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结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2013年5月
《小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所在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本地学生大多是郊区农村家庭,占学校人数的60%,前不久,我对所在学校五、六年级两个班65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很令人遗憾——课外阅读这一重要的语文教学手段处被人遗忘的角落,处在令人尴尬的境地。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不可少的,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能力的练兵场。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教给学生阅读理解的方法、技巧。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开拓更广阔的视野,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更可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
这就是所谓“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故而,任何一位优秀学生无一不称他们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得益于课外书”。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并且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自由阅读,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目标,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
神世界。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切断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通道,抑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对教学工作不敢丝毫掉以轻心,但是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更谈不上引导课外阅读。
另外,学生每天在课堂上要坐七节课,每周要应付呆板繁多的考试,课外还要做大量的作业,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没有课外阅读时间。
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得学生忽略了阅读习惯的养成,轻视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读书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仅凭自己的爱好和直觉来选择,阅读动机主要是“作消遣”、“欣赏文笔和惊险离情的情节”。
有的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名著热情较高,但由于各种原因,真正接触的并不多。
学校没有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语文教师缺少导读机制、语文教材缺乏阅读指导以及学生阅读目标、阅读方法的错位等外在和内在原因也是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阅读,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从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
我国阅读专家曾祥芹和韩雪屏提出新世纪人们必须迎接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教育家们也发现,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就有密切的关连。
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
而且越早越有利。
因为阅读是人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同中外古今大师对话,或聆听他们的教导,或与他们切磋辩驳。
阅读也是吸收知识的重要途径、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阅读活动,任何有成就的人无不从阅读中并继续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培养性情、汲取营养和前进的力量,因此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越来越被摆在一个突出的地位上加以关注和研究。
有资料表明:虽然国外对课外阅读策略研究较早,但大部分仅从阅读技巧与方法上作列举式的阐述,对怎样引领学生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掌握自己的内驱学习力却研究不足。
国内的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外语领域,且大部分研究者来自于大学,研究内容多为外语课外阅读策略教学,而对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却未曾过多地涉及。
针对我校实际和小学生年龄特征及知识积累、能力水平、阅读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小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依据
理论依据一:探究性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其基本思想是让学生“重在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充分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
理论依据二: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的认知理论。
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过程是一个由浅及深,由易而难的过程,探究性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基础,帮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迁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是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而存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性学习。
具体来说,基于自主性教学强调的是整个教学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为目标,以让学生自主决定、自主选择、自主控制、自主反思、自主评价、自主建构为进程,以教师的组织、帮助和指导方式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这种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是一种最高理想的教学过程,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自主和学生的学习自主。
理论依据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的,也就是说,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学习者的记忆中,而是以学习者己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知识。
理论依据四: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教育的教学活动,既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的活动,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是两个活动的相互合作、相互影响,同步发展的有机结合。
主体性教育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同化和顺应,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由此主体性就成为学生学习的本质属性。
主体性教育的着力点就在于对学生进行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
课题的实践依据:课题组成员都是从教十余年,一直担任语文教学的一线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参加过“目标教学课改实验”和“创新教育课改实验”,有一定的教研经验和理论水平,多人论文在全国、省、市获奖。
我校对课题的研究开展给予了很大支持,每学期提供经费500元,配有读书馆、阅览室、多媒体教室,方便了课题的研究和实践。
三、课题研究目标
1、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以及形成的原因,探索解决的策略。
2、、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习惯、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探索出适合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方法,提高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能力和教科研水平。
4、推进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架的建设,营造课外阅读氛围,改善学生的课外阅读环境。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研究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促进学生的成长作为语文的主要视角,试图建立有效的课外指导机制,推广课外阅读,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由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延伸
为了让学生对古典名著有所了解,小学语文教材分别从四大名著中节选了许多课文。
教学这些课文时,一定要把对原著的介绍确定为教学重点之一,课文学完后,一定要留有足够的课后扩展训练,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促使学生将课外阅读变成自觉的行为。
语文教材中,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入选一个作家的多部作品,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对一些重要作家进行较详细的介绍,以引起学生对阅读该作家其他作品的兴趣。
如学了朱自清的《春》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让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组散文名篇,如《匆匆》、《荷塘月色》等。
同类题材的作品往往因写作目的的不同,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另外作者生活的经历不同,写作风格的不同,也会给作品带来很大的不同。
(2)依据学生情况推荐不同的读物
一个班级的学生,阅读能力因智力因素、能力水平等原因,存在一定的差异。
老师应认真掌握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为他们选择不同的读物。
阅读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指导他们选读篇幅较短、内容连贯、内涵适当的作品。
而对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则推荐他们读篇幅较长、历史背景复杂、内涵丰富隐含哲理、手法新颖独特的读物。
这些读物的内容即有思想深度,又有艺术特色,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了情操,促进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
(3)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才能真正的收到实效,如果只是走马观花,是收不到良好效果的。
常见的阅读方法,教学中已经讲过,学生可以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但在课外阅读中,还应补充一些,如:把好词佳句,精彩的段落摘录下来,注明出自哪一本书,有条件的制作成卡片;默读和朗读有机结合,好的段落可以大声朗读;有的段落要细心品味;一般的课外读物,要求学生通过泛读、略读、快速浏览,以达到开口视野、活跃思维、增长知识的目的。
短而精的书,要多读几遍;有助于扩大知识面的书,要多读若干遍,以增加知识积累。
篇幅比较长,或者内容复杂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写阅读提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要求学生在读完整本书后,必须写出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作到“雁过留声”,把自己读书受到的教育和启发,产生的感想和见解,整理出来,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4)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与写作相结合,才能使课外阅读真正为中学语文教学服务,经过学生的阅读,老师应适时布置学生进行写作,将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
老师可采用日记、周记、随笔等形式,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心得、读后感,并针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归纳主要内容,缩写、扩写、续写、改写、仿写等多种形式的应用,即能将读和写结合起来,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收到“一石二鸟”之效。
课题研究的重点:
1、本课题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本,进一步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重塑提高有效课外阅读的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达到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
2、通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与整合,使学生从不会读书到“自能读书”,这样就能视野宽、见识多、文化底子扎实,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知识、健全人格、高尚的情操的一代骄人,从而传承中华文化的命脉。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使阅读成为生活的常态,成为生命成长的伴侣。
4、探索和创新课外阅读指导方法,构建有实效性的符合农村中学的阅读指导策略。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制定详细的课外读物的推荐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推荐书目及推荐说明。
5、根据课堂教学的文体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浏览、略读、精读篇目,并制订阅读方法的指导方案,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所要达到要求的预期方案。
通过阅读,丰富学生语言,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文以载道,使学生在阅读中健全人格,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1、激发阅读兴趣,引导自主读书。
2、开展读书活动,引导长期阅读。
3、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
4、协调各科教师,建立阅读课堂。
5、加强家校合作,父母带动阅读。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研究方法如下:
1、问卷调查法;
2、行动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研究途径如下:
1、通过明确各自职责来落实阅读的有效管理
本课题组从对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内容、途径,教师的阅读管理等方面调查入手,明确各自的职责。
2、从阅读内容方面进行有效管理
通过阅读经典,以文学感化孩子。
通过自选期刊,以好的兴趣获得体验。
3、从阅读方法上进行有效管理
教师指导学生名著定期定量读,自选期刊的自由自在读,展示形式的多种多样办。
通过以上阅读途径达到让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地衔接的目的,让学生在有限的语文课堂内获得最大的信息量,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通过多种形式,提高读写能力。
开展丰富多
彩的读书活动,对名著进行多角度考察,或拿出学生自己的书“资源共享”;举办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多读;利用图书馆或网络,多方面拓展阅读渠道,尽可能多地获取健康有益的信息;充分利用墙报、校报等把学生的作品定期刊出,互相传阅,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2012年5月—2013年5月。
2012年5月—2012年7月:选择课题,进行问卷调查论证,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向市教研室申报;
2012年8月—2012年12月:研究阶段,组织各实验学校课题实施,问卷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完成调查报告。
2013年1月—2013年3月:研究阶段,整理出读书活动材料,制定阅读评价制度。
2013年4月—2013年5月:结题阶段,准备资料收集,经验总结、撰写论文,准备结题报告填写。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积极组织实验教师参加学习
本课题先后多次派遣课题主研教师出外学习、参加上级组织的课题研讨活动,通过不断学习,教师们进一步了解课题的要求,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二)积极开展问卷调查,摸清阅读现状
为了具体而真实掌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情况,了解他们课外
阅读的兴趣、阅读态度、阅读量、阅读途径、阅读方式和阅读效果等,掌握学生对课外阅读活动的要求,为我们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可行资料。
课题组认真组织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提出了研究的策略和措施,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多途径开辟图书资源,丰富学生阅读活动
学校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解决“有书读”的问题:
1、动员家长为孩子买书读。
教师通过召开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家长懂得阅读及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我们顺利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保证,家长理解了阅读的意义就会主动为孩子买书。
对于贫困家庭而言,教师可以有意识引导家长在孩子过生日或节日时,把书作为礼物送给孩子,培养孩子对书的热爱之情。
2、同学之间互相借书读。
尽管教师动员家长为孩子买书读,但每个孩子拥有的图书仍然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阅读需要。
为了更好地利用图书资源,教师引导孩子们互相借书读。
为了学生更好阅读,每个班设立图书角,由学生当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管理和交换,这样做不仅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条件,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爱惜图书的习惯。
有的老师还要求孩子每天随身带一本书,随时自主和同学交换阅读,即省时又省力,灵活方便。
3、由老师向学校图书室借书。
学校图书馆是不可忽视的一处图书资源,教师应该有效地利用图书室的藏书。
以班级为单位,由教师一次性向图书室借一定数量的图书供学生阅读,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教师将借来的图书充实到班级图书角,学生管理、借阅、定期归还。
由教师组织集体借书可以对图书进行有效的选择,既为学生减少借书的麻烦,也为学校解决管理的困难。
(四)精心编制“推荐阅读书目”,让孩子读好书。
由于学生独立分析鉴赏能力还比较差,对众多类型、良莠不齐的课外读物很难做出恰当的合适的选择。
学生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在选择孩子读书方面的认识也很有限。
因此,教师精心编制“推荐阅读书目”,为孩子提供读书的范围和书目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防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误食”、“偏食”。
我校教师编制“推荐阅读书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推荐读物。
2、结合课文学习推荐书目。
3、根据《课程标准》上推荐的内容推荐读物。
4、推荐优秀报刊。
(五)积极开展研究活动,丰富学生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1、构建行之有效的阅读网络
一个健全的组织网络,是课题有效研究的有力保障。
为了确保我校阅读活动的有力开展和顺利进行,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阅读活动的顺利
进行。
2、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课内外结合,教会读书方法。
教师要以课内带课外,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课上的学习,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1)读。
读内容,知其概要。
(2)查。
遇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
(3)划。
将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划下来。
(4)摘。
摘抄好词佳句。
(5)想。
读后思考所得所感,并记录下来。
(6)记。
背诵精彩片断、优美范文。
同时又归纳了以下几种主要的课外阅读方法:(1)精读法。
选一篇或几篇,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把它们读熟读透。
从字词句、篇章结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到读音、标点符号,都要弄懂弄通弄透。
精读,重在质量,汲取知识的精髓。
(2)浏览法。
我们需要读的书很多,可是时间和精力又很有限,为了尽可能地扩大知识面,广开眼界,可以采取走马观花的浏览方法,只知道大概内容就行。
浏览,重在广博,拓宽知识面。
(3)跳读法。
有选择地读,与自己需要有关的重点读,无关的则跳过去不读。
跳读,重在“为我所用”,又保证读的数量。
课外阅读,做到精读和博览相结合,学生就会获得广博的知识和技能,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3、师生共读形成氛围
号召教师与教育名著对话,与教育名师对话,与课堂教学对话。
勤读书,爱读书,读好书,用书荡涤心灵,用书丰富人生,让书成为人的宝贵财富,让书成为自己的最知心朋友。
在此基础上,一是利用
朝读课和班级阅读课与学生陪读。
与学生陪读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方法,端正读书目的;二是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交流,教师可以将自己所读书的感受和快乐告诉学生,有意识引导学生有效阅读。
三是鼓励学生应用于实践。
教师有目的的将自己阅读所得的成语或名人警句用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把从课外书中学到的知识和写作技巧运用于作文、手抄报、黑板报,学校进行表彰和鼓励,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为了进一步抓好课外阅读,积极调查总结学生不喜欢读书的原因:一是农村学校的孩子文化知识起点低,底子薄。
(这与农村家长从小不注重对孩子的文化教育有关);二是家长不注重物质投资;三是辅导时间少。
这对于综合素质较差的农村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居于这些原因,要想提高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必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
教师为学生创设阅读机会,让学生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这样就增加学生阅读兴趣。
于是,培养兴趣成了课题在研究初始阶段的重点工作。
5、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和比赛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比如:习作园地展示、手抄报评展、“课外阅读之星”评选活动等;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课外阅读保持比较持久的兴趣。
同时为每个教室设立一个读书角,课余时间同学们争先恐后读书。
为切实引导学生多
读书、读好书,我校还开展了“读书知识小报”比赛、读书节活动、读后感征文竞赛、读书笔记展览、读书之星评比等活动。
通过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师生读书的浓厚兴趣,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研究期间,学生参加多次征文比赛获得若干等级奖。
6、更新图书丰富书籍
让图书室的书籍丰富而又时尚,是我校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的一个主题思想。
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多元化的丰富我校的图书。
我校除了把原来经典老书做归类和规范的整理外,还不断更新图书,丰富书籍。
比如,购买一些当代最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同时,借助读书活动,倡议全校师生共同捐书。
(六)创建阅读卡,见证学生阅读
为了探索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我们课题组根据实际情况,创建了课外阅读卡。
主要工作如下:
1、在教学中时时引导学生怎样阅读课外书籍,并推荐课外书籍给学生。
2、每周上一节课外阅读课,教给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
3、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阅读记录在阅读卡上,供自己随时检查,随时关注自己的成长。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发展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
1、学生能够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如默读、筛选读、鉴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