D__,B_D___= _C_D__. (2) ∵AD是中线,∴_A__D_⊥_B_C__ ,∠_B_A__D_ =∠_C_A_D__. (3) ∵AD是角平分线,∴_A_D__ ⊥_B__C_ ,_B_D___ =__C_D__.
性质1:
A
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为 “等边对等角”
在△ ABC中,
∵AB=AC(已知)
B
C
∴∠B= ∠C(等边对等角)
22
A
证明:的两个底角相等
12
已知: △ ABC中,AB=AC.
求引导证学:生∠从B理=论∠上C加.以证明。鉴于学生现在B只能用D 全等C三
角形证明两角相等,故应用辅助线构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12.3.1
1
的性质
教材分析
说课 提纲
教学方法 学生学法
教学过程
2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比皆是,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研究是现 实生活的需要。而且从思想方法和知识储备方面为今后研究四边 形和圆的性质打下坚实基础。两个底角相等是证明两角相等的重 要方法之一。三线合一是证明两角相等、两线段相等及两线段垂 直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本节课无论是在本章教学中,还是初中 数学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的组织者、引导者。
角平分线
中线
高线
结论
23
证明: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 △ ABC中,AB=AC.
作顶角的平分线
A
12
求证: ∠B= ∠C.
B
证明: 作顶角的平分线AD. ∴ ∠ 1= ∠ 2
AB在=△ACBA(D已和知△)C, AD中, ∠ 1= ∠ 2 ( 已证 ), AD=AD (公共边) , ∴ △BAD ≌ △CAD (SAS). ∴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6
C
中线 角平分线
教学过程
性质2:
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 高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A ❖ 强调性质2中的三线段前的定语的重要性
① ∵ AB=AC ∠1= ∠ 2 (已知)
12
∴BD=DC AD⊥BC (三线合一)
② ∵ AB=AC BD=DC (已知)
∴ ∠1= ∠ 2 AD⊥BC (三线合一) B
(1) 的性质定理1常用来证明两角相等,求各角的度 数. (2)的性质定理2研究的有关问题时“三线”是常用 的辅助线. (3) 的性质,是我们今后证明两线段相等和两角相等 的常用方法。注意的是,必须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 才能对等角;也只有才具备“三线合一”性质。
36
教学过程
布置作业
作业: 必做:教材 P56 4、7题 选做: 在等腰△ABC中,∠ A=40°, 求
14
教学过程
流程 设计 情景导入
探究新知 新知运用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交流收获
15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
16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
下载图片
17
教学过程
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首先出示的定义、腰、底边、顶角、底 角等概念,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掌握这些概 念。 ❖引导学生用纸做一个模型,观察重合部 分,发现的所有的性质。对于有困难的学 生,教师又给以动画演示。
加深对的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 力。
31
教学过程 开始抢答
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1)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 () × (2)有一个角是60°的,其它两个
内角也为60 ° . ( )
(3)的底角都是锐角. ( )
(4)钝角三角形不可能是 . ( )
32
合。 ×
教学过程
12
教学方法
❖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 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 课内容特点和八年级学生思维活动 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具直观教学法, 联想发现教学法,设疑思考法,逐 步渗透法和师生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13
学生学法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 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首先教师应创造一种环境,引导 学生从已知的、熟悉的知识入手,让学生自己在某一 种环境下不知不觉中运用旧知识的钥匙去打开新知识 的大门,进入新知识的领域,本节课我将采用学生小 组合作,实验操作,观察发现,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学习 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主动探究----主动总结--主动提高”。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感受知 识的过程中,提高他们“探究---发现---联想---概括”的 能力!
40
网友精选,Baidu文库
41
42
D
C
③ ∵ AB=AC AD⊥BC于D (已知 )
∴ BD=DC ∠1= ∠ 2 (三线合一)
27
教学过程
性质2: 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
高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A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猜想和 推理,体验发现新知的乐趣,变灌
12
注知识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B
D
C
28
教学过程
B
DC
33
教学过程
通过几个简单小题,既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 握情况,又锻炼学生快 速反应的能力,满足学 生的表现欲望,让他们 感受成功的喜悦
34
教学过程
中考链接 1
1.(2010.江西)已知的两条边长分别是7 和3,则下列四个数中,第三条边的长是( ) A. 8 B B. 7 C. 4 D. 3.
DC
中线
高
结论
24
证明: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 △ ABC中,AB=AC.
作底边中线
A
求证: ∠B= ∠C.
证明:作底边中线AD ∴ BD=CD
在△BAD和△CAD中,
BD C
AB=AC ( 已知 ),
BD=CD ( 已证 ),
AD=AD (公共边) ,
∴ △BAD ≌ △CAD (SSS).
∴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角平分线 高 结论
由折叠的过程,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做顶角的平分线、底边的
中线或底边上的高。之后让学生试着写出推理过程,从中选
出步骤比较规范的,向全班同学展示,师生共赏。在证明此
定理时,我设置了几个链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适
时出现不同的辅助线做法—做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中线、
底边的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
另外,学习本堂课,不仅使学生体会数学图形的美及应用价 值,对于培养学生较好的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使学生学会在中 添加适当的辅助线,以及向学生渗透转化及类比的思想都有很大 作用。
3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难点
知 知识识目标
目 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能力目标
4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了解及其相关概念。 掌握的性质。
∠B 度数。
37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3.2.1
1、的概念 例1、书写格式 2、的性质
练习
练习
38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本节的学习任务比较重,有性质的推导、性质的应用,所以 本人针对学生的特点, 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 己去发现、去联想,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到性质的内容,可以使他们比较好 的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18
教学过程
材料: 剪刀、一张矩形纸 方法:(1)先将矩形纸按图中虚线对折;
(2)剪去阴影部分; (3)将剩余部分展开。
19
教学过程 下一张
20
教学过程
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 让学生由实验或演示指出各自的发 现,并加以引导,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 行逐条归纳,最后得出的性质1、2。
21
教学过程
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知识目标
5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难点
知 知识识目标
目 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能力目标
6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使学生会用的性质进行证明 或计算。
❖发展学知生大胆猜想并情用感数目学标 语言描述识的能力。 ❖使学生目学会在中添加辅助线 的方法并标渗透转化思想。
能力目标
7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新知应用
的性质
例1 如图,在△ABC中, AB=AC ,点D在AC边上,且BD= 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1 的两个底角相等 分析:此题利用的性质1来解决,难度稍大
(等边对等角)
一点。 可预设几个小问题,帮助学生化解难点。
2顶角的平分线,底 (1) 若∠A=X°,则∠ABD是多少?
边上的中线和底边 (2) 若∠ABD=X°,则∠BDC是多少? A
25
证明:的两个底角相等
作底边的高线
A
已知: △ ABC中,AB=AC.
求证: ∠B= ∠C.
证明:作底边高线AD.
B
在Rt△BAD和△RtCAD中,
D
AB=AC ( 已知 ),
AD=AD (公共边) , ∴ Rt △BAD ≌ Rt △CAD (HL). ∴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 (2010.宁波) 如图,在△ABC中,AB=AC,
∠A=36°,BD、CE分别是△ABC、△BCD的角
平分线, 则图中的有( )
A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紧密联系中考,消 除学生对中考的恐 惧感和神秘感
35
教学过程
交流收获,体验成功 你学会了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用你自己的 话说说你的收获和体会?
难点
❖算知中题关。于(底由和于情腰底感,和目底腰标角,和底顶角角和的顶计角 性 用 实识目标践质 法中特 和获点 讨取很 论经容 上验易 很,混 有故淆考确,究定而,为且只难它能点们练。在习)
11
教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了解这堂课,本课要求学生自制一 个模型。为了在教学上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精神,本节课采用探究式的教学策略,让 学生全面参与,自主学习,把认知的主动权交 给学生。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适时的给予点拨和纠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锻炼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且∠B=80° ,则∠C= ___度, ∠A=____度?
操练2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B=AC,且
∠ A=50° ,则∠B=——度,∠C=——度?
变式训练 1、 的一个角是11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多少度? 2、 的一个角是8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多少度?
30
教学过程
巩固练习:
操练3课本P51练习2、3题
难点
知 知识识目标
目 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能力目标
8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难
❖探索“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 (这两个性质对于平面几何中的计算,以及今后 的证明尤为重要,故确定为重点)
教学重点
9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难点
知 知识识目标
目 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能力目标
10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本人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验 中提出问题,找到独立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不知不觉地进入 学习氛围,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想学的习惯。
39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学过程
课后反思
总之,在本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致力启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 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 的活动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启发学生,挖掘学生潜力, 让他们展开联想的思维,培养其能力为主旨而发展。 不足之处是时间安排上有些前松后紧,课堂调控能力有待进一 步提高。
上的高互相重合 (三线合一)
(3) 根据∠BDC=2X°,和已知条件,你 能推出什么角?
(4) 若∠BCD=2X°,AB=AC,你能算出
哪个角?
(5) 设元后,你能求出这个未知数吗?
D
相等关系在哪里?
过程由学生自己去书写。请一代表
口述其证明过程,增强他们的语言
表达能力。
B
C
29
教学过程
巩固练习:
操练1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B=AC,
开始抢答 2. 根据的性质,在△ABC中, AB=AC时,
(1) ∵AD⊥BC,∴∠_B_A_D__ = ∠C__A_D__,B_D___= _C_D__. (2) ∵AD是中线,∴_A__D_⊥_B_C__ ,∠_B_A__D_ =∠_C_A_D__. (3) ∵AD是角平分线,∴_A_D__ ⊥_B__C_ ,_B_D___ =__C_D__.
性质1:
A
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为 “等边对等角”
在△ ABC中,
∵AB=AC(已知)
B
C
∴∠B= ∠C(等边对等角)
22
A
证明:的两个底角相等
12
已知: △ ABC中,AB=AC.
求引导证学:生∠从B理=论∠上C加.以证明。鉴于学生现在B只能用D 全等C三
角形证明两角相等,故应用辅助线构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12.3.1
1
的性质
教材分析
说课 提纲
教学方法 学生学法
教学过程
2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比皆是,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研究是现 实生活的需要。而且从思想方法和知识储备方面为今后研究四边 形和圆的性质打下坚实基础。两个底角相等是证明两角相等的重 要方法之一。三线合一是证明两角相等、两线段相等及两线段垂 直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本节课无论是在本章教学中,还是初中 数学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的组织者、引导者。
角平分线
中线
高线
结论
23
证明: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 △ ABC中,AB=AC.
作顶角的平分线
A
12
求证: ∠B= ∠C.
B
证明: 作顶角的平分线AD. ∴ ∠ 1= ∠ 2
AB在=△ACBA(D已和知△)C, AD中, ∠ 1= ∠ 2 ( 已证 ), AD=AD (公共边) , ∴ △BAD ≌ △CAD (SAS). ∴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6
C
中线 角平分线
教学过程
性质2:
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 高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A ❖ 强调性质2中的三线段前的定语的重要性
① ∵ AB=AC ∠1= ∠ 2 (已知)
12
∴BD=DC AD⊥BC (三线合一)
② ∵ AB=AC BD=DC (已知)
∴ ∠1= ∠ 2 AD⊥BC (三线合一) B
(1) 的性质定理1常用来证明两角相等,求各角的度 数. (2)的性质定理2研究的有关问题时“三线”是常用 的辅助线. (3) 的性质,是我们今后证明两线段相等和两角相等 的常用方法。注意的是,必须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 才能对等角;也只有才具备“三线合一”性质。
36
教学过程
布置作业
作业: 必做:教材 P56 4、7题 选做: 在等腰△ABC中,∠ A=40°, 求
14
教学过程
流程 设计 情景导入
探究新知 新知运用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交流收获
15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
16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
下载图片
17
教学过程
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首先出示的定义、腰、底边、顶角、底 角等概念,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掌握这些概 念。 ❖引导学生用纸做一个模型,观察重合部 分,发现的所有的性质。对于有困难的学 生,教师又给以动画演示。
加深对的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 力。
31
教学过程 开始抢答
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1)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 () × (2)有一个角是60°的,其它两个
内角也为60 ° . ( )
(3)的底角都是锐角. ( )
(4)钝角三角形不可能是 . ( )
32
合。 ×
教学过程
12
教学方法
❖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 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 课内容特点和八年级学生思维活动 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具直观教学法, 联想发现教学法,设疑思考法,逐 步渗透法和师生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13
学生学法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 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首先教师应创造一种环境,引导 学生从已知的、熟悉的知识入手,让学生自己在某一 种环境下不知不觉中运用旧知识的钥匙去打开新知识 的大门,进入新知识的领域,本节课我将采用学生小 组合作,实验操作,观察发现,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学习 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主动探究----主动总结--主动提高”。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感受知 识的过程中,提高他们“探究---发现---联想---概括”的 能力!
40
网友精选,Baidu文库
41
42
D
C
③ ∵ AB=AC AD⊥BC于D (已知 )
∴ BD=DC ∠1= ∠ 2 (三线合一)
27
教学过程
性质2: 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
高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A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猜想和 推理,体验发现新知的乐趣,变灌
12
注知识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B
D
C
28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