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
摘要: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打造后的宽窄巷子是一条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宽窄巷子的成功开发,不仅传承了成都的文脉根基,也展现了其独具的商业功能。
关键词:宽窄巷子;文化传承;商业开发;经验推广
收稿日期:2011-06-23
作者及单位:《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成员:徐昌义、赵志、赵永会(执笔)、李洁、吴继华、郑妍、邵军。(四川成都,610110)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79(2011)04-0069-04
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蓝图的规划和建设,另一方面还必须进行城市文化的规划和建设,以达到生态和健康生活的目的。成都市委市府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要“以文化润色经济、文化丰富生活”为目标,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塑造国际性文化品牌,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2004年9月,成都文旅集团与青羊区政府一起对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进行了整体打造,并于2008年6月14日正式开街。开街近三年,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
区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宽窄巷子的历史沿革
关于“成都”的建城史以及名城的由来,古书上有“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说,这也是迄今为止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一种说法,“成都”之名也相沿至今。要溯源成都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既保留着古老传统又从未远离成都人生活的“宽窄巷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秦代所建的成都少城。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秦国在古蜀国灭亡后的两年,即公元前341年移秦民到成都。通常的说法是公元前311年,秦国大夫张仪筑成都城,成都城市的历史自此开篇,距今已有2300多年。张仪第一次筑城并没有包围整个成都城区,城墙只框住了东边的一大半,西边还有一片没有被圈进来,于是便有第二次筑城。一座城市被分隔成了两座城,东边的较大,称为大城,西边的较小,称作“少城”,一个城市一大一小两座城,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重城”,这种二城并列的“重城”格局在成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至今,成都核心城区的格局还若隐若现地显现出重城格局的痕迹。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乱后,清廷动员全川力量修成都城,并在成都城西建满城,以驻八旗兵丁,满城当时亦称为“少城”。大街(宽巷子)居住满族文武官员,小胡同(窄巷子)则住满族士兵。今天“少城”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少城”里的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3条巷弄,以及大批兼具北方四合院与南方建筑风格的老房子却保留了下来。世易时移,少城虽屡经战乱,屡遭毁败。但少城里的“宽窄巷子”这颗成都的心脏,却记录了昔日少城的繁华旧景,承载了成都这座城市的温暖记忆,它更是成为了成都城市文化的一张精致名片。
2003年,成都市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主体改造工程确立,该区域将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的基础上,形成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并最终打造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天府少城”。
二、宽窄巷子项目概况及定位
宽窄巷子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它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宽窄巷子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3年,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主体改造工程确立,并确定该区域将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的基础上,形成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整个项目的规划控制面积479亩,其中核心保护区108亩。2007年,针对宽窄巷子建筑留存历史久远、危房多、环境差、安全隐患突出,并对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作用不强的状况,市委市政府、青羊区政府整合资源,对宽窄巷子进行了保护性的改造,对商业功能进行了整体开发。政府先后投资6.3亿余元,本着“修旧如旧、保护为主”,“原址原貌、落架重修”的原则,完成了核心保护区周边楼房及建筑风貌的协调整治。2008年6月14日(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作为成都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和成都市文化旅游的“名片项目”,整体改造后的宽窄巷子正式开街。在开街的当天就有10万人拥进去,在初夏的阳光里,成都人以一种惊艳的眼神,打量、欣赏、抚摸着这里的每一道门栏、每一块青砖……修葺一新的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组成。它将最清雅的古韵和最前沿的时尚进行了完美无缺的融合,打造后的宽窄巷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
宽窄巷子是成都文化及成都生活精神的集中体现,它记载了老成都的城市历史和生活记忆,体现和延续了成都人的生活态度,说到底它就是老成都市井的象征,它的根基早已扎在了成都人的心里。本着这
样的立场和姿态,成都人在打造宽窄巷子时就有了自由的尺度和开放的心态,即“宽窄由心,收放自如,既守规,又越矩”。源于这样的一个打造思路,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性改造工程将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商业相结合,以“成都文化和生活精神”为线索,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形成了汇聚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娱乐休闲等业态的“院落式情景消费体验区”,它既传承了成都的文脉根基,又充满了时代的朝气。
根据宽、窄、井三条巷子的不同特点,分别给予了不同的业态定位,将“宽巷子”定义为成都的闲生活、“窄巷子”定义为成都的慢生活、“井巷子”定义为成都的新生活。每个院落都依据各自的业态和风格进行整体包装和打造,而这种院落间风格的多样和差异,本身也是一道风景。
宽巷子——老成都的闲生活。“修葺后的宽巷子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原住民、精品酒店、私房餐饮、特色民俗餐饮、特色休闲茶馆、特色客栈……构成了宽巷子独一无二的吸引元素和成都语汇。宽巷子,呈现了现代人对于一个城市的记忆。老人在老茶馆门口安详地喝茶摆龙门阵,猫懒懒地盘在脚下打盹,梧桐树投下斑驳的影子,院落里的树上挂着一对画眉……在宽巷子中,老成都原真生活体验馆成为了宽窄巷子的“封面”和游览中心,它集中展现了宽窄巷子所代表的成都生活精神。体验馆里展示着民国时期一户普通成都人家一天的生活场景,用一个院落复原这个家庭的厨房、书房、堂屋、新房等,向参观者呈现老成都的生活状态。
窄巷子——老成都的慢生活。改造后的窄巷子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院落,上感天灵,下沾地气。这种院落文化代表了一种精英文化,一种传统的雅文化。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这是中国式的院落梦想,也是窄巷子的生活梦想。通过改造,窄巷子植绿主要以黄金竹和攀爬植物为主,街面以古朴壁灯为装饰照明,临街院落透过橱窗展示其业态精髓。窄巷子主要是以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咖啡、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的精致生活品味区。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