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山东沿海港口布局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山东沿海港口布局分析
港口布局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山东省位于我国环渤海地区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潜力巨大,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山东省海岸线总长3808公里(含岛屿岸线),有岛屿296个,深水岸线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山东省沿海港口迅猛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青岛、烟台、日照港为主要港口,龙口和威海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滨州、东营、潍坊、莱州、蓬莱、石岛等中小港口为补充的分层次港口布局。
山东省沿海港口不仅对本省经济社会和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作为河北、河南和山西、陕西等内陆地区对外物资交流的重要门户,对这些地区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随着腹地经济发展,腹地内资源开发、沿海大进大出产业和外向型加工工业的发展进入高潮时期。21世纪初,山东省提出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打造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对港口的需求将日益迫切。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首要问题是综合运输体系亟待提高,港口在扩建硬件资源的同时,加大腹地运输通道的建设,改变运输方式结构,形成完善的集疏运体系也是解决港口发展瓶颈的重要问题。根据2003年的《山东沿海港口群布局规划》报告分析,随着集装箱运输的规模迅速扩大和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青岛、烟台等港口的公路集疏运通道已难满足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需要;受港口后方铁路通过能力和运营条件的限制,青岛、日照、烟台等港口的大宗货物压港严重,影响了港口正常生产;龙口港缺少铁路支撑,其服务范围受到限制,制约了港口的发展。
港口布局分析主要目的是选取枢纽港口,将各个港口分层布局,做为运输通道规划的基础,和选取的腹地的货运站节点结合进行运输网络配流,完成运输通道的规划。其基本思路是根据山东半岛各个港口的运营现状、现有通道运输能力、港口吞吐量,结合腹地货物生成量的预测结果和港口未来的发展状况,确定几个主要的影响港口布局的特性指标并进行量化,用聚类分析的思想对各个港口的进行分级,对聚类结果进行检验分析,确定运输通道规划中的各个港口的功能定位。
在以后的运输通道规划中以枢纽港为主要港口节点,而山东半岛其他港口作为支线港,建立相应的集疏运系统。
山东省沿海港口现状
2.2.1山东省沿海港口基本情况
山东省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东北部,濒临黄海、渤海。山东半岛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对峙,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岛隔海相望;山东省是以京、津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西与我国的能源基地接壤,南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邻,处于我国三大经济区交汇处。
根据2000年港口能力核查成果和近几年新建、改造码头实际情况,目前山东省沿海有33个港口,2004年底共有287个生产性泊位、综合货物通过能力亿吨,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6个,分布情况见表1-1。
表2-1:2004年山东省沿海港口基础设施情况统计表
目前山东省沿海港口已形成了分层次港口布局。2004年青岛、烟台、日照港共有生产性泊位20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0个,综合货物通过能力达19549万吨,分别占全省港口的%、%、%。
2.2.2山东省沿海港口发展特点
山东省沿海港口是山东省综合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十年代以来,港口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
1、吞吐量快速增长,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的比重不断提高。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山东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逐步成为经济强省并跻身全国前列,沿海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1990年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为5444万吨,2000年增至亿吨,年均递增11%,高于全国%的增长速度;进入二十一世纪吞吐量增长更快,2003年为亿吨、年均增速达%,2004年达到亿吨。吞吐量年均净增幅度亦呈增长趋势,“八五”期为1004万吨/年,“九五”期为1084万吨/年,2000-2003年为3234万吨/年,2003-2004年达到4659万吨。
2、主要港口的作用突出,是本省物资及中西部地区能源、原材料运输的重要口岸。
烟台、青岛、日照三港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通达的集疏运条件和良好的城市依托,在沿海港口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4年三港完成货物吞吐量亿吨、占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的81%,外贸货物吞吐量占全省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的%。三港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原材料运输的重要口岸,三港吞吐量中大约有40%是外省物资。
目前,青岛港拥有5万吨级和20万吨级矿石码头各1个、通过能力2100万吨,日照港20万吨级矿石码头于2004年简易投产,烟台港主要利用2万吨级
左右的散货码头接卸矿石。以青岛港为主、日照港和烟台港为补充的铁矿石接卸、转运基地承担了我国30%的外贸进口铁矿石接卸任务,2004年接卸外贸进口铁矿石6103万吨。
青岛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原油接卸港,拥有2个2~5万吨级装船泊位、1个20万吨级装船泊位,通过能力为2800万吨,承担了全国20%的外贸进口原油接卸任务,2004年外贸进口原油接卸量分别为2230万吨。
日照、青岛两港是我国煤炭外运通道,为满足“北煤南运”的需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投资建设了日照港2个10万吨级煤炭码头,并将5#泊位改造成万吨级煤炭码头,形成煤炭装船能力2600万吨;建成青岛港前湾一期工程万吨级和5万吨级煤炭码头各1个,形成煤炭装船能力1500万吨。它们分别成为“三西”煤炭基地外运南通道和中通道的主要装船港,2004年煤炭装船量达2899万吨,在我国能源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集装箱港口的布局基本形成
1990年山东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仅8万TEU,2004年达到581万TEU,年均递增速度达%。为适应集装箱吞吐量高速增长的态势,相继建设了青岛港前湾二期、三期集装箱码头和烟台港西港池三期工程集装箱码头,全省沿海港口共有16个专业化集装箱泊位、通过能力417万TEU;日照港在建2个集装箱码头、集装箱通过能力为60万TEU。山东省初步形成以青岛港为干线港、烟台和日照港为支线港、其它港口为喂给港的运输格局。2003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为424万TEU,2004年为514万TEU、占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89%以上,在全国港口排名仅次于上海、深圳两港,位居全球港口第14位。
截至2004年底,青岛港已吸引国内外40多家航运公司开通各类航线102条,其中国际航线79条,美国、欧洲和中东等中远洋航线28条,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的近洋航线51条,共有国际航班332班/月,其中远洋航班104班/月、近洋航班228班/月。欧美航线运量占中、远洋运输航线的78%;韩国、日本航线运量占近洋航线的67%。随着远洋航线和航班密度的加大,青岛港远洋集装箱直达率明显提高,干线港的地位逐步加强。
4、地方港口活跃,对沿海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山东省沿海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港口的推动作用。上世纪九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