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评价思想内容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1、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畅的心情。

2、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

如“人闲桂花
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3、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
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

特殊意象:“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刚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出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
鸟——自由
4、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1)借景抒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3)感物伤怀
“谁怜一片景,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4)情景交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1、熟记常用术语
例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明、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诗眼”(“炼字”)
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影疏淡,幽香缕缕,梅花神态活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显用了拟人的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鸣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4、注意“炼句”
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

(1)词类活用
例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

(2)互文见义
例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

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开。

(3)倒装
例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归浣女,莲动渔舟下”。

(4)省略
例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2、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威、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3、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1)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

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

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例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观书有感》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陆游《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涣《登鹳雀楼》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修辞
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

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动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
反问——强调
夸张——强调和突出
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练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例如:王实甫《长亭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

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

例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正衬(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

)(四)其他必备的知识能力
1、诗词流派——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词有豪放派、婉约派。

2、诗歌的个人风格
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

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
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
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
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陆游——悲壮爱国
3、鉴赏诗歌应懂得“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

4、诗歌应善于联想、想象
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

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

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使读者看到杏花盛开的情状,而且还可想象出花丛中鸟儿的嬉闹,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把春的意境写活了。

(五)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作品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

例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从字面上看,此诗似在指责酒家卖唱女的无知和无心。

但商女所唱的由听者来点,可见这不过是曲笔。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该是座中的豪绅、贵族、上层官僚。

他们才是作
者实际抨击的对象。


练习题
1、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下列关于《从军行》主题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描写青海湖上升起大片阴云,使远处的雪山显得暗淡,孤城戍守,四望荒凉,玉关屹立,显示边塞的荒凉艰苦,写景壮阔悲凉。

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C.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

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D.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漫长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深沉的誓言。

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2)下列关于《从军行》艺术手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是虚写,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

B.前两句的环境描写,对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起烘托作用。

C.本诗的结尾融情于景,更耐吟咏和思索。

D.青海和玉门关相距甚远,诗人却突破空间界限,将之组合在一起,显得大气磅礴。

2、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年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1)对这两首诗选材立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诗均取材于唐玄宗与杨玉环之事。

B.两诗立意亦相同,都是归罪杨贵妃。

即“女人祸水”之意。

C.在立意上,袁诗认为唐、杨生离死别,并不值得特别同情。

D.在立意上,李诗别出新意,把讽刺矛头直接指向了唐玄宗。

(2)对这两首诗的形式和写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都属格律诗。

B.袁诗属古体诗;李诗属近体诗。

C.两诗都化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
语时”的诗句,用意也是相同的。

D.除用典外,李诗还运用了对比修辞格,袁诗还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题
乌夜啼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选出对这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无言”而又“独上”,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
独身影。

B.“月如钩”在此处象征着人事的缺憾,被锁者,也不仅为“清秋”,
亦为人也,凄婉哀伤之至。

C.上片所写,是后主李煜眼中之景,尚未着意抒情,是为下文作铺垫。

D“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是将“离愁”喻为“丝缕”,生动地描绘出“愁”的深重、纷繁,无头绪。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令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公元767年,杜甫住在四川夔府的一所草堂中,后把草堂让姓吴的亲戚居住,这是第二次写给吴郎的诗。

(2)对这两首诗的形式和写法,不恰当的一句是()
A.“扑枣”即打枣,一二句开门见山地说明自己对西邻打枣的态度和
原因。

B.三四两句是分析西邻打别家枣的原因,实在是出于贫穷无奈,因此
作为枣树的主人应对她表示亲善。

C.五六句是劝诫枣树的新主人吴郎不要一搬进草堂就插上篱笆,使西
邻多心,即使是防范远方的来客也不合时宜。

D.“征求”是指官吏们的剥削,“戎马”是指战乱。

作者进一步分析西
邻扑枣的原因,指出根源是官吏们的盘剥和持续十年的战乱。

4、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上三峡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注:此诗作于唐乾元二年(759),诗人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途中。

黄牛,指黄牛峡,是巫峡的一段。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句是()
A.“夹青天”句,既写出了巫山险峻,遮天蔽日的形势,也包含着诗
人喟叹青天的形象。

B.“忽可尽”两句,并非说巴水可以行到尽头,而是写出了巴水纡曲,
舟行迟迟的心情。

C.“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写逆水船十分艰难,夜航充满艰险,
船行也更加缓慢。

D.“不觉鬓成丝”,写出诗人因船行缓慢而愁白了头,包含着时光难度,
逆境难熬的感受。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巫山夹青天”着一“夹”字,山逼无仄,情趣盎然;“巴水流若兹”,
有无奈更有新奇。

B.“巴水忽可尽”,着一“忽”字,山回水转,尽在眼前;“青天无到
时”,既写实又在写情。

C.五、六两句既用互文笔法写朝暮赶路,又暗含时间的承续:早起赶
路到晚上也没能走多远。

D.七、八两句情景交融,既在描写景象,又在抒发感情,从中可体味
出诗人悲愁愤懑的心境。

5、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声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祖咏,唐代诗人。

三这,泛指边陲。

胡月,胡地之月,边地之月。

(1)对这首诗中词句的的理解,不恰当的一句是()
A.“客心惊”中“客”指登临之人,而“汉将营”则暗示其是己方阵
营。

B.“三边曙色动危旌”中“危”是“颓危,将倾”的意思。

C.“沙声烽火连胡月”,句中“烽火”一词表明战事是由外敌入侵而起。

D.“投笔吏”是用班超投笔从戎典,“请长缨”是用终军请缨典。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登临燕台遥望蓟门,以“心惊”感受引出下文,着力进行刻画
的战场。

B.“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用夸张手法渲染了战斗场面
的宏壮背景。

C.“海畔云山”刻画了蓟门地势险峻,“拥”字则烘托出蓟门的坚如磐
石。

D.全诗着力运笔勾勒山川形胜,极言河山之壮美,并欲以此激发人们
的抗敌热情。

6、阅读白朴的《天净沙》,完成(1)——(2)题
天净沙.春天净沙.秋
白朴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孤村落日残霞,
阑干楼阁帘栊,轻烟老树寒鸦,
杨柳秋千院中,一点飞鸿影下。

啼莺舞燕,青山绿水,
小桥流水飞红。

白草红叶黄花。

(1)对这支曲子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和风”,这里指春天和煦的微风,此句形象地描绘了温馨可人的春
日景象。

B.“飞红”指飞花,与词人秦观“飞红万点愁如海”中的“飞红”意
思相同。

C.“飞鸿”一句,写一只鸿雁掠过天空,此一笔使整个画面连贯起来,
并产生动感。

D.“白草”句中,的“白”是白色的意思,与青山绿水直接组合,具
有视觉美感。

(2)下面对这两支曲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曲的构思明显受到唐宋诗词的影响,并多处化用唐诗宋词的
意境,组成一幅春天的绚丽图画。

B.《春》曲中啼莺舞燕、流水飞红具有动态美,和风、杨柳、帘栊,
秋千能引起读者产生美妙丰富的联想。

C.《秋》曲完全突破传统诗词悲秋的格局,撷取最富北国秋野特征的
景物,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色调。

D.《秋》曲善于搭配色调,艳丽的色彩与清淡的色彩相互映衬,融为
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日图景。

7、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哲宗年间,因遭蔡京之流迫害,苏轼被远放儋州(今海南省)等地,前后七年。

此诗为哲宗病死、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海返回大陆时所作。

(1)对这首诗中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句是()
A.“参横”句写夏夜星空,点明“夜渡”,参星横斜,斗星转向,正是
夜半时分。

B.久雨成灾谓“苦雨”,整日刮风为“终风”,云开日现称“解晴”。

C.“鲁叟乘桴”化用孔子的“道不行,乘浮桴于海;“轩辕奏乐”代指
中原文化。

D.“九死”指多次濒于死亡,“奇绝”指作者流放海南所经历的艰辛
磨难。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侧重“解晴”,“苦雨终风”句既是写实,也暗示自己几年所
遭受的政治迫害结束。

B.三四句一问一答,就“晴”字生发开去,隐喻朝政和时局本来是清
平无事的,短暂的风雨终究改变不了天与海的本色。

C.五六句使用典故,表明诗人终究做不到隐居南荒而遗落世事,还存
有兼济天下推广教化之心。

D.七八句直抒胸臆,“不惧”二字意为虽历经“南荒”贬谪劫难但不以
为憾,“冠平生”则指一生难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