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防汛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防汛分析报告

1、编制依据

(1)本标段项目实际自然条件、施工状况;

(2)本标段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防汛防旱相关应急预案的通知》1.1 分析对象目标及范围

1.1.1 分析对象

分析的对象是项目部。

1.1.2 分析范围

分析范围项目部的防汛风险分析。风险分析与管理必须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环境、质量、投资、工期等都应服从于安全。尤其要重视可能导致突发性、灾害性的汛灾风险事件。

1.1.3 分析目的

对项目部施工中由于汛灾的可行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对项目施工风险的识别、估计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合理使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控制,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达到保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实现建设项目的总目标。2、项目概况

2.1 工程概况

2.2自然条件

2.2.1地貌特征

徐州市区位于鲁南山区向黄淮海平原过渡的部位,广袤的冲积平原上分布一系列NE-NEE向展布的低山残丘及岗地,平原部分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貌景观,地面标高一般18~44米。根据地貌的分类原则:形态+成因+微地貌特征,徐州市区内的地貌形态主要有丘陵(残丘)和平原两大类,前者是剥蚀—溶蚀作用的结果,后者是堆积作用的结果。拟建徐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场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为岩溶残丘地貌和山前冲洪积平原交叉分布。

本标段银山站~创业园站区间、创业园站及银山车辆段出入线段位于铜山区,地貌类型属岩溶丘陵(残丘),标段线路沿银山路布置,银山车辆段下穿连霍高速后进入麦楼社区南侧空地,地形相对起伏平坦,地面标高36.57m~46.67m。

2.2.2气象概况

徐州市气候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具长江—黄河流域过渡性气候特征。其总体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快,多东南风,多晴少雨,常出现春旱;夏季天气炎热,降雨集中,多暴雨,易形成洪涝;秋季晴朗少雨,光照多,气候宜人;冬季多西北风,寒冷而干燥。平均日照时数2300h,无霜期200~220d。多年平均降雨量自丰县的733.2向东渐增至新沂的864.0mm,6~9月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75~80%;多年平均蒸发量在872.6~949.1mm。多年平均气温为13.8℃~14.6℃,一般最冷是一月份,平均气温在-0.3℃~-1.2℃,极端最低气温-22.6℃,最大冻结深度0.24m。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6.8℃~27.3℃,极端最高气温为43.3℃。

3、分析组织和结果

本次防汛分析主要以防汛领导小组为主。根据项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地质报告及水文地质条件,并对照国家标准、部门、徐州市轨道公司及行业规章进行分析。

3.1防汛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3.2分析结果

3.2.1防汛减灾薄弱环节

(1)项目部部分管理人员及部分作业人员防洪防汛知识和应急救援能力不足,汛期前组织员工进行一次防洪防汛应急演练,让参演者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应急避险、紧急救护等基本常识,有效提升了全员安全意识,增强了事故预防和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加强员工日常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培训,增加员工防洪防汛能力。

(2)连霍高速南侧为项目部施工现场防汛减灾薄弱环节,因雨季大量雨

水通过连霍高速排洪渠向南侧排水箱涵汇集,存在洪水涌入现场U型槽基坑风险,针对该薄弱环节项目部协调人、机、料加快排水箱涵施工,确保雨季前投入使用,同时施工现场准备充足的防洪应急物资,应对防汛突发情况。

3.2.2风险隐患情况

(1)银创区间施工现场周边地貌类型属岩溶丘陵(残丘),西侧有银山,汛期银山山水易汇集有流入基坑倒灌银创区间暗挖隧道风险。

(2)创业园站、银山车辆段出入段线东侧地形相对起伏平坦,西侧有银山,汛期银山山水易汇集有流入基坑倒灌银创区间隧道风险。同时基坑面积过大易导致雨水汇集形成大量积水,有倒灌暗挖隧道风险。

(3)出入段线U型槽基坑位于连霍高速南侧,基坑北侧有原连霍高速(已堵断)排水箱,因为新排水箱涵(在建)位置比原排水箱涵位置高,导致汛期雨水汇集无法较快通过排水箱涵达到排洪效果,且连霍高速北侧雨季积水均向南侧箱涵排放,从而进一步加大了排水箱涵排洪压力,有大量积水倒灌U型槽基坑、出入段线暗挖隧道较大风险。

4、雨季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安全方针: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安全目标:

“六杜绝、三消灭、二控

制、一争创“

说明:

“六杜绝”目标:(1)杜绝因工死亡事故,年重伤率不大于万分之五;(2)杜绝拆迁工程和安装装修工程重伤以上(含重伤)事故;(3)杜绝基坑坍塌、洞内塌方冒顶等重大险情或事故;(4)杜绝重大设备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及火灾事故;(5)杜绝因施工造成的周边建(构)筑物沉降超限、倾斜、结构损伤以及施工导致的交通中断、电力中断、通讯中断、漏水和漏气等重大险情或事故;(6)杜绝9人以上集体中毒事故。

三消灭: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 二控制:轻伤事故率控制在1.5‰以内;控制无重伤事故发生。 安全责任制

安全教育 安全工作体系 安全控制 安全检查

全 活 动 经 费

安 全 管 理 措 施

安 全 奖 惩 条 例

系 统 安 全 教 育

三 级 教 育

防 物 体 打 击

防 交 通 事 故

防 高 空 坠 落

定 期 检 查

不 定 期 检 查

防 水 火 灾

防 触 电

各业 务部门

各作业队 负责人

各队安全员 施工班长

各工班群众安全

监督员

现场安 全生产

确保施工全过

程安全目标实现

奖惩

兑现 提高安 全意识

提高预防、预

测能力

消除事 故隐患

防 塌 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