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超声波成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医学超声设备的发展趋势
• 90年代,医学超声影像设备一方面是价格低廉的便携 式超声诊断仪大量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是向综合化、 自动化、定量化和多功能等方向发展。介入超声、全 数字化电脑超声成像、三维成像及超声组织定性不断 取得进展。 • 在探头方面,新型材料、新式换能器不断推出,如高 频探头、腔体探头、高密度探头相继问世,进一步提 高了超声诊断设备的档次与水平。 • 总之,随着医学进步和超声技术的发展,多种新型的 医用超声设备将不断涌现。21世纪必将是医学超声技 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新世纪!
一.医学超声发展简史
• 1917年,法国科学家保罗· 朗之万首次使用由石 英晶体制成的超声换能器,并发明了声纳,即声 探测与定位技术,被成功地用于探测水下潜艇。 20世纪30年代,超声用于医学治疗和工业金属 探伤,从而使超声治疗在医学超声中最先获得发 展。 • 1942年,杜希克和费尔斯通首先把工业超声探 伤原理用于医学诊断。用连续超声波诊断颅脑疾 病。1946年研究应用反射波方法进行医学超声 诊断,提出了A型超声诊断技术原理。
第一章
概 述
声波的基本性质
10-4 • 次声波 100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4 • 超声波 108 • 1012 •
( Hz)
可闻声波
特超声波
地震 海啸 核爆炸
语言 音乐 自然界
老鼠 蝙蝠 海豚
分子热振动
第一章 概 述
• 医学超声学是一门将声学中的超声 (ultrasound)学与医学应用结合起来形 成的边缘科学,也是生物医学工程学中重 要的组成部分。医学超声影像仪器涉及到 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 声学技术及材料科学,是多学科边缘交叉 的结晶,是理工医相互合作与相互渗透的 结果。迄今超声成像与X-CT、ECT及MRI已 被公认为当代四大医学成像技术。
接收频率与发射频率之差称多普勒频移或差频fd

fd = f- f0
(一)多普勒效应
• 当超声波碰到流向远离探头血液时(发射波与血液 流动方向同向)回波频率会降低;当超声波碰到 流向探头的血液时(发射波与血液流动方向反向) 会使探头接收的回声信号频率升高。
(二)应用多普勒效应测定血流
• 人体内流动血液中的红细胞在探头探查时相对探头 是运动的,它可产生多普勒效应,利用探头接收到 的多普勒频移信号就可测得人体内血流的速度。 • 入射超声频率为f0,反射超声频率为fr,被检查目 标运动速度为v,超声速度为c,目标运动方向与入 射超声声束夹角为θ,则接收器接收到的反射超声 频移fd为: 2 cos fd fr f0 f0 c • 由于c、f0 、θ、是固定不变的(已知的),所以 频移fd只与血流速度v有关,因此只要检测出血流 的频移信号就能测出血流的速度,且频移越大,血 流速度越快,频移越小血流速度越慢。
1、概念:超声波遇 到界面尺寸小于波长 的微粒时,能使微粒 振动而向四周辐射声 能的现象称为散射。 2、产生条件:界面 尺寸小于超声波长。 3、超声散射是形成 人体内部组织结构图 像的另一个声学基础。 它能获得人体内微细 结构的信息,用于医 学诊断。

超声散射示意图
三、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 结论:
式中,z1和z2分别是两种介质的声阻抗,θi为入 射角,θt为折射角。 • 两种介质只要存在声阻抗差就可在界面上引起超 声反射,声阻抗差越大,反射越强,则折射声能 就越弱,反之亦然。
第二章 超声波的物理性质
• • • • • 三、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基本概念: 界面:指两种介质中的交界面。 界面的尺寸大于超声波长称为大界面; 界面的尺寸小于超声波长称为小界面。
第二章 超声波的物理性质
二、超声波的物理量
(五)声阻抗 • 1、声阻抗:指介质的密度(ρ)与超声在介质中传 播的速度(c)的乘积。用Zs表示:Zs = ρ c • 2、声阻抗差:指两种不同介质声阻抗的差值。 通常情况下,反射系数满足以下关系式:
Z 2 Cos1 Z1Cos t R Z 2 Cos1 Z1Cos t
三、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四)超声波的衍射(绕射)
• 超声波遇到界面的尺寸与超声波长相似的界面时, 超声能绕过该界面继续向前传播的现象称为绕射。 超声在传播时,遇到与超声波波长近似或小于波 长(小界面)的介质时,产生散射与绕射。 绕射是超声绕过障碍物的边缘,继续向前传播。
三、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五)超声波的散射
压电效应
正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
• 超声波发射是利用压电晶体的逆压电效应(即 应用交变电压使压电晶体产生机械振动,振动 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超声波); • 超声波接收是利用压电晶体的正压电效应 (即把超声反射波对压电晶体的机械压力转换 为电信号)。
(二)超声探头
• 具有发射超声和接收超声功能的装置称为探头,又称超声 换能器。由主体和壳体两部分组成。 • 1、探头主体: (1)压电晶片:探头的主要元件。 (2)面材:指探头与人体组织的接触端,由环氧树脂制成。 (3)背材(吸声块):紧靠压电晶片,作用是吸收背向辐 射的声能,使其不再反射回压电晶片,以免影响压电 晶片的正常工作。 (4)声隔离:用橡胶、尼龙、堵塞于压电晶片、背材和壳 体之间,以消除其他结构对压电晶片工作的影响。 • 2、壳体:(1)外壳:指探头外层的保护壳,对探头内部 元件起保护作用。 • (2)电缆:将探头与超声诊断仪主机连为一 体,进行电信号的传输。
第二章 超声波的物理性质
一、超声波的基本概念
(一)超声波的概念 • 1、振动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机械波称为 超声波。 • 2、振动频率在20Hz~20000Hz的机械波称 为可听声。 • 3、振动频率在20Hz以上的机械波称为次声。
第二章 超声波的物理性质 (二)超声波的特点
1、超声可在气体、液体、固体等介质中传播。 2、超声呈直线传播且能量容易会聚。能量的会聚是通 过聚焦来实现的。 3、电声转换容易且能量大。其电声的转换是通过压电 材料来实现的。 4、超声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反射、折射、散射、绕 射、 干涉、共振等现象。 5、超声在产生、传播、接收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 素多,故在超声成像过程中易形成伪像。 6、超声工作安静且危害少。
多普勒效应 (Doppler effect) fd = │ f r–fo │ = ± 2v · fo Cos θ/ C
fd = ±
fd 为频移,fo 为入射超声频率 V 为血流速度
C 为介质的声速
Cosθ为血流方向与声束探测方向间的角度余弦
第四章 超声探测的物理基础
• 一、超声的发射与接收 (一)压电效应 • 压电材料两端加电压就可出现振动(发射 状态:即逆压电效应),压电材料接受声 振动就能产生电信号(接收状态:即正压 电效应),这种特性称为压电效应。 • 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压电 材料在超声探头内称为压电晶片、压电振 子、压电元件等。
二、超声波的物理量 • (三)波长
超声在一个周期内(或一次全振动)所传播的距离。 用λ表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c f
• 1、超声在轴向上所能检出的病灶必须大于半个波长,故波长 越短其轴向分辨力越强。 • 2、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 3、超声频率越高所探测的组织深度就越浅。 • 结论:超声的频率越高其轴向分辨力越强,但其穿透力越弱。
• 利用超声的反射观察脏器的轮廓,利 用超声的散射弄清楚脏器内部的病变。
第三章 超声多普勒现象 (一)多普勒效应
• 当声源与接收器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接收的回 波频率与发射频率会发生改变,当它们相互靠近 时,回波频率会升高,当它们彼此远离时,回波 频率会降低,这种频率的差异称为频移即多普勒 效应。 c c f f0 • cu u • f0为波源的频率,f为接收回波的频率,为波源的 运动速度, 为接收器的运动速度。式中的 u 、 在相互靠近时为正,彼此远离时为负。
第二章 超声波的物理性质 (三)振动与波动
振动是指质点在平衡位置上来回往复的运动; 波动是指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简称为波)。 波分为电磁波和机械波二大类,超声属于机械波; X线属于电磁波。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在超声诊断中,声波在人体所有软组织中均以纵 波的形式传播,故诊断用超声都为纵波。
第二章 超声波的物理性质
二、超声波的物理量
• (四)声强
• 声强是表示声的客观强弱的物理量,它用每 秒钟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1平方厘米 面积的能量来度量。 • 单位是焦耳/(秒· 平方厘米)[J/(s· cm2)]。 • 声强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强也 越大;振幅越小,声强也越小。声强随着距 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弱。
一.医学超声发展简史
• 1958年,开始出现 “ M型超声心动图 ”。 • 50年代末期,连续波和脉冲波多普勒技术以及超 声显微镜问世。在50年代,用脉冲反射法检查疾 病获得了很大成功。 • 1967年,实时B型超声成像仪问世,这是B型成 像技术的重大进步。60年代末,美、日均研制成 功压电高分子聚合物换能器。70年代,以B超显 示为代表的超声诊断技术发展极为迅速,特别是 数字扫描变换器与处理器(DSC与DSP)的出现, 把B超显示技术推向了以计算机数字影像处理为 主导的功能强、自动化程度高、影像质量好的新 水平。
Z1
θi θr θt
C1
Z2
C2
超声的入射、反射和折射
三、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二)超声波的透射
超声透射示意图
Z1
Z2
Z3
概念:超声波通过界 面向深层传播的现象 称为透射。
d
Z1代表第一层介质,Z2代表 第二层介质,Z3代表第三层 介质,d代表第二层介质的 厚度。
三、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三)超声波的折射
• 1、概念:穿过大界面的透射波发生声束前进方向 的改变称为折射。 • 2、产生条件:(1)两介质存在声阻抗差。 (2)超声在两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大界面。 • 3、折射各参数的关系: • (1)入射声能=反射声能+折射声能 • (2)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3) Sin i c1 Sin t c2
三、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一)超声波的反射
1、概念:当入射声能遇到声阻 抗不同的两种介质的大界面时, 入射声能部分或全部返回原介质 中传播的现象称为反射。 2、形成条件: 1)两种介质存在声阻抗差。 2)大界面。 3、入射、反射和折射的关系: 入射声能=反射声能+折射声能 4、超声反射是形成人体内部组 织结构图像的主要声学基础。它 能获得人体内大结构的信息,用 于医学诊断。
二、医学超声检测特点
• 超声检测突出特点:①对人体无损伤,这也是 与X线诊断最主要的区别,适合于产科与婴幼 儿的检查;②能进行动态连续实时观察。在中 档以上的超声诊断仪,多留有影像输出接口, 使影像易于采用多种形式(录像、打印、计算 机存储等)留存及传输与交流;③由于它可以 采用超声脉冲回声方法进行探查,所以特别适 用于腹部脏器、心脏、眼科和妇产科的诊断, 而对骨骼或含气体的脏器组织如肺部,则不能 较好地成像,这与常规X线的诊断特点恰恰可 以互相弥补;④从信息量的对比上看,超声诊 断仪采用的是计算机数字影像处理,目前较X 线胶片记录的影像信息量和清晰度稍低。
第二章 超声波的物理性质 (四)波长
对于纵波,等于两相邻密集点(或稀疏点)间的距离,如图(a) 所示; 对于横波,则是从一个波峰(或波谷)到相邻波峰(波谷)的距 离,如图(b)所示。
第二章 超声波的物理性质 二、超声波的物理量
(一)声速
• 超声在介质中单位时间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 用C表示,单位m/s。 • 1、不同频率的超声在相同介质中传播其声速相同。 • 2、相同频率的超声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其声速不同。 • 3、超声在软组织(液体)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1500m/s,在骨骼中传播的速度约为4080m/s, 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30m/s。 • 4、超声诊断仪测量病变的位置和大小就是以超声在人体 中传播的速度为依据的。
第二章 超声波的物理性质
二、超声波的物理量
• (二)周期和频率 1、周期:质点在平衡位置来回往复一次所 需的时间。用T表示,单位是秒(S)。 • 2、频率:质点在1秒钟内完成全振动的次 数。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 • 诊断用超声频率范围为:2.5MHz~10 MHz。
第二章 超声波的物理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