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1167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趋势

廖雯婷

(南京大学 商学院,南京 210093)

[摘 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基本特征。在世界经济发展较快的三大区域 欧洲、北美与亚洲中欧洲与北美分别建立了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而亚洲的一体化却明显落后,在这一背景下,加深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趋势的认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东亚自由贸易区;东亚经济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F114 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067-02

1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剧烈变化,越来越呈现为美、欧、亚 三足鼎立!的格局。在欧洲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北美自由贸易区进一步向美洲自由贸易区扩展的形势下,曾经创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奇迹的亚洲地区,除正在成长中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外,尚未形成正式的、覆盖面较大的地区经济合作机制。这种现状使亚洲各国失去了巨大的、本来有可能获得的自由贸易福利。

1 1 东南亚国家经济联盟

东亚经济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亚洲金融危机前东盟的建立,它是迄今东亚地区最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积极推动着整个东亚经济合作。它既是经济合作的先行者、倡导者和推动者,又为未来的地区经济合作提供了模式和经验。从 东亚经济集团!到 10+3!的合作模式,东盟在启动 东亚共同体!的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1 2 10+3!的合作模式

东亚形成 10+3!的合作模式,最初是为了共同应对危机,后来则发展为探索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目前 10+3!合作机制正在以经济合作为重点逐渐向政治、文化、安全等领域拓展,已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良好局面。

1992年东盟各国签署了∀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1995年东盟首脑会议正式提出召开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的倡议;1997年12月开始运作 10+3!合作机制;1999年11月在马尼拉召开的 10+3!会议发表∀东亚合作联合声明#,全面启动东亚经济合作;2000年东亚各国签订有关东亚货币安排机制的∀清迈协议#;2002年11月正式启动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同时,东盟与日本发表∀共同宣言#并向韩国提议建立自由贸易区;2003年签订∀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以及东盟首脑会议拟定关于2020年建成 东盟经济共同体!宏伟目标。这些重大的合作举措,尤其是

10+3!机制的发展,其合作议题已扩展到经济、贸易、金融、政治、安全(尤其是非传统安全)等领域,推进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虽然 10+3!合作机制的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已开始由纯粹的对话阶段步入商讨并实施具体合作方案和论证方案阶段。与此同时,东盟10国分别与中、日、韩启动了自由贸易区的商谈,诸多形式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也在繁荣发展。

1 3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较慢的原因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较慢与亚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意识形态多元、战略安全复杂、文化宗教多样以及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盛行等因素有关。

第一,东亚地区缺少一个权威、统一的区域组织。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区域组织起着组织和协调各成员国利益的重要作用,缺少这样一种组织,区域经济合作便缺少一个争端解决机制,不利于合作的稳定与持续发展。

第二,东亚地区没有建立可行的多边合作机制,区域内大多数国家还是应用传统的双边协调机制来协调彼此间的利益,缺少相应的法律规范,没有形成特定的制度,而且涉足的领域和解决的问题也相当有限。

第三,东亚诸国缺乏区域主义意识,向心力和凝聚力不足。东亚各国还未对区域一体化达成共识,东亚各国特别是中、日由于存在较大的认识差异,使得区域一体化进程更为缓慢。

第四,东亚市场上人员、资本、商品、生产要素的流通存在较大障碍,作为区域化实际效果之一的自由贸易景象还未出现。即使是东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结构,但在具体方面的运作还远不及欧洲统一市场。

虽然与欧洲、北美相比,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且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但从长远来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区域合作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能够提高成员国在区域市场内的占有额,确保其经济利益;区域合作形成的合力

廖雯婷: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趋势

区域物流

68 2010 11

必然大于成员国的单个实力,这有助于提高成员国在世界市场的谈判地位,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首先,东亚国家之间存在紧密的地缘利益关系。东亚各国地理位置临近,有相似的文化渊源与历史传统,区域合作能有效提高其集体竞争能力,保证地缘利益的实现。

其次,东亚诸国的经济发展表现出很强的关联性。 雁形分工模式!中的产业阶梯促进了东亚经济新的分工形式 沿产品价值链的分工的形成,这一生产网络密切了东亚经济的相互联系。

再次,东亚区域内贸易增长迅速,对内依赖性得到强化。由于东亚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的分工模式,以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对外贸易迅猛增长,东亚区域内贸易占东亚国家对外贸易总量的比重不断增加,尤其是东盟国家之间、中韩之间、中国与东盟之间以及日本对中国出口占其国内进出口比重都有大幅度提升。

最后,东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日本与 亚洲四小龙!属于资本技术充裕国,东盟与中国属于资源劳动充裕国,不同的资源禀赋使各国具有不同的经济结构,加大了各国的合作动力。

东亚诸国之间存在很强的利益相关性,区域经济合作存在广泛的现实基础。因此,东亚各国推进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努力必将带来区域经济合作的迅速发展。

3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趋势

东亚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的不断发展,商品、人员、技

术、资金的区域间流通日益频繁,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但是,由于东亚地区国家和人口众多、社会制度不同、文化和宗教信仰差异较大、经济发展阶段不尽一致以及伴随经济合作的深入所出现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东亚区域合作必须循序渐进、稳步推进。3 1 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

(1)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发展工业的同时,建设绿色农业和生态环境,推进多方能源合作。在加强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把研发、生产和销售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目前,东亚的区域合作正处在初级阶段,发展还不成熟,所以合作的展开需限定在东亚区域范围内,如果一味扩大合作范围,则会受到内部机制不健全的限制,从而影响到合作的规范性与稳定性。另外,借鉴以往的经验,区域合作的初期成员不宜太多,否则很难协调各经济体之间的利益。

(2)东亚自由贸易区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定之后,

韩国和日本也积极行动,谋求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预示着三个 10+1!相互交融可能成为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一个很有前景的方案。在这种以双边模式为主的实践方式中,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避免双边自由贸易区的 意大利面条碗!效应。不同的贸易对象国之间存在不同的协定,而F TA 协定具有复杂的原产地规则,各个F TA 协定之间都不一致,众多的双边协定会增加贸易的交易成本。

第二,双边主义的一个危险在于 轮轴 辐条!效应的形成。目前,东盟国家都有意向与中日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这对东盟发展中国家是极为不利的。东盟各国作为 轮国!,会加剧彼此间的竞争,拉大东盟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而同时作为 轴国!的中日两国之间的竞争也将愈加激烈,这使得原本已经十分敏感的中日两国关系更加紧张,不利于东亚区域内和谐局面的形成。

3 2 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

东亚经济合作的雏形是东盟自贸区,但它并不是东亚合作的终极目标。在促进东亚各国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的基础上,还应建立东亚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逐步统一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制度,实现区域内投资的自由化。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后,进一步深化区域内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区域间相互理解,形成区域认同,建立透明开放、平等互利、可持续发展、和谐的东亚共同体。

建立东亚共同体,吸引更多的成员国加入,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与东亚合作将开拓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俄罗斯、美国、欧盟等区域外国家和组织与东亚建立联系、开展合作,有利于巩固东亚的稳定与发展。东亚共同体建立后,不仅有利于东亚区域的繁荣与稳定,而且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众敏 东亚地区贸易自由化的福利影响及前景展望[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75-83

[2]王守贞 东亚经济一体化:回顾与展望[J].东南亚纵

横,

2007:21-25

[3]王恬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 轮轴 辐条!效应[J].亚太经济,

2004:36-39

[4]朱彤,蒋玲媛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浪潮特点和动因[J].国际问题研究,2005:69-85

[5]李淑娟 东亚地区的双边FTA 热!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J].亚太经济,2006(5).

[作者简介]廖雯婷(1985 ),女,江西赣州人,硕士,南京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东亚国际生产网络。

中国市场 2010年第45期(总第604期)

区域物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