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讲稿

1、生平及经历

人物生平

赫尔巴特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他在教学的心理学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作为“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他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但他过于强调教师及书本的作用,教学方法也有形式化倾向。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他的教育理论已经完全不合时宜了。

赫尔巴特被西方教育史界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一书被视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对黑格尔(Hegel)的思想非常崇敬。他曾感到不能亲自听到黑格尔的演说,是很大的遗憾。当黑格尔去世的时候,他希望能到柏林大学担任讲座,接任其位置,可惜没有成功。2年之后,他回到格廷根大学教书,一直到1841年去世,这时期作品比较少;他写了一本最实用的书称为“教育学纲要”(The Outline of Educatoinal Doctrine)。

2、《普通教育学》

•全称《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出版。赫尔巴特在书中企图以心理学的观点来阐明教育学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教学论方面的问题。他在绪论中提出,教育者应掌握的首要科学是心理学,同时指出教师需要教育学这门科学,更要掌握传授知识的科学。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是继夸纽斯《大教学论》之后对教学论进行全面综述的一部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赫尔巴特所论述的教育性的教学和教学阶段论等,都是他总结教学经验而提出的规律性的东西。既反映了他长期对教学理论进行研究的心血所在,又反映了西

方教学论在这个历史时期的进展。《普通教育学》的价值就在于它第一次从人的认识规律出发,以心理学为基础,提出了完整的、严密的教育、教学理论,完成了教育史上的一场变革。它被视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普通教育学》内容简介:普通教育学是有关教育一般问题的知识体系,它是教育科学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养成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能和一定的教育管理与研究能力等等。我们认为,作为普通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教材应该将学术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基础性、实用性、通俗性与创新性。根据教育过程的运行逻辑,我们认为,普通教育学主要应探讨教育的实质、功能、历史、目的、教师与学生、教学、课程、班级管理、制度、评价等基本问题。

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教育的一般目的”。论述了儿童管理的目的和方法。认为教育目的是多方面的,即“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守秩序的精神,发展多方面的兴趣是教学的任务。第二部分为“多方面的兴趣”。分别论述了多方面的观念、兴趣的观念、多方面兴趣的对象、教学、教学的进程、教学的结果等;提出了教学的4个形式阶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还把教学进程分为提示的、分析的、综合的。第三部分为“性格的道德力量”。分别论述了性格的意义、道德的概念、道德性格的表现形式、性格形成的自然程序、训练等;强调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儿童的性格,德育的目的就是性格的形成,德育也是建立在多方面兴趣和道德观念上的。

3、理论形成的大背景

•从广泛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看:是欧洲近代教育理论演进与他所处时代的客观要求互相作用的必然结果。

•赫尔巴特生活的时代,正值德意志帝国在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经济上十分落后的时期。作为一个国家,它缺少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政治、文化和经济生活还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在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中,他特别强调“秩序性”,强调儿童对“秩序”的服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当时德意志帝国振兴路径的思考。盼望国家的统一与德意志民族的团结,使社会各种生活秩序化,几乎是当时所有德意志知识分子共同的心声。法国的启蒙运动、大革命和新人文主义运动,加深了德意志民族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的、民族的情绪通过歌德、席勒、费希特、洪堡和施莱尔马赫等等这些伟大学者的作品宣泄出来,这种充盈着的自由主义、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空气弥漫在德意志帝国的上空,使以后的几代德国人都得到精神上的滋养。那是一个充满着叛逆和创造精神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和焦虑的时代。这些都深深影响到了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创作。

•从教育思想生成的逻辑看:教育思想和本省又是一个特定过程的产物。

4、教育思想形成的主要阶段

•第一时期:伯尔尼—不莱梅时期(1797~1802)这一时期,赫尔巴特担任家庭教师,还亲自参观了裴斯泰洛齐在布格多夫的教育实验,直接接受了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影响,为他之后的研究积累了经验。

•第二时期:哥廷根时期(1802~1809)

•1802年10月,赫尔巴特开始在哥廷根大学任教。在这个时期,赫尔巴特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在对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进行深入、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开始较为详尽地阐述自己的思想主张,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发表了《普通教育学》一书。

•第三时期:格尼斯堡时期(1809~1833)

•1809~1833年,赫尔巴特应聘担任柯尼斯堡大学哲学教授。在这个时期,赫尔巴特不仅对心理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体系,而且还继续致力于教育问题的研究,尤其侧重于把心理学的成果运用到教育过程中,出版了《教育学讲授纲要》一书。

5、思想的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有双重理论基础,即伦理学和心理学。在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伦理学为教育目的和基本方向的确立提供依据,而心理学则为实现教育目的确定方法、手段。

伦理学

•伦理学——教育的目的和基本方向,起着价值规范作用

•教育是一门含有高度价值取向的学科,教育的结果,不只是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要成长,并且更重要的是品德的提升。

•关于伦理学的五种道德观念:

•①内心自由,指的是一个人有了正确的思想或对真善美具有明确的认识,就能够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行事,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理性的原则。

•②完善,是指人调节自己意志、作出判断的一种尺度。

•③仁慈,是指“绝对的善”。它要求人无私地为他人谋福利、与人为善,从而使自己的意志与他人的意志协调一致。

•④正义的观念,也就是“守法”的观念,它要求避免不同意志之间的冲突,并且按照人们自愿达成的协议(或法律)解决冲突。

•⑤公平或报偿,是指当人“故意作祟”时予以应有的惩罚,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赫尔巴特认为这五种善意已属穷尽,没有第六种,并且彼此并不孤立,而是联合存在,五种善意一有运作,就会有善果产生。

•赫尔巴特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知识或认识在德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心理学

•心理学——实现教育目的的确认方法手段

•赫尔巴特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加以研究,并努力把它建成为一门科学的思想家。在受多方面思想影响的基础上,赫尔巴特系统研究了统觉、兴趣和注意等心理学问题。

•关于心理学的三种观点:

•①观念。赫尔巴特指出,观念是指事物呈现于感官,在意识中留下的印象。人的全部精神活动都可归结为观念,心理活动就是观念的集聚和分散。

•②意识阈。赫尔巴特从观念理论出发,提出了“意识阈”的概念。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必须跨过一道界限,这个界限便为意识阈。观念在活动的过程中,较强的观念处于“意识阈”之上,成为支配心理活动的观念;较弱的观念处于“意识阈”之下,属于“下意识”。在“意识阈”之下被抑制的观念属于“遗忘”,经过提示又回到“意识阈”的观念活动是“回忆”。

•③统觉。赫尔巴特把观念的同化与相互融合说成是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